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生物 > 遗传的分子基础—基因的概念1

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是漫长的,直到20世纪初期,人们仍普追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当时人们作出判断的理由不包括

发布时间:2021-09-13

A.不同生物的蛋白质在结构上存在差异

B.蛋白质与生物的性状密切相关

C.蛋白质比DNA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并且能够自我复制

D.蛋白质中氨基酸的不同排列组台可以贮存大量遗传信息

试卷相关题目

  •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

    B.C.D四个试管,依次分别放人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DNA酶、蛋白质、多糖,经过培养,检查结果发现有R型细菌转化的是 A.B.C.D.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除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外,还间接说明了DNA

    A.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B.能进行自我复制,上下代保持连续性

    C.能控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D.是生物的最主要的遗传物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可以证明的是

    A.DNA是遗传物质

    B.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C.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D.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下列哪一项不是基因的“遗传效应”的含义               

    A.能控制一种生物性状的表现

    B.能控制一种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C.能在蛋白质合成中直接决定一种氨基酸的位置

    D.能转录一种信使RNA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下列有关基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以准确地复制

    B.能够储存遗传信息

    C.是4种碱基对的随机排列

    D.是有遗传效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这两个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

    A.重组DNA片段,研究其表型效应

    B.诱发DNA突变,研究其表型效应

    C.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

    D.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DNA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阅读课本中的相关链接,如果用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是  

    A.可以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

    B.可以在DNA中找到15N和32P

    C.可以在外壳中找到35S

    D.可以在DNA中找到15N、32P、35S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如果用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是

    A.可以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

    B.可以在DNA中找到15N和32P

    C.可以在外壳中找到15N

    D.可以在DNA中找到15N、32P、35S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下列能在死亡小鼠体内出现的细菌类型有①少无毒R型 ②多无毒R型 ③少有毒S型 ④多有毒S型

    A.①④

    B.②③

    C.③

    D.①③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用甲种病毒的RNA与乙种病毒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一种转基因病毒丙,以病毒丙侵染宿主细胞,在宿主细胞中产生大量子代病毒,子代病毒具有的特征是

    A.甲种病毒的特征

    B.乙种病毒的特征

    C.丙种病毒的特征

    D.子代独具的特征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