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
发布时间:2021-07-26
A.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
B.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
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
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
试卷相关题目
- 1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第二次反思”开始于
A.洋务运动时期
B.维新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胡适口述自传》中说:“那个以鼓吹‘中国文艺复兴’和‘文学革命’为宗旨的《新青年》杂志,就逐渐变成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我们北大之内反而没有个杂志发表文章了。”这段话反映了
A.新文化运动披着传统文化的外衣
B.新文化运动阵营思想日趋分化
C.新文化运动的“文学革命”失败
D.胡适公开否定新文化运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 这反映陈独秀提倡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出发点是
A.传播西方进化论与人性思想
B.打击袁世凯尊孔复古行径
C.抨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
D.批判封建思想唤醒民众觉悟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1915年一篇文章引用尼采的观点:“德国大哲学家尼采别道德为二类:有独立心而勇敢者日贵族道德,谦逊而服从者日奴隶道德。”并认为:“忠孝节义,奴隶之道德也。”该文的撰写者最有可能是
A.梁启超
B.陈独秀
C.孙中山
D.毛泽东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1919年6月20日,来中国访问的杜威在写给他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14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像的。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在当时的中国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A.戊戌变法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B.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进入了新阶段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自权利之祸于人心,破家族,削亲权,乱男女,蔑尊卑长幼,尽弃吾中国数千年之礼俗教治,而从事于其所谓平等自由之说。”引起道学先生对社会变迁不满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维新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新文化运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尊重孔教)思想布满国中,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将这班反对共和的伦理文学等等旧思想完全洗刷得干干净净不可。否则不但共和政治不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招牌,也是挂不住的。”为达到“巩固共和”的目的,他们掀起了
A.维新变法运动
B.君主立宪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们认为,封建“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控制人们思想的枷锁,造成了人们政治上的不平等和家庭生活上的不平等。这一观点与文艺复兴运动时思想主张相一致的是:
A.提倡解放人性
B.关注政治上的平等
C.注重社会民生
D.关注家庭生活的平等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20世纪20年代,中国出现了一股反抗封建包办婚姻的潮流,形成这一潮流的主要原因是
A.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
B.民国建立后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C.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发展
D.五四运动提高了人民的政治觉悟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通俗的社会文学。”这段话应出自:
A.《敬告青年》
B.《文学改良刍议》
C.《文学革命论》
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