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相关题目
- 1人们习惯用货币来衡量一个人拥有财富的多少,货币成为社会财富的象征,是因为
A.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B.货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C.货币的体积小,价值大,便于保存
D.货币的价格能够通过其他商品表现出来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战国时期楚国的“郢爰”(“郢”为楚都城名,“爰”为货币重量单位),是目前中国发现最早的黄金货币。该黄金货币
A.本质上是具有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商品
B.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C.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基本职能
D.与纸币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本身没有使用价值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这说明
A.商品生产者需要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B.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就失去了使用价值和价值
C.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必须是观念上的货币
D.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在物物交换中起决定作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围绕商品和劳动产品两者的关系,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商品一定是劳动产品 ②劳动产品一定是商品 ③只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才是商品 ④有用的劳动产品就是商品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据新华网消息,动画片《喜洋洋与灰太狼》走红后,各网站竞相推出《喜洋洋与灰太狼》的下载铃音,一般为2元每首。下载的彩铃是
A.是商品,因为它有使用价值
B.是商品,因为它既是劳动产品,又用于交换
C.不是商品,因为它是无形的服务
D.不是商品,虽然有价格但不劳动产品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对商品——货币——商品(W—G—W)认识不正确的是
A.买和卖同时进行
B.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
C.商品价值的大小由货币来衡量
D.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是价格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经济生活》教科书的封底标有“定价:12.89元”字样,这里的“12.89元” ①是教科书的使用价值②是观念上的货币③体现了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④体现了货币具有流通手段职能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春节期间,同学小张在商店里购买了一款打折的进口商品MP4,原标价为人民币550元,实际支付400元。在这次购买活动中,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A.流通手段
B.支付手段
C.价值尺度
D.世界货币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今年八月份,某机械厂购买钢材支付现金120万元,又根据规定交了8.2万元的增值税,这里,货币先后执行的职能是
A.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B.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C.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
D.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李老师领取了3000元工资后,在商店里购买一件打折商品,原标价为人民币100元,实际支付80元。在这里,3000元、100元、80元分别执行的职能是
A.支付手段、流通手段、价值尺度
B.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
C.流通手段、价值尺度、支付手段
D.支付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