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2016级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定向培训班结业典礼暨汇报演出”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行,15名学员顺利结业。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连辑,常务副院长、研究生院院长吕品田,副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王福州,副院长牛根富以及研究生院相关领导出席了结业仪式。
连辑院长向结业学员顺利完成学业表示衷心的祝贺。他指出,中国艺术研究院按照国家部署、在文化部总体安排下承接了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定向培训班的重要任务。藏民族作为我国民族大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历史悠久、优秀传统文化深厚、有着广泛国内国际影响的优秀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极具特色的文化,藏民族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作出了极其重要的历史性贡献,我们有责任保护好西藏地区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内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在国际国内相关法律的约束和指导下,运用一些科学的知识和方法进行保护。第一期的学员多数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希望通过一年来系统的理论与实践学习,学员们将学习心得与体会运用到实际工作去,发挥好在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骨干力量的作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连辑院长向15名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学员们向领导和嘉宾献上了洁白的哈达。 定向培训班是中国艺术研究院为响应文化部“文化援藏”号召,改善西藏自治区文化艺术专业人才短缺现状而承接的一项重要任务。2016年中国艺术研究院和西藏自治区文化厅决定,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每年培训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才15名,人员由西藏自治区文化厅选定。第一期定向培训班学员于2016年10月入学,培训两个学期共4个月,第一学期为10月至12月,第二学期为3月至5月。15名学员中藏族12人,汉族3人,人员大多来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岗位。 研究生院根据培训目标和学员在职的特点展开教学。教学活动分为课堂教学和实地考察两部分。课堂教学的第一学期,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本理论、法规、研究方法等入手,系统安排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给予学员全面的理论指导;第二学期针对田野考察安排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工作方法》《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文本写作》《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专题讲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些具体而棘手的问题进行实践性指导。同时组织学员赴山西考察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考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目的是让学员们在初步掌握相关理论后,通过考察、访问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了解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现状,并选取个案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提高实践能力,做到学为所用。责编:蔡爱秀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