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制定了《循环经济促进法》,并于2009年1月1日开始实施。循环经济概念和措施的提出,体现了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 ①人们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同时,要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②人们要在经济增长的前提下,开始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③人们要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前提下,追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④自然界的发展是客观的过程,人们的活动不能改变自然的规律和进程
发布时间:2021-05-10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试卷相关题目
- 109年9月10日,“雪花啤酒?勇闯天涯—挑战乔戈里峰”活动的非专业登山队员正式踏上挑战世界第一险峰“乔戈里峰”的征途。挑战它的过程,彰显了积极、进取、勇敢无畏、知难而进的人生态度和体验,无论登到多高,挑战过程本身就是最大的收获与成功—重要的是精神高过它!“精神高过它”说明( )
A.意识对于改造自然界有指导作用
B.意识对改造人类社会有指导意义
C.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D.人能够透过现象认识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中国央行宣布从2010年1月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时隔一年半后首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此前最后一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在2008年6月25日。其后,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央行曾于2008年下半年先后四次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同时,央行表示为增强支农资金实力,支持春耕备耕,农村信用社等小 型金融机构暂不上调。 从真理性认识来看
A.真理性认识是不确定的
B.真理是无条件的
C.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对真理性认识具有反复性和终极性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智子疑邻"告诉我们()
A.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B.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D.人们立足点不同对客观事物反映结果也不同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实践之所以能够成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因为( )
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B.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C.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D.实践连接了主观和客观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这句话说明了
A.事物的变化发展不受外部因素的影响
B.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C.规律是客观的又是普遍的
D.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王安石曾用“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的诗句题咏秋菊。苏东坡则认为秋菊不可能像黄花那样落英满地, 以“秋菊不比黄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的诗句加以嘲讽。后来,苏东坡在黄州果真见到了秋菊落英,方知自己错了。这个故事说明
A.真理是绝对的
B.真理是客观的
C.真理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D.真理属于认识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近年来,索马里海盗的问题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索马里附近海域产生海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需要多管齐下来解决。这说明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B.科学理论具有预见作用
C.要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D.任何事物都处在运动中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海南国有企业紧紧按照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根据本企业实际不断深化改革,2009年第一季度,海南国企实现扭亏为盈,累计工业产值21亿元,同比增长三成,20家省属重点企业累计实现利润4,554万元,经济效益同比扭亏为盈。从哲学上看,这一事实说明
A.企业只要不断深化改革,就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B.社会的发展具有客观性
C.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D.做工作必须使主观符合客观,才能收到实效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衡量政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历史经 验证明,就一般而言,凡不依法的,就必然是无序的;凡依法的就必然是有序的。依法 与有序之间形成了一种关系 ( )
A.原因与结果
B.系统与要素
C.客体与主体
D.现象与本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与“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蕴含的哲学道理一致的是 ①不入虎穴,焉得虎子②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③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④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