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学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是农学院下设的研究生专业,农学院具有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等齐全的办学层次。学院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实验室(海南省热带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实验室),1个作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作物学一级学科在职博士点授予权、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授予权,下设作物遗传育种等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授予权:海南大学在职研究生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如下:
一、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坦诚守信、学风严谨,具有献身精神、敬业精神及团结合作精神的专业人才。
掌握比较系统而扎实的生殖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动物生态学、动物保护学和相关的生物技术等基础理论知识,了解所研究领域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动态;掌握有关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技术,能够在研究中较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英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较强的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能独立承担与本学科有关的研究课题和胜任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完成具有一定科学意义或应用价值的学位论文。
具有健康的体魄,能够从事生殖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动物生态学以及相关生物技术的基础研究或应用型人才,并能从事相关的生物学、医学、畜牧学、环境保护及生物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的应用基础和应用研究与开发等工作。
二、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动物学研究的内容涉及范围广泛,根据我校及我省的具体情况该招生专业分为两个研究方向。
1、动物免疫遗传
本学科方向紧扣国家农业发展的整体战略目标和海南省经济发展的主题,重点以坡鹿、五指山猪、水牛等动物为研究对象,进行动物免疫遗传研究,探索其理论、技术和方法,服务于地方经济,基础和应用研究相结合的研究特色。
2、动物生态与营养
本研究方向立足于海南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海岛的自然环境特点。从动物个体、种群和群落的角度对动物生产及其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从而在生态环境下探讨动物活动和动物生产对生态环境影响,开展海南特有动物的研究与保护及其对动物资源进行合理、可持续开发利用。
三、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制和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个别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期完成培养计划者,须按规定提出延长学习年限的书面报告,经研究生处批准,可适当延长,但在学年限最长不得超过4年。延长学习期间的一切费用自理。
四、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
1、本专业硕士研究生采取全日制培养方式。
2、本专业硕士研究生采取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以及导师指导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办法。在培养过程中,导师(组)起主导作用,鼓励研究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在保证基本培养目标及培养质量的前提下,可采取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
五、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总学分26学分(不包括学术活动、教学实践或社会实践、文献综述及开题报告等必修环节),其中学位课20学分。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前必须修满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所有课程,考试成绩合格方可获得学分,学位课程70分及格,选修课程60分及格。
跨专业考取或同等学力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由导师提出具体意见,决定其是否补修大学本科专业主干课程,并报研究生处备案。补修成绩以60分为及格,并记入成绩档案,注明“本科”字样,不计入总学分。
六、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环节
坚持政治思想与业务能力并重的教书育人原则,发挥导师的主导作用,采用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的方法,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发挥学术群体作用的培养机制。注重个性发展,发挥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培养环节主要包括:
1、制定个人培养计划
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从每个研究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订出合理的研究生培养计划,注意挖掘研究生的潜能,注重研究生个性的发展。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分课程学习计划和论文研究计划。课程学习计划应在研究生入学后两个月内提交,论文研究计划最晚应在第三学期末之前制定完毕。
2、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
依据导师根据研究生论文的具体情况提出来的阅读文献的数量,制定研究生阅读文献数量及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的有关要求依照《海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及开题报告的要求》执行。
3、实践教学
实践环节是培养在职研究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依据《海南大学硕士培养工作暂行规定》执行。教学实践安排在1、2学期完成。教学实践可以参加本科生某个章节的课程教学、辅导答辩、带本科生实验、实习、实验课程设计、辅导毕业设计、批改作业等工作。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