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源曾应林则徐之请编纂《海国图志》,这是一部关于世界地理、历史及西方政教国情的总集。魏源在书中最向往某国政治制度,提及这个国家“二十七郡(州)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受代,一变古今官家(皇帝)之局,而人心翕然。”魏源最向往的是那一国的制度?他这一段文字在当时有何影响?
发布时间:2021-07-24
A.美国:引起当时人们的激烈讨论,遂有清末的变法
B.英国:人们颇有同感,认为应该“师夷长技以制夷”
C.美国:少有人理解,也少有人谈及,几乎没有影响
D.英国:当时人们对此理论多不理解,只重视船坚炮利
试卷相关题目
- 1下列著作、杂志中,反映了中国人最早睁眼看世界的是
A.
B.
C.
D.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觉醒”是指
A.明末清初提出的“工商皆本”
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D.义和团运动的“扶清灭洋”主张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张之洞说:“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这表明他主张
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B.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监察御史张盛藻为反对1867年同文馆决定招收科甲正途人员学习算学而上奏说:“朝廷必用科甲正途者,为其读孔孟之书,学尧舜之道,明体达用,规模宏远也,何必令其学为机巧,专明制造洋枪之理乎?”奏折一上立即遭到上谕的批驳。恭亲王(注: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的说法则有效地削弱反对的声浪,这主要“归功”于他鲜明地提出
A.“ 西术之借根,实本于中术之天元,彼西土目为东来法”
B.学习“一艺之末”,将致“数年之后,不尽驱中国之众咸归于夷不止。”
C.“气节”才是“自强之道”,而 不是轮船和枪炮
D.“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1898年春在上海刊行,后曾三次被清政府下令毁版。此书遭毁版的原因是
A.宣扬经学
B.批判儒家思想
C.借“经学”之名,行“改制”之实。
D.否定孔子的权威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鸦片战争时期,魏源编撰的《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该书在序言中阐述的主要思想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提倡民主与科学
D.实业救国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1840年以来,西方国家“以技术补助距离之不及,以极紧凑的组织克服数目上的劣势”,并因此战胜了清政府。清政府对此有较为清楚的认识开始于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
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观点
D.义和团运动的“扶清灭洋”主张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下图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抗争
B.探索
C.屈辱
D.复兴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19世纪中期,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来自中国。而在20世纪初年,大量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如劳动、方针、政策、理论等迅速传入中国。出现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A.中国留学日本人数增多
B.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
C.日本明治维新成效显著
D.日本先于中国接触西学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