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试题27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9-05-12 11:44:41
三、判断题
1.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是德育的客体。 ( )
2. 目标管理模式最早是由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 ( )
3. 学习动机是决定学习效果的唯一条件。 ( )
4. 德育起于道德知识教育,终于道德行为。 ( )
5. 短时记忆保持的时间大约是2秒到5秒。 ( )
6. 新教师与讲师型教师的区别主要在于二者的知识量不同。 ( )
7. 学生是影响师生关系的最主要因素。 ( )
8. 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
9.苛勒的完形一顿悟说与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说是互相排斥对立的。 ( )
10.实物直观的优势在于容易突出事物的本质要素和关键特征。 ( )
11.中国古代的庄子是内发论的代表。 ( )
12.教育历史上的“儿童中心论”是学生观的一种典型代表。 ( )
13.学习是指学习者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 )
14.布鲁纳提出了著名的掌握学习理论,即向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提供最佳的教学和给予足够的学习时间而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掌握的程度。 ( )
15.客体内容丰富、新颖又富于变化有助于注意的稳定。 ( )
16.痕迹衰退说是一种对遗忘原因的最古老解释。它起源于亚里士多德,由桑代克进一步发展。 ( )
17.人格中的性格是后天的,是社会文化模式的刻印,有可能改变,无好坏之分。 ( )
18.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 ( )
19.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比欧美现代学制的建立早。 ( )
20.个体发展具有阶段性,所以教育者要因材施教。 ( )
四、简答题
1.举例说明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2.简述人格的基本特性。
五、综合分析题
1.教学设计一:在教学求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教师讲授如下:连接AC,因为三角形ABC与三角形CDA的三边分别相等,所以,这两个三角形全等,三角形ABC的面积等于1/2底乘高,所以,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等于底乘高,命题得到证明。然后,教师列举很多不同大小的平行四边形,要求学生求出它们的面积,结果每个问题都正确解决了。下课前,教师又布置了十几个类似的问题作为家庭作业。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