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一些地区采用人工浮床(如下图)治理水体污染。人工浮床净化水体的机理包括
A.植物吸收水中悬浮物,提高水体透明度
B.植物吸收水中的NO3-、PO43-等,降低水中氮、磷等含量
C.浮床遮光,控制浮游藻类的生长繁殖,防止水华发生
D.浮床下方水体氧浓度升高,减少微生物种类和数量
试卷相关题目
- 1河流生态系统受到养猪场排出的污水轻度污染后可以随水流逐渐净化。在沿河的甲、乙、丙、丁四处地点采集了水样经分析后,其结果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①样品1、样品2、样品3三种水样的取样地点分别为乙、丙、丁②样品1的水样中藻类植物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水体中CO2浓度的增加③样品2的水样中溶解氧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好氧细菌大量繁殖和藻类植物减少④样品3的数据说明该河流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奶牛场每天排放大量的粪便、饲料残渣,如不处理会严重影响周边人、畜的饮水安全等。下图是某奶牛场废水处理流程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厌氧池的微生物可将废水中大分子有机物缓慢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
B.净化塘中的风车草、圆田螺、莲共同构成生物群落
C.净化塘前部的溶解氧含量比后部的低的原因是需氧型微生物的消耗
D.上图中对奶牛场废水处理的方法除生物净化外还有物理沉降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利用泥浆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染土壤,方法是将污染土壤用水调成泥浆状,同时加入部分营养物质和菌种等,通过搅拌使污染物快速分解。由此推知,该反应器
A.存在着能量输入、传递、同化和散失的过程,系统内部能量守恒
B.可看作一个小型生态系统,能够实现物质和能量循环利用
C.加入的营养物质为微生物提供生长、繁殖所需的部分营养和能量来源
D.加入的微生物主要是厌氧型微生物,可将有机物分解为酒精、CO2和乳酸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一个外来入侵物种,到达一个新的适宜的环境后
A.将使原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逐渐变得更加多样化
B.将使原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传递效率逐渐提高
C.将使原来的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逐渐提高
D.将对原来生态系统中群落的演替产生严重影响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利用泥浆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染土壤,原理是将污染土壤用水调成泥浆状,同时加入部分营养物质和菌种等,在有氧条件下剧烈搅拌,使污染物快速分解。由此推知,该反应器
A.能够实现物质循环
B.主要处理有机污染高
C.可看作一个小型生态系统
D.存在能量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某种植物原产于南美洲,生性喜光、善于攀援、生长迅速,后来引入我国某地,导致入侵地许多植物被其覆盖后因缺少阳光而死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植物与被其覆盖的植物间一定是竞争关系
B.引入外来生物一定是对当地生物有害的
C.引入一个生性喜阴植物可以恢复入侵地原有的生态系统
D.导致该植物在入侵地疯长的原因一定是其基因发生了突变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柑桔潜叶蛾的幼虫能潜入柑桔植株嫩叶和嫩梢的表皮下取食。以下说法正确是
A.用农药杀灭柑桔潜叶蛾的方法属于机械防治
B.杀虫剂能诱导潜叶蛾向抗药性强的方向变异
C.潜叶蛾大量繁殖会影响柑桔的光合作用
D.潜叶蛾与柑桔存在互利共生的关系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为获得纯合高茎抗病番茄植株,采用了下图所示的方法:图中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据图分析合理的是
A.过程①的自交代数越多,纯合高茎抗病植株的比例越高
B.过程②、③、④的育种方法依据了染色体变异的原理
C.过程⑤需无菌操作,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过程
D.过程④需要使用秋水仙素,筛选过程不改变抗病基因频率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科学家在某种植物中找到了抗枯萎的基因,并以质粒为运载体,采用转基因方法培育出了抗枯萎病的金茶花新品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质粒是最常用的运载体之一,它仅存在于原核细胞中
B.将抗枯萎基因连接到质粒上,用到的工具酶仅是DNA连接酶
C.用叶肉细胞作为受体细胞培育出的植株不能表现出抗枯萎性状
D.通过该方法获得的抗病金茶花,产生的配子不一定含抗病基因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近年来,由于周边城市居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排放的污水中氮磷浓度较高,导致太湖水体富营养化,造成严重的社会经济与环境问题。下列各项改善太湖水体污染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围湖造田,减小水域面积
B.投放化学药剂,抑制水生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C.大量引进肉食性鱼类,控制藻类生长
D.加强污水处理,实现污水达标排放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