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政治 > 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48)1

2009年7月22日浩瀚的天空出现了日全食现象,此前国际天文联合会和紫金山天文台作出了准确的预测。人们能够准确预测日全食表明: ①办事情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取决于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②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是人类不懈的追求 ③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④物质运动的规律性总是在人们的预料之中

发布时间:2021-05-11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试卷相关题目

  • 1在生态文明观的指导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少开一天车、少用一张纸、节约一度电、善待自然,正逐渐成为中国百姓的一种生活方式、生活习惯。这是因为   

    A.科学的生态文明观决定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B.意识可以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C.正确的思想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D.精神的力量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的力量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在他的《娃娃日记》中写道:儿童最初的世界观是完全以他自己身体和动作为中心的,它完全是无意识的,然而这种无意识并不类似于洛克所说的“白纸”,事实上,主体的心灵不可能是一张白纸,它没有一定的内部结构就不可能具有任何认识能力,它具有遗传得到的心理本能结构,并用它来同化客观的信息。这段话表明  

    A.人脑天生有意识

    B.意识是人脑特有机能

    C.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D.意识是人脑的产物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1977年恢复高考;1990年第一次推行标准化考试,使考试更加客观公正;2001年取消对考生婚姻和年龄限制;2003年为避免天气炎热将考试日期提前一月,使考试更加人性化;2006年实行新课程高考,对考生综合素质要求提高。高考制度改革的30年历程 ①体现了事物是不断发展的道理②表明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③说明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④意味着事物的发展是客观符合主观的过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人们对未来的预测,应该这样认识    ①它也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②它是根源于现阶段的客观事物    ③它有正确和错误的区别 ④它属于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形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2010年5月,《调查中国农村》一书出版发行。该书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历时近10年,调查覆盖全国200多个县市、3300多个村庄、9000多个农户,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完成的。上述事实蕴涵的哲理是

    A.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B.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事物

    C.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D.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一位著名科学家曾说过:给我一根足够长的杠杆,我会把地球撬起来。但是他的这一愿望是无法实现的。因为这根足够长的杠杆是不存在的。这体现了

    A.实践的客观物质性

    B.实践的社会历史性

    C.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D.实践的主观能动性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我国广大航天人发扬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在基础较弱、技术积累较少的情况下,迎难而上、奋力拼搏、集智攻关,攻克一个个尖端课题,突破一项项关键技术,完成了从“神一”到“神八”的研制,实现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八”的成功对接。根据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任务规划,我国将在此基础上建立“天宫二号”、“天宫三号”两个空间实验室。这体现了 ①事物量变必然引起质变,实现事物发展 ②科技创新必须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航天事业取得成功的前提 ④科学实验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华君武的漫画《永不走路,永不摔跤》讽刺了一些人 ①不懂得只要善于总结实践经验,错误是可以避免的②不理解缺乏敢想敢闯的精神就会一事无成③不了解实践探索中出现的失误和错误总是宝贵财富④是因怕犯错误而不敢实践的行为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近代学者王国维把诗歌的意境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有我之境也。“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有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从哲学上看“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体现了

    A.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对立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C.意识对物质的能动反映

    D.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有人学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后,认为愚公真“愚”,为什么移山不用炸药炸,不用汽车运呢?这种观点错在否认了实践的   

    A.客观物质性

    B.主观能动性

    C.社会历史性

    D.直接现实性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