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地理 >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其他41

1998年长江洪水流量比1954年洪水流量小,而中游水位却比1954年高,原因是

发布时间:2021-08-15

A.降水集中,所有支流同时来水

B.上游滥砍滥伐,中游泥沙淤积严重,河床抬高

C.下游滥砍滥伐,中游泥沙淤积严重,河床抬高

D.江堤年久失修,沿途挖沙失控

试卷相关题目

  • 1下列关于陆地资源之间相互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①山地中森林被大量砍伐,山中的泉水会减少     ②在河流中、上游过量截流用水,下游可能会出现断流     ③淡水资源丰富的地区,矿产资源也会丰富     ④植树种草对保护生物多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   我国南方季风区,高温多雨,地表发育了红壤,丘陵上长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网密布。这种自然特征体现了

    A.陆地环境的整体性

    B.陆地环境的差异性

    C.南方环境的独特性

    D.自然景观的差异性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土壤就是指陆地的表层部分

    B.有机质是土壤中矿物养分的主要来源

    C.理想的土壤中的最主要成份是有机质

    D.土壤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自然资源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   《孟子·滕文公》记载:“周公相武王…灭国者五十,驱虎、豹、犀、象而远之。”上述史实表明,夏商时期,我国野象曾经分布在华北平原北部燕山山脉至吕梁山、陕北一线。春秋时代以后,中国野象分布渐由华北地区南移到秦岭、淮河一线。回答1—2题。 1、动物的生存与气候、植被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体现着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区域性

    D.综合性 2、夏商时期,华北地区可能的地理现象是 A.气候比较暖湿 B.有大片草原分布 C.多沙尘暴天气 D.海平面比现在低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人们要特别重视河流上、中游地区植被的恢复、保护以及水土流失的治理,是因为

    A.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自然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B.水土流失给河流上游带来的危害最大

    C.因为河流上游地区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最大

    D.河流中上游一般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风沙危害严重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是

    A.大气

    B.水

    C.岩石和土壤

    D.生物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土壤中的有机质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下,能够释放出

    A.以钾为主的矿物养分

    B.以钙为主的矿物养分

    C.以氮为主的矿物养分

    D.二氧化硅矿物养分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郑板桥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破岩”说明在土壤形成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气候

    B.地貌

    C.生物

    D.水文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   我国某地农村主要靠燃烧秸秆和柴草做饭、取暖,这种利用方式存在许多缺点。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1)——(2)题。 (1)根据图中的关系,

    B.C分别代表 A.破坏森林、农业减产、牧业下降 B.粮食减产、破坏森林、牧业下降

    C.牧业下降、农业减产、破坏森林

    D.破坏森林、牧业下降、粮食减产 (2)破坏植被引起的变化,反应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有限性 B.整体性 C.地域性 D.无限性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读图,回答(1)——(2)题。 (1)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因素是     

    A.大气环流

    B.地壳运动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2)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主要体现了 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C.地理环境的稳定性 D.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