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生物 > 生物的进化—其他61

在某岛屿上相互隔绝的甲、乙两个水潭中,都生活着小型淡水鱼——虹鳉。研究发现,甲中的虹鳉(天敌是狗鱼,以大而成熟的虹鳉为食)比乙中的虹鳉(天敌是花鳉,以幼小的虹鳉为食)常常早熟,即在体重较低时就能繁殖后代。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发布时间:2021-08-29

A.两个虹鳉种群中都有成熟早或晚的变异类型,这是进化的前提条件

B.甲中的早熟型个体有更多的机会繁殖后代,因而种群中早熟基因的基因频率增加

C.若将甲中的虹鳉和乙中的花鳉转移到一个新水潭中共同饲养,多年后虹鳉成熟个体的平均体重将会增加

D.虹鳉个体发生的基因突变、基因重组与染色体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它们都能遗传给后代

试卷相关题目

  • 1现代生物讲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导致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通过隔离形成新的物种。其中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

    A.基因突变

    B.自然选择

    C.生殖隔离

    D.物种进化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不属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的是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自然选择决定基因突变的方向

    C.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D.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达尔文是这样解释进化如何发生的:

    A.上帝决定哪个种该进化

    B.适应性使某个物种留下更多后代

    C.某些物种内部有进化的设计蓝图

    D.环境影响造成物种的适应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下图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B.图中B表示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C.图中C表示生殖隔离,指两种生物不能杂交产生后代

    D.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某群体中基因型为A

    A.Aa、aa的个体分别有2000个、2000个和6000个,则A的基因频率是 A.0.7

    B.0.3

    C.0.6

    D.0.35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若“M→N”表示由条件M必会推得N,则这种关系可表示为

    A.M表示遵循基因分离定律,N表示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M表示生物的进化,N表示基因频率的改变

    C.M表示基因突变,N表示性状的改变

    D.M表示伴X隐性遗传母亲患病,N表示儿子不一定患病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某人随机从果蝇种群中抽取200只果蝇,其中灰身(AA)的70只,灰身(Aa)为120只,黑身(aa)为10只,那么在这个种群中,A与a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A.65%、35%

    B.35%、65%

    C.95%、5%

    D.40%、60%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在一固定体积的容器内,用液体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并测定其菌体数量变化(a点时添加青霉素和新鲜培养基),结果见下图。下面对该菌体数量变化的理解,正确的是

    A.c~d段菌体数量不再增加,这与使用青霉素有关

    B.a~b段种群中抗青霉素基因的基因频率明显升高

    C.d点开始出现的变化说明d时一定是再次加入了青霉素

    D.曲线后一次波峰略低于前一次波峰一定是培养基遭受杂菌污染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如图表示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害虫种群密度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a点种群中存在很多种变异类型,这是变异不定向的原因

    B.a→b的变化是生物与无机环境斗争的结果

    C.b→c是抗药性逐代积累的结果

    D.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变异进行定向选择,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变异是随机发生、不定向的

    B.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C.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

    D.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