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体现了诗人
A.放荡不羁,蔑视权贵
B.流连山水,宁静平和
C.颠沛流离,饥寒交泊
D.关心民间疾苦,抨击社会现实
试卷相关题目
- 1从《上海县竹枝词》中,可以知道许多古代的节日习俗,其中与端午节相关的是
A.拜年未了接财神,爆竹通宵闹比邻
B.月饼堆盘月样圆,南园向最盛香烟
C.童儿接队放风筝,风卷纸钱灰满路
D.浦江午日闹龙舟,红儿绿女沿滩看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下图是1930年在甘肃居延汉代烽燧遗址中出土的汉代木简。它记录了这座烽燧所拥有的兵器及其他驻屯军用品的数目,其中有东汉和帝“永元”的纪年。对上述信息的认识正确的是
A.活字印刷术起源于木简刻字
B.为便于流传,弃纸而用木简
C.木简上的文字应该是楷书
D.木简仍是当时重要的书写载体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郎宁和苏敬两位同学来到古代中国科技成就陈列馆,看到了下列两幅名叫“浑仪”的照片,有了如下一段对话,他们的判断比较接近史实的一项是
A.郎宁:这一组雕塑作品表达了科技是生产力的寓意
B.苏敬:不对,这一组雕塑作品是想证明古代中国科技发达
C.郎宁:如果是科技仪器的话,应该是张衡的测量地震的仪器
D.苏敬:它给人一种宇宙洪荒的感觉,应当是天文观测的仪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沈括《梦溪笔谈》记载:“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极为神速。”这里反映的真实情况是
A.活字印刷术效率高
B.印刷数量与印刷速度成正比
C.印刷数量与印刷速度成反比
D.雕版印刷术麻烦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一次技术转移。这时中国传人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
A.造纸
B.活字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与火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但罗盘针可以导航也可以看风水;火药可以开矿筑路也可以制造杀人的武器。”就此观点,甲乙同学展开争论,甲:“四大发明一方面代表了辉煌的成就,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乙:“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对甲、乙同学的看法,你认为
A.甲正确,乙错误
B.甲错误,乙正确
C.甲乙都错误
D.甲、乙都正确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王祯在《农书·农器图谱》中详细记载了冶金“水排”、水转大纺车、木活字和“转轮排字盘”等重大发明,明代徐光启编写的《农政全书》既注意吸收当时最新实践成果又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实验。这些现象反映了中国古代科技的主要特点是
A.极为强调实用科学技术
B.注重社会科学理论研究
C.重视理论的概括和抽象
D.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科学巨著《几何原本》前六卷本早在16、17世纪之交就由徐光启和利玛窦合译出版,两个半世纪后,李善兰与伟烈亚力合译的后九卷本才在中国面世。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①政府的文化专制②传统的重农思想③翻译人才的匮乏④盲目自大的愚昧心态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下列材料中不能直接相互印证的是
A.“风雨冥晦时,惟凭针盘行”与“昼观日,夜观星,晦观针”
B.天水西汉墓出土的纸质地图与《天工开物》中的造纸工序示意图
C.雕版印刷术与《金刚经》卷子
D.“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与“李杜诗篇万口传”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古代,某地区流行人死后不仅要保存好遗体,还要在棺盖上刻上死者的肖像,并建筑大型的陵墓。据此推测影响这一葬俗的主要观念是
A.君主专制
B.来世信仰
C.死者为尊
D.天人感应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