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后,中国“徒有民国之名,毫无民国之实”。由此我们可以推论,辛亥革命至五四运动前,国内政治的焦点是( )
发布时间:2021-07-28
A.革命与维新的斗争
B.改良主义与封建守旧的斗争
C.资产阶级与人民大众的斗争
D.维护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的斗争
试卷相关题目
- 1女留(日)学生吴墨兰说:“妇女都在为革命尽力。我打算12日去武昌。回国后自然是参加可敬的苏氏姑娘组织的娘子军,为革命而战……假如不需要娘子军,那我就深入内地,或演说或做密使,决心为革命奉献自己的生命。”材料反映的历史背景可能是 ( )
A.太平天国运动兴起
B.戊戌变法运动兴起
C.辛亥革命蓬勃发展
D.新文化运动兴起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宋教仁案从本质上反映了
A.权力之争
B.共和与专制的矛盾
C.日美争夺中国的矛盾
D.国民党与北洋军阀的矛盾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孙中山在《民报》周年纪念大会中演讲说:“凡有见识的人,皆知道社会主义革命,欧美是决不能免的。这真是前车可鉴。”因此他主张“预筹个防止的法子”。这个“法子”就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创立民国
C.平均地权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宋教仁《代草国民党之大政见》:“今革命之事毕矣,而革命之目的则尚未全达,是何也?不良之政府虽倒,而良政治之建设,则未尝有也。故民国成立己届年余,而政治之纷扰,无一定策划如故也”。这里的“良政治"指的是
A.君主立宪制
B.民主共和制
C.责任内阁制
D.三权分立体制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在拜谒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祭词中说:“……辛亥春雷,义起粤中,碧血飞溅,寡不敌众,忽焉殒命。出师未捷,千古遗恨。义声扬振,五月而后,武昌继之,遂覆清室。民国以立,共和新造。壮哉先烈,死以为国,身毁名荣,英风义烈,永为世率。……”对这段祭词理解正确的是 ①表达了江丙坤对革命烈士的缅怀之情 ②较为准确地评价了黄花岗起义的历史作用 ③黄花岗起义使清朝的统治基础更加动摇 ④黄花岗起义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下图为作于1916年名为“水中捞月”的政治漫画,水中月亮上有“帝制” 字。通过分析该画能够获得的认识是( )
A.洋务运动未使中国富强
B.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国共合作打败北洋军阀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到:“课毕后阅读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倨,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可以推倒。”日记中的“万恶之政府”指
A.清政府
B.南京临时政府
C.北洋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今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北京、南京、武汉、广州、中山都想申请纪念活动主办权,其中南京的理由是
A.辛亥革命在南京爆发
B.在南京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C.三民主义在南京提出
D.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并颁布《临时约法》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孙中山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 )
A.总统
B.议会
C.责任内阁
D.全体国民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关于中华民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成立于1912年元旦
B.国旗是青天白日旗
C.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年
D.孙中山是临时大总统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