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人大最终调剂的人在两年里究竟得到了什么
当我要写下我这两年考研的种种时,我发觉我不知从哪里开头。那就从最开始说起吧。
2016上半年,我的大三生活马上就要结束,猝不及防的,无比残忍的,毕业这件事吧唧就摔在了我眼前头。宿舍的讨论话题,除了今天吃什么增加到了毕业了干什么去。作为一个大一大二浪荡不羁,大三上学期才开始觉悟的渣渣,我深刻的意识到,我并没有什么选择因为我没有选择的资本。
或许很多人跟我是一样的,进入大学之后就开始活就很"自然舒展",每天的生活都很舒适,没有任何烦恼。没有挂科,马马虎虎的成绩,没有哪一科的老师认识你。参加了一个社团,除了舍友同班同学和社团,几乎没有别的朋友圈交际。至于奖学金什么的,直到大三下学期才知道原来有那么多种类的奖学金,而且有些奖学金给那么多钱。在班里的角色,永远都是坐在下面投票的人。在意识到这些之后,我开始努在学习上花更多的时间,成绩也的确进入了前十。或许也正是因为如此,我想再给自己一次机会,想着如果去读研究生,我就有了重新开始的机会,我一定要把自己在大学期间没完成的事情,去一一做完,给自己一次塑造自己的机会。于是,我决定去考研。
现在回想起一战的时候,应该就是高考都没这么大压力,也没这么认真。不知当时为何把考研看得那么重,心里觉得如果考不上自己以后的路就完了,每天都像背着一块大石头。记得暑假的时候没有回家,在学校复习,有一天和一起复习的小伙伴站在教学楼前聊天。两个人都很怕考不上,当时信誓旦旦的说,今年一定要考上,自己都无法想象考不上怎么办!然而当没考上的时候,内心无比的平和,也几乎没有犹豫就选择了二战,也是嘲讽。很多事情真是没有你想的那么严重和复杂,思想的包袱是自己背上的。而自己之所以一战失败,和这样的心态有很大的关系。
在三月过一些的时候,我已经开始复习,而且一股脑买了很多的资料和书,急着从外界找力量,结果很多资料到考试完都没看过。还有一个就是关于学校,以及学校的真题资料什么的。第一个建议是一定要定好学校再买资料。我在五月多的时候着急的花400多买了南京师范大学的资料,结果后来听老师的建议改了学校,于是资料就变成了负担,花了很大力气最终以一半的价钱转手出去。所以买资料一定要考虑清楚再下手。而且其实很多资料是可以从网上以及其他渠道找到的。除了专业课,公共课也是一样,少而精才是正确的。毕竟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总结一下,之所以去买那么多资料还是在寻求一种外界的安全感。关于如何选资料以及找一些资源,是我二战的时候才学会的,这个留到后面详述。
刚开始复习的时候,整个人斗志昂扬,每天六点多起床,晚上十一点教室关门才回去。然而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多久我不记得,只记得后来就开始七点多起床,有时甚至八点。而更可怕的不在于起床起得晚,而在于去了图书馆看一会书我就会又睡过去。每天都昏昏沉沉,一边内心自责,一边控制不住的沉沦。而最丧的还不是自己的状态不好,而是遇上了一个可以摧毁你的舍友,你早起她会发脾气摔东西怪你吵到她,你晚上要睡觉她要打着台灯学习,整个宿舍的气氛都很压抑,后来闹翻,每天回到宿舍心里就憋了一口气,晚上开始失眠。整个人都被折磨的戾气十足。其实,现在回头看来,自己当时真是傻,想着自己和另外两个舍友关系很好,不舍得搬出去,要搬也是她搬走,就那么僵持着。结果磨耗的是自己,浪费的也是自己。尤其是在考研备考期间,心情和心态其实是很影响学习效率,所以无论遇到什么情况,记着要对自己好。
说到心态问题,这是我从开始就一直说的。关于如何规划时间,找哪些资料,会有很多帖子告诉你。但是我想说,这些东西很容易学到,但是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是很多人会忽略的。就像我一样,我一直是一个乐观的人,也比较吊儿郎当,高考的时候在考场上还睡着了。但成绩也一直不错。所以在我准备考研的时候,我觉得我肯定会会玩会学,让自己轻松的学习。然而正如前面写到的,我后面心态完全崩了。或者说,我从一开始就给自己太大压力。我报的人大文学院的古代文学专业,自己也了解了比较难考。而再加上搜了一些帖子,看到别人都是如何如何刻苦努力的学习,于是内心深处就开始认同考研是一件很难的事,需要大量的时间和努力。当然这种想法没有什么错误,错的在于我自己给自己背上了十字架,我清楚地记得,我和男朋友吃完午饭或者晚饭聊天或者散步,我都要规定个时间,而且大多数时候我都是人在心不在,忧心忡忡的在休息,觉得自己在休息的时候别人都在学习。如果是出去玩耍或者什么的,内心的负罪感就更重了。很多人看到肯定会觉得,怎么可能怎么夸张。但事情的真相就是这样,甚至比这更严重,如果休息就会有负罪感,但是去了图书馆又会没有学习状态。但是哪怕没有学习状态,坐在图书馆昏昏沉沉你也不愿意出去玩。而且,这个问题不光是我有,身边很多考研的小伙伴都会,但是他们可能学习状态会比我好,但不学习就会有负罪感却是几乎人人有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很神奇,那个人好像不是我自己。之后考试的时候也是,睡不着,一点点的声音都会被放大,神经完全紧绷着,而到了考场上整个人脑子就像浆糊一样,明明记得,但就是记不起来。自然而然一战结果并不好,刚刚擦线。
写以上的这些我的故事,最主要就是想告诉大家,一定要放好心态。其实考不上也不会怎样,日子还是继续往前,你也会做出你该做的选择。所以不要给自己架上那些心理上的十字架。再者,学习一定要搞清楚本质,其实考试的内容真的就只有那么多,你所要做的是搞清楚考的有哪些,然后把那些东西记在脑袋里,学会搞懂就行。这就是考试,不要找那么多资料、那么多书、那么多视频课,相信我,你看不完的,就算看完了你走马观花的东西远不如你踏踏实实记住最主要的就行。就像我每天被很多的书,每本都看几页,后来发现,看了好几遍的东西还是没记住。大家都在强调学习效率,其实所谓的效率就是时间花费的值得。
第一年考试成绩出来的时候,我爸刚做完心脏支架手术回到家,我不敢告诉家人成绩,自己内心其实早就知道是这个结果,也很坦然接受。只是人很多时候都不止为自己而活,最终家人知道了这个消息,而当我决定二战的时候,他们都毫无保留的选择了支持我。在看到最近刷的很热的原生家庭的时候,我认为大多数的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像我的父母,他们可能不懂考研有什么,但是我说我要做,他们就会支持我。回想起爸妈对我说的话,此刻也忍不住眼泪。
二战
之后准备毕业的事情,然后回家开始准备二战。很多人视二战如猛虎野兽,其实在第一年复习的时候我也是这么认为的。觉得又是一年的时间,又要去复习一遍,而且毕业了还要靠家里感觉更是不好。但真的没有那么可怕,身边选择了二战的朋友很多,有些甚至今年准备三战。我二战选择了回家,其实今年看到有两个一边工作一边二战的小伙伴考上了,一瞬间有点小后悔,觉得自己当时也应该坚持一下。但任何已经做过的选择都没有对错,只看你自己怎么走。我家离兰州大学不远,于是我在兰州大学租了房子复习。如果选择二战,我个人建议,如果有条件还是要选择去学校或者图书馆复习,毕竟环境真的会影响效率。而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无法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再者,去学校可以找小伙伴一起。我在兰大遇到的三个小伙伴是上天给我的意料之外的馈赠与珍宝,如果没有他们,我一个人在兰大几个月,有可能心态比一战还要差,因为一个人,尤其一个年轻人,每天都没有人说话,还是很容易抑郁的。有小伙伴一起,状态会好些。虽然十一月的时候,我的舍友因为家在湖南,只能回家考就回去了。而我也因为爸爸又动了一次手术,不想增添家里负担,选择了回家继续复习。其实回到家里复习,也没有之前想的那样会有很多干扰或者自己管不住自己。家里会尽量不占用我的学习时间。但我也每天基本会洗碗,然后有时会帮着准备一下菜。其实也是劳逸结合,适当放松。不去玩手机时间会多出来很多。另外在家复习会很安心,父母都在身边,衣食无忧,而且不用怕学的晚了会打扰谁,你完全可以按着自己的状态安排学习时间。其实只要你心里踏实稳定,认真学习的时候,在家里复习也是可以的。不过我自己在家复习的时间也就两个月左右,长期复习效果我也不确定会不会好。这个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安排。
而学习方法上,最大的收获在于学会了找资料。政治我全程跟着腿姐陆寓丰,惭愧的在于没钱买课,我都是在哔哩哔哩或者百度云找的资源,但跟着腿姐学政治真的很靠谱,政治最后考了72,没有预料中分数高,主要是主观题压分,自我感觉答得还是可以的,这个就看你考的地方了。另外说说英语,英语最后考的成绩真是哭死在厕所,但这个属于个人原因。还是要推荐唐迟的暑期课以及后期的秋季冲刺课。另外其他方法和之前看的帖子大同小异,无外乎做题与总结。我第一年考的时候,没有看过视频课,当时觉得很费时间,自己看书就可以。但二战的时候,看了视频课才发现,老师真的很重要。比如政治,那么厚的一本书,自己去复习的时候,根本抓不住重点,而囫囵吞枣的看好几遍也收效甚微,再如时政,其实是无法判断哪些是考点的。而老师会带着你理清脉络,找出重点,帮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并不是托,我都没买过两位老师的课,内心还是有点小愧疚,但真的推荐大家,会有帮助。另外,专业课的话,比如我的古代文学,也会有一些大学的公开课什么的,如果看书累了,适当做个拓展也是可以的。同样也是B站找。
二战的时候,心态比一战好了很多。每天学习也就不会觉得痛苦或者累,真的会很开心。而和小伙伴出去吃个饭,或者晚饭后骑着自行车在学校溜达,总之整个人基本是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状态中。十月份爸爸生病住院的时候,去医院陪他,也不会觉得自己没学习怎样,那个时候,真的认识到生命中有很多重要的事情,比如亲人。无论选择做什么都要跟着自己的心走,心里不觉得亏欠或难受,安心去做就好了。二战复习的半年多时间,是现在回忆起来也会内心舒畅的半年,而自己当时也觉得今年肯定没问题。成绩出来的那天,我还在一个辅导班代课,送走学生,内心忐忑的查了分数,358。然后就控制不住自己,大哭了起来,哭的眼泪鼻涕停不住。觉得命运在跟我开玩笑,因为人大往年分数线一般都是360,内心很痛苦。哭完之后,坦然的接受了这个事实。内心安慰自己,有可能会降分数线呢?毕竟今年题目变化挺大的。后来也找本科老师咨询,她说有可能可以进复试,但要做调剂和复试的两手准备。
在等分数线的时候,我就开始搜集调剂信息,也是在贴吧看别人的经验贴进行搜集信息。后来人大出分数线,我还被玩了一把!人大先出的校线,文学:355,当时真的很开心,虽然觉得哪怕复试逆袭的可能不大,但至少有机会,喜气洋洋的告诉家人,家人也很替我开心,我甚至找之前考上的同学问了复试的方式内容什么的。按以往,人大校线和院线是一样的,过了一会,一个同学说复试名单出来了,让我去看看。我打开了文学院的通知。一行大字赫然在眼前:按招生情况,院线上提5分,360。晴天霹雳!我打开了复试名单,古代文学的最后一个是360、再往上是361/363/365,但是我这个358被卡在了那道门以外。但当时最怕的是不知道怎么和家里人说,刚刚才告诉他们的喜讯,一下子要变成了噩耗。或许本来内心做好了不上线的准备,难过倒也不难过,但还是会有一种命中注定无缘无分的痛楚。最终大家都知道了这个消息,我不知道父母内心真实的感受,但他们都选择了照顾我,支持我。年过完,正月二十的时候,我选择去北京。父亲其实是不太赞同的,他想我在家准备调剂,但我一心想着先去找个工作,然后看情况调剂还是三战。当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已经来北京一个多月了,一分钱都没有赚到,三四千已经花出去了兜兜转转,找到了一份代课的兼职,但还没有学生,于是待业家中。内心每天都在考虑要做什么去赚钱,一度感觉自己都要抑郁了。也会慌慌张张的投很多简历,做很多事情,但仔细一想又发现不靠谱。越是在慌乱中越是要有让自己沉稳下来的能力在这一个月里,我参加了调剂,调剂到了河北大学。之前内心也犹豫过到底要去读还是三战或者工作之后再考。内心没有一个决断。或许有答案了,但还需要些勇气。而关于调剂,我的确搜集了学校的电话,也的确给好些学校打了电话,但其实我感觉所做的大多是无用功。很多学校一看你本科,二看你成绩,你打没打电话对结果的影响其实是不大的。一般情况下你打电话过去都是说等国家线。有一些学校比较特殊,像南京师范大学、上海社科院等,他们会很早就要求符合他们要求的学生寄材料,这种你就要趁早关注学校的官网,不要错过时间。而一般情况,主要的在于搜集自己比较中意学校看看往年的调剂生源成绩,看看以自己的分数报哪个学校会比较稳,然后在系统开放后,在最早的时候把他们填上。另外,最好刚开始填上两个学校,留一个名额,因为有些学校并不会系统一开就放出调剂信息。而等到调剂系统开了之后,打电话会比之前有效果,当你打算填某个学校,你可以先打电话问以你的情况是否有复试的可能,然后做决定。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时间浪费。毕竟有些学校虽然你看到它放出了名额,也没写什么要求。但是填了之后就是竹篮打水。而这个时候打电话一般老师也会给你比较明确的答复。
身边好几个朋友都选择了三战,而我其实也在不断地问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可以付出的又有什么?无论做了什么选择都得继续往前走,而我们要相信,每个人在当下都做了最好的选择。在这两年的考研过程中,我的确遭遇了很多挫折,一次又一次的失败,甚至让我怀疑自己。但是,也会努力给自己灌鸡汤,相信一切都会过去的,现在发生的你觉得不得了的事情,以后回头看来也就那样。跟着自己的心,去做吧。的确有太多的东西要承担,但是这是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痛苦,迷茫都是不可避免的。哪怕我在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前十几分钟我就为自己当下的状态焦躁不安。情绪是不可避免的,接受它,然后努力让自己开心。每个人最终都会走自己的路,不要怕,你只是年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