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农村应该是什么样子?”李春雷问。
朋友愣了一下。
李春雷暗想:“是啊,难道农村就应该是灰头土脸白头巾吗?就应该是残垣断壁空心村吗?就应该是平房枣树泥泞路吗?”
新时代乡村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刷新了数千年农耕文明的乡村形象;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一系列伟大举措,让乡村也跟上了现代化。李春雷由此反思:“我们的一些作家,似乎成了‘套中人’,习惯了对农村的旧印象,习惯了这样的创作思维,习惯了这种语境。”
也许,在历史的纵深中,更能洞察乡村的变化。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作家陈毅达成为第一批扶贫工作队员,来到小山村待了近一年。当时农村的贫困,深深震撼了他。
本世纪初,陈毅达来到福建闽北的乡村。当时闽北山村正为破解“三农”问题,尝试新的农村工作机制的探索。乡村有了明显变化,陈毅达也开始重新思考乡村的变迁。
如今,为创作脱贫攻坚文学作品,他多次到农村采访。每次去,他都有新的感受:各种新兴业态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现代农业、观光农庄、美丽乡村、山乡民宿、农民电商等,便捷的交通网络和互联网悄然地进入,正在划时代地改变着当代乡村的一切。
不过,令他忧心的是,当代乡村的文学书写,明显滞后于乡村发展变迁,“当代乡村发展之快与当代乡村的文学书写之慢,当代乡村变迁之重与当代乡村的文学书写之轻,已成了新时代文学创作一个亟待突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农村题材的不少作品,还停留在对农村转型带来的问题,农民遇到的种种苦难,以及田园风光不再的忧思、困惑与哀叹。”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坦言,究其原因,是作者对于变革中的农村现实不熟悉,不了解,或者对于正在变化着的现实不理解,不喜欢,写作大致出于浓郁的乡愁情结,某种程度上是靠儿时的记忆写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大先在发言中说,当代乡村不再是静止、凝滞、有待发现与改造的空间,而是流动、敞开、主动变革与更新的关系性场域,无论从生活方式、认知感受还是精神结构上,都承载着中西古今一切文化与技术的成果,并且时刻不停、永无止息地在创造着自我与世界。
责编:hejuanhua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