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地理 >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551

【题文】关于图中甲、乙两地等压面分布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发布时间:2021-08-17

A.甲地为海洋,乙地为陆地

B.乙地可能出现阴雨天气

C.乙地气压比②处低

D.甲地气温比乙地高

试卷相关题目

  • 1【题文】读地球上较大尺度大气活动中心的气流运动示意图(下图),回答下题。 甲、乙两地均位于30ºN附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我国东部盛行西北风

    B.甲乙均是由热力原因形成

    C.乙地炎热干燥

    D.甲地温和湿润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题文】地~气系统(大气和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能量收入),又向外发射长波辐射(能量支出),能量收支的差值,称为辐射差额。下图示意沿海某地多年平均辐射差额的月份分配,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只考虑辐射差额对气温的影响,该地气温最高的月份是(    )

    A.4月

    B.6月

    C.7月

    D.8月【小题2】该地年总辐射差额为负值,年平均气温却未逐年下降。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A.大气环流、大洋环流B.大洋环流、海陆分布C.地形起伏、海陆分布D.大气环流、地形起伏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题文】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

    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题文】图表示大气受热过程。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据图可推断(    )

    A.①表示太阳逆辐射

    B.②是地面短波辐射

    C.③表示大气逆辐射

    D.④是地面长波辐射【小题2】①.④的粗细变化,是由于( ) A.大气逆辐射B.大气削弱作用C.地面辐射D.大气保温作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题文】霜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并且地面温度低于0℃,在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每年秋季第一次出现的霜叫初霜,翌年春季最后一次出现的霜叫终霜,霜冻对农作物的影响较大。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的平均初霜、终霜日期曲线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初霜、终霜出现时间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因素是(   )

    A.作物品种

    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

    D.地形因素【小题2】利于霜冻发生的条件是( ) A.昼夜温差小B.夜间多云C.弱风D.大气逆辐射弱【小题3】为了探究霜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人员在得到有霜冻的天气预报后,给农业试验田浇湿与喷水。那么,与不浇湿喷水的农田相比,农业试验田( ) A.霜冻发生机率增加B.没有影响C.霜冻发生机率减少D.花期滞后,产量下降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题文】第一届青奥会于2010年8月在新加坡举行,第二届青奥会于2014年8月在南京举行。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在夏季,南京的园林工人一般会给新栽大树覆盖黑色尼龙网(如图),这样做目的是(   )

    A.增加大气逆辐射,提高夜间温度

    B.阻止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增强地面辐射,提高树木存活率

    D.削弱太阳辐射,减少树木水分蒸腾【小题2】有关新加坡和南京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地气候都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B.两地夏季的午后都多对流雨C.两地的7~8月都会形成伏旱天气D.两地的气候条件都不利于水稻的生长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题文】下图为某地气象台进行的气温日变化监测图。(注: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14点左右。)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据图判断(   )

    A.16点地面吸收的太阳热量最多

    B.地面一天中随时都在散失热量

    C.气温最低时是地面散失热量最多的时刻

    D.白天地面吸收的热量始终大于散失的热量【小题2】此地( ) A.位于90ºE,昼长12小时左右B.位于150ºE,昼长12小时左右C.位于90ºE,昼长15小时左右D.位于150ºE,昼长15小时左右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题文】“高处不胜寒”的直接原因是因为缺少(  )

    A.太阳辐射

    B.大气辐射

    C.短波辐射

    D.地面辐射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