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棉花” 时代 的机遇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9-04-14 18:03:37
随着棉花政策的日益明朗,特别是棉花直补细则即将出台,以及棉花进口不再增发进口配额,积极引导国内纺织企业多使用国产棉,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棉花时代悄悄来临。面对复杂多变的棉花形势,近日,棉纺织产业升级高峰论坛暨2014中国棉纺织总工程师论坛在宁夏银川举行。会上来自行业内多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针对新时期下棉纺织产品开发、装备升级、信息化运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大家一致认为:“当前企业盲目增长产能是不可行的,必须要加快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力度。”
提升产业 设备先行
我国是棉纺织大国,但基础相对薄弱,尤其在高端技术和设备方面与国外差距较大。要尽快缩短这种差距,一是要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二是通过对设备消化吸收、创新,实现纺织生产规模化、自动化、现代化。面对各种成本因素的上涨,引进半自动设备及全自动联合设备成为棉纺企业有效破解各种压力,提升企业市场竞争的一种重要手段。
而这一重任,国产的纺纱设备器材应首当其冲。“随着落纱装置、理落管装置、控制系统、自动化程序和机加工精度的提高与日趋完善,国产集落细纱长车各方面的性能越来越稳定、可靠,完全符合当前纺织行业实现高速、高产、高质、低耗、省工的发展趋势。”山东孚日集团副总工程师张树明忍不住夸起了经纬纺机生产的集落细纱长机设备,采用此设备,大大提升了孚日的是在占有率和市场竞争力。
“虽然近年来我国纺纱器材的质量水平明显提升,但与国际最先进水平还是有一定差距。未来国内器材企业应向棉纺企业提供更先进的设备及市场服务,来适应纺纱企业多样化的需求。”安徽华茂集团副总经理倪俊龙认为棉纺织行业对纺纱器材的要求正在发生变化,企业的关注度也从原来的性价比转变为更加关注器材的质量。
专家还建议企业在大量更新先进设备的同时,一定不能忽视“人机配套”(即员工素质、管理水平与先进设备的应用关系)问题,不能忽视高折旧带来的成本问题和市场衔接问题,必须要做到创新同步。
此外,在当前两化融合的大背景下,如何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棉纺企业生产和管理的效率,也是当前棉纺织行业发展的一个趋势。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经纬e系统”和北京中纺达软件开发有限公司研发的管控集成平台系统,则为棉纺织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在线监控的信息化应用势在必行。
找准定位 提升产品附加值
值得肯定的是,近年来,棉纺织行业在产品研发上着实取得了突出成绩,不仅纯棉产品的支数不断提高,而且在多种新型纤维的应用上也已日渐成熟,产品种类不断丰富多样。但是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复杂形势,棉纺织产品也必须及时作出调整,找准定位,来适应新时期的市场需要,不断抢占商机。
“企业不能太过依赖于设备的进步,而是应该多在生产工艺上下功夫。衡量企业效益的方式不应该以吨纱利润计算,而是应该以规模效益或几台效益来计算。”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名誉副会长华冠雄认为,企业不能只把希望寄托在先进设备上,而是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生产适应市场需求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
对此,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教授王瑞指出,纺织产品在设计研发中,要突破传统的产品结构与外观“定格”,改变产品的表面形态结构,改善表面力学性能,由宏观性能表现,追踪其细观力学原因,寻找改进措施。并在原料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纤维的纵横截面形状,从而突破传统的“思维定格”,使手感等反应力学性能的指标发生改变。他还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