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历史 > 古代史—古代中国的经济491

湖北江陵凤凰山10号汉墓简牍出土了“中舨共侍约”(即商贩订立的契约),说:“某年三月辛卯,合伙做商贩,贩长张伯、石兄、秦仲、陈伯等十人在一起合伙共贩。约定一,每人出贩钱二百;约定二,加入贩会的钱要交齐备,不交齐备,就不能同他合伙同贩……”这张契约一定程度上说明

发布时间:2021-07-12

A.西汉商业贩运活动已经初具规模

B.商人贩运活动突破了政府法律法规

C.商人诚信经营意识和职业道德建立

D.商业资本具备改变社会主流思想的力量

试卷相关题目

  • 1鸦片战争前,清代人口达到4亿,耕地只有11~12亿亩。清代养活这么多人口主要依靠 (  ) ①改进生产工具 ②精耕细作 ③推广玉米、蕃薯等高产作物  ④扩大海外贸易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18世纪末,中国出现了以经营汇兑业务为主的票号,这些票号主要由山西商人设立,有日升昌、蔚泰厚、合盛元等家。这表明当时

    A.山西成为商业最繁盛的地区

    B.为商业服务的金融机构获得发展

    C.商业资本完全转往金融领域

    D.商业发展受到重农抑商政策制约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误矣,人只知以利对害,便只管要寻利去,人人寻利,其间多少事!‘利’字,只当以‘义’字对。”因详言义利之辩。([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这反映了当时

    A.教化民风成为官员主要职责

    B.商品经济发展影响世人观念

    C.逐利避害成为社会行为准则

    D.程朱理学已经成为官方哲学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有学者说过,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存在于农村经济上面,是农村经济专业化发展的结果。由此可见,这一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整体特点是

    A.农村经济仍然以自然经济为主

    B.自然经济已退居次要地位

    C.商品化趋势明显

    D.市镇是进行农贸商品交换的场所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对下列两幅图片信息理解正确的是①宋代商业活动已重视广告效应 ②雕版印刷技术已运用到商业中  ③娱乐活动体现商业化色彩 ④绘画描写市井生活,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2013·汕尾模拟)《木兰辞》是同学们耳熟能详的南北朝诗歌。其中有“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的诗句,下列各项对这一时期“市”的解读,正确的是

    A.南北朝时期固定的“市”已经广泛存在于城乡

    B.“市”的商品主要是为了满足全国各阶层的需求

    C.商品品种繁多,北方地区的商品经济非常发达

    D.当时的商业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儒学之盛,古称邹鲁,今在闽越。……漕运之利今称江淮,关河无闻。……陆海之利今称江浙甲天下,关陇无闻。灌溉之利今称浙江太湖甲于天下,河渭无闻”。对材料主旨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关中地区已经失去作为全国经济重心的地位

    B.经济和文化重心整体上呈现南移的重要趋势

    C.文化重心的不断南移带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D.经济重心南移主要得益南方优越的地理环境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张籍的《贾客乐》:“金陵向西贾客多,船中生长乐风波。……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姚合《庄居野行》:“客行田野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从唐人的这些诗句中,可以反映出

    A.唐朝出现盛世局面

    B.唐朝的商业繁荣与发展

    C.政府鼓励商业的发展

    D.金钱至上的社会道德风尚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明朝初期的一首“竹枝词”说:“平川多种木棉花,织布人家罢绩麻,昨日官租课正急,街头多卖木棉纱。”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  )

    A.政府压制棉纺织业的发展

    B.出现棉纺织业的手工工场

    C.农民直接以棉纱抵税

    D.棉布逐渐取代麻布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朱或的《萍州可谈》记载:“本朝贵人选婿于科场,年择过省士人不问阴阳吉凶及其家世,谓之‘榜下择婿’。亦有婚钱,谓系提钱,盖与婿为京索之费。近岁富商庸俗与后藏者嫁婿,以饵士入,使之俯就,一婿至千余缗。”对上述材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A.商品经济发展,商人地位有所提高

    B.重农抑商政策已名存实亡

    C.商业发展繁荣,商帮出现

    D.婚姻制度发生重大变化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