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化学 > 高考化学电化学练习49

用惰性电极电解NaCl和CuSO4混合液250mL,经过一段时间后,两极均得到11.2L气体( STP),则下列有关描述中,正确的是(  )

发布时间:2021-09-09

A.阳极发生的反应只有:40H--4e-═2H2O+O2↑

B.两极得到的气体均为混合气体

C.若Cu2+起始浓度为lmol?L-l,则c(C1-)起始为2mol?L-1

D.Cu2+的起始物质的量应大于0.5mol

试卷相关题目

  • 1如图所示装置,两玻璃管中盛有含酚酞的NaCl饱和溶液,C(Ⅰ)、C(Ⅱ)为多孔石墨电极.接通S1后,C(Ⅰ)附近溶液变红,两玻璃管中有气体生成.一段时间后(两玻璃管中液面未脱离电极).若断开S1,接通S2,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接通S1时,C(Ⅰ)的电极名称为阴极

    B.接通S1时,直流电源的右边为正极

    C.接通S2时,C(Ⅰ)电极反应式为H2-2e-+2OH-=2H2O

    D.若将原来的电解质溶液换成含酚酞的MgCl2溶液,接通S1后现象相同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原电池能实现下列哪种能量形式的转化(  )

    A.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D.化学能转化为光能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下列各装置中,不能构成原电池的是(烧杯中所盛液体都是稀硫酸)(  )

    A.

    B.

    C.

    D.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下列各组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用图1所示装置组成锌铜原电池

    B.用图2所示装置在铁棒上镀锌

    C.用图3所示装置测定稀硫酸和稀NaOH反应的中和热

    D.用图4所示装置研究温度对2NO2(g)?N2O4(g)平衡的影响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某原电池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是(  )

    A.正极为铜,负极为铁,电解质溶液为FeCl3溶液

    B.正极为铜,负极为铁,电解质溶液为Fe(NO3)2溶液

    C.正极为铁,负极为锌,电解质溶液为Fe2(SO4)3

    D.正极为银,负极为铁,电解质溶液为CuSO4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Al-H202电池功率大,可作为许多机械的动力电池,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铝作负极,电池工作时将不断溶解

    B.该电池不是二次电池,不可充电

    C.碳纤维电极的电极反应是H202+2e-+2H+=2H2O

    D.电池工作时OH-从碳纤维电极透过离子交换膜移向Al电极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如图为用酸性氢氧燃料电池为电源进行电解的实验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燃料电池工作时,正极反应为:O2+4H++4e-═2H2O

    B.a极是铁,b极是铜时,b极逐渐溶解,a极上有铜析出

    C.a极是含锌、铁的粗铜,b极是纯铜,a极溶解铜的质量与b极析出铜的质量相等

    D.a、b两极均是石墨时,在相同条件下a极产生的气体与电池中消耗的H2体积相等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根据如图,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通入O2的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B.反应一段时间后,甲池中溶液的pH降低

    C.乙池中电极B上发生还原反应

    D.当乙池中的某一电极质量增加10.80g时,理论上甲池中消耗的气体至少为840mL(标准状况下)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将图所示实验装置的K闭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Cu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电子沿Zn→a→b→Cu路径流动

    C.片刻后甲池中c(SO42-)增大

    D.片刻后可观察到滤纸a点变红色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爱迪生电池在充电和放电时发生的反应:Fe+NiO2+2H2O充电放电Fe(OH)2+Ni(OH)2,下列对该蓄电池推断错误的是:(  )①放电时,Fe参与负极反应,NiO2参与正极反应②充电时,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Fe(OH)2+2e-═Fe+2OH-③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向负极方向移动④放电时,负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Fe+2H2O-2e-═Fe(OH)2+2H+⑤蓄电池的电极必须浸入某种碱性电解质溶液中.

    A.③

    B.③④

    C.④

    D.①②⑤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