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历史 > 现代史—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121

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该学者对“苏联制度”的评价

发布时间:2021-08-17

A.强调了工业化对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影响

B.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

C.揭示了赫鲁晓夫改革的本质属性

D.较客观地分析了苏联工业化模式

试卷相关题目

  • 1“国家半无偿或近乎无偿地占有集体农庄的大量农产品,方法是通过不等价的交换,带有课税性质。”苏联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保证国内战争的胜利

    B.为国家工业化积累资金

    C.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

    D.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下列关于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正确的有(  )。 ①适应被帝国主义列强包围的险恶国际环境  ②它优先发展重工业,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国家工业化  ③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④它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对二战后苏联的发展是不利的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下图反映的是某一时期各国工业总产值占世界工业总产值比例的情况。据图中数据判断,当时苏联正处于

    A.新经济政策实施时期

    B.“一五”计划实行时期

    C.“二五”计划实行时期

    D.赫鲁晓夫改革时期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斯大林说:“苏维埃经济制度则具有许多优点,这些优点是任何一个资产阶级国家,即使是最‘民主的’、‘全民性的’……资产阶级国家所不敢梦想的。”这一制度 ①建立了相对独立的经济体系         ②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绝对领导 ③开创了一种新的现代化模式         ④确保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1933年8月14日,苏联某杂志写道:“美国的商业和科学与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相结合,在三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下面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有 ①此时正值西方经济大危机  ②是实施经济建设五年计划的结果 ③布尔什维克的“智慧”是指实行新经济政策 ④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结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斯大林曾说:“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如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借款给苏联。”为摆脱这一困境,苏联实施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

    D.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额的l/3,1932年上升50%左右。同年,苏联向美国购买的机器设备占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50%,占英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量的90%。苏联这样做的目的是

    A.帮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渡过经济危机

    B.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实施新经济政策

    C.优先发展重工业,迅速增强经济实力

    D.实现工业化,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及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却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可知该学者

    A.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否定了斯大林模式

    C.说明了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

    D.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可取之处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二战前)苏联的工业已经迅速向前发展,因为政府提取了大约40%的国民收入用于再投资;相比之下,美国只提取了大约20%的国民收入。”材料强调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有效实施

    B.新经济政策提高了人民的积极性

    C.斯大林体制促进了苏联工业化的进程

    D.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巨大成效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20世纪30年代的一位俄罗斯人说:“我们的国家并不比过去穷。我们现在并不是没有面包、鱼肉、牛油,生活困难是因为将这许多食品运到外国去换工厂机件了。”这应该是在描述

    A.农奴制改革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赫鲁晓夫改革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