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物理 > 电磁场恒定电流解析练习551

一根导线,分别通以不同的电流并设法保持温度不变,则电流强度增大时(  )

发布时间:2021-07-21

A.电子定向移动的速度不变

B.电场的传播速率增大

C.作用在电子上的电场力增大

D.自由电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增大

一对一服务

  • 报班培训

    电网、中烟、专升本
    线下培训
  • 网课学习

    各种网络课程
    学习辅导
  • 免费资料

    免费资料
    一对一辅导
  • 老师解答

    题目不会做
    一对一辅导

试卷相关题目

  •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导体中有电荷运动就形成电流

    B.电流的方向一定与负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相反

    C.对于导体,只要其两端有电压就有电流

    D.导体被置于电场中一定会有恒定的电流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我国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储存环是周长为240 m的近似圆形轨道,电子电荷量e=1.6×10-19 C,在整个环中运行的电子数目为5×109,设电子的速度是3×107 m/s,则环中的电流是 (   )

    A.10mA

    B.1mA

    C.0.1mA

    D.0.01mA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如图是静电除尘器示意图,A接高压电源的负极,B接高压电源的正极,烟筒中长直金属棒与烟筒金属内壁之间有很强的电场,空气被电离为电子和正离子,电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向金属棒运动时,遇到烟尘中的固体颗粒,使颗粒带负电,被吸附在烟筒金属内壁上,排出的气体变洁净了,已知每千克颗粒会吸附n个电子,每昼夜除尘m(千克),电子的电荷量为e,一昼夜的时间为t,则一昼夜通过高压电源的电流为  (   )   

    A.mne/t

    B.2mne/t

    C.mnet

    D.2mnet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通常一次闪电过程历时约0.2~0.3s,它由若干个相继发生的闪击构成。每个闪击持续时间仅40~80μs,电荷转移主要发生在第一个闪击过程中。在某一次闪电前云地之间的电势差约为1.0×109v,云地间距离约为1km;第一个闪击过程中云地间转移的电荷量约为6C,闪击持续时间约为60μs。假定闪电前云地间的电场是均匀的。根据以上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闪电电流的瞬时值可达到1×105A

    B.整个闪电过程的平均功率约为l×1014W

    C.闪电前云地间的电场强度约为l×106V/m

    D.整个闪电过程向外释放的能量约为6×106J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处于匀强磁场中的一个带电粒子,仅在磁场力作用下做匀速圈周运动.将该粒子的运动等效为环形电流,那么此电流值(   )

    A.与粒子电荷量成正比

    B.与粒子速率成正比

    C.与粒子质量成正比

    D.与磁感应强度成正比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关于电流,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将导体置于电场中,导体中就有持续的电流

    B.电源的作用是保持导体两端的电压

    C.导体内无电流时,导体内一定无任何电荷运动

    D.导体中的电流一定是由正负电荷同时向相反方向产生的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通过一个电阻的电流是5A,经过4min,通过该电阻的一个截面的电量是(  )

    A.20C

    B.50C

    C.1200C

    D.2000C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探测放射线的计数管工作时,因为射线使内部气体电离,在时间t内有n个二价正离子到达阴极,有2n个电子到达阳极,则计数器中的电流I为(   )

    A.4ne/t

    B.3ne/t

    C.2ne/t

    D.ne/t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导体中的电流是正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

    B.同一电源接入不同的电路,电动势会发生变化

    C.某电源的电动势为3.6V,这表示该电源与电动势为1.5V的电源相比,通过1C的电荷量时转化为的电能多

    D.由R=U/I可知,导体的电阻R与U成正比,与I成反比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将一个电动势为3V,内阻不能忽略的电池两端接一电阻R,当有1C的电荷通过电阻R时,在R上产生的热量(  )

    A.大于3J

    B.小于3J

    C.等于3J

    D.内阻未知,无法确定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X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