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历史 > 近代史—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871

历史学家陈旭麓曾说过:“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华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材料中所说的“觉醒开始”的具体表现是

发布时间:2021-07-29

A.洋务派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B.维新派政治改良潮流的兴起

C.义和团运动粉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D.资产阶级革命派要求推翻清朝统治

试卷相关题目

  • 1近代史上某一条约的签订,列强采取了所谓的“保全政策”,但当时就有先进的中国人指出其是“托保全之名,行灭国之实”。此条约名称和“保全政策”的内涵是

    A.《南京条约》;取得领事裁判权、租界等特权

    B.《北京条约》;将侵华势力由沿海深入内地

    C.《马关条约》;由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

    D.《辛丑条约》;扶植并改造清政府作为在华代理人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当初次起义(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诅咒谩骂之声不绝于耳,吾人足迹所到,凡人识者,几视为毒蛇猛兽,而莫敢与吾人交游也。惟□□失败之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恨其事之不成矣。前后相较,差若天渊。(孙中山《建国方略》)“□□”处应填

    A.甲午

    B.戊戌

    C.庚子

    D.辛亥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下图为一张西方漫画明信片——让中国巨人四分五裂。下列诗句与此事件相关的是

    A.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B.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C.三元里前声若雷,……乡民合力强徒催。

    D.倭人竟割台湾去,……万众一心谁敢侮。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1895年7月19日,清廷发布上谕:“图自强而弭祸患……以恤商惠工为本源”。其结果是

    A.实践了师夷长技的主张

    B.促进了民族工业的产生

    C.抵制了外国对中国的侵略

    D.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蔡元培在1916年说:“满洲政府,自慈禧太后下,因仇视新法之故,而仇视外人,遂有义和团之役,可谓顽固矣。”在此蔡元培认为,义和团运动(     )

    A.与现代化进程相悖

    B.主要由民族矛盾引起

    C.是维新变法的继续

    D.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义和团运动中出现了许多家喻户晓的顺口溜,如“七天不梳头,砍下洋人头;七天不洗脸,能把洋人赶;七天不裹脚,天下洋人杀尽了”。这些顺口溜反映了义和团(   )

    A.具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B.以农民为运动主力

    C.把反帝作为主要目标

    D.具有盲目排外特点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 只交所订进口税.日本攫取上述特权时还要求清政府

    A.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

    B.赔偿日本白银4.5亿两

    C.割辽东半岛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

    D.惩办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记录片《复兴之路》说到:“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这“国耻”指的是

    A.鸦片战争

    B.甲午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日本全面侵华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历史学家蒋廷黻认为,“那一次的海军战争是中华民族在这次全面抗战以前最要紧的一次战争,如胜了,高丽(朝鲜半岛)可保,东北不致发生问题。”这场“战争”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日甲午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太平洋战争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甲午战争后,恭亲王奕诉认为:“中国之败全由不西化之故,非李鸿章之过!”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以奕诉为代表的维新派觉醒

    B.奕诉找到了中国战败的根源

    C.奕诉在为李鸿章推脱责任

    D.奕诉对中国国情有了正确认识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