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解放军文职 > 解放军文职专业 > 哲学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练习题库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7-06-03 21:56:44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练习题库
第一部分   辨证的唯物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哲学是                                         (C)
A、关于自然界和社会一般发展的科学   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D、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世界观
2、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B)
A、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B、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C、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D、精神和物质的关系
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B)
A、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4、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如何回答                 (C)
A.世界的运动和发展问题         B.世界的统一性问题
C.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D.世界的可知性问题
5、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的问题上,唯心主义的根本错误是             (C)
A.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决定作用    B.夸大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
C.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D.夸大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D)
A、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     B、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C、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     D、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
7、列宁的物质定义是从下列关系界定的                            (B)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B、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C.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D、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8、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                                     (B)
A、运动的绝对性        B、客观实在性
C、发展的规律性        D、本质的可知性
9、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是                                       (D)
A、客观唯心论的观点    B、形而上学的观
C、不可知论的观点      D、主观唯心论的观点
10、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       (B)
A、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    B、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  
C、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性的唯心主义   
D、把人的意识理解为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
11、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                                (D)
A、世界是物质的            B、世界是发展的
C、世界在本质上是精神      D、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
12、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                       (C)
A、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           B、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  
C、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D、对错误及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 
13、“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表明 (B)
A、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区别     D、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14、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万物的根源归结为                 (A)
A.始初物质     B.原子     C.灵魂     D.神灵
15、关于意识的本质问题,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在于             (D)
A.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    B.否认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C.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D.否认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16、提出“存在就是被感知”这一命题是                        (B)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理性主义    D.旧唯物主义
1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                            (A)
A.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  B.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特殊规律
C.整个世界一切事物发展的所有规律        D.自然、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和基本规律
18、主观唯心主义的特征是主张                              (D)
A.意识和物质是世界的两个本原    B.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C.世界是神创造的    D.整个世界都是人的主观精神的产物
19、只承认绝对运动,不承认相对静止的观点是                 (B)
A.主观唯心主义   B.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C.形而上学    D.客观唯心主义
20、董仲舒认为“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这是(D)
  A.唯物论观点   B.唯心论观点   C,辩证法观点   D、形而上学观点
21、科学证明,人脑是 (B)
A.思维的源泉    B.思维的器官  C.思维的产物    D.思维的对象
22、下列哪一种说法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D)
A.吾心即是宇宙            B.相反相成
C.一日行窃,终生是贼      D.世界是绝对观念创造的
23、把唯心主义比作“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朵不结果的花”,这是因为       (C)
 A.唯心主义华而不实
 B.唯心主义方法上有可取之处,但其结论是错误的
 C.唯心主义不是外界强加于人类的,而是从人类认识本身产生出来的“畸型儿”
 D.唯心主义犹如罂栗花,有很大的迷惑性
24、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是                                   (B)
  A.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相分裂     B.主观同客观、认识同实践相分裂
  C.世界观同方法论相分裂       D.自然观和历史观相分裂   
25、哲学上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上的物质范畴的关系是               (B)
  A.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B.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本源和派生的关系
26、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是指                                   (B)
A.二者没有区别                   B.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C.用一定的方法论去分析、观察世界 D.方法论决定世界观,世界观服务于方法论
27、“时间、空间是一切事物的贮藏所”,这是                         (A)
A、机械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B、唯心主义的时空观  
C、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D、客观唯心主义的时空观 
28、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               (C)
A、世界是否具有统一性      B、世界发展源泉问题
C、世界的本原是精神还是物质的问题    D、世界的有限和无限的问题
29、作为哲学范畴,“物质本身是纯粹的思想的创造物和纯粹的抽象”。这是(C)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二、多项选择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的两个方面是       (AB)
A.世界的本原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问题     B.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C.世界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问题           D.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还是孤立的
E.世界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
2、所有的唯物主义都主张                 (AD)
A.世界的可知性    B.世界是不可知的     C.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
D.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E.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3、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是       (BDE)
A.否认了世界的物质性    B.割裂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   
C.否认了世界的可知性    D.把物质的特殊形式与物质一般混同
E.把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学说混同于哲学的物质范畴
4、在下列命题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是    (ABDE)
A.我思故我在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物是绝对观念的外化  
D.万物皆备于我   E.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5、人的意识的主观性方面表现为              (ABCDE)
A.反映形式的主观性         B.不同主体的意识之间的差别性    
C.对客观对象反映的近似性   D.对客观事物反映的超前性   E.对事物反映的虚幻性
6、哲学上把未经人类改造的自然称为“第一自然”,把经过改造的自然称为“第二自然”。关于二者的正确的哲学判断是:         (CE)
A.第一自然是物质的,第二自然部分是物质,部分是意识
B.第一自然是脱离人的物质世界,第二自然是人的意识的产物
C.第一自然与第二自然都是物质自然,第二自然是人类实践创造的物质新形态    
D.第一自然与第二自然都是物质自然,因为它们都是由原子、分子在三维空间中排列而成的
E.第一自然与第二自然都是物质自然界,都是人类认识与改造的对象
7、实践有两层基本含义,它们是指:           (AD)
A、实践具有物质的、客观的、感性的性质和形式   B、实践是一切生命物质的存在形式
C、实践具有理论的特性   D、实践是人特有的对象性活动   E、实践具有观念的特性
8、时间和空间同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离的,这是因为(ABC)
A.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          B.时间和空间离不开物质的运动
C.时间和空间的度量离不开物质的运动  D.物质、时间和空间都是无限的   
E.物质、时间和空间都是客观的
9、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和有限性是指            (ABCDE)
A、时间和空间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     B、有限包含着无限,体现着无限
C、无限包含在有限之中,无限由有限构成   D、有限是局部,无限是全体
E.有限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无限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10、唯心主义都认为                          (AB)
A.世界是精神的产物    B.精神决定物质   C.世界是不可知的
D.世界是个人主观意识的产物      E.世界是“绝对观念”的产物
11、二元论的错误在于                       (ADE)
A.把物质和精神绝对对立起来     B.把物质和运动绝对对立起来
C.把运动和静止绝对对立起来     D.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E.最终导向唯心主义
1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静止是                (ABCE)
A.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B.运动过程中某种稳定形式
C.事物仍然保持自身的性质     D.在任何意义上都不动   E.规定和衡量运动的尺度
1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                    (ABC)
A.“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关系   B.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C.无条件和有条件的关系    D.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E.可能和现实的关系
14、意识的产生经历了以下几个决定性环节  (BCE)
A、由没有反应特征的物质发展为具有反应特性的物质
B、由非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到低级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C、由刺激感应性的反应形式到高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D、由一切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高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E.由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的意识的产生
15、意识是                                (AB)
A.人脑的机能      B.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C.人脑的分泌物 
D.形式和内容都是主观的      E.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
16、在意识能动性问题上,下列哪些判断是正确的 (CD)
A.错误思想没有能动作用   B.意识能动性的实现取决于主观努力的程度
C.意识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D.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作用是通过实践实现的.E.意志越坚强,就越能迅速实现既定目的
17、下列命题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AB)
A.客观世界是人的认识的创造      B.规律是人的理性创造物
C.人的认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
D.认识以抽象符号反映世界        E.认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印象
18、下列命题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CD)
A.世界统一于存在      B.世界是观念的集合     C.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
D.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    E.物是感觉的复合    
19、下列哪些说法正确地概括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ACE)
A.只有在认识必然的基础上,人们才有自由活动
B.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        C.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D.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    E.情况明,决心大,方法对
20、物质是运动的  (BCE)
A.形式     B.主体     C.内容    D.属性     E.基础 
21、下列成对的范畴中,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的是(A)
A.反映论与先验论    B.能动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
C.宿命论与唯意志论  D、唯理论与经验论     E.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22、哲学的物质范畴 (CD)
A、感性地存在着的东西   B、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所认识到的某一层次的物质形态
C、从具有无限多样的结构、特性的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D、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普遍的哲学概念
E、与实际存在的事物和现象无关的抽象概念。
三、辨析题  
    1、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答:错误。这是旧哲学在哲学的对象和内容问题上的观点。(1)旧哲学往往把自己的哲学看成是包罗万象的、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终极真理体系;没有科学解决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是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而不是它们的“总和”。(3)哲学只能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而不能代替具体科学的研究。哲学和具体科学之间是普遍和特殊的关系,而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成“科学之科学”,往往以主观的判断代替真实的联系,阻碍具体科学的发展,也阻碍哲学的发展。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答:错误。因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是由人类的实践活动和哲学体系本身的逻辑关系决定的;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即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3、哲学就是世界观
  答:错误。因为(1)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人们在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当这种自发形成的世界观没有经过逻辑论证,没有构成系统的理论的时候,还不是哲学。(2)只有把人们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和系统化,形成一定思想体系时,才能称为哲学。(3)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体系,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世界观。   
  4、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
  答:错误。客观实在性和根本属性是揭示物质的本质和物质的存在方式的两个不同术语,具有不同的意义。(1)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就物质和意识相比较而言,意识是主观的,物质是客观的,这是物质区别于意识的唯一特性。{2)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是就物质的存在方式而言。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也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因此,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3)承认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坚持唯物论;承认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这就是坚持辩证法。因此,不能把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混同为物质的根本属性。
  5、“世界统一于存在”
  答:错误。这是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折衷主义观点。物质和精神都是存在,但精神根源于物质,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这一命题抹杀了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掩盖了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存在只是世界统一性的前提,但世界的统一性不在于它的存在,而在于它的物质性。
  6、错误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答:正确。这是符合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正确论断。(1)唯物主义反映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意识包括正确的意识或思想,也包括错误的意识或思想,它们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内容都来自客观世界,只不过错误思想是对客观存在的歪曲、颠倒的反映罢了。(2)错误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是指错误思想有其产生的客观“原型”,其形式是主观的,但内容是客观的。
  7、唯心主义哲学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答:正确。唯心主义哲学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和认识论根源,如果把人的认识曲线上的片段加以夸大就会导致唯心主义。唯心主义哲学也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花朵,在人类认识发展的曲折过程中是难以避免的。由于唯心主义哲学颠倒了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脱离了人的社会实践,不能正确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因而在总体上是错误的,是不结果实的。
   8、可知论是唯物论,不可知论是唯心论。
   答:错误。唯物主义主张可知论,但唯心主义不等于不可知论。唯心主义也主张世界是可知的,其区别仅在于知什么和如何知。只有思维和存在谁是本原,谁是第一性问题,才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9、“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
   答:正确。这是列宁关于意识能动性的科学论断。(1)反映客观世界,即认识客观世界,包括反映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规律;根据需要对客观世界做出评价性认识;预见客观事物发展的趋势。(2)创造客观世界包括:第一,创造关于客观世界的概念和理论体系;第二,创造客观世界未来的蓝图,提出目的和实践方案;第三,指导实践,使实践成为有目的;有计划的创造性活动,创造出世界上本来不存在的东西。创造世界表现出意识对物质的巨大反作用,是意识能动性的最突出表现。创造客观世界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以正确反映世界为前提和基础。我们要把反映客观世界和创造客观世界辩证统一起来。
   10、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反作用,就是说,任何思想、意识都无例外地对事物的发展起推动、促进作用。   
  答:错误。(1)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2)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推动、促进作用。而错误的思想是对客观存在歪曲的反映,只会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3)因此,我们必须坚持正确的意识,同错误的意识作斗争。
  1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的大脑就像胃分泌胃液那样分泌意识。
  答:错误。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从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的意义上揭示了意识的本质。这种比喻歪曲了人脑产生意识的过程,人脑是通过对大量的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过程以后才产生意识的,它不是分泌意识。其次,这种比喻不是在意识本质问题上坚持唯物主义,而是把唯物主义庸俗化了,而且犯了把意识和物质相混淆起来的错误。因为胃分泌的胃液是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果把意识说成是人脑的分泌物,岂不是把意识也当成了一种物质了吗?
  四、论述题   
  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两者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是对世界上的一切具体物质形态的共同本质(客观实在性)的科学概括和抽象。它不仅适用于人们已经认识到的物质形态,而且适用于人们尚未认识而今后将被发现的物质形态;不仅适用于自然界,而且适用于人类社会历史领域。因而它是共性,具有绝对性。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是指物体、物质结构及其具体属性,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发展和深化;它只适用于解释自然界,不适用于解释人类社会,因而它是个性,具有相对性。把两者混淆起来,把哲学的物质范畴归结为,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就会以个性代替共性,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
  (2)自然科学关于物质和物质结构学说的每一个新的发现,都为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提供新的科学材料,进一步证明和丰富哲学的物质范畴;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对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研究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2、唯心主义产生和存在的根源、基本观点及主要形态
  答:(1)唯心主义产生和存在的根源。①认识根源。客观事物是复杂多变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随着事物的发展变化不断深入。在认识过程中,如果把认识过程简单化,纯属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就可能导致唯心主义。②社会根源。唯心主义最初是人类愚昧无知的产物。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压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为唯心主义的存在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条件。③阶级根源。认识根源为唯心主义的存在提供了可能,社会根源为其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而剥削阶级的需要,才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把它变成了现实,建立了各式各样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2)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思维、意识、精神是第一性的,是世界的本原或本质;自然界、物质是第二性的,是精神、意识或思维的派生物或表现。
  (3)唯心主义的主要形态。唯心主义有两种主要形态,即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或本质归结为个人感觉或意识。客观唯心主义则把世界的本原或本质归结为脱离物质世界,并在所有人之外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精神”。
   3、近代唯物主义的成就和缺陷
   答:(1)近代唯物主义的成就:近代唯物主义是在唯心主义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它以科学反对迷信,在反对以宗教神学为精神支柱的封建统治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哲学先导,对社会进步起了重大进步作用。
  (2)近代唯物主义有三个根本缺陷:①机械性。把一切运动都归结为机械运动;②形而上学性。它不懂辩证法,不把世界理解为一个过程,而把事物看成彼此孤立、永恒不变的,否认事物的内在矛盾是事物发展运动;③不彻底性。它没有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没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自然观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陷入唯心主义。
   4、为什么说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在这个问题上有哪些错误观点需要澄清?
  答:(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它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它只有一个本原这就坚持了一元论。二是世界统一于物质,而不是精神。这就坚持了唯物论,反对了唯心论。三是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这就坚持了辩证法,克服了形而上学的缺陷。
  (2)科学和哲学长期发展证明了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自然科学证明了物质世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意识不过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社会科学证明了社会是特殊的物质体系,也有其发展的客观规律。哲学长期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证明了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和科学性,并接受了科学和其它实践的反复检验。
  (3)在这个问题上需要澄清的观点有:①唯心主义主张世界统一于精神,否认世界的物质性,错误在于颠倒了存在和思维的关系,是反科学的。②旧唯物主义者把世界统一于具体的物质形态,不能解释社会历史的物质性问题,存在着以个性代替共性的局限性,经不起自然科学发展的考验,不能彻底解决统一性问题。③二元论否认世界的统一性,用物质和精神两个本原观点解释世界是根本错误的,它不仅在逻辑上自相矛盾,而且必须倒向唯心主义。④当代西方哲学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思潮在这个问题上,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的原理根本对立的。人本主义思潮坚持把单独的个人意识当作世界的本原,从而陷入了客观唯心主义或主观唯心主义;科学主义思潮以为整个世界就是一个经验的结构,经验是世界的本原,暴露他们在对待世界本原问题上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倾向和实质。   
  5、在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问题上,辩证唯物主义是怎样彻底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
  答:(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自然界长期高度发展的产物,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意识不是神灵的“创造”或主观自生,它的产生以物质自然界的长期高度演化和发展为物质前提,它在物质生产劳动和物质性语言推动下产生和形成,意识的表达也离不开它的物质外壳(即语言)。因此,意识是最高级的物质反映形式。这就在意识起源问题上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 (2)意识是人脑的功能,是人脑对物质世界的反映。①人脑是最高级的物质形态和物质机能体系,它是意识的物质器官和物质承担者;人脑内部的物理化学反应和生理活动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基础,意识不过是人脑这种特殊物质形态的反映形式和功能。②意识的内容是物质世界的反映,“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就在意识的本质问题上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
  (3)意识固然对客观物质具有巨大的作用,但这种反作用是以客观物质世界的先在性为前提。它为外部物质世界所限定,只能实现于物质世界及其规律所允许的范围;它必须借助于物质力量,通过物质性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而且,这种反作用不过是改变了物质的存在形态,不是脱离和超越物质世界的凭空创造。这就在意识的反作用问题上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
  6、什么是静止?承认相对静止有何意义?
  答:静止是指运动着的物质在一定范围、时期,具有某种物质的稳定性;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合规律的运动过程中某种稳定的形式。表现在:①静止是物质在总体运动中的局部情况;②静止是仅就未发生机械运动而言;③静止是指未发生根本质变而言。
  承认相对静止有着重要意义。①相对静止是区分和认识事物的客观基础,使人们有可能认识和利用不同质的事物;②相对静止是衡量运动的尺度;③相对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事物的量变阶段,保持事物稳定性,为事物的向前发展准备条件。
7、什么是意识的能动性?发挥意识的能动性的途径和条件是什么?
   答:(1)意识能动性是指人的意识能动地认识世界、指导并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活动和能力。具体表现为:第一,认识世界的能动性。意识能够能动地选择和认识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规律;根据人的需要对客观事物做出评价;能动地预见客观事物发展的未来趋势。第二,指导实践,并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能动性。意识能够能动地提出改造世界的目的和蓝图;能指导实践,使实践成为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世界的创造性活动。第三,对人体生理活动进行控制和调节的能动性。  
   (2)发挥意识的主观能动性的途径和条件是:
   ①发挥意识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为前提。②正确发挥意识的认识世界的能动性。在做任何事物之前,要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努力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力求对它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准确把握它的发展趋势。对客观规律认识愈深刻,价值判断愈正确,预见愈准确,意识能动性的发挥就愈充分,愈顺利和愈有成效,其作用也就愈大。③正确发挥意识指导实践从而改造世界的能动性。在发挥认识能动性的基础上,根据客观条件和主体掌握的手段,提出目的和实践方案,指导实践,从而改造世界;要利用规律,改变和创造条件,限制规律的破坏作用的范围,使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符合和有利于自己的需要;要认识、激发、利用人和物的因素的潜力;最后变可能为现实,实现主体的既定目的。
  总之,要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性,必须把发挥意识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主观努力和客观条件结合起来,坚持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的统一,反对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否认客观规律的意志决定论,也要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机械决定论。
  五、材料题   
    在世界的统一性问题上,历史上的哲学家们有不同的回答。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
  材料1  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人的各种感觉构成了事物。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和产物。摘自《人类知识原理》和《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德国哲学》
  材料2  笛卡尔认为,物质和精神是两种绝对不同的实体,精神的本性是思维,物质的本性是广延,广延不能思维,思维不具有广延。物质和精神互不相通,彼此独立,两者都是世界的本原。
  摘自《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
  材料3  斯宾诺莎认为,物质自然界是唯一的实体的,其余的一切都是它的属性和具体样式。思维和广延不是两个独立的实体,而是唯一的物质实体的两种不同属性。一切物质都具有思维属性,一切个体事物都有心灵,只是程度不同。摘自《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
   请回答:   
    (1)材料1属于什么观点,两位哲学家有什么区别,错在何处。
    (2)材料2属于什么观点,错误何在。
    (3)材料3属于什么观点,有何错误。
    答案要点:   
    (1)材料1属于唯心主义一元论。贝克莱是主观唯心主义一元论,黑格尔是客观唯心主义一元论,两者都颠倒了物质和精神的本原和派生的关系,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2)材料2属典型的二元论。错误在于否认世界的统一性,把物质和精神绝对对立起来,最后必然导致唯心论。物质和精神只是在何者第一性这个范围内才是绝对对立的,超出这个范围,精神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的反映。世界是统一的,它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3)材料3是唯心主义一元论,它力图克服笛卡尔的二元论,但具有“物活论”的倾向,而且只承认自然界的物质性,并没有说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   
 第二部分  唯物的辩证法
一、单项选择题  
1、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    (C)
A.事物的普遍联系               B.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C.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内部矛盾     D.经过量变过渡到质变
2、系统论科学的出现    (D)
A.否定了辩证法      B.扬弃了辩证法
C.代替了辩证法      D.丰富了辩证法
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B)
A.质量互变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世界普遍联系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
4、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C)
A、事物数量的增加和减少          B、事物的简单重复和循环
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D、物体的位置移动或场所的变更
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B)
A.唯物辩证法的范畴和体系       B.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C.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D.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   
6、矛盾的两个根本属性是指 (C)
A.矛盾范畴内容的客观性与形式的主观性      B、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
C、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斗争性    D、矛盾发展不平衡性与矛盾解决形式的多样性
7、构成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指    (D)
A.矛盾的同一性    B.矛盾的斗争性    C.矛盾的普遍性    D.矛盾的特殊性   
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C)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事物内在的本质的稳固的联系     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9、在工作中防止“过”或“不及”的关键在于 (D)
A、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B、认识事物的量
C、确定事物的质             D、把握事物的度
10、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运动,从表现形式上看    (C)
A.是事物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B.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C.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D.是不断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11、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对立面之间的 (B)
A.相互依附,相互联系的性质和趋势   B.相互离异,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
C.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性质和趋势   D.矛盾的双方你死我活绝对对立的性质和趋势
12、公孙龙的“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B)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C.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1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    (C)
A.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B.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C.相对和绝对的关系      D.次要和主要的关系
14、形而上学所理解的同一性是    (D)
A.包含差别和对立的同一性    B.包含否定因素的同—性
C.矛盾对立双方的同一性      D.没有差别和对立的同一性
15、决定论和非决定论的分歧在于    (D)
A.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B.是否承认联系的普遍性已是否承认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
16、时间的一维性是指    (C)
A.时间的客观性    B.时间的持续性   C.时间的不可逆性   D.时间的无限性
17、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A)
A.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B.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事物发展的周期性运动
18、事物内部包含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否定方面指    (B)
A、保持现存事物存在的方面     B、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方面
C、事物中的消极方面           D、事物中居主导地位的方面
19、发展的实质是 (D)
A.事物的前进上升运动       B.事物发展曲折性
C.事物数量的增加和减少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0、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 (C)
A.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B.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事物发展规律的客观普遍性和复杂性
21、否定之否定仿佛是向肯定的复归,这种观点是 (B)
A.折衷主义观点  B.辩证法的观点 C.诡辩论的观点    D.形而上学的观点
22、作为辩证否定的联系环节是指  (A)
A.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              B.新事物和旧事物达到合为一体,
C.新事物在本质上区别于旧事物      D.新事物优于旧事物
23、事物的质是指 (C)
A.组成事物的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B.事物属性的直接表现
C.事物的存在并区别于他物的内在的联系  D.事物本身固有的程度、数量等规定性
24、部分质变是指(B)
A.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     B.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局部或阶段性的质变
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D.量变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25、《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惠能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D)  
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运动与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26、实践中“一刀切”的工作方法是由于忽视了(D)
A、矛盾的同一性              B、矛盾的普遍性
C、矛盾的斗争性              D、矛盾的特殊性
二、多项选择题
1、唯物辩证法是  (BCE)
A、关于世界的本原问题的科学     B、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
C、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         D、关于一切规律的科学
E、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2、“脱离了身体的手是名义上的手”说明了(ABE)
A.部分依赖于整体      B.脱离了整体的部分就失去了原有的性质和功能
C.整体是部分相加之和  D.整体依赖于部分   E.整体把各个组成部分互相联结起来
3、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因为 (ABCE)
A.它深刻地揭示了事物的联系和发展     B.矛盾分析的方法是认识的根本方法
C.它是贯穿于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D.它揭示了普遍联系的各种形式        E.它揭示了一切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4、客观规律有下列若干特点,即它是 (ADE)
A.事物的本质联系               B.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暂时联系
C.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偶然联系   D.事物变化发展中的稳定的联系
E.事物变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
5、有人说,矛盾的斗争性是指对立双方“势不两立,你死我活”的对抗。这种观点      (BCD)
A.揭示了矛盾的斗争性的深刻含义
B.错误地把矛盾的斗争性归结为矛盾斗争的对抗形式
C.用矛盾斗争的对抗形式抹杀了矛盾斗争性的普遍性
D.否定了矛盾的斗争性是一个含义广泛的哲学范畴
E.是对矛盾的斗争性简要而明确的表述
 6、下列工作方法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CDE)
 A,“不打无准备之仗”      B.“欲擒故纵”       C.“试点”
 D.抽查           E.“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
 7、“只有判断和判断才能相互矛盾,事物是不能相互矛盾的。世界本身是不存在什么真正的矛盾的。”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  (BCE)
A、把逻辑矛盾与客观矛盾混为一体    B、用逻辑矛盾否认矛盾的客观普遍性
C、割裂了逻辑矛盾与客观矛盾的内在联系 D、把逻辑矛盾与客观矛盾绝对立起来
E、否认逻辑矛盾是客观矛盾的主观映象
8、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为 (ACD)
A.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的区别       B.内部矛盾与外部矛盾的区别
C.矛盾的主要方面与非主要方面的区别 D.基本矛盾与非基本矛盾的区别
E.普遍矛盾与特殊矛盾的区别
9、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表现为 (ADE)
A、两者相互区别、相互包含、相互补充   B、重点论是一点论,与两点论对立
C、两点论是均衡论,与重点论对立       D、两点论内在地包含着重点论
E、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前提
10、在矛盾的同一性问题上,形而上学的主要错误在于 (ABE)
A、否认同一中包含差别和对立     B、认为同一是绝对的自身等同   
C、认为同一性和斗争性不可分     D、否认有同一性的概念
E、把同一性和斗争性割裂开来,在绝对不相容中承认同一
11、形而上学否定观主张    (BCE)
A.事物的自我否定    B.主观、任意的否定     C.抽象的否定   
D.包含肯定的否定         E.外在力量对事物存在性的消灭    
12、在下列命题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有 (ABDE)
A、“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C、“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D、“天下之势,循则极,极则反”    E、“荣枯代射而弥见其新”   
13、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 (ABD)
A.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    B.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C.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    D.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
E.限制事物自身的发展 
14、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认为,在人类历史上,新社会代替旧社会都是  (ABCDE) 
A.包含肯定的否定         B.社会的启我否定
C.社会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的统一 
D.对旧社会既克服又保留   E.社会发展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15、肯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的过程(BCD)
A.体现了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     B.经过两次转化达到对立面的统一
C.表现出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自我完善
D.产生了仿佛是“回到出发点的运动” E.体现了回到出发点的周而复始的运动
16、下列格言或成语中,体现量变质变规律的有 (ADE)
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B.有无相生、前后相随
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E.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17、割裂量变和质变的关系会导致 (ABCDE)
A.激变论    B.庸俗进化论    C、改良主义    D.“左”的错误   E.右的错误
18、下列事例属于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的有  (BCDE)
A、从猿到人    B、人到中年    C、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建立革命根据地
D、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E、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进行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
19、新生事物是   (CDE)
A.新出现的事物    B.形式新奇的事物   C.有远大前途的事物
D.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和趋势的事物    E.进步的,有强大生命力的事物
20、机械决定论和辩证决定论的区别在于 (CDE)
A.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规律性  B.是否承认必然性和因果联系的普遍性
C.是否承认意识的能动性      D.是否承认偶然性   E.是否承认联系的复杂性
21、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提出的“白马非马”的命题,其错误是割裂了事物    (ABDE)
 A.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B.共性和个性关系
 C,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D.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E.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22、下列例子中属于否定之否定的现象有 (BCE)
A.冰——水——汽   B.光的微粒说——光的波动说——光的波粒二象说
C.团结——批评——团结    D.麦株——麦粒——麦株
E.生产粮食——粮食被人消费——生产粮食
23、唯物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因为它(ABD)
A.认为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
B.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从其暂时性方面去理解和对待
C.认为事物的变化发展只有间断性,没有连续性
D.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
E.认为凡是现存的都是合理的
24、下列论断是对矛盾概念的理解和表述的有      (ABCDE)
A、“独中又自有对”   B、“反者道之动”     C、“无独比有对”
D、“有一必有二,二本于一”       E、万物“皆各有耦”、“耦之中又有耦”
三、辨析题
 l“矛盾的特殊性寓于矛盾的普遍性之中”。
   答:错误。(1)矛盾的普遍性为矛盾的共性,是指矛盾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为矛盾的个性,是指不同一事物的矛盾过程、阶段各有特点。(2)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矛盾普遍性作为事物的共同本质是不能离开矛盾特殊性的。(3)由于矛盾特殊性是事物的特殊本质,虽然与普遍性相联系,但是它表现出来的事物自身所特有的属性和特征,却不可能都在矛盾共性中存在,因此,矛盾特殊性不寓于矛盾普遍性中。
  2、斗争性是绝对的,因为它不需要任何条件。
  答:错误。这是对“矛盾斗争性是绝对的”这一正确命题的错误理解。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并不是说它不需要任何条件,或不处于一定条件之中,而是指它虽然处于一定条件之中,受特定条件的限制,又能打破这些条件的限制,并不断创造出事物发展所必需的新的条件,从而表现出来矛盾的斗争性在任何条件下都要贯彻下去的趋势。它和矛盾同一性的作用是不同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也没有事物的真正发展。
    但矛盾斗争性又属于同一性之中,受同一性的制约。把“矛盾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理解为它不需要任何条件,同样割裂了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因而是错误的。
    3、质和事物直接同一,量和事物不直接同一。
    答:正确。质是事物存在的直接规定性。质总是特定事物的质,事物也是一定质的事物,两者不可分裂。所以质和事物直接同一,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等级的量,量的变化在一定范围内并不改变事物的质,不影响事物的存在。所以,量和事物不是直接同一的。
    4、量变和质量的区别是相对的
    答:正确。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区别都具有相对性,量变和质变也不例外。事物的变化在特定的范围、意义上是量变,从另一范围、意义上说,这种变化又是质变;反之亦然。水的三态变化,从物理学上讲是属于质变;从化学上讲,又属于量变。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就整个事物变化的过程而言,属于量变;但就事物的某一性质或某一局部而言,又是质变。
  5、新生事物就是新出现的事物   
    答:错。(1)新生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是指那些丧失其存在的必然性,过了时的和日趋灭亡的事物。(2)区分新旧事物,要把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和是否具有强大生命力及远大前途,这两个条件结合起来考察。不能以出现时间的先后作为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准。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就是新生事物。   
  6、部分质变是质变的一种形式
  答:错误。质变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整个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它有两种基本形式:爆发式飞跃和非爆发式飞跃。部分质变则不是整个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它只是事物个别、次要性质的变化(阶段性部分质变)或事物局部性质的变化{局部性部分质变)。部分质变属于事物总的量变过程,不属于质变过程,因此,不是质变的一种形式。把部分质变当成质变的一种形式,混淆了质变和量变的界限。
    7、“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
答:正确。这是对马克思辩证法,特别是对辩证否定观的革命批判精神的科学阐述。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肯定方面是维持现存事物存在的方面,否定方面是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方面。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相互斗争,到一定阶段,否定方面战胜肯定方面,事物发生质变,旧事物灭亡,新事物产生,这就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在辩证否定观看来,现存事物都是暂时存在的,它必然被否定,必然灭亡,为新的事物所代替。当现存的事物还有存在的理由之时,我们要肯定它,但当它丧失了存在根据和理由时,又必然被新事物所否定。这体现了辩证法否定观的科学态度和彻底革命的精神。
8、事物的发展过程是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这是回到出发点的运动。  
    答:错误。事物的发展经过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虽然矛盾两次向对立面转化,但绝不是简单的循环,因而决不是回到出发点的运动。因为,它仅仅是某些特征,特性的回复;它只是仿佛向旧的东西的回复,并不是真的回到了原来的出发点;它是在新的基础上的回复和更高阶段上的综合。因此,事物的周期性、回复性并不排斥事物发展总趋势、总方向。    ,
9、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事物是发展的。
答:错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它们的对立表现在:第一,普遍联系的观点与孤立观点的对立;第二,变化发展的观点与静止不变观点的对立;第三,全面的观点与片面观点的对立;第四,承认事物的矛盾及矛盾是事物发展源泉的观点与否认矛盾和不了解矛盾是事物发展源泉观点的对立。而是否承认事物的矛盾性,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是它们对立的焦点。是否承认事物是发展的,只是它们对立的表现之一。
四、论述题
    l、为什么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答:矛盾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矛盾是指事物内部对立着的双方或事物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排斥的关系。矛盾有两个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推动事物的发展。
    (1)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发展的前提。矛盾双方联为一体,互为条件,使对立面在相互依存的统一体中得以存在和发展。第二,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促进,互相利用中各自得到发展。第三,矛盾双方的互相贯彻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2)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在事物量变过程中,斗争推动着矛盾双方力量的消长变化,为质变准备条件。在事物质变过程中,斗争突破事物存在的度,使旧的矛盾统一分解、新的矛盾统一性产生。
    (3)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的发展中具有不同的作用,但它们都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它们相互结合,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总之矛盾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因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2、试述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方法论意义
    答:对立统一规律也叫矛盾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们的思想中,都是普遍存在的。
    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的:矛盾的同一性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斗争性则寓于同一性之中。对于任何一个具体的事物来说,对立的统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过渡的,因而是相对的,对立的斗争则是绝对的。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但事物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性质也就不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的统一,即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中总包含着某种共性。
    这一规律主要是要求我们用矛盾分析方法去观察和处理问题。
    第一,在分析矛盾发展时,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第二,在矛盾普遍性指导下,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共性和个性结合起来考察问题。
 第三,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第四,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
    3、试述量变质变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方法论意义。
    答: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就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一个新的量变过程。如此循环往复,这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
    这一规律的基本内容是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在事物发展中的重要性在于,它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没有量的积累,质变是不可能的。②质变巩固了原来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在新质基础上又开始一个新的量变过程。质变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环节,只有质变才能打破旧质对量变的限制,不仅有新质产生,而且有一个更高基础上新的量的发展。③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在总的量变过程有部分质变,在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
  这一规律的方法论意义是,在一切工作中要把远大目标和当前艰苦努力结合起来,通过日常的艰苦努力,由量的积累达到质变,实现奋斗目标。要反对急躁冒进,又要抓住实机实现飞跃。
     4、辩证否定观和形而上学否定观有何区别?
    答:(1)辩证否定观和形而上学否定观是根本对立的。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它是通过事物内在的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的矛盾运动,否定方面的不断强大,并最后战胜肯定方面的必然结果。②辩证的否定有两个重要特点:其一,它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否定是旧质到新质的飞跃,是事物发展中决定性的一环。其二,它是事物联系的环节。辩证否定是包含肯定的否定,使新旧事物联系起来。因为新事生是在旧事物中萌芽,发展而来的。③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扬弃就是既克服,又保留。一方面新事物克服旧事物中不合理的、腐朽的东西,使新旧事物有本质区别,这是事物发展中连续性的中断。另一方面,新事物又保留了旧事物中积极的东西,使其在新的条件下获得新的生命,体现了发展中的连续性,辩证的否定就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对立统一。 
    (2)形而上学的否定观认为:①否定不是事物自身的因素,否定不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而是外在的否定,是主观任意的否定。②否定不是“扬弃”,而是绝对的否定,简单的抛弃。肯定就是绝对的肯定,否定就是绝对的否定。形而上学否定观不符合事物自身发展的客观过程,因而是错误的。 
    5、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正确性。
    答:(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①二者相互区别。矛盾的普遍性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无处在不在)每了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无时不有)这是事物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事物、每一过程的矛盾及其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这是事物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②二者相互联系。任何事物都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即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一方面,共性离不开个性,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没有个性也就没有共性。另一方面,个性也必然与共性相联系而存在,个性中包含着共性,没有不包含共性的个性。③在一定条件下二者相互转化。由于事物的范围及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因此,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变为特殊性的东西;反之亦然。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社会主义”是矛盾的普遍性,其基本特征是消灭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按劳分配等等,它反映了社会主义的共同本质。“中国特色”是矛盾的特殊性,即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民族心理和生活方式,政治和经济现状等国情和特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作为矛盾普遍性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同作为矛盾特殊性的中国国情的辩证统一体。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则的运用和体现,是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理论。实践证明了这一理论的正确性。   
    6、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循环论和直线论的错误何在?   
    答: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是:(1)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辩证内容是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即事物自身肯定和否定的矛盾运动的结果。(2)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辩证形式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事物发展经过两次否定、三个环节的周期性运动,体现了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循环论把事物发展的周期性看成是周而复始的循环,否认事物的发展的前进性;直线论把事物发展看成是直线上升,否认其曲折性。二者都割裂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辩证统一关系,是形而上学的发展观。
  7、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同“一点论”和“均衡论”有何区别?
    答:(1)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既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兼顾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它同只肯定其一,而忽略或否定其二的形而上学“一点论”有质的区别。
    (2)唯物辩证法的重点论,是在两点中着重抓住重点,即着重把握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它同不去把握甚至否认重点、把各种矛盾或矛盾双方平均看待的形而上学的“均衡论”有质的区别。
    (3)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是辩证统一的。两点论中包含重点论,因而重点论也区别于“一点论”。
    8、唯物辩证法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对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有什么指导意义?
    答:(1)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①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包括一切变化和过程;静止指事物的位置或性质未变的状态。②运动和静止相互渗透,动中有静,静中有动。静止是运动的条件,环节和结果。③静止是一定范围、一定时间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而运动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因此,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2)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的实践意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要把握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把变革和稳定统一起来,既要注意变革以推动事物发展,又要注意稳定局面以保证变革的正常进行并巩固变革的成果。只求变革,不注意稳定,变革就失去了前提和保证;只求稳定,不求变革,事物就不能发展,也不能保持长期的稳定。
    9、如何理解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一原理对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有什么意义?   
    答:(1)内因是事物的内在矛盾,外因是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内外因的区分就具体事物而言的,是相对的。
    (2)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第一位的原因。它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决定着事物的发展的方向、速度以及外因作用的效果大小;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3)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是第二位原因,它影响事物发展的方向、速度和具体过程;在一定条件下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4)这一原理是我们党和国家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和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哲学根据。进行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首先要搞好党的自身建设,要依靠自己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人民群众的力量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同时要利用外部条件和环境,对外开放,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经验、现代管理方法和一切优秀成果,以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迅速发展。
    10、为什么新事物最终必然战胜旧事物?这一原理有何意义?
    答:新事物是符合历史发展方向和趋势,进步的,必然向前发展的,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是不符合历史发展方向和趋势,落后的、丧失存在的必然性的,没有前途和日趋没落、灭亡的事物。新旧事物的区分是具体的、历史的,不能只以时间出现的早晚、形式是否新奇为区分标准。新事物最终战胜旧事物是由新旧事物的本质特点和事物发展的辩证否定本性决定的。
    (1)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方向和趋势,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
    (2)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腹”中生长的,它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腐朽的因素、吸取和发扬了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并加进了一些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因而具有旧事物所不能比拟的优越性。
(3)在社会领域中,新事物代表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因而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拥护,因而它具有不可抗拒的必胜的强大力量。
由于新事物开始时力量比较弱小,旧事物的长期存在和抵抗、人民群众对新事物的认识有一个过程,以及新事物本身也存在一些弱点或不够成熟,因此,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是一帆风顺的,要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
  这一原理的意义是:①善于区分新旧事物,及时敏锐发现新事物。②积极扶植、支持新事物,帮助它逐步完善,同旧事物作斗争。③坚信新事物最终战胜旧事物,这是革命乐观主义的“哲学根据”。
五、材料题
    1999年,我国经济在总体上出现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某鞋厂实行了一些新的生产和管理策略,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其材料如下:   
    材料1  在有效供给上做文章。他们认为,现在的市场不能仅仅用供大于求四个字来概括,不适应市场需求的无效供给过多、而适销对路的有效供给不足,才是对当前市场供给状况的准确把握,在供过于求的大市场里也有供不应求的产品,明智的企业家就在于创造出这种产品。于是他们着力在有效供给上做文章,实行产品分流策略,一是男女鞋分流,二是风格分流,三是档次分流,四是市场零售与团体消费分流,五是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分流。五大分流大大提高了该厂产品的市场应变能力,常年保持淡季不淡,旺季更旺。  
    材料2  在市场开拓上下功夫。他们认为,生产出好产品是开拓市场的基础,没有好产品就没有好市场,但是光有好产品,还不一定有好市场,有了好产品以后,还要加强企业产品的市场建设。他们从柜台形象的树立、户外广告的设置和强化服务功能等三个方面大力进行市场建设,使生产(产品)与销售(市场)比翼齐飞。
    材料3  实行一区一策。他们认为,统一的大市场也有区域的差异,市场的共同规律是以各地区不同的特点表现出来的。他们把销售总公司分为南方总公司和北方总公司,同时把分公司化小,由原来的5家分公司裂变为28家公司,一个公司只管一个省份的销售,每个公司都提出了自己的销售策略。这种小公司大市场和一区一策战略大大增强了产品的市场渗透力。
    请回答:①在上述三个材料中,某鞋厂分别处理的主要矛盾关系是什么?
    ②用矛盾同一性原理分析材料1所讲到的无效供给和有效供给的关系。  
    ③通过材料3,说明该企业是怎样运用辩证法分析、解决矛盾,来增强产品的市场渗透力的?
    答案要点:①上述三个材料中,分别处理了供大于求与供不应求的矛盾(或无效供给与有效供给的矛盾)、生产与销售的矛盾、统一大市场与区域差异的矛盾。        ②矛盾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包含和相互转化的关系。在当前我国的商品市场中,同时存在着不适应市场需求的无效供给过多和适销对路的有效供给不足两个方面,在无效供给过多中包含着有效供给不足,人们通过创造一定的条件,可以促使无效供给向有效供给转化。
    ③辩证法认为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矛盾普遍性存在于矛盾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矛盾特殊性表现出来,它要求在承认矛盾普遍性的前提下着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该企业具体分析了统一大市场中的区别差异,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实行一区一策,从而大大增强了产品的市场渗透力。
 第三部分  认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感觉是认识的起点 (D)
A.只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B.只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C.只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D.既可能是唯物主义的观点,又可能是唯心主义观点
2、任何具体真理的正确性都带有“近似性”,这是 (D)
A.相对主义观点    B.怀疑主义观点
C.不可知论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观点是 (B)
A.唯物主义的观点    B.实践的观点
C.矛盾的观点    D.普遍联系的观点
4、“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C)
A.辩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5、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客体是 (D)
A.观念本身         B、人的意志的创造物
C、自然界的存在物   D.认识和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6、理性认识的特点是    (D)
A.对感性认识的综合    B、与客观事物无关的人的自由创造物
C.通过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的直接把握  D、借助于抽象思维达到对事物本质把握
7、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者,违背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的原理,犯了    (D)
  A.类似经验论的错误        B.类似诡辩论的错误
  C.类似相对主义的错误      D.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8、真理就是    (C)
A.客观规律性及其反映                  B. 为大多数人普遍同意的意见
C.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D.对人们有用的理论
9、真理一元论就是指对于一个确定的对象    (B)
 A.只能有一种认识            B.正确的认识只能有一个
 C.正确的认识只能一次获得    D.用同一种方法获得的认识
10、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和范围,这表明真理具有 (A)
A.相对性     B.阶级性       C.历史性      D.二元论
11、真理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 (B)
A.唯物论      B.辩证论        C.历史观       D.二元论
12、“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这是 (B)
A.唯物主义真理论    B.主观真理论   C.客观真理论    D.形而上学真理论
13、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又是不确定的,其不确定性是因为    (C)
A.有些真理是根本无法通过实践来加以检验的
B.任何实践检验都需要一定的逻辑证明作为其补充的手段
C.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社会实践总要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
D.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各有其不同的实践标准
14、真理的相对性应理解为    (D)
A、真理与谬误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               B、真理的标准是多重的
C、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乃至对立的认识都是真理     D、真理有待扩展和深化
15、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是指 (D)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B.不深刻的认识和深刻的认识   
C.由认识到实践,由实践到认识   D.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
16、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 (D)
A.先验论      B.天才论      C.经验论    D.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17、实践是    (D)
A.人们体力的劳动     B.人们主观的活动        C.人们的脑力的劳动
D.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18、哲学史上,唯理论与经验论的共同点是(C)
A.认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关系    B.夸大理性认识,否认感性认识
C.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    D.夸大感性认识,否认理性认识
19、否认真理的相对性,夸大真理的绝对性,会导致(C)
A.怀疑论    B.相对主义    C.独断论    D.辩证真理论
20、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为(C)
A.实践标准是固定的,没有相对性    B.科学理论在检验真理过程中毫无作用
C.实践标准具有确定性,但并不排斥具有相对性    D.实践检验不可靠   
21、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句话应理解为    (D)
A.革命运动是由革命理论派生的       B.革命理论是革命运动的基础
C.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最终决定作用  D.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22、根据认识的发展规律,在认识的“熟知”与“真知”问题上的正确观点是    (B)
A.熟知即真知             B.熟知不等于真知
C.熟知起源于真知         D.熟知必然转化为真知
23、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强调了  (B)
A.人们对每一件事物都要细心观察     B.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
C.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         D.人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4、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D)
A.能否满足人的需要         B.能否被多数人认可
C.能否付诸实践             D.能否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的效果
25、真理的价值属性是指                              (C)
A.真理是主观的            B.真理是客观的  
C.真理的有用性            D.有用的就是真理
26、在认识论中坚持反映的原则                              (A)
A、是所有唯物主义的观点         B、仅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C、只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D 、是朴素唯物论的观点
27、认识的主体性原则是指                              (C)
A、认识的主观性原则             B、主体决定客体的原则
C、主体的能动性原则             D、主体依赖客体的原则
二、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BDE)
A、人类的精神活动         B、社会历史的活动
C、生活的适应环境的活动   D、人类自觉的能动的活动   E、客观的物质活动
2、唯心主义唯理论的错误表现为                           (ABCDE)
A.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B.否认理性认识是客观事物的反映
C.认为人们的观念是生来就有的“天赋观念”
D.颠倒了主观和客观的关系
E.认为概念、范畴是先验的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是                           (ABDE)
A.感性认识中包含理性认识      B.理性认识中包含感性认识
C.感性认识依赖于理性认识    D.理性认识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E.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4、“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原理,表明                 (ABCD)
A.人的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B.人的认识运动是主观和客观的矛盾运动
C.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党的群众路线的一致性
D.认识论和辩证法的一致性          E.人类认识是不可靠的
5、对同一句格言,年轻人所理解的意义,总是没有饱经风霜的老年人所理解的广泛和深刻。这一观点在认识上说明了                              (ABCE)
A、认识来源于经验      B、在经验的积累中加深认识
C、认识的深刻性与经验的多少在一定意义上成正比例
D、老年人的认识在一切方面超过青年人的认识
E、认识的深刻性与知识的积累有密切联系
6、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是                              (ABCE)
A.具体真理      B、客观真理        C.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统一
D.人类社会都适用的普遍真理         E.适用于阶级社会的普遍真理
7、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                              (ABCD)
A.严密完整的科学真理体系       B.具体真理        C.客观真理
D.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统一          E.绝对真理体系
8、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辩证过程是            (ACE)
A、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发展        B、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转化
C、实践——认识——实践的无限循环    D、从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的上升运动
E、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9、真理具有                               (ABCDE)
A、具体性      B、全面性    C、过程性     D、客观性    E、普遍性
10、科学家对1994年夏发生的彗星撞击木星的天文现象进行了准确的预报和大量的观察研究,这一事实表明                                     (ACDE) 
A、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B、人类已能预测一切自然现象
C、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化    D、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无止境的
E、现代科学手段在认识宇宙中有着巨大作用  
11、割裂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会导致                (ABCDE)
A、绝对主义    B、相对主义  C、教条主义    D、经验主义    E、诡辩论  
12、人们把握真理的能力,都要受到                           (ABCD)
A、人们所处的历史条件的制约      B、实践水平的制约
C、社会地位,阶级地位的制约      D、自身的经验、知识水平的制约
E、客观事物可知性的制约
13、实践标准和逻辑证明关系是                            (CDE)
A.逻辑证明对实践检验真理不起作用
B.逻辑证明可以代替实践标准
C.逻辑证明是实践标准的必要补充
D.逻辑证明必须以社会实践为基础
E.逻辑证明的结论必须由实践作最后的检验
14、人们在认识上犯错误主要是因为                        (CDE)
A.好主观武断     B.习惯于简单片面地看问题     C.认识过程的复杂性
D.人们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活动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  E.受社会实践水平的制约
15、真理的客观性是指                               (AD)
A.它的内容是客观的     B.它的形式是客观的
C.它的运用是客观的     D.它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    E.它的过程是客观的
16、绝对真理是                                      (DE)
A、人类追求的终极真理      B、绝对不变的真理    C、与相对真理无关
D、真理中包含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    E、寓于相对真理之中的   
17、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                         (BE)
A.客观需要决定的     B.实践特点决定的
C.主观需要决定的     D.马克思主义哲学决定的    E.真理本性决定的
18、从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和途径是                      (ABCDE)
A.理论要尽可能正确               B.要有明确的目标
C.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D.要经过典型试验,再逐步推广
E.理论要为群众所掌握
19、“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我们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表明                              (CDE)
A.感性认识不可靠               B.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根本对立
C.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相互联系   D.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相互依赖
E.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相互促进
20、“真理是有用的,所以有用即真理”这是                        (ABD)
A.唯心主义真理观    B.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观      C.形而上学真理观  
D.实用主义真理观    E.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
21、以下论断正确反映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作用的有                  (BDE)
A、只有诗人才需要想象           B、幻想是极可贵的品质
C、意志决定一切                 D、顿然醒悟,一下子抓住的问题的症结
E、在科学道路上,只有不畏劳苦坚持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三、辨析题
    1、实践出真知,每上人要想获得科学知识都必须事事经过实践。
    答:错误。(1)它不符合一个人获得知识的实际情况;每个人的知识都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直接认识,即直接从实践中获得的知识;一部分是间接知识,即从前人、他人和书本那里学来的知识。由于人的生命、精力、实践的范围有限,人不可能事事都亲自实践,所以就个人的知识组成来说,大部分知识是间接知识。(2)上述论断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它只片面强调个体实践,忽视了学习理论、继承前人知识的重要性,对于我们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是十分有害的。
    2、真理是有用的,因此,有用即真理。
    答:错。此命题从正确前提出发,偷换了概念,因而得出了错误的结论。(1)“真理是有用的”,是唯物主义真理观,因为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其内容来自客观物质世界,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2)“有用的就是真理”,是唯心主义的实用主义真理论,因为有用即真理,把符合主观需要的东西看成真理的内容,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认为真理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无关,把真理主观化了,取消了真理的客观标准,必然导致混淆真假,颠倒是非。
    3、人们的思想在实践中证明是正确的,就是真理,但在实践中没有获得成功的思想也不一定就是错误。
    答:对。因为它符合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以及真理检验的复杂情况。(1)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实践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一种认识通过一次实践检验,没有获得成功,不能就说它肯定是错误的。因为任何具体的实践都有其局限性,今天没有证明的思想,可以被以后的实践所证明。(2)在社会实践中人的思想的成功与失败,要取决于许多复杂的因素,有的失败并不是指导实践的思想不正确,而是其他的客观原因造成的。
    4、有的真理是相对真理,有的真理是绝对真理。
    答:错。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个客观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而不是两个真理。任何一个客观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
    5、“先有设计图,然后施工”。因而认识先于实践。
    答:错。因为,首先,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一切认识都来源于实践,认识对实践又有反作用。设计图纸,作为一种认识,来自以往实践经验,实践在前,认识在后;用于施工,认识反过来又指导实践。其次,认为认识先于实践,否认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只看到了实践和认识过程的一个片断,犯了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错误。
    6、实践检验和逻辑证明都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答:错。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逻辑证明是实践检验的补充,是一种探索和论证真理的手段,逻辑证明不能离开实践基础,它本身是实践的产物,逻辑证明得到的结论还必须回到实践中去接受检验,逻辑证明的作用不能夸大,更不能代替实践标准。上述论断夸大了逻辑证明的作用,最终必将导致否定实践标准的错误,陷入唯心主义。
    7、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答:错误。唯物主义包括朴素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机械反映论,只有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8、“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答: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这是由于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正确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主观性和差别性。所谓客观真理是指人的认识中含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表明人的认识的主体差别性,而这些具有差别的认识是否是真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应由实践来检验。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
    9、主体、客体与主观、客观是等同的。
    答:错。主体、客体同主观、客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把两者等同起来是错误的。主体是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主体是有意识的,有自己的主观世界,但它又是物质实体,因此它是物质和意识的统一体,主观只是主体的一部分。客体是主体实践和认识活动的对象,只是客观世界的一部分,不等于整个客观世界。主观指人的意识、精神现象,客观指实际存在的一切事物。主观同客观的关系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主观是对客观的主观反映。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则更为复杂,两者之间不仅存在反映和被反映的认识关系,还存在改造、被改造的实践关系,以及其他关系。主体和客体是相互规定的,而主观和客观却不存在相互规定的关系,主观是对客观的反映,而客观世界却不依赖于主观意识而独立存在。把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简单化了,而且容易导致唯心主义错误。
    10、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  
答:对。这是恩格斯对人类思维能力的辩证论断。人类的思维,按其本性、能力,使命和可能性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这是思维的至上性,即思维的无限性和绝对性。但是,每一个人以至每一代人,由于受客观事物及其暴露程度的限制,受社会历史条件、实践水平、主观条件以及生命的有限性等各方面的限制,他们的思维又是非至上的,即有限的和相对的,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矛盾是在无止境的人类世代更迭中不断得到解决的。否认思维的至上性,会走向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否认思维的非至上性,就会走向思维僵化和绝对主义。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是辩证统一的。
11、真理就是指事物的客观规律
答:错误。真理同客观事物的规律是密切相关的,但真理并非就是事物的客观规律。真理是思维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事物的客观规律本身并不存在正确与错误的问题,只有当人的思维去认识、去反映这一客观规律时,才有一致不一致、正确不正确的问题。只有与客观规律相一致的认识,才是真理。客观规律作为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用文字语言表述出来的这一正确认识,其形式是主观的。任何真理都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一致和统一。
四、问答题(论述题)
  1、实践的含义、特点及其基本形式。
  1)什么是实践?
    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实践是人类有目的地进行的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2)实践有哪些主要特点?
  第一,实践是客观的,物质的和感性的活动。
  第二,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活动。
  第三,实践是社会性的、历史性的活动。
  3)实践有哪些基本形式?   
第一,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生产实践。
第二,处理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的社会实践。
第三,创造精神文化的科学实验。
  2、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答: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世界上的事物无限多样,但并不是任何事物都同时或同等重要地进入到人的认识活动领域中来,其中,哪些事物能够成为人们关注和认识的对象,是由实践活动的需要决定的。社会实践的需要始终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强大动力。
    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人类实践活动提出的问题归根到底只能依靠和通过实践来解决。实践不仅产生了认识的需要,而且通过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为人的认识及其发展提供了可能。  
    3)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不仅为认识提供了可能,而且还通过实际地作用于对象,使人的认识不断地由可能转化为现实。首先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感知事物的现象。其次,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与规律。
    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在实践中获得的认识是否正确,不能依人们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最终还要经过客观实践的检验。经过实践检验,错误的认识得以纠正、正确的认识得以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总之,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之首要和基本的观点。人的认识,从它的产生、发展、检验标准到归宿,归根到底都离不开实践,离开实践,就不可能取得任何正确的认识。
    3、试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评述下述观点,
    在科学活动中,为了客观公正地观察和分析事实材料,避免“带着有色眼镜看问题”,应当排除头脑中已有的理论认识和哲学的指导,使人们在观察中对一切已有的理论持“中立态度”。
    答: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又能动地指导实践。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行动,总是受一定思想的支配,带着头脑中已有的思想开始的。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对实践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和方法。人们的哲学观点决定着对世界的基本看法,也决定人们实践活动的方式和水平,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活动的结果。
    科学活动是人们有目的的探索客观规律的实践过程,必须以正确的哲学理论为先导,并根据一定的理论来制订计划,设计方案、分析结果,总结经验,得出新的结论。科学活动如果脱离理论的指导,只能是盲目的实践,不可能取得成功。
    理论有正确与错误之分,用来指导科学活动的理论必须是正确的理论。“带着有色眼镜看问题”一般是指带有着某种错误认识或先入之见去歪曲客观事实的做法。它与以尊重客观事实为前提,以正确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的科学活动不能混为一谈。以避免“带着有色眼镜”看问题来否定科学理论的指导意义是错误的,实践中完全排除已有的理论认识也是不可能的。
    4、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及其相互关系。
    答:1)直接经验是人们在实践中亲身获得的知识。间接经验是书本上和别人那里获得的知识。一个人的知识除了从自己的实践中获得直接经验外,大部分知识是从前人,他人那里学来的间接经验。
    2)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辩证关系。两者的关系实质上是“源”和“流”的关系。就知识的总体而言,无论是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来源于实践。在我为直接经验的,在他人则为间接经验;反之亦然。对任何一个人来说,构成其知识总体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相辅相成的。直接经验是间接经验的基础,间接经验反过来又可以指导直接经验,并得到提高。
    3)认真看书学习,接受间接经验,接受理性知识,并没有否定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的原理。不能因此就认为认识有两个来源。这是因为,第一,就知识的总体来说,无论何种知识都离不开直接经验,在我为间接经验,在他人则为直接经验。第二,学习别人的经验,学习书本知识,要同自己的直接经验联系起来,要用自己的直接经验加以考证,才能正确理解,变成自己的东西。第三,间接经验和书本知识包含的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检验和发展。
    5、试从认识主体的含义和特征,阐述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怎样不断增强主体认识能力。
    答:认识的主体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之中,从事一定实践活动的人。作为认识主体的人具有自然性、社会性和意识性的特征。
    认识主体是社会地,历史地形成的。当代社会生活的急速变化,使主体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日益突出出来。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是一场新的革命,迫切需要增强主体认识能力,同时也为主体认识能力的增强提供了广阔的社会条件。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不断增强主体能力,就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更新观念;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拓展自己实践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各方面潜能;以恰当的方式把个人与他人及社会结合起来,使个人主体上升为社会主体,突破个人的局限性;改造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6、理性认识为什么必须回到实践?
    答:1)因为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还只是认识过程的一半,而且还不是最主要的一半,要实现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还必须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这是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
    2)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必要性,是由以下两个原因决定的。首先,这是由改造世界的需要决定的。因为,认识的目的不是为了认识而认识,认识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所以,不回到实践的理论就是空洞的理论,是毫无用处的东西。其次,这也是检验和发展理论的需要决定的。因为通过实践获得的理性认识,还有待于证实。理性认识指导实践的过程同时也是检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这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继续和深化。
    可见,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既是理论指导实践,服务于实践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因而理性认识必须回到实践。
    7、为什么说真理是客观的?  
    答:承认真理的客观性是一切唯物主义真理观的基本前提,也是马克思真理观的基本前提。
    1)从真理内容来看,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既然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的实际内容就是客观的,是不依赖人的意识为转移的。一切科学的理论、学说、定理、公式之所以是客观真理,就是因为它所反映的内容都是毫不例外地来源于客观物质世界,同自然、社会的各种规律相结合,相一致。
    2)从检验真理的标准来看真理也具有客观性。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社会实践。判明某一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不是依赖人们的感觉,而是依靠人们的社会实践。实践是客观的物质的活动,因而被实践检验确定的真理也必然是客观的。
    3)从真理是一元而不是多元的来看,真理也具有客观性。人们对于同一客观对象真理性认识,在同一条件下,真理只能是一个而不可能是多个。无论自然科学的真理,还是社会科学的真理都是如此。
    8、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实践标准对于我国深化改革有何现实意义。
    答: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单从主观方面或客观方面都无法判明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
    实践是人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是联结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它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决定了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坚持实践标准,对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进一步深化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只有坚持实践标准,才能真正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进一步破除束缚改革的旧的思想观念和条条框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只有坚持实践标准,才能深入实际,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敢闯敢干,大胆创新,不断探索和创造各种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公有制实现形式,以及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新形式,把改革推向前进。 
    只有坚持实践标准,才能在改革实践不断总结经验,纠正错误,使改革不断完善。   
    9、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关系如何?分析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错误。运用这一原理说明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
    答:1)辩证关系:①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任何真理都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②二者是对立的:相对真理是指:任何真理都是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对客观对象的正确认识,因而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真理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深度上和广度上都是有限的,因而总是相对的、近似的、绝对真理是指:任何真理都具有不依赖于主体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本质的区别。它永远不会被推翻,因而是无条件的、绝对的。③二者是统一的: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的长河。因此,相对真理又是绝对真理长河的一部分、其间相互依存和相互渗透。④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辩证转化的:任何真理的发展,都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无限深化过程,任何真理都是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2)相对主义的错误:片面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客观性,把真理歪曲成主观随意性,抹煞了真理和谬误的界限。相对主义真理观陷入了唯心主义和诡辩论泥坑。
    3)绝对主义的错误:片面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认为人们一下子可以穷尽真理,宣扬永恒真理、不变真理。绝对主义真理观是把人类知识凝固化的形而上学观点。
    4)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①马克思主义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并在实践中被证明是普遍真理、正确认识,它是不会被推翻的。因此,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革命和建设中的指导作用。②真理具有相对性,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穷尽真理,它虽然开辟了认识真理的道路,但还需在实践中发展。③马克思主义是为实践所证明了的真理,它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是相对和绝对的统一。因此,对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④用绝对主义对待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凝固化,或者用相对主义对待马克思主义,宣扬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都是错误的。
五、材料题
    材料1:笛卡尔说:关于观念,“我觉得有一些是天赋的,有一些是从外面来的,有一些是我自己制造出来的。”在无数场合,“我都发现外部感官的判断有错误”,“内部感官也是这样的。”他认为知识的可靠来源是理性,包括理性直观和演绎推理;“所有其他途径都应该看作错误的和有危险的而加以拒绝。”只有清楚明了的“天赋观念”以及以它为基础的演绎推理的知识才是可的靠的。
    摘自《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
    斯宾诺莎认为,知识有三种:意见,由新闻和泛泛经验而来;理性知识,由共同概念推理而来;直观知识,由理性直接认识事物本质得来。他说:“第一种知识是错误的原因,第二和第三种知识必然是真知识”,“真观念必定符合它的对象。”
    摘自《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和斯宾诺莎《伦理学》
    材料2:洛克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本来如同一张白纸或一块白板,任何观念都来自经验。”我们的全部知识是建立在经验上面的;知识归根到底都是来源于经验的。”他认为,理智通过综合、比较,抽象而形成的复杂观念不反映事物的“实在本质”,只是“名义本质”和“一些标记”。摘自《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
    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感觉不仅构造知识,而且也构成物体。感官固然有错误,但“我们如果要努力以理性来改正这些,则我们会不知不觉陷入离奇的悖论、难关和矛盾中。”他认为人心有抽象作用是一切知识部门造成无数困难和错误的主要原因。摘自贝克莱《人类知识原理》
    材料3:毛泽东说:“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哲学上的‘唯理论’和‘经验论’都不懂得认识的历史性或辩证性,虽然各有片面的真理,但在认识的全体上则都是错误的。”
    请回答:
    (1)材料1中两位哲学家的共同观点和不同观点。
    (2)材料2中两位哲学家的共同观点和不同观点。
    (3)简述材料3中,毛泽东对哲学上“唯理论”和“经验论”评价的科学性。
    答案要点:
    (1)材料1中的两位哲学家都属于唯理论。笛卡尔是唯心主义唯理论,斯宾诺莎是唯物主义唯理论。
    (2)材料2中两位哲学家都属于经验论。洛克是唯物主义经验论,贝克莱是唯心主义经验论。
    (3)材料3中毛泽东对哲学上的“唯理论”和“经验论”做出了科学的分析和评价。他全面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关于“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指出了“唯理论”就重视理性认识、“经验论”就重视感性认识而言,“各有片面的真理”,但“在认识论的全体上则都是错误的”,即它们都片面强调理性认识或感性认识的重要性,分别否认感性认识或理性认识的重要性,都从不同方面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第四部分  历史唯物主义
一、单项选择题
1、理解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 (B)
A.生产关系的发展史              B.生产劳动的发展史
C.社会意识的发展史              D.阶级斗争的发展史
2、历史唯物主义是   (C)
A,关于社会历史现象的知识总汇     B.关于社会发展个别规律的科学
C.关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D.关于创造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3、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区别在于    (B)
A.自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规律是主观的
B.自然规律是自发的起作用,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有意识的活动而得到实现的
C.自然规律没有阶级性,社会规律有阶级性
D.自然规律是可以被认知的,社会规律是不可捉摸的
4、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C)
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D.是否承认人创造历史的问题  
5、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B)
A、人民内部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D、僵化的经济体制同先进政治制度的矛盾
6、生产力的客观性在于    (C)
A.它是构成生产关系这种物质关系的基础知识   B.它是人们在生产中所结成的物质关系
C.它是一种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的既得的物质力量    D.它的实体就是客观自然性
7、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因为                            (C)
A.科学技术是构成生产力最重要的独立要素      B.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实体要素
C.科学技术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D.科学技术是直接生产力
8、在劳动资料这一复杂系统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      (B)
A.信息传递系统         B.生产工具系统
C.劳动力系统           D.能源系统
9、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B)
A.政党                B.国家政权   
C.法律                D.哲学
10、社会形态是                              (B)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C.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11、阶级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一个 (B)
A.政治范畴    B.经济范畴    C.思想范畴    D.文化范畴
12、划分阶级的标准是 (D)
A、人们的政治立场和思想态度    B、经济收入的多少
C、人们在生产中起的不同作用    D、人们对生产资料的不同关系所造成的不同经济地区
13、阶级的实质是 (D)
A.经济收入不同的社会集团
B.暴力形成的不同的社会集团
C.政治思想不同的社会集团
D.在人剥削人的生产关系中处于根本对立的社会集团
14、阶级斗争的根源在于 (A)
A.人们经济利益的根本对立         B、生存竞争
C.种族对抗                       D、对权力的争夺
15、社会革命根源于 (A)
A.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B.革命形势的形成
C.人口过多和生活贫困     D.国际斗争的影响
16、国家的实质是 (C)
A.征收赋税                         B.按地区划分它的居民
C.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D.维持公共秩序的机关
17、资本主义国家阶级性质的直接表现是    (D)
A.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      B.两党和多党轮流执政
C.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            D.政府实施资产阶级意志的政策
18、从意识主体的角度,社会意识可以划分为    (B) 
A.社会意识形态和非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形式     B.群体意识和个人意识
C.阶级意识和非阶级意识                     D.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19、在社会意识形态中,最直接反映和作用于经验基础的是(C)
A、道德    B、哲学    C、政治法律思想    D、宗教
20、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突出地表现在 (B)
A.社会意识可以超前于社会存在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C.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D.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21、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包括 (A)
A.自然科学、思维科学和一部分社会科学
B.个人意识         C.群体意识            D.道德、艺术等
22、马克思主义揭示人的本质的出发点是 (D)
A.人的自身需要        B.人类的共同利益
C.人的自然属性        D.人的社会关系
23、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就是坚持  (C)
A.群众的意见总是正确的   B.群众都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
C.群众自己解放自己       D.群众运动都是合理的
24、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是  (C)
A.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水平
B.人们思维道德的发展水平
C.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D.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25、在社会意识形态诸形式中,离经济基础最远的是                  (C)
A.政治法律思想    B.道德        C.哲学      D.宗教
26、在社会生活中,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           (C)
A.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          B.社会生产力的性质.
C.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D.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
27、社会结构的内涵是指社会的                              (D)
A、阶级结构                    B、部门结构
C、人类之爱                    D、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意识结构
二、多项选择题   
1、历史是由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创造的,这个事实并不能抹煞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这是因为                              (ABCD)
A.人们的意识、目的的产生和状况主要是由人们所处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B.人们的意识和目的的实现程度,取决于是否体现物质生活条件的客观要求,即是否符合社会的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C.任何人的意识,意志都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D.人的意志的真正自由,必须正确认识和运用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获得
E.任何的意志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都不产生任何影响
2、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因为生产方式 (ABCDE) A.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
B.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C、状况决定着社会制度的性质  
D.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E,制约着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作用和影响的大小
3、社会之所以必须有计划地对人口实行调节和控制,是因为  (ABC)
A.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B.适度的最优的人口状况,能起到加速社会发展的作用
C.人口的数量和发展的速度不能自发地同社会发展的需要相
D.适量的人口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E.人口数量和质量是社会革命能否发生和能否胜利的根本原因
4、正确理解地理环境同人类社会关系的原理的现实意义在于 (ACD)
A.它能使人们合理地开发资源,减少资源浪费
B.它告诉我们要尽快开发自然资源,以促进生产发展
C.它能告诉我们不要破坏生态平衡,要保持人与自然的协调关
D.它告诉我们要保护环境,减少环境污染
E.它告诉我们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不起作用没有必要重视保护环境
5、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是      (ABCDE)
A.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
B.社会意识和社会经济水平之间发展不平衡
C.社会意识的发展往往具有历史继承性
D.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E.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6、“如果资本主义的灭亡是由科学保证了的,为什么还要费那么大的气力去为它安排葬礼呢?”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                              (ABE)
A.抹煞社会规律实现的特点       B.否认革命在社会质变中的作用
C.否认历史上的决定论原则       D.否定科学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
E.否认历史主体的能动作用   
7、政治法律思想的特点及其作用在于它是                         (ABCE)
A.经济基础最集中、最直接的反映       B.带有强烈的阶级性
C.在社会意识诸形式中起核心作用       D.其它社会意识形式变化的决定因素
E.直接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8、社会意识形式与社会心理的关系是                             (ABCD)
A.是两个高低不同层次的社会意识     B.社会意识形式以社会心理为基础
C.社会意识形式高于社会心理  D.社会意识形式以社会心理起着指导和影响的作用
E.是没有联系,不发生相互作用的社会意识
9、生产力的客观性在于 (ABCD)
A.它是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的物质力量        B.它是前人实践活动的客观结果
C.它是当代人的实践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出发点
D.构成生产力的诸要素是物质的、客观的    E.它是一种纯粹的自然力量
10、生产关系的客观性是指    (ABCDE)
A.人们不能离开一定的历史条件自由选择生产关系
B.它是社会有机体中客观实在的组成部分        C.它是由生产力决定的物质关系
D.它是社会上层建筑的物质基础  E.它是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关系
11、生产关系适合生产状况的规律所以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的普遍规律,是因为      (ABC)
A.它揭示了生产方式运动发展的源泉、动力和一般过程
B.它规定和制约着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全部规律
C.它规定和制约着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全部规律
D.它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始终都起作用的规律
E.它也是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
12、自然科学转化为物质生产力的途径是    (ABCD)
A.通过技术发明和创造、转化为新的工具,并通过工具转化为巨大生产力
B.通过教育和武装劳动者的途径、提高生产力 
C.通过应用于生产、扩大劳动对象的范围 
D,通过科学管理生产,提高生产率
E.通过科学家的思考可以把它变为直接生产力
1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之所以构成社会基本矛盾,是因为它们    (ABCE)
A.概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B.形成了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
C.贯穿于人类和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   D.包括了一切社会现象
E.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14、下列社会意识形式中属于上层建筑的有 (BCE)
A.形式逻辑    B.哲学 C.美学    D.语言学    E、法学
15、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表明,这种改革是 (BDE)
A.同原来的经济体制“一刀两断”     B.吸收资本主义某些管理体制的优点
C.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我否定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E.对旧的经济体制的“扬弃”   
16、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在于 (BCDE)
A、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B、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C、它是解决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的手段   D、它是阶级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环节
E、它迫使统治阶级实行某些改良措施
17、社会进步的动力是 (ABCDE)
A.在阶级社会中的阶级斗争     B.人民群众的推动  
C.社会基本矛盾     D.生产技术进步         E.社会实践
18、“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是 (ACE)
A.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B.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
C.历史辩证法的观点      D.宿命论的观点
E.历史发展中偶然性和必然性统一的观点
19、共产主义是    (ABE)
A.无产阶级的整个思想体系    B.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
C.渺茫的幻想                D.一种特殊的国家制度
E.以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为目标的实际运动
20、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公德是    (BC)
A.具有法定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B.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
C.个人道德修养的起点    D.协调阶级关系的基本原则
E.维护社会秩序的永恒法则
21、区分社会意识是先进的还是落后的,其根本标准是 (BCD)
A、是否为大多数人支持和拥护      B、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C、是否满足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D、是否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E、是否有利于生产关系的巩固
22、下列论点中在谁是历史创造者问题上包含有合理见解的有 (ABCD)
 A.“民为贵”    B、“民为邦本”    C.“时势造英雄”  
 D.“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E.“英雄造时事”
23、历史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没有                         (BCDE)
A、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     B、考察人们动机背后的物质原因
C、揭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D、找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E、发现物质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三、辨析题
   1、社会历史离不开人的活动,因此社会规律是主观的。 
答:错误。(1)从正确的命题出发得出了历史唯心主义的错误结论。(2)这种观点仅仅从表面现象上看到人的社会活动是受主观意识支配的,看不到主观意志背后的物质根源,看不到人的活动是受社会客观规律制约、支配的。社会规律是客观的,它是人们自觉活动的基础。(3)上述观点夸大了人的自觉活动,否定了社会客观规律,因而是历史唯心主义的错误观点。
    2、国家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权力机关,对社会所有居民是一视同仁的。
    答:错误。(1)从表面上看来,国家是管理公共事物的机关,只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不可能对社会所有居民一视同仁。(2)因此,上述观点抹杀了国家的阶级实质,是一种超阶级的错误国家观。
    3、国家政权由一个社会集团手里转到另一个社会集团手里是实现社会革命的首要标志。
    答:错误。(1)在同一阶级内可以有不同的社会集团,如果国家政权在同一个阶级内的不同社会集团之间发生了转移,那根本不是社会革命,而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之争。(2)社会集团有革命和反动之分。如果国家政权由反动的社会集团(阶级)手里转到革命的社会集团(阶级)手里则是实现社会革命的首要标志。(3)因此,此观点抹杀了社会革命的实质。
    4、经济基础是一切生产关系的总和。
    答:错误。(1)经济基础是同生产力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它规定着一定社会的性质。(2)非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不是经济基础的组成部分,它不能规定一定的社会性质。
    5、历史发展的总的合力是人民群众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不包含个人意志的作用。
答:错误。(1)历史发展的总的合力,是从许多单个意志相互交错、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每个人的意志都融合在这一总的合力中,都为“合力”的形成起着或大或小、或正或负的作用。(2)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个人的意志及其活动对历史发展也具有一定的作用。(3)个人意志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性质不同,或促进或阻碍,其大小程度亦不同。
6、上层建筑适应自己的经济基础就会推动社会进步。
答:错误。(1)任何上层建筑都是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的,上层建筑是否推动社会进步,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当上层建筑所维护的是先进的经济基础时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落后的反动的上层建筑同落后的反动的经济基础也是相适应的,但它却阻碍社会的进步,起着阻碍社会进步的作用。
    7、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就包括英雄人物在内,因此可以说,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共同创造历史。
    答:错误。(1)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就包括了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但与“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共同创造历史”是相对立的。因为,说“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共同创历史”不是在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的前提下承认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而是把杰出人物和人民群众看作是两个孤立、相互平行的决定历史发展的力量。从而歪曲了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的关系,把杰出人物的作用与人民群众的作用相提并论,混同起来。(2)认为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共同创造历史,必然混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因此,“共创论”在人民群众作用之外与之平行地提出杰出人物也是历史的创造者,就等于承认了“英雄创造历史”的历史唯心主义。
    8、“一个完善的人,必定具备思维力、意志力和心力。思维力是认识之光,意志力是品性之能,心力是爱”,此人的本质是理性、意志和心。
  答:错误。(1)这是人本主义哲学在人的本质问题上的基本观点。(2)这一命题认为一个完善的人必须具备理性、意志和情感是合理的,但它把人的理性、意志和心归结为人的本质是错误的,它把人看成是脱离一定社会关系的抽象的、自然的人,把人的本质理解为人类共同的“自然本质”,反映了抽象人性论观点。从这种抽象的人性论出发去理解历史,必然导致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3)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9、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答:错误。(1)历史是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思想因素在历史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类历史包含思想史,研究思想史对于深入认识人类历史及其发展有重要意义。(2)唯物史观认为,人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历史。在阶级社会中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把一切历史归结为思想史的观点,本质上是唯心史观。
    10、人们不能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态。    ’
    答:正确。一定的社会形态是同一定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统一体。人类历史是人自觉创造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当生产关系不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时,人们必将在客观可能性的基础上,变革陈旧的社会形态,建立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的社会形态。但是,人们不能自由选择某一生产力,从而人们也不能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态。
    11、人的实践活动都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有其选择的特定目标,因而人在历史活动中的选择是完全自由的。
答:错误。这种观点夸大了人的实践活动中的能动的选择性,否认了这种选择受客观规律和物质条件的制约,因而是错误的。客观规律在总体上,长远趋势上决定历史进程和方向,规定着人的活动的客观可能性和范围,而历史活动的具体内容,人们可以根据不同历史条件进行选择,并把可能性变成现实,这是主体能动性的重要表现。但这种选择不是主观任意的和完全自由的,受着客观规律和主观条件的制约,只能在客观规律和条件所提供的可能性和范围内进行选择。人们对客观规律和条件认识越深刻、越全面,才有更大的自由。脱离客观规律和条件,无视条件需要,主观任意地“自我选择”、“自我设计”,就会陷于不自由的境地。
12、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对立。
答:错误。二者的根本对立不在于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而是表现在对社会历史关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上。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唯心史观则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二者的其他对立和分歧都是由这一根本对立派生和发展而来的。
四、问答题(论述题)
    1、人类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答:这一命题的含义,是指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都是物质的辩证的发展过程,都具有物质性和辩证性。这是因为:(1)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都是客观的物质体系。人类来源于自然界,同自然界一样属于统一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但又是特殊的一部分,在本质上是客观物质体系。人类社会的发展同自然过程一样也是一个客观的物质过程。(2)人类社会的发展同自然界一样,也是一个由其内部矛盾推动的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始终贯彻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由于社会基本矛盾的推动,构成了社会由低级向高级辩证发展的前进运动。(3)人类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的原理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既然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也和自然界历史的发展一样是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这就为人们科学地认识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提供了可能。人们就可以象自然科学那样,用科学的方法来揭示、研究和说明社会发展的重复性和常规性,预示其历史进程和发展趋势。这就为研究社会历史领域中的各门社会科学奠定了可靠科学基础,并为各门社会科学的研究和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2、简述地理环境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
    答:(1)所谓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必要的经常的条件。 (2)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表现在:第一,它提供了社会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来源。第二,它能影响生产部门的分布和发展方向。第三,它能够通过生产而影响社会发展的速度。第四,它能够影响不同文明系统的形成和发展。(3)地理环境中的各种自然条件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生态平衡系统,如果保持这个系统中各个自然条件的平衡,就会使人类社会得以正确发展;如果破坏了它们之间的平衡,就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
    3、论述人口因素对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作用,以及这一原理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意义。
    答:(1)人口因素是指人口的数量、质量、构成、增长率、密度和分布等。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之一,也是社会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自然物质条件之一。(2)人口因素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这是因为;其一,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基础。其二,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上,人口数量是影响社会生产快慢的重要因素。其三,人口的构成和质量在不同的生产力水平上具有不同的影响作用。 (3)懂得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作用的观点具有极为重大的实践意义。人口因素虽不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但能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这一科学的历史观将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和贯彻有计划地对我国人口进行控制和调节的政策的自觉性。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自然条件也是不断变化的。为了使人类社会和自然界达到更高度的统一,人类社会必须对人口实行自觉的控制和调节,即保持“最优人口”。这意味着要使人口再生产和整个社会再生产和自然界之间保持其最适当的比例关系。保持这个比例就能促进生产和社会的发展,比例失调就会延缓甚至阻碍社会的发展。因此,要实现人口最优化,就必须自觉地、有计划地对人口实行调节和控制。对我国来说,人口数量增长过多过快,分布上也不平衡,造成人口与经济发展比例的不协调,严重影响了四化建设的进程,也限制了人民群众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实行计划生育,自觉控制人口,逐步缓解人口众多的矛盾,着重提高人口的质量,已成为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性国策。
    4、扼要阐明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决定力量的原理及其意义。   
  答:(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体,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主要的本质内容。(2)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决定力量。这是因为:其一,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社会生存的前提;其二,它是其他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和物质前提;其三,它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其四,其变革决定着整个社会历史的变迁,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其五,它决定着人们对地理环境的利用和改造状况以及人口变化的特点。(3)掌握这一原理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重大的意义。首先,只有懂得这一原理,才能从根本上认识和掌握人类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才能全面地、客观地说明人类社会发展中各个社会形态的辩证过程及其规律性。其次,此原理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客观依据。我国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充分说明了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决定力量这一观点的正确性。
  5、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有何异同。
  答:(1)相同之处: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只能认识它,而不能创造、消灭它。(2)相异之处表现在:第一,二者存在的根据和作用条件不同。自然规律存在于各种自然力量的相互作用之中,无需人的参与,照样天然自在地发挥作用;社会规律则是以有目的有意识的人的行动为存在根据,以人的实践活动为作用条件。第二,二者发生作用的形式不同。自然规律在自然界中起作用,社会规律在人类社会中起作用。第三,二者对实践活动的关系不同。自然规律虽然被人们所认识,用于指导实践;但它本身不直接体现人的利益关系;而社会规律则体现人的利益关系。
    6、怎样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解这一问题有何实践意义?  
    答:(1)科学是反映事物规律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理论体系,技术是科学在生产中的运用。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的智能性要素,它渗透于生产力三个实体性要素之中,可以转化为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物化于劳动资料之中,扩大劳动对象,转化为生产管理手段。
  (2)在现代生产中,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第一生产力。①它对现代生产力发展起着第一位的变革作用,同生产力发展日益构成倍数或指数关系,引起生产力成倍或跳跃式发展。②它日益成为现代化生产力发展的先导和基础。在现代生产中,首先是科学的发现和突破而后应用于生产过程,开辟大批新产业。③它日益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科学因素在国民经济增长诸因素中的比重已由本世纪初的5%—10%,上升到本世纪中期的50%,进入80年代,发达国家已高达60%—80%,有的生产部门甚至高达100%。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实践意义、这一命题是党的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理论基础:①发展生产力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把“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②努力发展高科技、振兴教育、实行科教兴国的战略,“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才能在激烈竞争中取得主动。③要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7、如何理解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和能动性?这一原理有什么实践意义?
    答:(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能动性。    。
    (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和能动性的表现:①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它往往落后于社会存在或能预见未来。②社会意识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③社会意识发展的历史继承性。④各种社会意识形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推动社会意识的发展。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先进意识推动社会发展,落后意识阻碍社会发展,其反作用的大小取决于它影响群众的深度和广度。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    ’
    (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和能动性”,这一原理的意义:①大力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指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积极成果,它保证物质文明建设的方向;指导和促进物质文明的发展,为物质文明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援,以及健康向上的精神环境;能克服、抵制错误思想的侵蚀和泛滥,提高整个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社会主义新人;能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②要认识到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社会意识往往落后于社会存在,有历史继承性及阶级斗争的长期存在,决定了这一领域斗争的长期性。两类矛盾的存在,国内外矛盾的交错,克服落后意识只能靠说服而不能靠压服,决定了这一领域斗争的复杂性。③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通过贯彻这一方针,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供更加健康,丰富的精神产品,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境界,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发展。
    8、试述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及其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意义。
    答:(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和变革的方向。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并与有害于自己经济基础的现象作斗争;它适合自己的经济基础时,就能起促进作用;否则,就阻碍自己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当它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力量。
(3)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两者的矛盾运动。两者的矛盾运动过程是:“基本适合——不适合——新的基本适合”的运动过程,这一过程体现了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4)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哲学基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前提下,对上层建筑某些方面、环节和具体制度的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这一规律指出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根本目的。我国民主制度的法制尚不健全,存在政企不分,民主法制不健全、官僚主义、机构臃肿的现象,必须进行改革,以同经济体制改革互相配合。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进一步发挥其优越性,提高效率,维护安定团结,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9、试述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及其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
答:(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状况;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改革和方向,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   
(2)生产关系的反作用。适合生产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合生产力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是否适合生产力。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两者的矛盾运动。生产力总是活跃的因素,生产关系则相对稳定。两者的矛盾运动构成了“基本适合——不适合——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的过程,体现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和趋势。
    (4)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基本规律。它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哲学基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体制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某些方面、环节和具体制度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这一规律指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根本目的。我国的生产力是相对落后的,多层次的,我国的生产关系应当适合生产力的这种状况,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共存的多层次经济结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必经阶段,要进一步完善它,充分发挥其作用。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0、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一元论?它有什么意义?    。
    答:人类社会是一个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多层次的、复杂的结构和系统,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也不是单一的,生产力、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革命、科学技术和社会意识等等,都能在一定条件下推动社会的发展,它们汇成作用和反作用,决定作用和相互作用的综合力量,形成有内在联系的动力系统。但要指出,在所有这些因素中、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一切社会关系存在和发展的物质根源;物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并最终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社会意识的反作用,归根结底,也是在一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发生和发挥作用的。因此,物质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物质生产是全部社会历史最深厚的根基和根本出发点,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元论。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意义:从理论上说,要反对历史多元论。他们认为,历史“是被多元地决定的东西”,人们的思想,知识可以决定社会的发展,否认物质生产的最终决定作用,从而否定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实践上说,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一元论,要求我们坚持生产标准,它是判断我们的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是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的锐利思想武器。要真正热心和致力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资本主义最终为社会主义所战胜,归根结底,取决于社会主义能制造出更高的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
    11、如何理解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科学技术决定论错在何处?
    答:(1)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①科学技术能大大提高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科技革命必然引起生产力革命,在现代社会,它日益成为第一生产力。②它必然引起社会关系的深刻变化,导致社会革命,成为社会革命的先导。③它改变着人的精神面貌、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它促进人们观念形态的革新,是反对宗教迷信,克服多种保守封建观念的强大力量。④它改变着人们的实践活动方式和生活方式。⑤它为解决一系列全球问题创造条件,对人类未来将发生深刻影响。   
    (2)科学技术决定论认为,科学技术主宰、决定和改变人类的一切,“技术统治社会”,随着科技革命的深入,资本主义的各种弊病会自然消除,其错误在于:脱离社会基本矛盾,孤立谈论科学技术的作用,用科技进步代替社会进步,代替生产关系的变革,否认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的作用,不了解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条件。这种观念本质上属于唯心史观,片面夸大了科学技术的作用。
    12、如何理解社会革命的实质和作用?
    答:(1)社会革命的本义指政治革命,它的实质是先进阶级用革命手段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腐朽的社会制度,实现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广义的社会革命包括社会生活中一切推动社会进步的重大变革。  
    (2)社会革命的作用是:它是新的社会形态取代旧的社会形态的决定性环节和手段;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引起整个社会面貌的深刻变化;它教育、锻炼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他们创造历史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社会革命的根源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在阶级社会中,阶级压迫、阶级剥削的存在是社会革命的直接原因。社会变革的胜利需要具备革命的客观形势和主观条件的成熟。否认社会革命及其重大作用的观点是错误的。
    13、如何理解社会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答:(1)社会改革是在社会根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环节或具体制度的调整和变革,具有经常性、普遍性、渐进性等特点,它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有效途径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2)社会主义改革的作用是:①它是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主要手段,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主要和直接动力。②它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进一步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活力。③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引起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深刻变化。④它是对社会主义原来旧体制的根本变革和革命。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邓小平把它称之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足见其深远意义。  
     14、如何理解人的价值?怎样才能实现人的价值?衡量人的价值的尺度是什么?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答.(1)人的价值就是人对人自身的意义,即能创造价值满足自身的需要,是一种创造价值的价值。人自身既是目的又是工具,因此人的价值包括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自我价值是个人自身目的的实现和需要的满足,社会价值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的大小,两者是辩证统一的。
    (2)人的价值的实现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由潜在价值到现实价值转化过程。缺乏一定的条件,人的价值目标就不能实现,甚至会出现负效应。要实现人的价值,价值目标的确定具有决定性意义。无视社会需要和时代的要求,不顾客观条件,一味“自我选择”、“自我设计”、“自我实现”,不仅不能实现价值目标,反而可能损害他人和社会。  
(3)衡量人的价值的尺度是自我价值尺度和社会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自我价值尺度是社会对个人需要的尊重和满足,社会价值尺度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大小。在这两个尺度中,社会价值尺度是最根本的尺度。这是因为,只有通过对社会的贡献才能实现自我价值,显示人生的意义;若想占有价值必先创造价值;社会对个人需要的满足,是以社会的经济、政治、科学文化发展状况为条件,是以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为前提的。在社会存在分裂或弊端的情况下,往往会发生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分离和矛盾,但从社会发展总趋势看,两者是辩证统一的。
(4)正确处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和社会、个人和集体的利益是根本一致的,要倡导和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同时不断满足个人的正当、合理的利益和需要,反对极端个人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只讲个人需要和满足,无视社会利益和需要;只讲自我价值,不讲社会价值,不惜牺牲和损害他人、集体和社会利益以满足个人私欲,把他人或集体当成实现自我价值的障碍或工具。这种价值观在认识上极具错误,在实践上十分有害。
    15、如何理解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性?人的自觉活动在社会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答:(1)社会发展是有客观规律的。
    第一,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决定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力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并最终决定上层建筑,决定了社会形态变化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人的思想动机不决定社会发展,相反,它为社会存在所决定。
    第二,社会发展有其确定的方向和秩序。表现为由生产力推动,由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依次更替,不是“一团乱麻”。
    第三,社会发展是许多相互冲突的个人意志构成的“总的合力”造成的客观结果,不依个人的意志和目的为转移。
    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发展都有客观规律,这是两者的共同点。
    (2)人的自觉活动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社会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社会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是人们的活动及其结果的总和。社会规律要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是人们自己“社会行动的规律”。这是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根本区别。   
    第二,人们可以认识、利用和驾驭社会规律,从而加速社会发展。
    第三,人们可以对社会发展的途径进行能动的历史选择,社会发展的具体内容受人们自觉活动的选择的重大影响。当一个国家或民族处于历史转折点时,社会发展往往表现出多种可行的途径,人们的自觉活动具有能动的选择性,通过不同的具体道路实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16、如何理解社会发展过程是客观规律与人的自觉活动的辩证统一?这一原理有什么意义?
    答:(1)人们的自觉活动受社会规律的制约。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而是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创造历史:人们不能选择生产力,也不能任意选择和变革生产关系,不能自由选择社会形态;人们认识、驾驭社会规律以其存在为前提;人的目的能否实现,取决于它是否符合社会规律;人们不能改变社会规律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否则,将受到它的“惩罚”。
    (2)社会规律存在和实现于人们的自觉活动之中。社会规律不存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之外,而是存在于实践活动之中。社会规律通过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和千差万别、层出不穷的历史事件表现出来,体现出一定要贯彻下去的趋势。
(3)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人们的自觉活动互相作用,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辩证的统一。社会规律的存在和实现离不开入的实践活动,而人们的自觉活动和创造历史的作用也只有在认识相尊重社会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对社会规律认识越全面、越深刻,人们的自觉活动就越自由;越有成效,社会规律的实现也就越顺利。
(4)“社会发展过程是客观规律性与人的自觉活动的辩证统一”这一原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理论上,要反对片面夸大人的自觉活动的作用,否认社会规律的唯意志论和否认人们的自觉活动的作用,把社会规律神秘化的宿命论。在实践上,这一原理揭示了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创造历史的道路。我们要把两者统一起来,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深入理解社会发展规律,努力探索当代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认清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不为历史的具体过程中产生的暂时性曲折所迷惑或动摇,走历史必由之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发挥自觉能动性,不断夺取更大的胜利。
17、试述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原理,并说明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答:(1)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一个重要表现。它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推动作用,促进社会进步;二是落后的或反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延缓历史发展的进程。社会意识是观念形态文化的重要内容。
(2)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80年来我们高举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旗帜,努力建设和弘扬反映革命建设和改革要求的新文化、荡涤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和国外渗透进来的腐朽没落的旧文化,从思想上精神上极大地解放和激励了广大干部群众,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形成了凝聚人心、统一意志的正确指导思想和共同理想。
(3)社会主义文化在我国已经居于主导地位。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社会上还存在一些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落后文化,甚至还存在一些腐蚀人们精神世界、危害社会主义事业的腐朽文化。要通过完善政策和制度,加强教育和管理,移风易俗,努力改造落后的文化,努力防止和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和各种错误思想观点对人们的侵蚀,逐步缩小和剔除它们借以滋生的土壤。
(4)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全党同志必须全面把握两个文明建设的辨证关系,在推动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努力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8、运用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原理,论述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大现实意义。
答:(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其内容包括: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紧密联系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是中国共产党最深厚的力量源泉。党来自于人民,扎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党的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利益,党代表着人民的利益,人民哺育了伟大的党!
(2)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总是由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构成的。我们所有的政策措施和工作,都应该正确反映并有利于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都应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但是,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这始终关系到党的执政全局,关系到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全局,关系到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和社会安定的全局,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密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3)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全党同志要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根本观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倾听群众的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使各项决策和工作符合实际和群众要求。所有党员干部必须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而绝不允许以权谋私,绝不允许形成既得利益集团。在逐步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党员干部必须正确处理好先富与后富、个人富裕与共同富裕的关系。所有党员领导干部首先要支持和帮助群众富起来,而不能只考虑自己如何富,更不能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不正当的利益。各级领导干部时刻都要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关系群众疾苦,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特别关心那些工作和生活上暂时遇到困难的群众,把他们的事情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重点考虑,重点解决,切实安排好他们的就业和生活。只有把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切实做好了,我们才能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无往而不胜。
    五、材料题:
    关于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历史上的哲学家、思想家有不同的回答,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
    材料1:孟轲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认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摘自孟子(《尽心之子》和荀子 《五制》))
    材料2:梁启超说: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舍英雄几天历史”。胡适说:英雄人物“一言可兴邦,一言可以丧邦。”(摘自《饮冰室合集》)十六册和《胡适论学近著》第一集)
    材料3:黑格尔认为,历史不是个人随意创造的,而决定于某种客观精神。“伟大人物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拿破仑代表了“世界精神”,他“骑着马,驰骋全世界,主宰全世界。”世界历史是伟大人物和王朝的历史,“而不是一般人民的历史”。
    请回答:   
    (1)材料1的合理思想和局限性。
    (2)分别指出材料2和材料3的思想倾向
    <3)材料2和材料3的共同点。
    答案要点:
    (1)材料1具有重民、贵民的合理思想,包含有肯定、重视人民群众作用的思想倾向。其局限性是,这些思想以维护和改善剥削阶级的统治为目的,是站在君主和剥削阶级一边;它是就君民关系讲人民群众的作用的,十分狭隘,没有形成完整的思考,而且还表现了害怕人民群众的心理。
    (2)材料2是主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典型观点,材料3是客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典型观点。
    (3)材料2和3的共同本质是否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责编:刘卓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