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历史 > 现代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991

清政府主持架设的第一条有线电报线在

发布时间:2021-08-15

A.上海

B.台湾

C.南京

D.北京

试卷相关题目

  • 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张謇创办的民族企业发展很快,但很快就走了下坡路,从根本上说是由于(  )

    A.近代中国矛盾错综复杂

    B.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C.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D.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下列不属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产生的影响是

    A.19世纪末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B.20世纪初君主专制政体结束,资产阶级共和国建立

    C.使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准备了阶级基础

    D.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提出的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思想有(1)中共八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论述(2)“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3)中共八大二次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4)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经济方针

    A.(1)(2)

    B.(2)(3)

    C.(1)(4)

    D.(3)(4)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从苏联到俄罗斯一直存在对华汉语广播,中国人对其称呼经历了“敌人之声”“兄弟之声”“伙伴之声”的变化过程。这三种称呼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兄弟之声” “伙伴之声” “敌人之声”

    B.“敌人之声” “兄弟之声” “伙伴之声”

    C.“伙伴之声” “兄弟之声” “敌人之声”

    D.“兄弟之声” “敌人之声” “伙伴之声”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通商口岸在近代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是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的明显标记;是中国工业基地、技术中心、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对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现代化发挥带头作用;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使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它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化工业文明的窗口,也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走向近代工业文明的地方。对以上材料反映的史观,排列正确的是

    A.革命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

    B.现代化史观、革命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

    C.革命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

    D.现代化史观、革命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若要写一篇集中反映新中国教科文发展的专稿,需要确定一组体现当时概况的“关键词”,依据相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是

    A.“双百”方针 “教育大革命” “三个面向” “和平赎买”政策

    B.“两弹一星” “科教兴国” “双百方针” “载人航天工程”

    C.“上山下乡” “东方魔稻” “三步走”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863”计划“样板戏” “希望工程” “四项基本原则”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美国经济史学家尼尔?弗格森提出了一个新概念“中美国(共同体)”, 这个词被美国《纽约时报》评选为2009年度流行语。他认为,现在中美已走入“共生时代”。 这一“新概念”的提出反映了当今世界的大背景是

    A.世界格局多极化已形成

    B.世界经济全球化在发展

    C.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加快

    D.中美关系进入结盟新时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导致中国人由学习西方“器物”转向学习“制度”的决定因素是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不断加深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不断走向科学

    D.中国无产阶级独立登上历史舞台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下列关于1971年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表述不确切的是

    A.挫败了美国制造的“一中一台”的阴谋

    B.打破了超级大国把持和操纵国际事务的局面

    C.增强了第三世界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D.中国成为联合国的新成员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某欧洲文化旅游团在一所中学图书馆参观时问学生:“The    river  can    carry   a    boat ,  it  can  turn   the   boat   over   a  swell 。”这一思想最早见于中国古代哪位思想家的著作?这位学生应回答

    A.Kong Qiu

    B.Zhuang Zhou

    C.Meng Ke

    D.Xun Kuang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