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化学 >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练习40

25℃时,在含有Pb2+、Sn2+的某溶液中,加入过量金属锡(Sn),发生反应:Sn(s)+Pb2+(aq)Sn2+(aq)+Pb(s),体系中c(Pb2+)和c(Sn2+)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发布时间:2021-09-14

A.往平衡体系中加入金属锡后,c(Sn2+)增大

B.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Sn(NO3)2固体后,c(Pb2+)变小

C.升高温度,平衡体系中c(Sn2+)增大,说明该反应△H<0

D.25℃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2

试卷相关题目

  • 1对平衡CO2(g)CO2(aq);△H= -19.75kJ/mol,为增大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应采用的方法是

    A.升温增压

    B.降温减压

    C.升温减压

    D.降温增压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2A(s)+3B(g)C(g)+2D(g) Δ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下列正确的是①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②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v(正)减小 ③压强增大一倍,平衡不移动,v(正)、v(逆)不变 ④增大B的浓度,v(正)>v(逆)   ⑤加入催化剂,B的转化率提高

    A.①②

    B.④

    C.③

    D.④⑤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下列 各图像中,不正确的是

    A.N2(g)+3H2(g)=2NH3(g) △H=-92.4kJ/mol

    B.向弱酸HA的稀溶液中加水稀释

    C.有催化剂(a)和无催化剂(b)时反应的能量变化

    D.向NH4Al(SO4)2溶液中滴加过量的NaOH溶液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已建立化学平衡的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加 ②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 ③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 ④反应物浓度一定降低 ⑤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 ⑥使用了合适的催化剂

    A.①②

    B.②⑤

    C.③⑤

    D.④⑥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对于可逆反应N2(g)+3H2(g)2NH3(g);△H<0,下列研究目的和示意图相符的是研究目的图示

    A.压强对反应的影响(P2

    B.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C.增加N 2对反应的影响

    D.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汽车尾气净化中的一个反应如下:NO(g)+CO(g)1/2N2(g)+CO2(g) △H=-373.4kJ·mol-1。 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条件,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A.

    B.

    C.

    D.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已知反应I2(g)+H2(g) 2HI(g);△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降低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减小倍数大于逆向反应速率减小倍数

    B.升高温度将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

    C.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和容积不变,充入氩气,正、逆反应速率同等倍数增大

    D.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充入氩气,HI的质量将减小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现有可逆反应A(g)+2B(g)nC(g)(正反应放热),在相同温度、不同压强时,A的转化率跟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A.p1>p2,n>3

    B.p1<p2,n>3

    C.p1<p2,n<3

    D.p1>p2,n=3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下列是4位同学在学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一章后的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在一定时间内快出产品

    B.化学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使用有限原料多出产品

    C.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提高原料转化率

    D.化学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使原料尽可能多地转化为产品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工业制硫酸中的一步重要反应是SO2在400~500℃下的催化氧化:2SO2+O22SO3,这是一个放热的可逆反应。如果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使用催化剂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提高生产效率

    B.在上述条件下,SO2不可能100%地转化为SO3

    C.达到平衡时,改变反应条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该反应的化学平衡状态

    D.达到平衡时,SO2的浓度与SO3的浓度一定相等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