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解放军文职 > 解放军文职专业 > 农学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植物生理学习题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7-06-02 21:28:50
 

绪  论
一、名词解释
植物生理学(plant physiology)是研究植物生理生命活动(生长发育与形态建成、物质与能量转化、信息传递与信号传导等)规律的的科学。
 
 
 
 
 
 
 
 
 
 
 
 
 
 
 
 
 
 
 
 
第一篇植物的物质生产和光能利用
第一章植物的水分生理
一、名词解释
质外体途径(apoplast pathway)是指水分通过细胞壁、细胞间隙等没有细胞质部分的移动,水分在质外体中移动阻力小,速度快。
共质体途径(symplast pathway)是指水分从一个细胞的细胞质经过胞间连丝,移动到另一个细胞的细胞质,形成一个细胞质的连续体,水分在共质体中移动阻力大,速度缓慢。
根压(root pressure)是由于根系的生理活动不断向根部导管积累有机和无机溶质,使其水势下降,导致土壤及周围细胞的水分向根部导管流动,这种由根系自身代谢活动使水势梯度引起水分进入中柱后产生的压力就是根压,是根系吸水的动力之一。
水分临界期(critical period of water)是指植物对水分不足特别敏感、最易受害的时期,一般是孕穗期,即从四分体到花粉粒形成的时期。
二、思考题
1、将植物细胞分别放在纯水和1 mol•L-1蔗糖溶液中,细胞的渗透压、压力势、水势及细胞体积各会发生什么变化?
【答案】在纯水中,各项指标都增大;在蔗糖中,各项指标都降低。
【分析】细胞与细胞(或溶液)之间的水分移动与否移动方向取决于两者的水势差异,水分总是从水势高处流向水势低处。在正常情况下,植物细胞的水势为负值,在土壤水分充足的条件下,一般植物的叶片水势为﹣0.8~﹣0.2 MPa。
(1)将植物细胞放在纯水中,纯水的水势为0(大于植物细胞的水势),故植物细胞会吸水,渗透势、压力势及水势均会上升,细胞体积变大。当吸水达到饱和时,细胞体积达最大,水势最终为0,渗透势和压力势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各组分不再变化。
(2)当植物细胞放在1 mol•L-1蔗糖溶液中,根据公式计算蔗糖溶液的水势ψw=﹣icRT=﹣1 mol•L-1×0.0083 L•MPa•K-1×(273+27) K=﹣2.49 MPa(设温度为27℃,已知蔗糖的解离系数i=1),由于细胞水势大于蔗糖溶液的水势,因此细胞会失水,渗透势、压力势及水势均会减小,细胞体积缩小,严重时还会发生质壁分离。如果细胞处于初始质壁分离状态,其压力势为0,水势等于渗透势。
2、水分是如何进入根部导管的?水分又是如何运输到叶片的?
【答案】水分从土壤进入根部导管以及进一步运输到叶片的全过程为:土壤水分→根毛→根皮层→根中柱鞘→中柱鞘薄壁细胞→根导管→茎导管→叶柄导管→叶脉导管→叶肉细胞→叶肉细胞间隙→气孔下腔→气孔→大气。
水在这个体系中的运输基本上是依从高水势到低水势而进行。
(1)水分进入根部导管及运输到枝叶,包括主动吸水和被动吸水两种方式。主动吸水的动力是根压,根系的生理代谢活动(如矿质离子的主动吸收等)导致根内部溶质浓度增大,使细胞水势降低,从而低于土壤水势,土壤水分会顺着水势梯度进入根内。被动吸水的动力是蒸腾拉力,枝叶的蒸腾作用丢失大量水分所产生的低水势把水分传到到根部,导致根部水势降低,引起根系的吸水。植物体内水分向上运输的动力下有根压,上有蒸腾拉力,一般后者是主要动力。
(2)水分进入根部再运输到叶片的过程可分为3条途径:
A、质外体途径:水分通过细胞壁、细胞间隙等没有细胞质部分的移动,阻力小,移动速度快。
B、跨膜途径:水分从一个细胞移动到另一个细胞,要两次通过质膜,还要通过液泡膜。
C、共质体途径:水分从一个细胞的细胞质经过胞间连丝,移动到另一个细胞的细胞质,形成一个细胞质的连续体,移动速度较慢。
这三条途径共同作用,使根部吸收水分。根系吸水的动力是根压和蒸腾拉力。运输到叶片的方式:蒸腾拉力是水分上升的主要动力,使水分在茎内上升到达叶片,导管的水分必须形成连续的水柱。造成的原因是:水分子的内聚力很大,足以抵抗张力,保证由叶至根水柱不断,从而使水分不断上升。
3、如何利用水分亏缺的生理变化应用于农业生产,以达到节水高产双赢的目的?
【答案】利用作物不同生育时期需水要求、水分胁迫条件下抗逆生理变化,在不影响产量的前提下进行节水灌溉,可达到节水高产双赢的目的。例如,喷灌、滴灌、调亏灌溉(RDI)和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溉(CRAI)可显著提高水分利用效率而不降低产量或可增加产量。
RDI技术是在作物的非临界期减少灌水(亏缺),使作物处于干旱胁迫状态,减少蒸腾耗水和延缓营养生长,而把有限的水量集中供给作物的水分临界期,满足生殖器官形成和生长的要求。
CRAI技术:一方面使部分根系处于土壤干燥的区域(干燥区)中,作物受到水分胁迫,根部形成大量ABA,传送到叶片,气孔开度减小,降低蒸腾耗水;另一方面,使部分根系处于灌水的区域(湿润区)中,作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满足正常的生理活动需要。干燥区和湿润区交替灌溉,交替胁迫后次生根大量增加,根系吸肥能力增加,水分利用效率(WUE)明显提高,该技术在应用中改为隔沟交替灌溉、交替滴灌系统等。
 
 
 
 
 
 
 
 
 
 
 
 
 
 
 
 

第二章植物的矿质营养
一、名词解释
大量元素(macroelement)是在植物体内含量较多,占植物体干重达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碳、氮、氧、氢、钾、钙、镁、磷、硫和硅等。
微量元素(microelement)是指植物体内含量甚微,稍多即发生毒害的元素,包括氯、铁、硼、锰、钠、锌、铜、镍和钼等。
溶液培养(soiution culture method)是指在含有全部或部分营养元素的溶液中栽培植物的方法,亦称水培、无土栽培。
诱导酶(induced enzyme)又称适应酶(adaptive enzyme)是指植物体本来不含有,但在特定外来物质的诱导下,可以生成的酶。如硝酸还原酶可被NO3—所诱导。
二、思考题
1、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如何鉴别植物发生了缺氮、缺磷和缺钾现象?若若发生上述缺乏的元素,可采用哪些补救措施?
【答案】可根据氮、磷和钾元素专一缺乏症状并结合化学分析法进行鉴别。补救措施:一般可采取追施速效肥的方法进行补施无机肥,并结合叶面施肥。
(1)缺乏症状鉴别及补救措施
缺氮:植物矮小,叶小色淡或发红,分枝少,花少,子实不饱满,产量低。
补救措施:施加氮肥。
缺磷:生长缓慢,叶小,分枝或分蘖减少,植株矮小,叶色暗绿,开花期和成熟期都延迟,产量降低,抗性减弱。
补救措施:施加磷肥。
缺钾:植株茎秆柔弱易倒伏,抗旱性和抗寒性均差,叶色变黄,逐渐坏死,缺绿开始在老叶。
补救措施:施加钾肥。
(2)对叶片进行元素含量的分析。
2、根部细胞吸收的矿质元素通过什么途径和动力运输到叶片?
【答案】(1)根部吸收的离子进入中柱可通过共质体途径和质外体途径。矿质元素被根部的表皮细胞吸收后,经胞间连丝或质外体从一个细胞运输到另一个细胞,再经皮层细胞和内皮层,最后到达中柱。累积在液泡里的离子不参与这种运输。一般认为径向运输的动力主要来自根部外周细胞与中柱薄壁细胞之间离子的浓度差。此外,离子在细胞质中可能吸附于蛋白质分子上或微囊中,后者随着胞质环流而运动。离子到达中柱薄壁组织后,再被分泌到中柱导管里,随蒸腾流运向植物的地上部分。
(2)矿质元素以离子或其他形式进入根部导管后,靠根压和蒸腾拉力两个动力从根部向上运输到地上部分(主要通过木质部导管或管胞),离子也可以顺着浓度梯度扩散。水分在上升的途中,导管周围的细胞可以从导管中吸收离子,通过横向运输到韧皮部而进入叶肉细胞。
3、引起嫩叶发黄和老叶发黄的分别是什么元素?请列表说明。
 嫩叶 老叶
引起叶片发黄的元素 S、Fe、Cu K、N、Mg、Zn、Mo
 Mn
 
 
 
第三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
一、名词解释
荧光现象(fluorescence)是指叶绿素溶液在透射光下呈绿色,而在反射光下呈红色的现象。
增益效应(enhancement effect)是指红光和远红光协同作用而增加光合效率的现象。
光合链(photosynthetic chain)是指在类囊体摸上的PSII和PSI之间几种排列紧密的电子传递体完成电子传递的总轨道。
光呼吸(photorespiration)是植物的绿色细胞依赖光照,吸收O2和放出CO2的过程。
光饱和点(light saturation point)当达到某一光强度时,光合速率不再增加,此光强就是光饱和点。
光补偿点(light compensation point)是指同一叶子在同一时间内,光合过程中吸收的CO2与光呼吸和呼吸作用过程中放出的CO2等量时的光照强度。
二、思考题
1、光合作用的O2是怎样产生的?
【答案】水裂解放氧是水在光照下经过PSII的放氧复合体(OEC)作用,释放O2,产生电子,释放质子到类囊体腔内,反应方程式为:2H2O→O2+4H++4e-。放氧复合体位于PSII类囊体膜腔表面。由多肽及放氧有关的锰复合物、氯和钙离子组成。当PSII反应中心色素P680受激发后,把电子传递到脱镁叶绿色。脱镁叶绿素就是原初电子受体,而Tyr是原初电子供体。失去电子的Tyr又通过锰簇从水分子中获得电子,使水分子裂解,同时放出氧气和质子。(Kok等根据一系列瞬间闪光处理叶绿体与放氧的关系提出解释水氧化的机制:O2的释放伴随着4个周期性的摆动,S0、S1、S2、S3和S4表示放氧复合体的不同氧化还原状态,每吸收1个光量子推动氧化钟前进一步,呈现不同状态,即每次闪光后放氧复合体积累1个正电荷,积累到4个正电荷(S4)时,即第3次闪光产生强氧化剂S4,S4不稳定,将水裂解释放氧气,同时S4回转为S0,如此循环。每1个循环吸收4个光量子,氧化2个水分子,向PSII反应中心传递4个电子并释放4个质子和1个氧分子。)
2、一般来说,C4植物比C3植物光合产量要高,试从它们各自的光合特征及生理特征比较分析。
【答案】(1)高光效。C4植物转运1molCO2要消耗2molATP,但CO2在鞘细胞中浓缩3~10倍(60μM),有利于羧化反应。(2)C4植物的PEP羧化酶对CO2亲和力高,能利用低浓度CO2。C3植物CO2的固定是通过Rubisco的作用来实现的,而在C4植物中CO2首先被PEP羧化酶固定。尽管两种酶都可以固定CO2,但PEP羧化酶对CO2的亲和力远远大于Rubisco。尤其是当外界干旱,气孔关闭时,C4植物能够利用细胞间隙中低浓度的CO2,继续生长。(3)低光呼吸。C4途径具有CO2泵的作用,把外界CO2泵入维管束薄壁细胞,增加维管束薄壁细胞的CO2/O2的值,使Rubisco向更有利于羧化方向进行,因此C4植物光呼吸的效率非常低。另外,C4植物的光呼吸只限在鞘细胞,光呼吸放出的CO2被“花环”结构叶肉细胞利用,不易漏出。在高光强、高温及干燥气候条件下,C4植物光合效率远远高于C3植物的。(4)鞘细胞中央缺少PSII,鞘细胞光合固碳时放O2较少,有利于羧化反应。(5)C4植物的光合产物就近运输到维管束,避免积累光合产物,对光合作用产生抑制。
 C3植物 C4植物
叶片结构 无花环结构,只有一种叶绿体 有花环结构,两种叶绿体
叶绿素a/b 2.8±0.4 3.9±0.6
CO2固定酶 Rubisco PEPcase/Rubisco
CO2固定途径 卡尔文循环 C4途径和卡尔文循环
最初CO2接受体 RUBP PEP
光合速率 低 高
CO2补偿点 高 低
饱和光强 全日照1/2 无
光合最适温度 低 高
羧化酶对CO2亲和力 低 高,远远大于C3
光呼吸 高 低
3、据你所知,叶子变黄可能与什么条件有关,请全面讨论。
【答案】高等植物叶片的颜色主要取决于绿色的叶绿素和黄色的类胡萝卜素之间的比例,叶片变黄多与以下因素有关:
(1)水分的缺失。水分是植物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的基础。
(2)矿质元素的缺失。有些矿质元素是叶绿素合成的元素,有些矿质元素是叶绿素合成过程中酶的活化剂,这些元素都影响叶绿素的形成,出现叶子变黄。
(3)光条件的影响。光线过弱时,植株叶片中叶绿素分解的速度大于合成的速度,因为缺少叶绿素而使叶色变黄。
(4)温度。叶绿素生物合成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酶的参与,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酶的活动,从而影响叶绿素的合成。
(5)叶片的衰老。叶片衰老时,叶绿素容易降解,数量减少,而类胡萝卜素比较稳定,所以叶色呈现出黄色。
4、“霜叶红于二月花”,为什么霜降后枫叶变红?
【答案】霜降后,温度降低,体内积累了较多的糖分以适应寒冷,体内的可溶性糖增多,促进形成较多的花色素苷,由于花色素苷呈红色,故叶子就呈红色的了。
 
 
 
 
 
 
 
 
 
 
 
 
 
 

第二篇植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
第四章植物的呼吸作用
一、名词解释
糖酵解(glycolysis)是指胞质溶胶中的己糖在无氧状态或有氧状态下均能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也称EMP途径。
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TCA)是指糖酵解进行到丙酮酸后,在有氧条件下,通过一个包括三羧酸和二羧酸的循环而逐步氧化分解,形成水和CO2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戊糖磷酸途径(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PPP)是指葡萄糖在胞质溶胶和质体中的可溶性酶直接氧化,产生NADPH和一些磷酸糖的酶促过程。
呼吸链(respiratory chain)指呼吸代谢中间产物的电子和质子,沿着一系列有顺序的电子传递体组成的电子传递途径,传递到分子氧的总过程。
解偶联(uncoupling)指呼吸链与氧化磷酸化的偶联遭到破坏的现象。
抗氰呼吸(cyanide-resistant respiration)在氰化物存在下,某些植物呼吸不受抑制,这种呼吸称为抗氰呼吸。
末端氧化酶(terminal oxidase)是把底物的电子通过电子传递系统最后传递给分子氧并形成水或过氧化氢的酶类。
二、思考题
1、糖酵解(EMP)、三羧酸循环(TCA)、戊糖磷酸途径(PPP)和氧化磷酸化过程发生在细胞的哪些部位?这些过程相互之间有什么联系?
【答案】糖酵解和戊糖磷酸途径在细胞质中进行,三羧酸循环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氧化磷酸化在线粒体内膜中进行。它们是相互联系的,糖酵解过程是细胞利用呼吸底物蔗糖等分解成葡萄糖,葡萄糖进一步转变为丙酮酸的过程;而三羧酸循环是丙酮酸在有氧条件下分解成CO2和H2O的过程。戊糖磷酸途径是糖酵解的中间产物G6P转变为6-磷酸葡萄糖酸,然后进一步产生CO2和生成NADPH的过程。氧化磷酸化在生物氧化中,电子经过线粒体的电子传递链传递到氧,伴随ADP和磷酸合成ATP的过程。通过氧化磷酸化可形成ATP供植物生命活动的需要。
2、用很低浓度的氰化物和叠氮化合物或高浓度的CO处理植物,植物很快会发生伤害,试分析该伤害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上述的处理方法会造成植物的呼吸作用的抑制,抑制植物体内最主要的末端氧化酶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活性,使得植物不能进行正常的呼吸作用,为植物体提供的能量也减少了,从而造成了伤害的作用。
 
 
 
 
 

第五章植物体内有机物的代谢
一、名词解释
初生代谢物(primary metabolite)初生代谢的产物,如糖类、脂肪、核酸、蛋白质等。
次生代谢物(secondary metabolite)由糖类等有机物次生代谢衍生出来的物质。
二、思考题
1、植物产生的次生代谢物对人类有什么作用?
【答案】植物次生代谢物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医药原料和工业原料。
现代人的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治疗大多依赖植物次生代谢物,如强心苷是心脏病的常规治疗药物,又如红豆杉紫杉醇(taxol)是目前最有效的天然抗癌药物;人参皂苷和银杏黄酮更是传统的保健良药。天然药物的研究已经成为人们寻求解决现代疾病的主要手段。
植物次生代谢物在食品工业和化学工业中的应用更为广泛:大部分天然食品色素来源植物次生代谢物;紫草素可以用作化妆品颜料;甜菊苷是一种理想的无热量天然甜味剂;杜仲树叶内的杜仲胶具有非常奇特的形状记忆性质,被广泛地应用于医疗化工等领域。
利用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的方法调节控制植物的次生代谢,已成为人们控制改良植物品质、造福人类的重要手段。
 
第六章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

第三篇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第七章细胞信号转导
一、名词解释
跨膜信号转导(transmembrance transduction)指信号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之后,通过受体将信号传递进入细胞内的过程。
信号(signal)对植物体来讲,环境的变化就是刺激,就是信号。
受体(receptor)是指能够特异地识别并结合信号、在细胞内放大和传递信号的物质。
细胞内受体(intracellular receptor)指位于亚细胞组分如细胞核、液泡膜上的受体。
 
 
 
 
 

第八章植物生长物质
一、名词解释
植物生长物质(plant growth substance)是一些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物质。
植物激素(plant hormone)是指一些在植物体内合成,并从产生之处运送到别处,对生长发育产生显著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指一些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人工合成的物质。
植物生长延缓剂(plant growth retardator)是赤霉素类,使植株矮小,茎粗,节间短,叶面积小,叶厚,叶色深绿,不影响花的发育。
二、问答题
1、香蕉、芒果、苹果等果实成熟期间,乙烯是怎样形成的?乙烯又是怎样诱导果实成熟的?
【答案】香蕉、芒果和苹果等果实属于呼吸跃变型果实,在其果实成熟期间通过组织释放的少量乙烯、通过伤害或施用外源乙烯等因素的诱导,通过乙烯对其生物合成的自我促进作用而导致大量乙烯的形成。(乙烯的形成过程:Met→SAM→ACC+O2→ET)
乙烯促进果实成熟的原因:(1)促进呼吸强度,诱导呼吸跃变,加快果实成熟代谢;(2)增加果实细胞膜的透性,使气体交换加速,呼吸代谢加强,还使得膜的分室作用减弱,酶能与底物有效接触;(3)诱导多种与成熟有关的基因表达,这些基因的产物包括多种与果实成熟有关的酶,如纤维素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几丁质酶等加速胞内大分子的降解和转化。上述三个方面的原因导致某些肉质果实出现呼吸聚变,进而引起果实内的各种有机物质发生急剧变化,使果实甜度增加,酸味减少,涩味消失,香味产生,色泽变艳,果实由硬变软,最终达到完全成熟。
2、生长素(IAA)与赤霉素(GA),生长素(IAA)与细胞分裂素(GTK),
赤霉素(GA)与脱落酸(ABA),乙烯(ET)与脱落酸(ABA)各有什么相互关系?
【答案】生长素与赤霉素的关系:(1)两者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作用:两者都能促进细胞分裂,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延缓器官衰老与脱落,都能调节与生长相关的基因表达。GA有抑制IAA氧化酶活性的作用,能防止IAA的氧化;GA能增加蛋白酶的活性,促进蛋白质分解,色氨酸数量增加,有利于IAA的生物合成;GA促进生长素由束缚型转变为自由型。(2)两者的生理效应有明显的不同,IAA促进细胞核分裂,对促进细胞分化和伸长具有双重作用,即在低浓度下促进生长,在高浓度下抑制生长,尤其是对离体器官的效应更加明显,还能维持顶端优势,促进不定根的形成,促进雌雄分化,诱导单性结实;而GA促进分裂的作用主要是缩短了细胞周期中G1期和S期,促进整体植株细胞伸长的效应更明显,无双重效应,抑制不定根的形成,另外GA可以促进雌雄分化,诱导单性结实。
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之间的关系:(1)两者都能促进细胞分裂,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延缓器官衰老与脱落,都能调节与生长相关的基因表达。(2)两者的作用方式有不同。IAA促进细胞核分裂,对促进细胞分化和伸长具有双重作用,即在低浓度下促进生长,在高浓度下抑制生长,尤其是对离体器官的效应更加明显,还能维持顶端优势,促进不定根的形成,促进雌雄分化,诱导单性结实;CTK则主要促进细胞质的分裂和细胞扩大,促进芽的分化,打破顶端优势,促进侧芽生长,此外,GTK能打破一些种子的休眠,而IAA能延长某些种子或块茎的休眠。
赤霉素与脱落酸之间的关系:(1)两者的合成前提物质都是甲瓦龙酸,在形成共同的中间产物——异戊烯基焦磷酸(iPP)之后,再分别在长日照和短日照条件下经由光敏色素介导,进行合成。(2)两者之间的关系更多地表现为功能上的相互拮抗。如赤霉素能促进茎和叶的生长、诱导抽苔开花,脱落酸则抑制植物生长,并有多植物适应逆境;赤霉素能打破休眠,而脱落酸则能促进休眠;赤霉素能防止器官脱落,脱落酸则促进脱落等。近年来发现两者在影响基因的表达方面也存在有相互拮抗作用,如赤霉素能诱导α-淀粉酶基因的表达,脱落酸则对该基因的表达起抑制作用;脱落酸能引起两种质子泵(H+-ATPase)基因HVP1和HvVHA-A表达的增加,而赤霉素则会抑制质子泵的活性等。
乙烯与脱落酸之间的关系:(1)共同点:都能促进器官的衰老、脱落,增强抗逆性,调节基因表达,一般情况下都能抑制器官的生长。(2)不同点:ABA能促进休眠,引起气孔关闭;乙烯则能打破一些种子和芽的休眠,促进果实成熟,促进雌雄分化,引起不对称生长,诱导不定根的形成。
3、要使水仙矮化而又能在春节期间开花,用MH处理好,还是用PP333处理好呢?为什么?
【答案】用PP333处理好。原因:是生长抑制剂,植株矮小,生殖器官也会受影响;PP333是生长延缓剂,使用后,植株矮小,而不会影响花的发育。
MH(马来酰肼),又名青鲜素,其作用与生长素相反,对腋芽与花芽的发育与生长有抑制作用;PP333(氯丁唑),又名多效唑,是一种生长延缓剂,具有抗赤霉素的功能,但对生殖器官的发育没有不良影响。
 
 
 
 
 
 
 
 
 
 
 
 
 
 
 
 
 
 
 
第九章光形态建成
一、名词解释
光形态建成(photomorphogenesis)依赖光控制细胞的分化、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最终汇集成组织和器官的建成。
暗形态建成(skotomorphogenesis)与光形态建成相反,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表现出各种黄化特征的现象。
光敏色素(phytochrome)一种对吸收红光-远红光可逆转换的光受体(色素蛋白质)。
向光素(photoropin)吸收蓝光和近紫外光而引起光形态建成反应的一类光受体,其生色团是黄素单核苷酸(FMN),是蓝光受体之一,主要调节植物的运动,如向光运动等。
隐花色素(cryptochrome)吸收蓝光和近紫外光而引起光形态建成反应的一类光受体,其生色团是黄素类物质,是蓝光受体之一,参与调解、抑制茎的伸长、幼苗去黄化反应、开花的光周期、生理钟及花色素苷合成酶基因的表达等。
二、思考题
1、什么是植物光形态建成?它与光合作用有何不同?
【答案】依赖光控制细胞的分化、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最终汇集成组织和器官的建成,就称为光形态建成,亦即光控制发育的过程。
它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可以从光能是转化为化学能还是作为信号发生反应、所需能量的大小及光受体三个方面进行比较:
(1)光合作用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光是以能源的方式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在光形态建成中,光是作为一种信号去激发受体,经过光信号转导,推动一系列生理生化代谢过程,最终导致植物形态结构特征的建成,而不是作为能源起作用。
(2)光合作用属于高能反应,光形态建成是低能反应,所需红闪光的能量和光合作用光补偿点能量相差10个数量级,其能量甚为微弱。给黄化幼苗一个微弱的闪光,几小时之内就可以观察到一系列光形态建成的去黄化反应,如茎伸长减慢、弯钩伸展、合成叶绿素等。
(3)光形态建成是由不同的光受体,如光敏色素、隐花色素、向光素和UV-B受体介导的,而光合作用的光受体是光合单位中的聚光色素等。
 
 
 
 
 
 
 
 
 
第十章植物的生长生理
一、名词解释
细胞全能性(totipotency)指植物体的每个细胞都携带着一套完整的基因组,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
极性(polarity)指在器官、组织甚至细胞中在不同的轴向上存在某种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上的梯度差异,是植物分化和形态建成中的一个基本现象。
生长大周期(grand period of growth)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开始时生长缓慢,以后逐渐加快,达到最高点,然后生长速率又减慢以至停止,把生长的这三个阶段总称为生长大周期。
向性运动(tropic movement)由光、重力等外界刺激而产生的移动,运动方向取决于外界的刺激的方向。
感性运动(nastic movement)由外界刺激或内部时间机制而引起的运动,外界刺激方向不能决定运动方向。
生理钟(physiological clock)生物对昼夜的适应而产生生理上有周期性波动的内在节奏。
二、思考题
1、顶端优势的原理在树木、果树和园林植物生产上有何应用?
【答案】顶端优势是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
其应用广泛,例如:果树的修剪整形,通过修剪来调节果树器官的数量、质量、性质及其在树冠内的分布,调节生殖与生长的关系,维持丰产树形;棉花整枝、打顶以控制营养生长过旺;花卉的矮化栽培和修剪造型等。

责编:刘卓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