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历史 > 古代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61

温家宝总理曾说:“民安了国才能安,国安了领导人的心才能安。”此语体现了“民至上”的思想。古代先哲中首次明确提出类似思想的是  (  )

发布时间:2021-07-22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子

试卷相关题目

  • 1“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尤其有四体也。”此段文字出自(  )

    A.《孟子》

    B.《庄子》

    C.《韩非子》

    D.《道德经》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上述现象出现的社会文化背景是(  )

    A.礼崩乐坏,思想观念多元

    B.尊黄老之学,学术环境宽松

    C.儒、释、道并存,儒学遭遇挑战

    D.拜金逐利盛行,传统道德观念被冲击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德国的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说,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前,尤其是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下列经典语句能够表明此期间人类精神觉醒的是 ①“人是万物的尺度”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④“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执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此言论说明荀子(  )                                                         

    A.重视礼义教化

    B.强调严刑峻法

    C.主张王霸并用

    D.提倡上善若水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欧美亚报刊上出现一批醒目的大字标题:英国《卫报》──《中国崛起比9·11事件更具影响》,法新社新闻网──《中国崛起迹象随处可见》,美国《新闻周刊》──《中国一个强悍又脆弱大国的崛起》,新加坡《联合早报》──《面对中国崛起西方进退失据》……。中国用“和平崛起”来描述自己的未来形象,因为我们有自己的文化(  )  ① 民为贵,君为轻             ② 人性本善 ③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圣人云:“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以上观点,符合以下哪个流派的观点( )

    A.法家

    B.道家

    C.儒家

    D.墨家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张荫麟在《中国史纲》中写道:“孔子是传统制度的拥护者,而墨子则是一种新社会秩序的拥护者。”以下表述不符合墨子所主张的新社会秩序的是(  )

    A.“尚贤”,唯贤是举

    B.“尚同”,道德自觉基础上实现礼乐教化

    C.“尚力”,肯定劳动最光荣

    D.“节用”,抨击君主、贵族的奢侈浪费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假如你是汉武帝时期的一个书生,你所遇到的情况可能是 (  ) ①你的教科书除了儒家经典外,还会有法家经典    ②你可以到郡县的学校就读 ③即使你不是贵族子弟也有机会读书    ④如果你考试合格的话,可以到政府任职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某村庄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他经常这样教育自己的子孙:“施恩图报非君子,恩将仇报是小人”“为人处世不可有贪心,衣能蔽体,食能果腹,足矣”“得饶人处且饶人”“浪费一粒粮食就会遭到五雷轰顶”。你认为老人的言论反映出他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哪些思想( ) ①儒家    ②道家   ③墨家   ④法家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  )

    A.儒家“仁爱”思想

    B.墨家“兼爱”思想

    C.儒家“礼治”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