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地理 > 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41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的施行,从法律上促进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海南岛风能资源总储量巨大,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各组能源中,全部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发布时间:2021-08-16

A.煤炭、风能

B.水能、太阳能

C.石油、沼气

D.核电、生物能 2、海南省加快风电建设的主要原因是 A.海南能源矿产缺乏,将以风能代替常规能源 B.海南风力发电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C.海南四面临海,风能资源丰富 D.海南交通运输网络不够健全,能源输入渠道不畅

试卷相关题目

  • 1下列物质和能量中在目前可称为自然资源的是     ①煤炭 ②雷电 ③纸张 ④水能

    A.①②

    B.②③

    C.②③

    D.①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下图中,能正确表示自然资源、能源、矿产资源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A.A

    B.B

    C.C

    D.D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认识和利用资源的深度和广度在不断加强。据此回答(1)——(3)题。 (1)下列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气候资源

    B.森林资源

    C.太阳能资源

    D.矿产资源 (2)内燃机的出现标志着世界能源进入 A.木柴时代 B.煤炭时代 C.石油时代 D.核能时代 (3)我国的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北煤南运等都体现了自然资源具有 A.地域性 B.多用性 C.有限性 D.整体性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下图为一组剖面示意图,反映了我国华北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t 1时期至t 4时期的历史变化过程(t 1时期至t 4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处)。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与t 1时期相比,t 4时期图示河流断面处的河流年内径流量变化情况可能是 ①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   ②年内径流量分配趋于均匀  ③洪峰流量和出现频率增大      ④夏秋季流量减小,冬春季流量增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小题2:据图分析该河流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①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功能下降 ②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峰的能力降低 ③过度砍伐、开垦山地使得地表覆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 ④城市面积扩大,加大了地表径流量、加快了径流汇集的速度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内燃机的出现标志着世界能源进入

    A.木柴时代

    B.煤炭时代

    C.石油时代

    D.核能时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使用能源的

    A.数量增多,种类减少

    B.数量减少,种类增多

    C.数量和种类都减少

    D.数量和种类都增多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图1为2000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图,图2为2002年~2007年我国各类土地面积变化情况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1:2000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特征是

    A.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

    B.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保持在1.2亿公顷以上

    C.2002年~2003年耕地面积减少最快

    D.2003年~2007年各年耕地面积减少幅度相同小题2:2002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有 A.建设用地增加B.粮食播种面积增加C.退耕还林效果显著D.未利用土地增加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读下图,指出图中符合自然资源概念的图例是

    A.A

    B.B

    C.C

    D.D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认识和利用资源的深度和广度在不断加强。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气候资源

    B.森林资源

    C.太阳能资源

    D.矿产资源 (2)内燃机的出现标志着世界能源进入 A.木柴时代 B.煤炭时代 C.石油时代 D.核能时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下图是美国本土某类电站分布图,完成第下列问题。 (1)该类电站使用的能源最可能是

    A.地热能

    B.核能

    C.太阳能

    D.水能 (2)影响该类电站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 B.原料 C.市场 D.科技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