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地理 >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1091

受今年第3号热带风暴“莎莉嘉”和偏南不稳定气流影响,6月11日深圳出现雷暴天气,午后出现强降雨。据此回答15~17题。 小题1:能反映该次台风气流运动特征的示意图是 小题2:读图,台风“莎莉嘉”的移动路径不可能是

发布时间:2021-08-18

A.①

B.②

C.③

D.④小题3:台风“莎莉嘉”带来的主要灾害有( ) ①风暴潮 ②地震 ③狂风 ④暴雨 ⑤沙尘暴 ⑥洪涝 A.①②③⑤B.③④⑤⑥C.①③④⑥D.①②③⑤

试卷相关题目

  • 1读表,完成小题。我国某地气象站某月18~21日气象观测部分记录 日期18日19日20日21日平均气温(℃)2-1-2-4气压(百帕)1002100410061008天气状况晴转多云阴转小雨夹雪小雪渐止转阴到多云多云转晴此期间过境的天气系统是(   )

    A.冷锋

    B.反气旋

    C.暖锋

    D.副高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读下图“我国沿海某城市在一次台风天气过程中风向和风力变化图”,在图示天气过程中,台风中心的移动方向是

    A.从东南向西北

    B.从东北向西南

    C.从西北向东南

    D.从西南向东北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北半球中纬地区有一闭合气压系统,其风向为顺时针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该系统气压状况为低气压        ②该系统中心气流以下沉为主 ③该系统气压状况为高气压        ④该系统气流状况为气旋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与此时的降水有关的天气系统是

    A.冷锋

    B.气旋

    C.准静止锋

    D.暖锋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云贵高原在冬季常出现图所示天气系统,从图中可知

    A.右图中剖面是西北—东南向

    B.昆明冬季多晴朗温暖天气

    C.云贵高原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

    D.昆明与贵阳冬半年均以冷湿天气为主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下列天气由冷锋形成的是

    A.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

    B.华北地区秋高气爽的天气

    C.江淮地区的梅雨

    D.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诗句“风怒欲拔木,雨暴欲掀屋。风声翻海涛,雨点堕车轴”反映的天气系统是(   )

    A.热带气旋

    B.高气压系统

    C.暖锋

    D.反气旋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中央气象台2011年3月28日发布寒潮橙色警报,全国大部分地区正遭受近年来罕见寒潮袭击。受强冷空气东移南下影响,未来两天,新疆东部、西北地区大部、华北、东北地区、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北部将有5~7级偏北风,江南中南部、华南以及四川盆地北部将有4~6级偏北风,上述地区的江河湖面风力6~8级。据此回答21-22题。 小题1:江南中南部、华南以及四川盆地北部将有4~6级偏北风,上述地区的江河湖面风力6~8级,原因是 (   )

    A.江河湖面摩擦力小

    B.江河湖面与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

    C.江河湖面气压梯度力大

    D.江河湖面地转偏向力大小题2:图为该天气系统略图,其中M是不同性质锋面L 1、L 2的交界,有关锋面L 1、L 2性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冷锋、冷锋B.冷锋、暖锋C.暖锋、暖锋D.暖锋、冷锋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华北某地区从2010年10月底至2011年1月底持续无有效降水,创自1971年以来最长时间无有效降水的纪录。回答3-4题。 小题1:此次该地区长时间无有效降水的主要原因是

    A.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明显

    B.温带气旋活动频繁

    C.地势平坦,气流难以抬升

    D.暖湿气流弱,空气水汽含量少小题2:持续的干旱,对该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A.土壤含水量降低B.林木落叶期推迟C.来年沙尘暴减弱D.河流结冰期延长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4000米高空水平气压分布示意图,读下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中R所对应的地面上的风向是

    A.南风

    B.东南风

    C.北风

    D.西北风小题2:P地和Q地对应的地面 上的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A.两地皆为阴雨天气B.两地皆为晴朗天气C.P对应地为晴朗天气,Q对应地为阴雨天气D.P对应地为阴雨天气,Q对应地为晴朗天气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