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物理 > 万有引力与航天练习题28

自1957年世界上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以来,人类的活动范围逐步扩展,现在已经能成功地把探测器送到火星上。我国已实现了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发射了探月卫星并着手实施登月计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发布时间:2021-08-13

A.牛顿以天体之间普遍存在着引力为依据,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建立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根据大量实验数据得出了系数G的大小

B.若地球卫星的轨道越高,其运行速度越小,周期越大

C.地球同步卫星距地面的高度为定值且可以定点在北京正上空运行

D.若已知引力常量G、探月卫星到月球中心的距离r和绕月球运行的周期T,可估算月球的质量

试卷相关题目

  • 1

    A.可以计算出神舟七号飞船绕地球飞行的线速度

    B.可以计算出神舟七号飞船绕地球飞行的加速度

    C.可以计算出神舟七号飞船绕地球飞行的周期

    D.神舟七号飞船绕地球飞行的速度比月球绕地球运行的速度小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飞船在轨道上运行时,由于受大气阻力的影响,飞船飞行轨道高度逐渐降低,为确保正常运行,一般情况下在飞船飞行到第30圈时,控制中心启动飞船轨道维持程序.则可采取的具体措施是: (     ) 

    A.启动火箭发动机向前喷气,进入高轨道后与前一轨道相比,运行速度增大

    B.启动火箭发动机向后喷气,进入高轨道后与前一轨道相比,运行速度减小

    C.启动火箭发动机向前喷气,进入高轨道后与前一轨道相比,运行周期增大

    D.启动火箭发动机向后喷气,进入高轨道后与前一轨道相比,运行周期增大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为T,离地面高度H,地球半径R,根 据T、H、R和引力恒量G,宇航员能够计 算(      )

    A.地球的质量

    B.地球的平均密度

    C.飞船所需向心力大小

    D.飞船的线速度大小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因“光纤之父”高锟的杰出贡献,早在1996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就将一颗于1981年12月3日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463”的小行星命名为“高锟星”。假设高锟星为均匀的球体,其质量为地球质量的1/ k倍,半径为地球半径的1/ q倍,则“高锟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的 [       ]

    A.q/k倍

    B.k/q倍

    C.q2/k倍

    D.k2/q倍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已知万有引力常量G,地球的半径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地球自转周期T,不考虑地球自转对重力的影响。利用以上条件不可能求的物理量有 (     ) 

    A.地球的质量和密度

    B.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高度

    C.第一宇宙速度

    D.第三宇宙速度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有两个行星A和B(A和B之间的相互作用不计),它们各有一颗靠近其表面的卫星,若这两颗卫星的周期相等,由此可知  (      )

    A.行星A.B表面重力加速度之比等于它们的半径之比

    B.两颗卫星的线速度一定相等

    C.行星A.B的密度一定相等

    D.行星A.B的质量一定相等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地球同步卫星的质量为m,离地面的高度为h,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为ω,那么同步卫星所受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的大小为             (   )

    B.

    C.

    D.以上结果都不正确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关于地球同步卫星,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同步的含义是该卫星运行的角速度与地球的自转角速度相同

    B.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一定与赤道平面共面

    C.同步卫星的高度是一个确定的值

    D.它运行的线速度介于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如图是表示在地球周围的圆形轨道上运行的航天飞机,一宇航员A静止(相对航天飞机)“站在”航天飞机的“地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宇航员A不受地球的万有引力作用

    B.宇航员A所受地球的万有引力与其在“地面”上所受重力相等

    C.宇航员与“地面”之间无弹力

    D.宇航员由相对航天飞机无初速释放一小球,该小球将自由下落到“地面”上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已知地球半径为 ,质量为 ,地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为 ,万有引力恒量为 。那么第一宇宙速度可以表示为: (     ) 

    A.

    B.

    C.

    D.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