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时代的中国商业与商人的命运,与政府的商业政策息息相关。以下政策中有利于商业发展的是
A.汉高祖下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B.汉武帝“算缗”和“告缗”政策
C.中唐以后的官商分利政策
D.明武宗下令“非占商籍不许坐市廛”
试卷相关题目
- 1鸦片战争前,广州十三行店铺的中国店员手中有一个小本本,上写一些词汇,并作了标注。如“尺寸”标作“土开了士”,“一月”标作“叶那里了”,“一、二、三”标作“温、吐、特里”。该现象
A.说明英语开始在当地流行
B.表明海禁政策已受到冲击
C.显示广东人崇洋风气盛行
D.反映对外贸易的客观需要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齐国管仲说:“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事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某研究者据此得出“中国精耕农业的产生与专制国家农业政策密切相关”的结论。该判断
A.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B.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C.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2009年7月,中国海洋事业60年成就展在广东珠海拉开帷幕,展示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海洋经济、科技、文化、产业发展的实力和成就。然而,1793年英国马嘎尔尼使团访问清朝时“惊奇地发现中国的帆船无法抵御大风的袭击,中国船的构造根本不适应航海。”导致当时中国造船技术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幅度下降
B.中国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C.中国致力于内河航运的发展
D.西方把蒸汽机运用于造船业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康熙二十三年 1684年 规定,“凡直隶、山东、江南、浙江等省民人,情愿在海上贸易捕鱼者,许令载五百石以下船只,往来行走”,“外国贡船以内者,其所携货物予以免税。西洋商船船钞较东洋船钞减十分之二。”对此解释正确的是,康熙年间
A.一度开放对外贸易
B.废除了海禁政策
C.对洋货征税一视同仁
D.取消了对沿海居民出海贸易的限制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汉初,官方禁止商人“衣丝乘车”,但后来一些商人“假二千石 官员级别 舆服导从作倡乐,奢侈日甚”。这反映出
A.朝廷的抑商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
B.休养生息造成消费观念的改变
C.官员与商人的社会地位渐趋一致
D.原有规制受到商业发展的挑战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明朝中后期,我国江南地区出现的手工工场
A.标志着自然经济的瓦解
B.反映了民族工业的兴起
C.生产规模受到严格限制
D.是“工商皆本”思想的产物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农业税 万贯 非农业税 万贯 农业税:非农业税至道末年 997年 2 408.11 567.760:40天禧末年 1021年 2 641.23 874.040:60熙宁十年 1077年 2 021.35 117.228:72①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向 ②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 ③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 ④重农抑商政策已经不再实施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和人为的原因在于
A.“重农抑商”和“闭关禁海”政策的压制
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C.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清帝雍正朱批谕旨说: “山右今山西 大约商贾居首, 其次者犹肯力农, 再次者谋入营伍, 最下者方令读书。朕所悉知, 习俗殊可笑。”这反映出当地
A.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
B.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
C.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实施
D.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唐太宗时,谏议大夫褚遂良奏称:“大唐制令,宪章古昔,商贾之人,亦不居官位。”成书于玄宗开元年间的《唐六典》卷三规定:“工商皆为家专其业以求利者……工商之家不得预于士。”这表明当时的商人
A.经济地位不高
B.政治地位低下
C.备受官府盘剥
D.没有人身自由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