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广西艺术学院“媒艺之言”博士论坛系列讲座第六讲——《学术手法与思考路径——新媒体时代学术精神》正式开讲,主讲人为影视编导系教师焦仕刚博士。广西艺术学院在职研究生影视与传媒学院党委书记汤晓山教授、院长罗幸教授、副院长罗奕副教授及相关系部师生代表参加了此次学术交流活动。
讲座中,广西艺术学院在职研究生焦仕刚博士围绕“科学与有趣:手法与路径”、“专业与学理:文献与前瞻”两个主题展开讲述,旁征博引、娓娓道来,用生动、翔实的案例和史料阐述了自己从事电影研究的心得和感悟。 如何研究电影?广西艺术学院焦仕刚博士以电影《头号玩家》中出现的玉米减产和邮车画面为大家展示了两种思考路径: 一是将影片还原到其生产场域,立足特定历史时空,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维视角来分析外部因素如何形塑电影内容、形式和电影产销的不同样貌。在阐述这一思路时,焦仕刚博士通过《十月围城》、《秋海棠》、《芳华》等诸多影片分析了中国历史中的游民文化、漫画、城市消防、话剧等与电影的关系,从电影生态学视角为大家勾勒了一幅纵横交织、纷繁复杂的电影生产图谱。 二是将影片置于电影业自身的发展脉络中进行历史考察,在纵向梳理中发现影片象征符号之间的“互文”、重构和流变。正是基于这种研究需要,电影史上经典性电影版本和电影文献的保存就变得非常重要,而数字技术的出现为这些资料的长期保存提供了有利条件,而且,新媒体技术与电影的结合也衍生了VR电影等诸多新的电影类型,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的领域。 在随后的交流环节,广西艺术学院在职研究生师生们围绕讲座主题发表了各自的见解。韦哲宇博士认为,新媒体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环境,文献资料的筛选是文献保存的前提,如何在众多文献中发掘经典和代表性文献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王廷飞副教授就电影从业者对数字、胶片两种介质的态度以及胶片、数字化的未来前景提出了疑问。对于这些问题,焦仕刚博士逐一进行了回应。 广西艺术学院焦仕刚博士简历 广西艺术学院焦仕刚:厦门大学电影学博士,美国特拉华大学访问学者,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会员、广西文艺理论家协会会员、厦门市影协会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影视史论、影视文化批评、影视文献学,先后在《当代电影》、《当代文坛》、《东南学术》等CSSCI来源期刊和中国人大复印资料《影视艺术》发表学术论文6篇,其余专业论文计24篇,参与国家社科重点项目1项,主持或参与区级、厅级课题14项,获得国家级奖项2项。责编:蔡爱秀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