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D; 2,A;3,D;4,B;5,B;6,C;7,D;8,B;9,A;10,B;11,A;12,A;13,A;14,D;15,C;16,D;17,C;18,B;19,B;
20,D;21,C;22,C;23,A;24,B;25,D;26,B;27,D;28,C;29,B;30,D;31,A;32,B;33,A;34,D;35,C;36,B;37,D;38,D;39,C;40,B;41,C;42,C;43,C;44,D;45,C;46,B;47,B;48,A;49,B;50,D;
二、多选题
1,BCD;2,ABC;3,BCDE;4,DE;5,ACD;6,DE;7,ABCDE;8,ABE;9,CD;10,BD;11,ABCD;
12,ABCDE;13,ABCDE;14,ABD;15,ABCDE;16,ABCDE;17,ABD;18,ABE;19,DE20,ABCDE;21,DE;22,ABC;23,ABC;24,ABCDE;25,ABC;26,BCDE;27,ABC;28,ABC;29,ABCDE;30,ABD;31,ABC;32,ACDE;33,ABCD;34,ABCDE;35,BCD;36,CD;37,ACDE;38,BCDE;39,ABC;40,ABCDE;41,BCD;42,ABC;43,ACDE;44,ABC;45,AB;46,ABC;47,ABC;48,ABCD;49,ABC;50,ABDE;
三、辨析题
1、世界统一于存在。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世界的本原或本质问题,既世界究竟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承认世界的统一性是一元论哲学。
“世界统一于存在”是一种折衷主义观点。其目的在于企图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本原问题上的对立。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承认世界的存在,但唯物主义主张世界的存在是物质的存在,唯心主义则把世界的存在视为精神的存在。因此这种观点实际上混淆了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物质对意识的决定性和先在性。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世界统一于物质是由哲学和科学的长期发展来证明的。
2.“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似的特性、反映的特性”。
这是列宁关于意识起源问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首先,正是由于一切物质都具有反映的特性,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大脑的机能和属性的观点才能得以确立。其次,反映特性是指物质形态在同它物的相互作用中复制、再现他物的属性并留下“痕迹”的属性和能力。非生命物质的反映特性表现为机械的、物理的和化学的反应,包含着发展出生物反映形式的可能性。再次,随着自然界经过漫长的发展,从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命物质的刺激感应性,由低等生命物质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由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发展为最高级的反映形式——人脑的反映形式即意识。这说明意识从自然界产生出来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合乎规律的。
3.电脑“深蓝”战胜了世界顶级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这说明电脑比人脑更聪明并将取代人脑。
电脑“深蓝” 战胜了世界顶级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这说明电脑可以模拟人脑的某些活动,取代人的部分脑力劳动,甚至在某些方面依靠它强大的储存能力和快速搜索能力超过人脑的某些功能。这充分显示出计算机的制造和使用具有很高的价值。但是,人工智能决不会成为人类智能,也无法说明电脑比人脑更聪明。
电脑之所以不能代替人脑并比人脑更聪明,是因为:第一,电脑是机械的物理的电子的过程,它不是心理的生物的运动;第二,电脑不具有社会性,人脑是社会的产物;第三,电脑是人创造的,它执行人脑所创造的命令,电脑本身没有创造性。所以,从根本上来说,电脑不可能取代人脑,比人脑聪明。
战胜国际象棋大师的“深蓝”本身是人脑的产物,它表明不是电脑战胜了人脑,而是人脑的产品战胜了人脑,所以它是人脑本身的矛盾运动和发展的结果,得不出电脑战胜人脑的结论。
4.“人为自然界立法”。
这是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唯心主义观点。康德所说的自然界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自在的、外部的自然界,而是“自在之物”作用于我们的感官,在我们心灵中所引起的知觉和表象。康德所说是“自然规律”则是这些知觉和表象在我们知性的意识中相互联结的形式。联结知觉和表象的形式不是来自于经验,而是来自于人的理智。因此,自然界的法则和规律不是自在之物自身的规律,而是我们先天所谓的形式与经验的综合。他认为自然界的法则即自然规律是由人确立的,没有这些思维形式就没有自然界的法则。这就否认了自然界本身的客观规律。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只能够根据规律的要求,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推动事物的发展,但不能任意创造或消灭客观规律。自然界有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人们可以认识规律,也可以在尊重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自然界为人类造福,但人们不能创造出一套法则强加与自然界,即人们不可能为自然界立法。
康德的这一观点片面夸大了人类理智的能动作用,从而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
在实际工作中,如果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无视客观规律的存在,把人与自然界对立起来,最终必然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5. 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一切事物都处在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中。历史上的任何东西,从当时的历史条件来看,都有其存在的根据和理由,但随着条件的改变,又会丧失其存在的根据和理由,从而转化为其它的事物。一个事物的结束,意味着另一个事物的开始,如此循环不已,构成了整个物质世界永恒发展的过程。所以,恩格斯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6. 差异也属于矛盾。因为:
第一,矛盾的斗争性是一个最广泛的哲学范畴,它有着最大的普遍性和概括性,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和无限多样的形式,其中也包括着互相差异、相互排斥。
第二,矛盾的斗争性有一个展开的过程,初期往往表现为矛盾双方的差异,以后发展到对立和对抗。矛盾的斗争性有一个从隐到显的过程,差异属于矛盾还隐蔽的阶段,但并不能因为它的隐蔽就否认它是矛盾自身的表现形式。
第三,任何矛盾,在它发展的任何阶段,都包含着不同性质的因素,必然有斗争。我们绝不能把矛盾斗争的形式或阶段的差异性同矛盾斗争的有无混同起来,把矛盾斗争仅仅归结为某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形式或某一种发展阶段;更不能将对立斗争泛化为矛盾斗争性的唯一形式。所以否认差异也是矛盾,便会出现一段无矛盾状态这是不符合辩证法的。
7. 此之后,并非就是因此之果。唯物辩证法所理解的原因是引起某一现象的现象,结果是被某一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因果关系有两个特点,一是因果关系有时间的先后,总是原因在前,结果在后;二是并非所有的前后相继的现象都是因果关系,原因和结果必须有引起和被引起的内在联系。
8.第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发展观对立表现在三个方面。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世界,而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世界。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但是形而上学也不完全否认联系和发展,比如庸俗进化论,它也承认事物的发展,不过,它只承认事物的量变而否认质变,从这个意义上说,是否承认联系和发展不能把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最后区别开来。
第二,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根本分歧点在于是否承认内在矛盾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最终动力和源泉的观点。
9.第一,在事物的矛盾运动中,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而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它说明二者在事物运动中存在的状态和起作用的表现和侧重点不同,并不说明二者有主次之分。任何事物的矛盾运动都是斗争性和同一性共同发生作用的结果。即便在具体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或在矛盾运动的不同阶段上,斗争性和同一性的作用各有侧重,那也要求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而不应一概而论。
第二,该命题混淆了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的本来含义,错把斗争性的作用绝对化,以此贬低同一性的作用,这是错误的。
10.第一,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是: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并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偶然性表现必然性,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补充和表现形式。它们之间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而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因而不能说必然性是偶然性的总和。
第二,此命题把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歪曲和归结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所以是错误的。
四、简答题
1、简述哲学的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和区别。
首先,哲学的物质概念是从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具有最大共性的哲学范畴,体现了个性和共性、特殊和普遍、相对和绝对、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对立统一。
其次,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的理论研究的是物质的具体形态、结构和属性,而哲学的物质概念揭示的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共同本质即客观实在性。不管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所揭示的物质的具体形态、结构和属性如何千变万化,但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范畴所揭示的物质的客观实在性这一物质的共同本质,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不变的。
最后,哲学的物质概念根源于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但又高于它,并给以指导。
2. 怎样理解时间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有限性和无限性?
首先,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是指时间和空间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它的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是指时间和空间的特性的具体性、可变性。根据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时间和空间的特性随着物体运动的速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随着运动物体的质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时间和空间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形而上学时空观割裂了时间空间于物质运动的联系,否认时间空间的相对性。相对主义的时空观借口时间空间的特性和人们时空观念的可变性、相对性,否认时间空间的绝对性、客观性,陷入了唯心主义。
其次,物质运动的永恒性决定了作为物质运动形式的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时间的无限性是指物质世界的存在和发展的持续性是无限的,时间的无限性表明了物质世界的永恒性;空间的无限性是指物质世界的广延性是无限的,空间的无限性表明了物质世界的唯一性,即物质世界是唯一现实的世界。整个宇宙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无限的,但物质存在的各种具体形态在时间和空间上又都是有限的,在时间上都是有始有终,在空间上都是有边有迹的。时间和空间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
3、意识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
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的前提下,承认和重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性。人类意识的能动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点,是人能动地反映世界,又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
第一,意识反映客观物质世界是主动的,具有选择性和创造性。人在反映客观对象时总是工具实践的需要,带着一定的主观倾向和要求,抱着一定的动机和目的,不同主体会有不同的主观选择,表现出差别性来。意识对物质世界的反映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可以追溯过去,反映现实,预测未来。在现代科学认识中,意识的“超前反映”更为突出。
第二,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现实对象性。意识不仅创造性第反映世界,形成主观观念,而且可以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
第三,人的意识活动具有高度的自控性。
意识的能动作用能够促进事物发展或阻碍事物发展。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和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采取正取的行动,对事物的发展进程起积极的推动作用;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意识,会引导人们采取错误的行动,对事物的发展进程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4.简述意识的本质。
首先,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其次,意识所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则是主观的。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它的反映就必然带有特定个人或主体的主观色彩。个人的经验、社会地位、动机、兴趣和情绪乃至知识文化背景的不同,都会使人之间的反映表现出差异来。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第三,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只能是近似的反映,有时甚至是歪曲的反映。然而,任何一种反映,不管是近似的还是歪曲的反映,都是对于客观世界的反映;任何一种意识,即使是最荒唐的意识,也总具有它的客观原型。
5.简述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的关系及人工智能出现的意义。
首先,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人工智能的本质是对人的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是人的智能的物化。因此,人工智能可以模拟人脑的某些活动,取代人的部分脑力劳动,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人脑的功能。
其次,人工智能决不会成为人类智能,取代人的意识,人工智能和人类智能有着本质的差别:第一,人工智能不具备人的全部意识形式。人工智能属无意识的机械的物理过程,而人的意识活动却主要是生理的和心理的过程。第二,意识是社会的产物,意识活动要考虑社会后果。人工智能没有社会性。第三,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人工智能不具有人的主观能动性。智能机器的自动性是受命于人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人工智能的本质是对人的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是人的智能的物化。它不能完全替代、全面超过人类思维,更不能控制、统治人类本身。
最后,人工智能出现的意义。人工智能的出现不仅解放了人的智力,而且为研究人脑的意识活动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它说明了人的意识活动不管多么复杂,都是以客观物质过程为基础的,而不是什么神秘的超物质的东西,人们完全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方法来加以研究和模拟,它进一步证实了辩证唯物主义意识论的科学性。
6.简述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联系是客观的。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现象,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也不是人们强加给事物的。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着而存在的,这是一切事物的客观本性。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要求我们要从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出发,这是唯物辩证法同唯心辩证法、诡辩论的重要区别所在。
联系的普遍性包含着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世界上任何一个事物内部的诸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二是任何一个事物与其他事物也处于相互联系之中。联系是普遍的。这已为人类的实践经验和科学发展所证明。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交互作用中,不存在完全孤立的东西。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任何事物都是统一的联系之网上的一个网结,并通过它体现出联系的普遍性。
7. 怎样理解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第三,,矛盾分析方法是我们最根本的认识方法。人们认识事物就是要认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的原因,而事物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因此,矛盾分析方法是我们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8、.如何理解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内因即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事物的外部矛盾。内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内在本质,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它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所以内因是事物发展发根本原因。外因是指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外因可以促进或阻碍事物内部因素的形成和发展,可以加速或延缓事物变化的进程,但不能决定事物的性质和发展的方向。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它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
内因与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知道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这一原理是党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和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的哲学依据。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主要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反正,同时,我们也要争取好的国际环境,实行对外开放,以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
9.简述必然和偶然的辩证关系。
必然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的、确定的发展趋势,必然性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偶然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发展趋势,它对事物的发展起影响作用,加速和延缓事物的发展。这些都表现出二者的区别。
必然性和偶然性也是相互联系的 。一方面,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为必然性的发展开辟道路。另一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必然性和偶然性可以相互转化。
必须反对把必然性和偶然性割裂看来的错误观点。那种只承认必然性,反对偶然性的观点是机械决定论,往往导致宿命论;那种只承认偶然性,反对必然性的观点是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它往往导致唯意志论,又会导致宿命论。
10、简述辩证否定观的主要内容。
任何事物都包含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肯定是事物中保持其存在的方面,否定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
辩证的否定是包含肯定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自身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事物的发展从根本上讲,是新生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这种质变只有通过否定才能实现。
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事物是通过自身孕育的否定因素来否定自己,这个否定因素是吸取了事物自己发展中的一切有益的营养而生长起来的,所以,这种否定不仅无法割裂与旧事物的联系,反而充分体现了新旧事物之间的历史联系。
作为发展和联系环节的否定是扬弃。它克服了旧事物中的消极因素,保留它的积极因素。克服体现了发展过程的非连续性,保留体现了发展过程的连续性。
11、如何理解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辩证的否定观是我们坚信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依据。因为:
第一,事物都是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统一体,代表否定方面的新生事物是旧事物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第二,新生事物发展的方向,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第三,新生事物既吸取了旧事物的优点又克服了旧事物的缺点,并增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第四,在社会领域中新生事物代表着历史发展的方向,符合人们的根本利益,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拥护。
所以,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五、论述题参考答案
1、运用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必须把远大目标和实干精神结合起来。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巩固原有量变的成果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第一,既然事物的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的,为了推动事物的发展,我们做事情就必须具有脚踏实地的精神。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必须把远大目标与实干精神结合起来,要促成事物的质变,就必须首先做好量变的积累工作。急于求成、拔苗助长,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同时,当我们要保持某种质的相对稳定时,又要注意“防微杜渐”,要能够提前防范。
第二,既然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那么我们就应当重视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相互包含的复杂情况。注意区分根本质变和部分质变,以免犯冒进的错误;还要区分部分质变和量变,以免混淆事物质的界限。在事物的根本质变尚未到来时,要善于等待和积累,努力为根本质变创造条件;当事物进入根本质变时,要有不断开拓的勇气和能力,为新事物的壮大发展铺平道路。今天,我们已经完成了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部分质变,是不积累的结果。我们要抓住本世纪头20年这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加快发展,使我国由总体小康社会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进而在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第三,既然事物的发展是渐进性和飞跃的统一,我们就要努力掌握这个规律,自觉地按规律办事,不断进取,开拓创新。
2、运用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说明如何认识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艰巨性。
事物由肯定、否定到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从表现形态和发展态势上看,呈现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上升性或前进性,是事物发展不可逆的基本方向和趋势。在由辩证否定所构成的事物发展的链条中,每一次否定都是“扬弃”,是质变。事物发展到否定之否定阶段,经过两次辩证的否定,克服了前两个阶段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保留了前两个阶段的积极因素,又增加了新的内容。它推动着事物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但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事物的发展是螺旋式的上升运动,波浪式的前进。事物经过对立面的两次否定、两次转化,就表现为一个周期,表现为仿佛是“回到出发点的运动”,这种周期性既表现着事物发展过程的曲折性,又表现了事物发展过程的前进性。事物发展的曲折性还由于事物内部矛盾斗争及周围条件的复杂性,决定新事物否定旧事物要经过反复的斗争。由于某些偶然的原因,事物发展会出现暂时的倒退,这也是曲折性的一种表现。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原理是我们认识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艰巨性的哲学依据。
第一,事物的发展是螺旋式或波浪式发展的过程,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应当认清事物发展的总方向、总趋势,坚持前进,反对倒退;同时又要客观地对待发展中的问题,充分估计到事物发展中的困难。既要看到一定的曲折是正常现象,又要时刻注意把握前进的方向,尽量少走弯路。
第二,坚持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就要坚定人们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的信心。不可否认,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曲折,但它的目标符合中国的国情,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代表人类前进的方向,最终必然取得胜利。同时,要反对循环论和直线论。循环论片面夸大曲折性、回复性的一面,从根本上取消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直线论忽视或否认事物发展的曲折性,把前进的道路看成是笔直的。二者都是错误的。
3、如何理解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及其意义。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属性,二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
首先,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的双方相互吸引和相互联结的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和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暂时的、有条件的。
其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又相互联结。矛盾的同一性是包含着差别和对立的具体的同一,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矛盾的斗争性是寓于同一性之中的斗争性,同一性为斗争性提供场所和条件,没有同一性就没有斗争性。辩证法要求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同一。
矛盾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原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要求我们树立从对立中把握统一,从统一中把握对立的辩证的思维方法,不断解决矛盾。割裂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只承认同一性,否认斗争性,在绝对同一中上,在政治上会导致右错误;而只讲斗争不讲同一,在政治上会导致“左”的错误。
第二,这一原理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我们党在历史上在统一战线指挥对资产阶级的“又联合又斗争”的策略和在改革开放实行“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一国两制”的方针都是矛盾对立统一规律 的具体应用。
第三,善于发现和利用矛盾的对立统一的关系,从统一中发现和利用对立,从对立中发现和利用统一,可以促使事物的发展向有利于我们的方向转化。
4、如何理解矛盾问题的精髓?它有什么现实意义?
.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矛盾问题的精髓,它也可概括为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是相互对立的。一般、共性只是同类个别事物的共同本质,这种共性、一般不可能包含个性、个别的全部内容和所有方面,一般只包含了个性、个别的某一方面、某些特点,任何事物的个性都比共性丰富。
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又是同一的,是相互联结的。一方面,个性包含着共性,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个性一定与共性相联结而存在;另一方面,共性就存在于个性之中,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共性、一般、普遍也只能通过个性、个别、特殊才能显示出来。
第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区分是相对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教条主义夸大普遍性,经验主义夸大特殊性,它们各执一端,都是错误的。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在实践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5.试用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辩证关系原理说明社会稳定和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
首先,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的基本原理的主要内容是: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特殊存在方式,是指一事物对于其他事物来说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或者是指事物的性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暂时的、相对的、有条件的。在绝对运动中有相对静止,在相对静止中有绝对运动。割裂运动和静止,夸大绝对运动而否定相对静止,必然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反之夸大相对静止而否定绝对运动,必然导致形而上学的不变论,二者都是片面的。认识相对静止有重要意义,它是运动的量度;是物质分化的根本条件;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事物的可能。
其次,运动和相对静止辩证关系的基本原理是我们分析和理解社会稳定和发展之间辩证关系的哲学依据。
社会稳定是一种相对静止的形式,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中,要充分认识到稳定与发展的辩证关系。第一,稳定是发展的基础,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没有稳定就没有发展。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今天以起来。第二,“发展是硬道理”,发展绝对的,稳定是相对的。没有发展也就没有稳定。发展和稳定相比较,发展是主要的。只有发展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才能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着的各种矛盾。第三,要把不断改善人们生活作为处理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稳定中推进改革的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稳定。
6.以抗击“非典”为例,说明尊重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既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又要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而认识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非典型肺炎是人类从未遇到的新的疾病,最初人们对它的了解的仅仅是它的外在反映和表现,如发烧、干咳、无力乃至呼吸衰竭,这些症状和流行感冒与肺炎有些相似。但随之肆虐起来的“非典”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战胜“非典”。战胜“非典”要有针对性的药物和治疗手段,这些措施的使用,必须基于对非典的病因、病根、流传等规律要有一定的了解。否则就无的放失。
同时,掌握“非典”起因以及传播的规律,人们也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人的意识对于物质世界的反映是一个具有选择性和创造性的过程。科研人员正是通过对非典型肺炎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形成了初步认识和治疗方案,确定了付诸实际行动的目标及其实施步骤、方法,并且凭借使意识物化的物质手段,以达到目的的。
总之,要在抗击“非典”过程中,正确地、充分地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必须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就目前人类对“非典”的认识、治疗和预防的实际情况看,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域,还有许多没有解决的难题,因此,意识能动性的发挥并不是没有限制的,只有深入实践深入观察和研究,才能找出规律,认识到本质,取得突破性的成果。
7. 如何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的基本内容?
我们可以从实践的内涵、特点、结构、功能、形式几个方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说的实践,是人们为着满足一定的需要而进行的能动的改造和探索物质世界的活动。这种活动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客观性。人们的实践活动和主观认识活动不同,具有明显的客观实在性。第二,能动性。改造和探索物质世界的实践活动是人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第三,社会历史性。人们的实践不是孤立的个人活动,而是社会活动,人们总是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才能从事实践活动。
实践由实践主体、实践客体和实践手段三个方面构成。实践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之中的具有实践能力的人。实践客体是指社会主体所要探索或改造的对象。它主要包括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人类客体。实践手段是社会主体在探索或改造现实世界活动中所使用的工具。实践主体、实践手段、实践客体三个方面综合作用而构成现实的实践活动。
实践具有两大社会功能:第一,具有实践创造客体价值的功能。一般地说,世界上一切有益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价值成果,都是由人的实践活动创造出来的,本质上都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第二,实践具有优化主体的功能。人的实践活动,既改造了客体也改造了主体,既创造客体价值也提高主体素质,促进人的发展。
在现实的社会中,实践活动通常表现为三种基本形式:生产实践是处理人类和自然关系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是处理社会内部人与人的关系、改造社会的活动。科学实验是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分化和形成的一种相对独立的实践形式。生产实践、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以及科学实验既互相独立,又互相联系,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8、结合实际说明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及其基本环节。
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就是指实践。它不仅造就了社会依存的自然基础,而且缔造了人类社会历史。人是惟一没有让自然界来规划其生活的存在物。由于自然界却无法自发满足人的需要,因而人类必然面临着选择自己生活方式、创造自己生活环境的任务,要根据自己的本性、需要和能力,通过劳动来创造自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条件,并且在改造自然创造自身赖以存在的自然基础的同时,也就创造了人类社会本身。
在造就自然基础和人类社会的活动中,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水平不断提高,并形成了体现人的能动特点的实践环节。这些实践环节主要包括:
第一,实践决策。实践决策是直接关系到实践活动成败的关键。为了保证实践活动的成功,一个首要前提,就是实践决策必须坚持“合目的”和“合规律”这一双重尺度。例如,建造长江三峡水利工程,就必须一方面必须尽量正确、全面地反映该工程所涉及的自然规律和事物的客观属性,这是作出科学决策的基本前提。另一方面,必须研究该工程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充分考虑、权衡实践活动的整体效益。不仅要看到目前利益,也要顾及长远利益;不仅要顾及局部利益,更要着眼于整体、全局的利益。
第二,实践目标的制定。当实践主体作出进行某项实践活动的决策时,就要开始制定实践目标。实践目标不是对现存事物的简单反映,而是对经过实践改造以后将要出现的东西的提前反映。这种提前反映是以对现存事物的反映为基础的。如建造三峡工程,就要认识三峡的地貌和地质,水的流量和速度,历史上的最低水位和最高水位,建造大坝材料的质地、强度、硬度、防锈、防腐蚀的性能,它们之间的力学结构规律,水流力学规律等,这是对现存事物的认识,是实践目标的一个方面;要构成实践目标,还要把关于将要建造的大坝的认识加上去,如大坝的规模、造型、结构和功能等。这样,才能形成关于待建大桥的实践目标。
第三,实践的组织和管理。实践目标制定之后,实践的运行提到议事日程。除了选择好实践工具、优化实践主体之外,科学的组织管理就成为实践活动持续、健康、高效运转的基本保证。如对三峡工程的管理就包括人员管理、物资管理、资金管理、施工管理、信息管理、时间管理等。这些管理能使实践活动朝着既定目标有序和高效地运行。
第四,实践结果的检验。实践过程的终结,形成了相应的实践结果。实践结果是实践过程中各种因素融合的产物。它意味着实践目标在被改变了的客体中的实现程度。主体的一切努力也就最终凝结在这种对象物之中。
9、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相结合的原理及其意义。
首先,世界的具体物质形态无限多样。这是客观世界各种不同物质运动规律综合作用的结果。
其次,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包括意识现象,归根到底都是物质的表现形态或物质的属性和存在形式;世界上的一切发展、变化和过程都是物质运动的具体表现,其原因在物质世界本身。世界是物质运动的多样性的统一。
最后,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原理的意义在于:
第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坚持彻底唯物主义,批判宗教迷信、唯心论、二元论和机械唯物主义的思想武器。
第二,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集中体现了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规律性;“求”就是探求和研究。实事求是,就是要求我们尊重客观现实,尊重客观规律。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第三,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也是我们正确运用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方法的重要前提。物质世界既是统一的又是多样的,即多样性的统一。这就要求我们在一切工作中,既要坚持基本原则的集中统一,又要做到方式方法的灵活多样。
六、材料题
1.答案要点:
(1)王充把“气”当作万物的本原,赫拉克利特把火当作世界万物的本原,他们的物质观都属于朴素的唯物主义。他们的物质观的共同点是把客观物质世界体系归结为某种具体的物质,用特殊的物质说明世界的本质,这种说法是不成立的,但他们都坚持了唯物主义的立场,用世界本身去理解世界,这是他们哲学思想的可贵之处。
(2)霍布斯的物质观,把物质归结为不依赖于我们思想的东西,较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进步,但是他把物质的特性归纳为它的广延性,他对物质的定义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这种物质观的特点是:第一,用物质某种具体形态或某种属性来定义物质;第二,这种物质观企图用某种不变的终极的物质来解释运动、变化的世界是不成立的。第三,这种物质观是不彻底的、不完全的,不能解释社会运动的物质性。
(3)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物质概念的基本思想是: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对一切可以从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因而它既包括可以从感觉或感知的自然事物,也可以为人感觉的人的感性活动即人的实践活动;这种客观实在独立于我们的精神而存在,为我们精神所反映。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整个理论体系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它体现了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体现了本体论与认识论的统一,因此它为辩证法和认识论奠定了坚实的唯物主义的基础。
2.答案要点:
(1)材料1中旧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狄德罗等虽肯定了作为实践形式之一的科学实验的能动作用,但他们只是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中肯定了科学实验这种对具体的社会实践形式的作用,并没有对实践概念做出全面的科学的解释和论证,因此,他们的实践观是片面的。例如费尔巴哈提到实践,认为理论不能解决的问题,实践能够解决,但他说的实践只是个人的生活实践,是饮食男女、生物适应环境的活动;或是卑鄙的犹太人的利己主义活动,他完全不理解人类实践活动的本质。
(2)王守仁和费希特的知行观把行归结为知,是把客观实践消融于主观精神活动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实践观。主观唯心主义者黑格尔认为人们在认识真理的过程中,一方面是用客观存在的观念来克服理念的片面主观性;另一方面,不用实践的观点克服客观理念的片面性。前一方面属于观念的理性活动,后一方面属于观念的实践活动。在他看来,人们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从主观的观念达到客观真理,但是在黑格尔那里,实践只不过是他虚构的“绝对观念”这种客观精神的自我运动的一个环节,仍然只是一种精神性的活动。
(3)材料3中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所谓实践,只是人有目的进行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地分析了矛盾的本性,认为必须在主观与客观,人与世界的对立统一中去把握实践。从历史来看,劳动实践使人类从自然界中分离出来,并使统一的物质世界分化为物质和精神两个对立的方面,同时还是由于人的实践活动才使人们的主观意识能够反映客观物质世界并改造物质世界。因此,实践既是主观与客观、人与世界的对立的基础,又是使对立双方达到统一的基础。
3.答案要点:
(1)文明冲突论的实质是西方文明中心论。主张文明冲突是21世纪的在主导线索,本质上是认为世界各国不同的文明有着不可调和的对立性,西方文明是世界文明体系中最优秀的,因此,文明冲突是要以西方文明为轴心。“9·11”恐怖事件后有人接借题发挥,或主张十字军东征,或者增长圣战,这是把恐怖主义与某种具体的文明混同起来的错误观点,这种观点是西方文明中心论的翻版。
(2)材料3 是对正确认识世界文明发展的观点。世界文明是多样的,由于各种经济、文化、生活习惯和政治背景的不同,必然会产生不同文明。不同文明之间势必会有种种差异,这种差异性甚至会发展到冲突的程度。但是,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对立总是包含着统一性的对立。在当今时代,在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下,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即使在相互差异甚至相互冲突的文明之中也不可能仅仅是对抗和矛盾,必定会有许多共通性,并通过差异产生互补,从而,相互促进,以便互相借鉴对方有利的因素发展自己。
(3)世界文明发展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辩证作用过程。一方面文明是多样的,各种文明形态都是历史发展的结果,都应该得到普遍的尊重和保护。另一方面,又要看到各种文明之间又内在地具有统一性,都是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都呈现出越来越丰富的内容。正是这种又多样又统一的内在矛盾推动着文明的进步。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各种文明之间应该相互学习和借鉴,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4.答案要点:
(1)针对黄金周,有两种相反意见。
持肯定观点认为,黄金周现象最大的意义在于,它显示了或者说在客观上表现出人们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黄金周的消费大量体现在对劳务性产品的支出上,它是多元化多层次的,没有自然限度。就目前而言,推动这部分产品的发展才是扩大消费的根本动力和源泉。黄金周是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越来越富裕的结果。
持否定观点认为,价值总是要通过生产劳动出来的。不是花钱买出来的,不是放假给放出来的。放假期间看起来消费多了,但这是一种假象,因为并不能刺激总消费。在这一段时间的前和后消费会有减少。同时这一段时间,旅游业集中消费很多,但其它一些行业的消费却下降了。而且在黄金周的旅游会使交通拥挤、环境受到一些不文明的游客的破坏、无法有效休息等许多弊端。
(2)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事物中的各种矛盾和矛盾的各个方面,在事物发展中是不平衡的。这实际上也是矛盾特殊性的一种表现。事物中各种矛盾发展不平衡是指在复杂事物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个是主要矛盾,其余矛盾则为次要矛盾,或叫非主要矛盾。主要矛盾的存在决定和影响次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对事物发展起主要作用;次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也产生作用,不可忽视。另外,矛盾的主次地位不是僵死固定的,条件的变化也会促使主次矛盾之间的转化。事物中矛盾的各个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指在每对矛盾的两个方面中,有一方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另一方则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主要方面和矛盾次要方面在事物发展中所起作用是不一样的。特别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它决定着事物的性质。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发生相互转化。
(3)结合矛盾发展不平衡原理来分析黄金周,就可以得出以下方法论的启示和结论:
一是在一切工作中必须分清主次,要集中主要力量去解决主要矛盾,切忌不分主次,平均使用力量。就中国目前情况而言,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根本任务。只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才能有效地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矛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同时也应该看到,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生产力发展很快,综合国力大大加强,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愈来愈丰富和多样化。在这种形势下,黄金周是符合国情的,它可以适度缓解人们紧张工作的疲劳,促进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消费,回笼货币,从而推动生产发展。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它决定了事物的性质,也就是对黄金周的总体肯定评价。
二是在工作中要坚持“两点论”,即坚持对事物进行矛盾分析,又要坚持“重点论”,即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结合起来,既要坚持对事物进行矛盾分析,又要在矛盾分析中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重点;反对均衡论和折衷主义。应该承认黄金周也有一些负面影响,对这些问题也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是学会“弹钢琴”,即在工作中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同时,要注意次要矛盾的解决和矛盾次要方面情况的发展,注意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虽然黄金周期间旅游业集中消费很多,但其它一些行业的消费却下降了。要善于综合考虑问题,促进各行各业的均衡发展。
5.答案要点:
(1)材料1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规律。材料2 是历史循环论。历史循环论主张历史有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沿着一定的顺序进行的,这是其合理性的一面。但是他们不懂得社会发展是根本动力是物质资料的是生产方式,不懂的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不能把社会发展的规律真正揭示出来,不能理解社会是由低级向高级的不断的发展过程,只是用机械的循环的观点区看待历史,因此循环论是不科学的。
(2)材料1是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在社会历史发展领域的真实写照。事物的发展经历了肯定、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三个环节两度否定完成一个周期。否定之否定阶段仿佛是向出发点的复归,但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道路严格相似于肯定阶段又高于肯定阶段的阶段。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公有制、各种形式的私有制,再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公有制,这一辩证过程从内容上看是事物自己发展自己,从表现形态看则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曲折前进的过程。上升性或前进性是事物发展不可逆的总方向、总趋势。
(3)材料1和材料3 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二者的共性在于,人们都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