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西北大学研究生培养拥有工商管理硕士(含EMBA)、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硕士(含10个领域)、法律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社会工作硕士、金融硕士、艺术硕士、翻译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中药学硕士、城市规划硕士等13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大门类。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含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立场、理论品质以及社会理想。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在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意识的起源和本质;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发展的实质;矛盾及其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的意义;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辩证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规律及其客观性;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及相互作用的过程;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认识的本质;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真理及其客观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实践活动的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价值及其特性;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理论意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社会形态的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阶级斗争的含义和作用;革命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改革的性质和作用;科学技术革命的作用。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现实的人及其活动与社会历史;人的本质;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商品价值量的决定;价值规律及其作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剩余价值的含义;资本的本质;剩余价值率;资本积累的本质;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资本周转;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利润和平均利润;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深化。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 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垄断的形成及本质;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形式及作用;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
第二节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政治制度的变化;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原因和实质。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无产阶级革命的特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巨大贡献;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第二节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发展的前进性曲折性的统一;社会主义的改革。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条件和性质;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宗旨和组织原则;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斗争和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领导作用;改善党的领导。
第二部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绪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第四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第五节 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一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第二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第三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的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经济纲领和文化纲领。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及其主要经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和基本内容。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第四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第二节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六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第二节 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改革的全面性;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第三节 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提高开放型经济的水平。
第七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第二节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