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一个小灯泡的电流强度随小灯泡两端电压变化的关系图,则可判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图线的斜率变化与小灯泡的电阻的变化特点相反
B.小灯泡灯丝的电阻率随着灯丝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C.欧姆定律对小灯泡不再适用
D.小灯泡两端电压为4 V时,小灯泡消耗的功率为1.6 W
试卷相关题目
- 1分别用图(a)、(b)两种电路测量同一未知电阻的阻值.图(a)中两表的示数分别为3V、4mA,图(b)中两表的示数分别为4V、3.9mA,则待测电阻 Rx的真实值为 ( )
A.略小于1kΩ
B.略小于750Ω
C.略大于1kΩ
D.略大于750Ω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已知满偏电流为2m
A.内阻为500Ω的电流表,给它串联一个14.5kΩ的电阻后,作为电压表使用,该电压表的量程为 ( ) A.10V
B.29V
C.30V
D.100V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某一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在一次实验中,将该热敏电阻与一小灯泡串联,通电后其电流I随所加电压U变化的图线如右图所示,M为两元件的伏安曲线的交点。则关于热敏电阻和小灯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图中图线a是小灯泡的伏安曲线,图线b是热敏电阻的伏安曲线
B.图中图线b是小灯泡的伏安曲线,图线a是热敏电阻的伏安曲线
C.图线中的M点,表示该状态小灯泡的电阻大于热敏电阻的阻值
D.图线中M点对应的状态,小灯泡的功率与热敏电阻的功率相等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与电容器两极间电压关系的实验,实验电路如图6甲所示,其中P为电流传感器,V为电阻很大的电压表。实验时,先将开关S 1闭合,单刀双掷开关S 2掷向a,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到某位置使电容器C充电,当电路达到稳定后记录理想电压表的示数。再迅速将开关S 2掷向b,使电容器放电。电流传感器P将电容器充、放电过程中的电流数据传送给计算机,在计算机上可显示出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然后改变滑动变阻器滑动头的位置,重复上述步骤,记录多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和电压表的示数。对于这个实验过程和由图象及数据所得出的结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流过电流传感器P的充电电流和放电电流方向相同
B.图乙中的第①段(充电阶段)电流曲线与横轴所围图形的面积表示电容器充电结束时所带的电荷量
C.电容器充电结束时所带电荷量随电容器充电结束时两极间电压变化的关系图象应为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
D.电容器充电结束时所带电荷量与滑动变阻器滑动头的位置无关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用伏安法测电阻时,按甲图所示电路测得的结果是 R 1,按乙图所示电路测得的结果是 R 2,若电阻的真实值是 R,则 ( )
A.R1>R>R2
B.R1
C.R
D.R>R1,R>R2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用伏安法测电阻时,待测电阻大约是10欧,电流表的内阻是1欧,电压表的内阻是5千欧,则:( )
A.用电流表外接法,此时测量值比真实值大
B.用电流表外接法,此时测量值比真实值小
C.用电流表内接法,此时测量值比真实值大
D.用电流表内接法,此时测量值比真实值小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图示是某导体的I-U图线,图中α=4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通过电阻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此导体的电阻R=2Ω
C.I-U图线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所以电阻R=cot45°=1.0Ω
D.在R两端加6.0V电压时,每秒通过电阻截面的电量是6.0C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 如图所示,电灯L标有“4V,1W”的字样,滑动变阻器 R总电阻为50Ω,当滑片 P滑至某位置时,L恰好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示数为0.45A,由于外电路某处发生故障,电灯L突然熄灭,此时电流表示数为0.5A,电压表示数为10V.若导线完好,电路中各处接触良好,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发生的故障是断路
B.发生的故障是短路
C.电源的电动势为12.5V、内阻为0.5Ω
D.发生故障前,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20Ω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用图所示的电路测量待测电阻R X的阻值时,下列关于由电表产生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电压表的内电阻越小,测量越精确
B.电流表的内电阻越小,测量越精确
C.电压表的读数大于RX两端真实电压 ,RX的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D.由于电流表的分流作用,使RX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如图b所示的两个电路中,电阻R、电流表、电压表和电池都是相同的,电池的内阻相对于电阻R的大小可以忽略。闭合开关后,图b电路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V a、V b和I a、I b的大小不相同,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 )
A.Va
B.Ia
C.Va/Ia>Vb/I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