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叙述道:“1861年以后,中国的对外关系中出现了一个新时代。……中国也像所有其他国家一样,学会了在一个根据社会达尔文主义行事的世界中搞生存竞争,从形式上看,儒家的‘家天下’已经演变成‘国家’。”最能说明材料观点的史实是:
发布时间:2021-07-29
A.涉外公文改“夷务”为“洋务”
B.翻译并出版《万国公法》
C.主动撤销对越南和朝鲜的藩属制度
D.清政府向外国派驻外交使团
试卷相关题目
- 1有人看到一首《定征清战略》诗:“作战先开第一期,直前扫荡北洋师。幄中夙有筹边策,渤海湾头树旭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英法联军要进攻北京
B.日本侵华战争蓄谋已久
C.革命党人“反清复明”
D.八国联军妄图瓜分中国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林旭在《虎丘道上》写道:“愿使江涛荡寇仇,啾啾故鬼哭荒丘。”意指敌寇的魔爪使美丽的苏州在被迫开埠后出现了故鬼吼哭的荒丘。这种惨状发生在下列哪一次战争之后?(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法国一位资深议员发表演说:“中国地方广阔,民气坚劲,殊非印度、南洋各处可比。……谁敢谓亚洲堂堂之大国,无华盛顿其人者起。吾故谓瓜分之说,不啻梦呓也。”该议员演说的背景是( )
A.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C.巴黎和会上中国据理力争
D.义和团运动被镇压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历史课上,老师组织学生探讨《甲午战争是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一课题,下列可以支持其观点的有:列强的侵略 ( ) ①由沿海开始深入内地 ②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资本输出为主 ③由军事侵略为主转变为经济侵略为主 ④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孙中山在赞赏中国近代史上某次社会运动具有“民族主义”精神的同时,又批评其“只知有民族,不知有民权;只知有君主,不知有民主。即使成功了,也不过是历史上的又一个封建王朝而已”。这次社会运动应是
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维新变法运动
D.义和团运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战争给中国的傲慢和自满以毁灭性的打击。这个大帝国在受轻视的、配备以现代战争武器的邻国面前显得十分无能。……在朝鲜战胜中国、确立了自己的优势,接着又完全吞并了这个国家。”这场战争是指
A.甲午中日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
C.九一八事变
D.卢沟桥事变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蒋梦麟在《西潮》中说:“中国一度非常讨厌西方文化,她惧怕它,诅咒它,甚至踢翻饭桌,懊丧万分地离席而去。结果发现饭桌仍从四面八方向她塞过来。”材料所反映的这种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突出表现在
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右图漫画是中国近代某一时期的国内时局图, 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直接因素是( )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北京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义和团运动无疑比洋务派、改良派表现了更多的反侵略勇气,但破产小农和手工业者归复自然经济的强烈愿望又使他们的眼界无法越出所处的时代。”这句话表明了义和团运动的双重特征是
A.“灭洋”与“扶清”
B.反帝与反封建
C.爱国与保守
D.正义与非正义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近代史上某一条约的签订,列强采取了所谓的“保全政策”,但当时就有先进的中国人指出其是“托保全之名,行灭国之实”。此条约名称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