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三幅图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生产工具翻车的演变,这个过程体现了 图1 图2 图3
发布时间:2021-07-10
A.经济形态的变革
B.耕作方式的变化
C.工具材质的革新
D.灌溉动力的改变
试卷相关题目
- 1欧洲中世纪谷物的收获量通常是播种量的三至四倍,最好的年成也不过是六倍。从云梦竹简的材料来看,早在秦汉时期中国谷物的收获量就至少为播种量的十倍或十几倍。古代中国农业相对发达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私有制度的确立
B.黄河、长江流域适宜农业发展
C.铁制农具的使用与推广
D.基于小农经济的农业精耕细作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业。”《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气节来安排农业生产
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某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发现了中国古代某地居民的一份职业结构表。 自耕农·地主佃农工场主商人占总人口比例24%36%30%10%据此推断这种职业结构最可能出现在何时何地
A.汉代江南地区
B.唐代关中地区
C.宋代太湖地区
D.明代苏杭地区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中国古代民谣:“七月流火,过我山陵。女儿耕织,男儿做兵。有功无赏,有田无耕。有荒无救,有年无成。悠悠上天,忘我苍生。”这首民谣反映中国古代( )
A.小农经济的依赖性
B.小农经济的封闭性
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D.小农经济的优越性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春、夏、秋、冬”四个字的的甲骨文写法及寓意如图所示,由此我们可以断定
A.甲骨文主要记载农业活动
B.中国原始农业起源于商朝
C.商朝时期已有了四季之分
D.农业活动是文字产生根源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正确的是 ①农民生活艰辛 ②土地兼并严重 ③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④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反映明代太湖地区农业生产的著作《便民图纂》记载:“男子园中去采桑,只因女子喂蚕忙,蚕要喂时桑要采,事须分管两相当。”这反映了当时该地
A.农民生产生活的艰辛
B.私营纺织作坊的兴起
C.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D.男女分工的蚕桑生产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中国古代的自然经济 ①是中国传统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 ②是以满足生产者本身或本经济单位需要进行生产的经济 ③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④带有开放性
A.①③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
A.非常重视祭祀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
A.精耕细作
B.种植农业
C.刀耕火种
D.千耦其耘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