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解放军文职 > 解放军文职专业 > 新闻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第一章 新闻采访的主体及其要求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7-06-01 22:28:59
 新闻采访学
第一章 新闻采访的主体及其要求
第一节 记者及其称谓的由来
一,记者的定义
记者一般“泛指新闻从业人员,即编辑,记者,主笔,主编,发行人的总称”,也指“专跑外勤的新闻记者,即新闻事业机构中从事采访报道的专业人员”.
记者(Reporter,Newsman,Journalist)是新闻机构中从事新闻材料的采集,拍摄,录制和新闻作品写作,制作,编辑和报道的专业人员,它包括记者,编辑,新闻节目主持人,新闻摄影,新闻出版者等,并不是只有出外采访的人才叫记者.
二,记者称谓的由来
记者是一种职业,这种职业是伴随着报纸的产生才出现的.
19世纪初期,随着近代报纸的创刊,我国才出现真正意义上的职业记者.
“记者”的称谓,是从西方引进我国新闻界的.
英语reporter一词有多种意思,如报告者,呈报者,采访记者,通讯员,访员等,最早翻译到中国来的以"访员","新闻记者","外勤记者"三词居多,使用也最为普遍. 
第二节 记者的职责与职业要求
一,记者的职责
1,采写新闻.
这是记者第一位的、经常性的工作,也是衡量每一个记者工作效绩的一个主要标准。  在采写新闻中,尤其是面对一些重大的、紧迫的、难度大的报道任务,记者应责无旁贷,奋勇当先,千方百计地去完成 
2,反映情况.
这里所说的反映情况不是指公开的新闻报道,而是特指记者在实际工作和社会生活中得到一些不宜作公开报道,但对党和政府及有关部门有参考价值的材料,写成“内参”的形式上报。“内参”的内容,一般是党的方针、政策贯彻执行中的情况,社会生活和各条战线工作中的问题,各阶层群众中的思想动向,某些不成熟的新做法、新经验以及其他不宜公开的动态、反映等。 
3,做群众工作.
这里说的群众工作,不是指一般工作部门的群众工作,而是指新闻单位的群众工作。但记者的群众工作,又不完全同于编辑部专门负责群众工作的“群工部”或“通联部”所做的工作。  记者做群众工作,最主要的是做好联系、培养通讯员的工作。新闻报道和内部情况的采写工作,记者不可能全部包下来,必须依靠广大通讯员和实习生的支持和合作。
二,记者的职业要求
1,正义感.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记者的使命是“正义在胸,敢于惩恶,追求真理”。穆青说:“文章不为千金卖,光明顶上啸天风”。
2,使命感.
 记者这一职业与其他职业不同,它有着特殊的使命——记录今天并书写历史。因此,社会赋予记者神圣的使命,他们必须关注社会,关注人类发展。一些传播学家认为,记者拥有的受众比世界上任何传教士、教师和政治演讲家都要多。拿破仑说:记者一支笔,能抵三千毛瑟枪。可见记者报道的分量。
3,责任心
美国著名的报业大王约瑟夫·普利策说:“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报。” 作为社会的瞭望者和公共利益的守望者,新闻记者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
第三节 记者的素养
一,理论素养
记者的理论素养是指记者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即政治理论水平,坚持真理,辨别是非,维护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知识素养
王充说过:“人有知学,则有力矣。”
首先,记者应该是一个“杂家”要有广博的知识。
 其次,记者还应该是个“专家”,对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有比较精深的认识。
三,专业素养
1、社会活动能力
2、记者的职业敏感性
3、文字功底和口才
4、身体素质
第二章 新闻采访的能力要素
第一节 新闻发现力
一,新闻发现力
1,善于发现或者找到世界上迄今还没有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广泛传播的,鲜为人知的新鲜事实;
2,善于发现或者澄清社会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重大事件的事实真相;
3,善于发现或者提炼出有助于解决当前各种困难和社会矛盾的新鲜经验;
4,善于发现和捕捉给人以启迪的新思想,深刻地揭示社会发展进程中人们观念上的新变化;
5,善于发现和表现最能体现时代精神,对人们有极大的激励和鼓舞作用的典型人物;
6,善于发现能够体现事物发展规律的新苗头,新动向,准确地预测和描绘事物发展趋势.
二,新闻发现力的培养和训练
1,要对任何事物保持新鲜感,具有强烈的探究欲.
新鲜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主观态度,这种态度对发现新闻也极为重要。新闻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新鲜,是以往没有出现或没有报道的内容。 
2,要全面熟悉采访对象,具有内行的眼光.
记者对事物的新鲜感建立在对采访对象熟悉的基础上。只有熟悉情况,成为内行,建立在理性之上的新鲜感才可能成为发现新闻的良好品质。
3,要拥有多学科知识,具有广博的知识素质.
发现新闻首先必须知道什么是新闻,必须具备新闻学的相关知识。不然,遇到一件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却因无法把握它是不是新闻而失去了及时报道的机会。
4,要学会并善于运用创造性思维,具有究根问底的思想品质.
(1)善于运用逆向思维发现新闻。所谓逆向思维,通俗地讲,就是与事物和人的思维发展的一般方向相反的思维方式。
(2)善于运用纵深思维发现新闻。纵深思维就是不满足于记录事物的表象,按照原思路往前再迈一步,刨根问底,从而发现更深层次、更有价值的新闻内容。记者的职责就是记录生活、反映社会的原态。
(3)善于运用发散思维发现新闻。所谓发散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充分发挥人的想像力,突破思维限制,由一点出发,向着无数的方向驰骋,从已知的领域出发去探索未知的境界。它是一种开放性的思维方式。
第二节 新闻敏感
一,新闻敏感
新闻敏感是指新闻工作者迅速准确地识别新闻事实,判断新闻价值的能力.也是记者对社会形势的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对报道对象的迅速而准确的反映能力.这是新闻工作者必备的能力,是一种职业敏感,是长期从事新闻实践的经验和结晶.西方新闻界通常称新闻敏感为新闻嗅觉,或称"新闻鼻","新闻眼".美国《纽约时报》记者泰勒曾说过:"没有新闻鼻,新闻眼,请滚蛋."
二,新闻敏感的主要内容
1,在众多线索面前,判断哪些线索可能导致发现新闻.这是记者的一种判断能力和预测能力.
2,判断某个事件是否可能引起读者兴趣.记者面对新闻事实,要迅速估量出其对广大受众的吸引力.
3,在同一新闻事件的许多事实中,判断哪个最重要,哪个新闻价值最大.常有这样的情况,几个属同一性质,题材且都有价值的事实摆在记者面前,能否从中判别,提取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构成报道,显然,记者这一方面的新闻敏感强弱,就往往决定一切了.
4,对报道新闻事件的时效性的判断力.因为有些新闻报道需要掌握“火候”,提前和延后报道都不适合,有些新闻要寻找报道的由头。比如一些时令新闻就特别强调时效性原则。
5,判断在已发表的新闻中,发现哪些可能发展为更重要新闻的能力.
    法西斯灭亡十多年后,作为纳粹德国设在波兰的一个大屠场的奥斯威辛集中营成为历史的陈迹,这里再没有什么重要事情发生,有的只是每天不断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阳光明媚一片碧绿,孩子们在大门口玩耍。”此地现在很平静,无新闻可写?美国记者罗森塔尔当年游罢奥斯威辛集中营,写就一则电稿《奥斯威辛没有新闻可写》,成为不朽名篇。这篇报道没有寻常意义上的新闻,记者通过写独特环境中的见闻感受,将情、景、事融为一体,发现了平静生活掩盖下奔突的火山,发现了参观者(同时也是作者)心灵情感深处掀起的风暴,而对邪恶的诅咒、对和平的向往和对良知的呼唤,就是作者从新的角度认识战争与和平的新闻所在。
三,新闻敏感与社会责任感之间的关系
一个真正的新闻工作者,不仅要具有独特的新闻敏感,还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作为新闻敏感载体的新闻事实与社会责任之间无疑存在着一个价值判断,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把握好分寸,正确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而在这个基本框架内切实履行新闻记者的工作职责.
其一,当新闻事实与社会责任保持一致时,新闻就体现为社会和时代的主旋律,记者应积极予以关注并大力进行报道.
其二,当新闻事实与社会责任发生冲突,产生矛盾,选择后者就意味着失去新闻,选择前者可能会产生负面宣传效应时,记者应学会放弃,情愿“忍痛割爱”,舍“卒”保“车”.
其三,记者要有为抢一条有价值的新闻而不惜自我牺牲的精神,但绝不能有以损害他人利益为代价来为自己换取一条有价值的新闻的杂念和行为.
第三节 记者的类型
一、专业记者与机动记者
1、专业记者
指专门采访报道某一领域的记者。
2、机动记者
机动记者不只报道某专业领域的事情,外出采访直接受总编辑或记者部派遣与指挥。他们的任务不固定,哪里需要哪里去,机动灵活,随时出击是他们的特点。
二、特派记者与特约记者
1、特派记者是因特殊采访任务的需要,受编辑部特别派遣的记者。
邵漂萍:我国不可多得的“新闻全才”
1916年受聘于《申报》、《时报》和《时事新报》,撰写时评。袁世凯死后,《申报》聘他为特派驻京记者,撰写的《北京特别报道》很受欢迎。以“铁肩棘手”为座右铭。 
2、特约记者的编制不隶属于媒体,应媒体之约完成一定的报道任务。
黄远生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位名记者”(方汉奇)
任上海《时报》、《申报》驻北京特约记者,为其撰写北京通讯。
三、地方记者
 1、地方记者和记者站的源流
 2、记者站记者编制类型
   (1)、记者编制属报社
   (2)、记者编制归地方
   (3)、双轨制
  3、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建站,纵向建站与横向建站
  4、记者站在整顿中前进
1998年11月统计
报社 记者站 记者人数
人民日报 38 74
光明日报 35 60
经济日报 36 72
四、驻外记者
指受国内新闻单位派遣,常驻国外采访的记者。
第一阶段:清末,在国外延聘记者。
第二阶段:民国时期,从国内派驻外记者。
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开派驻外记者之先河。
1920年向美、英、法、德、俄五国派特派员。
俄国三人:瞿秋白、俞澹庐、李续宗。
瞿秋白:《饿乡纪程》、《赤都心史》
第三阶段:新中国时期,驻外记者大发展。
1948年,新华社在捷克斯洛伐克首府布拉格建立了第一个分社。
1998年共5个总分社,9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101个分社,记者260多名。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日报、文汇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陆续派出驻外记者。
第三章  采访意识
第一节  信息意识
一、信息一词的渊源和涵义
       现代信息科学中的“信息”一词,始于20世纪40年代。1948年,美国著名数学家申农首先在通信领域提出“信息”一词。
二、树立信息意识涉及新闻采访报道的几个理论性问题
   与新闻采访报道相关的几个问题:
 1、新闻和信息的联系和区别
 2、传播信息是新闻的基本功能
 3、开发与传播信息资源的关系
三、记者在开发和传播新闻信息中的具体运作应注意的几个环节:
 1、广辟新闻信息源       2、增大新闻信息量
 3、传播正确的信息       4、提供含金量高的信息
 5、让信息增殖              6、快速传递信息
 7、重视信息反馈           8、加强对信息的综合利用
第二节  受众意识
受众在传播学中是读者、听众、观众的统称。
一、记者树立和强化受众意识,归根到底要解决为受 
       众服务和服务得更好的问题
二、为受众服务得更好的几个基本点
  1、报道要看读者对象
  2、报道要满足读者正当需要
  3、报道要对读者负责
  4、报道要引导读者
  5、报道要重视读者参与
  6、要研究受众
第三节  监督意识
一、新闻舆论监督是由新闻媒体的职能决定
       的,也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媒体的使命
二、新闻舆论监督的主要形式是批评性报道,
       其突出特点是公开性、揭露性、扩散性
三、要知难而进,迎着矛盾上
四、要争取党政领导支持,揭露和解决矛盾
五、要掌握批评报道艺术
第四节  未来意识
未来意识是一种现代科学意识,是指人类根据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认识未来,对未来作出选择和控制的一种思维活动。
一、树立未来意识,重点要落实在搞好预测性报道上,给受众展示一个未来世界
二、预测性新闻的采访和写作
要把握以下几点:
1、要有远见,有“先见之明”。
新华社记者提前一周预测智利可能发生政变,不能不说独具慧眼。当智利发生大规模群众示威,反对派、军方联手反对阿连德政府时,记者采访了各方人士,写出了智利下周可能发生政变的预测性报道。
2、预测性报道绝大部分内容是报道他人的预测,是报道预测性事实。     
3、预测性报道要报道权威的预测。
4 审慎预测。
      例如“9.11”事件之后,美国发现带有“炭疽热”病毒的邮件,当时有报道称恐怖分子将发送更多的带病毒的邮件,一时间引起了人们的恐慌。对地震、某种灾祸的预测直接关系到人心和社会稳定,同样必须审慎从事。
5 预测应该留有余地
预测性报道在写作时还应该注意交代预测的前提和注意留有余地,不要把话说绝对。
 
第五节  竞争意识
一、竞争的目的和态势
二、记者竞争的舞台
三、竞争的方面
四、竞争要注意的问题
第四章 新闻采访选题的确定及方法
第一节    采访选题确定的原则
   采访选题,是新闻采访的“题目”,即新闻采访活动的具体对象,它涉及到采访什么以及从哪个角度进行采访的问题。
   确定选题,就是明确具体的采访活动对象,确立具体的采访活动的特定角度。
一、采访选题的确定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一)、 客观性与观念性的统一
客观性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观念性的含义及其必然性。
辩证统一出选题。
(二)、 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的统一
新闻价值的规定
新闻政策的规定
二者的关系
(三)、 社会需求与传媒定位的统一
社会需求是选题确定的重要依据
传媒定位(市场细分)
党报
都市报
二、采访选题确定的先决条件
                  —获取新闻线索
1.新闻线索的含义和特点
简略、概括。
不可靠。
属于直观感觉的东西
2.获取新闻线索的途径
从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决议、指示及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中来。
从党政机关和业务部门的各种会议中来。
从通讯员和作者积极分子中来。
从各业务部门的书面材料中来。
从新闻媒介已经发表的报道、文章、读(记)者来信中来。
从各种广告以及气象预报中来。
从记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来。
三、采访选题确定的关键所在
                  —记者要善于驾驭思维
1.从微观思维走向宏观思维
宏观思维可以使记者捕捉住重大题材,对大的事件、全局的情况作综合的分析和宏观的鸟瞰。
宏观思维也可以使记者在对具体个人和事件的审视中,跳出就事论事的框框,将其置于大的时空背景下,展示其据以存在的整个社会系统;将其看作一流动的时间过程中的一个具体的环,从而赋予其宏观的意义。
宏观思维还可以使记者在纵横比较、发展追踪中对事物作趋势性的分析、把握和预测。
2 .从单一思维走向系统思维:
由局部思维转向整体思维。
由单向思维转向多向思维。
由静态思维转向动态思维。
3.从直觉经验型思维走向理性思维:
理性思维不受感觉和经验的束缚,不为事物的表象所迷惑。
理性思维不盲目遵从权威和教条,不盲目遵从传统的评判,不以其为思维参照物,而对时代的呼唤极为敏感。
理性思维不服从旧伦理、旧道德的裁决,不受情感的左右,而服从事实发展的规律。
4.从惯性思维走向创造性思维
求异性
认同性
发散性
逆向性
第二节  采访选题确定的运作方法
一、从有明显特点的事物中考虑确定采访选题
1.要善于分析比较
2.要处理好事物的个性与共性
二、 从具有典型性的事物中考虑确定采访选题
正面典型     反面典型
三、 从精选事实的最佳角度中考虑确定采访选题
1.注意角度的新奇性
2.注意角度的社会性
3.注意角度的精致性
第五章 新闻采访前的工作
第一节 新闻策划
一,新闻策划的含义
    “新闻策划”可以理解为“新闻媒体动作策划”,是对新闻传媒生存发展的战略规划,包括对传媒的受众定位、经营方针、产品设计、制作与营销、广告经营、员工构成、内部管理、资产资金、技术设备,以及传媒的其他各类经营活动和社会活动等等,进行运筹和规划。
从新闻策划到集体新闻学
美国《时代》周刊创始人、首任总编卢斯曾经说过:《时代》周刊应该是“集体新闻学”的产物,也就是说从选题确定到素材采集,再到最终的报道成型、刊物成型不是几个人的作为,而是集体劳动的结晶。
二,新闻策划的特点
1,新闻策划的对象是重大题材的新闻事实.
2,新闻策划的目的是要追求新闻资源配置,利用的最优化,以产生最佳的新闻传播效果.
3,新闻策划的内容安排有着强烈的主体性色彩.
4,新闻策划往往是群体性行为.
三,新闻策划的作用
1,有利于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增强新闻传媒的市场竞争力.
2,有利于新闻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多出新闻精品.
3,有利于新闻传媒更好地发挥舆论引导功能.
四,新闻策划的要求与方法
1,要坚持策划“创意”的科学性.新闻策划最宝贵的品质在于它的“创意性”和原创性.没有“创意”,没有独特的构思,便谈不上策划,而只是一种常规性的计划工作.
2,要坚持策划报道“导向”的正确性.
3,要坚持策划报道"火候"的把握性.
新闻报道策划案例:
【案例解说】“大蒜新闻”,“金七子”未销先热
“金七子”是浙江天益健康企业2001年开发的一种以大蒜为原材料的保健品,原名“正元养生素”,毫无个性。在策划过程中,建议改名为“金七子”,一是因为大蒜由七瓣组成,别名“七子”,二是因为大蒜中的蒜素药用价值很高,有“蒜黄金”之称,所以比较贴切。而且名字别致,容易记忆。
(1)市场分析
保健品市场,“脑白金”是成功案例。
“金七子”70元一盒,定价太高,价格上不具有竞争力。
“天益”优势,在国内率先攻克了提取蒜素这一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的高新技术,成功地从大蒜中提出了“蒜黄金”蒜素,科技含量较高。
(2)确定宣传目标
新闻策划达到两个目的:1、使产品有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亮相;2、尽量能突出产品的科技含量。宣传覆盖范围也以杭州为主,宁波为辅。
(3)策划“新闻点”
着眼点:“金七子”原材料大蒜。
“借势”方法.近年来与大蒜有关的最重要新闻2000年中韩大蒜纠纷,天益健康生产“金七子”的大蒜来自山东,把“金七子”与“中韩大蒜贸易战”挂勾。
策划“山东蒜农千里来杭送感谢”事件。这一事件引出需要从山东大量购进原材料生产“新一代保健品”“金七子”的故事。既有生动的故事,又有高屋建瓴的观点,更重要的是,这一策划不仅让“金七子”亮了相,也巧妙地突出了科技含量,达到了宣传要求。
(4)选择媒体
“金七子” 目标市场在杭州,选择杭州地方主流媒体,包括浙江电视台、浙江电视台钱江都市频道、浙江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浙江电视台教育科技频道、杭州电视台、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杭州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浙江日报、钱江晚报、今日早报、浙江青年报、浙江市场导报、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浙江文艺广播电台、杭州人民广播电台等。
(5)编制预算
这次策划最主要的投入是承担10位左右的山东蒜农在杭州吃、住、行、玩的费用,加上租用宾馆场地进行新闻发布,总成本约为6万元。
(6)策划的实施和控制
新闻发布会在2001年9月4日上午举行,为烘托气氛,现场摆满了大蒜。在接受山东蒜农写满感谢语的锦旗的同时,“天益健康”还当场签下了明年在苍山收购1000吨大蒜的意向。因此“山东蒜农千里来杭送感谢”这一事件不仅具有很强的新闻性,还有很强的形式感,几乎吸引了杭州所有的主流媒体前来捧场。
(7)策划效果衡量
从刊播数量来看,杭州的主流媒体基本都作了报道,另外像《人民日报》等大报也进行了关注,山东的《齐鲁晚报》还以整版的篇幅转载了这一报道。应该说完全达到了原先设定的目标。 
从刊登播出质量来看,有头版头条,有整版报道,而且所有的报道都提到了产品名字和突出了科技含量,也达到了要求。
第二节 新闻线索
一,新闻线索的含义
新闻线索是指可能成为新闻的或具有一定新闻价值的某种事实所传播的信息,也可以说是已经或者将要发生的新闻事实所发出的信号.新闻线索不等于新闻事实,是记者发掘题材的一种凭据.它比较简略,要素不全,没有事物的全貌和全部过程,常常只是一个片断或概况.
二,新闻线索的特点
1,相对于新闻事实,多数新闻线索显得较为简略,没有过程,更没有细节,新闻五要素不全.
2,相对于新闻事实,新闻线索往往是比较零碎的,信息是不完整的.
3,新闻线索稍纵即逝.
4,新闻线索的出现带有一定的偶然性.
5,新闻线索涉及较多的是表象,可能确有其事,也可能只是假象,或者是真假混杂.也就是说它的可靠性待记者进一步去核实.
三,新闻线索的作用
1,激发记者的新闻敏感,从而产生采访的动机.
2,为记者的采访提示了方向.
3,为媒体的报道活动提供决策依据.
四,新闻线索获得的渠道
1,来自发布新闻的党和政府的有关机关,或者是编辑部提供给记者的新闻线索.
2,来自基层广大通讯员和读者(受众)提供的新闻线索.
3,来自记者的发现,寻找和挖掘.
(1)捕捉相关新闻媒体的报道.把其他媒体报道的内容当作线索来处理,但不能简单抄袭.
(2)浏览互联网的最新报道.互联网的优势是快捷,互动性强.
(3)广交各方朋友.与自己所采访报道的行业和领域的人士交朋友,构建自己的“关系网”,让他们随时给你提供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因为“多个朋友,多条路”,线索自然丰富了.
(4)重视新闻热线.
(5)制作特殊日历.
第三节 采访准备
一,访前准备的必要性
法拉奇:“采访是一场探讨事实真相的战斗”。
毛泽东:“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二,采访准备的作用
1,有助于记者进一步明确采访的目的和重点.
2,有助于记者缩短与采访对象之间的距离.
3,有助于记者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采访,提高工作效率.
三 采访准备的内容
1.分类
访前准备分为:
临时性准备(指记者接受某项具体报道任务后,根据这项具体、特定的报道任务所进行的准备工作。)
经常性准备(指记者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相关知识的积累。)
2.临时性准备的具体内容
(1)相关知识准备
(2)研究采访对象
(3)问题准备
(4)物质准备
第四节 怎样明晰对方心理
一、掌握采访对象心理的必要性
二、采访对象访前心理的分类
配合型。(在记者提出采访要求时,积极主动地提供素材,显得很主动热情)
非配合型。(在采访时表现出对记者的采访要求直接表示拒绝、持不欢迎、不合作态度)
第五节 怎样创造访问条件
一、必要性:
二、创造良好的访问条件
1.时间和地点的选择
2.注意第一印象
3.消除隔阂
4.态度——不卑不亢
第六章 采访活动的后期阶段
第一节 怎样精心深入采访
(一)悉心抓特点
1、为什么要抓特点:
A、新闻特点就像一个人的性格,是个体区别于群体的独特的、无可替代的东西,也往往是它的价值所在。
B、深度思维要求人们,在宏观的层面上掌握规律以后,就要从微观的、具体的层面进行事例的举证和解剖。
C、在眼球经济时代,报业的竞争空前的激烈,为了争夺受众,媒体都在追求一种“五步三秒”的市场效应,即头条和图片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要让读者在五步之内就能看清楚,然后新闻的角度的选择和处理手段的创新,将诱惑着读者在三秒之间作出买还是不买的决定。
2、怎样抓特点?
一是看准形势抓特点。
二是通过比较抓特点。
其一,通过纵断面的比较,也即顺序比较法。
其二,通过横断面的比较,也即对照比较法。
三是选择角度抓特点。 
(二)悉心抓本质
1、为什么要强调抓本质?
A、传媒发展的需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传媒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B、竞争的需要:传媒的竞争,归根结底是质量和人才的竞争。
C、市场的需要:市场已经发生了变化,读者的品位和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元化,读者已经不满足于传媒告诉我们发生了什么?而是要求传媒在告诉发生了什么的同时,还要告诉读者为什么?怎样看待它?怎样认识它?也就是说,传媒要同步的给读者提供认知新闻的方式。
2、怎样深入挖掘事物的本质?
一是对问题要想的宽一点、远一点。
二是要对问题钻的深一点、透一点。
第七章 采访活动的分类
第一节 事件性新闻采访
一、事件性新闻采访的定义
    报道那些有一个明显的起止时间,有一个有形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界限的,相对独立的事件所进行的采访活动。
二、事件性新闻采访的特点
1、采访对象信息量集中、清晰,易传通;
2、采访的内容直观性强,可信度高。
三、事件性新闻采访的样式及其运作要求
1、突发性事件采访
①现场要能当机立断;
②反应要快,作风要敏捷;
③要有很强的活动能力。
2、预发性事件采访
①不要停留在事件的程序性材料的采集与运用上,而应着力采集、选用事件中“含金量”高的新闻性材料;
②不要囿于事件本身找新闻,而应拓宽视野和思路,多方位、多角度地从事件的联系点上去发现新闻;
③不要局限于事件的“动态”性材料的采集与选用,而要注意事件的“静态”性材料的采集与选用;
④不要按部就班进行采访,而要抓紧时间,超前工作。
四、灾难性事件采访与报道
1、灾难性事件与大众知情权
2、灾难性事件与新闻舆论监督
3、灾难性事件与人文主义关怀
第二节 非事件性新闻采访
一、非事件性新闻采访的定义
    报道那些没有明显的起止日期,也不是一个相对完整、有形的事件的新闻所进行的采访活动。
二、非事件性新闻采访的特点
1、构成上的多头绪特点;
2、产生时间上的延缓性;
3、内容上的综合性;
4、写法上的灵活性;
5、采访对象的新闻价值,体现在对社会的启迪和警示意义上。
三、非事件性新闻采访的样式及其运作要求
1、告知型的非事件性新闻采访
①要正确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
②要注意发现新闻由头或新闻根据。
2、调查型的非事件性新闻采访
①调查要确保准确、全面、有力;
②采访要有“钻劲”、“韧劲”,要善于运用多种采访手段与技巧。
3、思辨型的非事件性新闻采访
①采访选题要不回避矛盾,敢抓“热点”和“难点”;
②要深入新闻事实的内部,挖掘新闻的深层价值;
③让事实经过理性过滤,加深报道的思辨色彩。
第八章 采访方式和方法
第一节 访问
一、访问成功的先决条件
1. 要选择好合格的采访对象
艾丰:有情况、愿意谈、善表达的人
2. 要创造融洽的访问气氛
1)要求记者善于寻找把双方从感情上联系起来的桥梁
2)要求记者尽快赢得对象的信任和好感
3)要求记者精心考虑访问场所和时机的选择。
二、善问是访问成功的关键
1.善问的要求:
1) 要问的自然
2) 要问的合适
3) 要问的关键
a. 提问要具体
b. 提问要问到节骨眼上、问到要害处
c. 要能拨动对方的心弦
4)要问得有策略
A.按事先准备好的问题依逻辑顺序的先后提出,同时从实际出发随机应变因人因事因具体情况而异
B.对敏感问题、棘手问题,提问时要掌握原则,注意分寸:
a. 委过于人
b. 寓庄于谐
c. 欲诘先褒
d. 分而问之
e. 用委婉语
5)要问得简明
2.提问的方式方法
1)根据对象的适应性决定提问方式:
a.正问法(开门见山法)
b.迂回法(侧问法)
c.激将法(故意错问法、反问法)
d.设问法(内含结论法)
2)根据采访任务和记者的选择性来决定提问的形式:
a.原初性问题和从属性问题
b.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问题
c.中性问题和诱导性问题
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问题
记者的提问可分为开放式提问和闭合式提问。所谓开放式提问是指所提问题比较笼统,被采访者的回答范围比较泛泛、发挥余地比较大的一种提问方式。例如,“……情况怎么样?”、“……感觉如何?”、“……作何评价?”等。这种提问方式没有什么限制,因而选择余地较大,访谈气氛往往比较自如、轻松。但是由于这种提问往往是泛泛而问,采访对象也大都是泛泛而答,不容易挖掘到关键材料。因而,完全依靠开放式提问,是难以构成一篇具体深入的报道的。闭合式提问是指所提问题比较具体、被采访者的回答范围较狭小、指向性较强的一种提问方式,比如“……是否……?”、“……是……,还是……?”、“……会不会……?”等。
例如白岩松采访余秋雨的几个问题:“……那么当您写完之后,回头看自己的文章,是否也有种新奇感?”,“……那么现在您是否觉得自己非常有责任来承担弘扬民族文化的使命,或者说您很幸运的是这个血脉中的一分子?”,“……这样一种非常忙碌的生活,您是忙于应付呢,还是心里隐藏着成功的喜悦?”等等,几乎都是二者必居其一的相对封闭式问题。这种提问方式虽然尖锐,有时甚至锋芒毕露,但却容易控制采访方向并从对方的回答中得到实质性材料。
3、开座谈会应注意的问题
开座谈会要注意以下几点:
1参加的人数要适当
2作好会前的准备
3采用漫谈、讨论的方式进行座谈
4要和个别访问相结合
4、电话访问应注意的问题
什么情况下使用电话访问:
1.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和约束记者不能和对象直接接触和见面
2.对象工作繁忙无暇接待记者来访
3.新闻事件发生时记者不在现场且无法赶到现场,又要报道
4.对于谣言或不明真相的事实须及时澄清或证实
第二节  观察
一、采访中的观察
二、现场观察的作用
1、产生真情实感
2、捕捉瞬间印象
3、易于辨别真伪
4、加深认识事物
三、观察的一般方法
1、选好观察位置与时机
2、概览与细察相结合
3、边看边想边感受
观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不要停留在表面现象
2、善于发现事物的特征
3、重要的问题在于理解事实的意义。
第三节  书面采访
书面采访,是指记者在同采访对象不能面对面交谈的情况下,通过书面提问的形式进行采访,得到书面答复。
一、书面采访的起源
二、在哪些情况下可用书面采访
1、在采访对象没有时间亲自接受记者面访的情况下,记者不妨另辟蹊径,征得采访对象的同意,用书面进行采访。
2、采访对象在外地,记者抽不出时间分身前往,但又必须采访,这时,书面采访可以成为记者的“替身”。
3、记者在无法接近采访对象的情况下,书面采访往往成为传递信息、达到采访目的的一种特殊手段。 
4、书面采访可以突破时空界限,在同一时间内采访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许多人。
5、书面采访是进行补充采访的一种方式。
三、书面采访的具体操作
用书面进行采访,要掌握三个环节:
1、要说明采访意图,讲清为什么非要进行这次书面采访不可,表示出恳切之意,以引起对方重视,从而乐于接受你的书面采访。
2、要设计好问题。
3、要给对方答复一个限期,并给对方的答复以反馈,写信向对方的支持表示感谢。
 
第四节  体验式采访
体验式采访,是指记者参与被报道者的生产实践和工作实践,亲身体验他们劳动的酸甜苦辣,并在体验中进一步采访。
一、弘扬优良传统
二、怎样搞好体验式采访
1、选好体验点
2、甘当小学生,老老实实向采访对象学生产技术,学劳动本领,学他们的好思想、好风格。
3、不是为体验而体验,体验的最终目的是要写出更好的报道,也不是只体验不采访,要把体验和采访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体验中采访,在采访中进一步体验。
4、一次体验采访的时间是长一点好还是短一点好,要视需要而定。
5、体验式报道要有体验的特点,以区别一般报道。
第五节  因特网上采访
一、因特网的由来和传播信息的优势
二、怎样在因特网上采访
1、了解最新信息
2、拓展信息来源
3、运用网络进行调查
4、通过电子邮件进行采访
5、收集背景资料
三、应该树立的几种观念
1、“补课”的观念,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
2、“法制”的观念,了解并遵守网络相关法规。
3、“网络规范”的观念,有序操作。

第六节 特殊方式的采访
一、蹲点采访(体验式采访)
二、巡回采访
    根据编辑部指示按预定路线进行采访。
三、易地采访
    即记者到自己分工范围以外的地区去采访。
四、隐性采访
第九章  隐性采访
隐性采访是指记者为完成某一特定的采访任务而把自己的身份和意图隐藏起来的一种采访方式,也叫秘密采访或暗访。
从很多方面来看,新闻界已明显超越正当与高雅的范围。闲话不再只是游手好闲者与品行不端者的消遣,甚至已经成为一种商业,有人厚着脸皮去努力追逐。为了满足好色的口味,性行为的细节在每天的报纸版面上大登特登。专栏一再充满无聊的闲话,其来源只有依靠侵入家庭圈内而获得。在文化巧妙的影响下,个人对“公开”也极为敏感。正因为如此,孤独与隐私对个人更属必要。然而通过侵犯隐私,现代企业与发明使个人受到的精神伤害和苦恼,远大于施加于身体的伤害。它的流通降低了社会水准与人们的道德。(《隐私权论文》缪尔·D·华伦 路易斯·D·布兰蒂斯1890年)
报刊有责任揭示一般的情况,但是我们认为它不应该揭发个别的人。指出个别的人,只有在不这样做就不能防止社会的某种祸害,或者事情在整个政治生活中已经公开,因而“揭发”一词在德文中已经完全失去其原意的时候,才是必要的。---马克斯
第一节  隐性采访的必要性
一、隐性采访的历史
        1885年,《派尔-麦尔公报》主编斯蒂德采用“买一个女孩写故事”的暗访手法,出版独家报道《现代巴比伦的处女贡品》,从此,暗访获得的资料出现在有一定声望的报纸上。1890年,美国女记者科克伦假扮精神病人暗访布莱克维尔岛精神病院,完成独家报道《疯人院的10天》,从此以后,暗访流行。可见,从暗访的鼻祖开始,暗访就有了双重属性:制造噱头和揭露丑闻。电子技术进步以后,暗访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偷拍偷录”成为暗访代名词。
1、隐性采访都是有条件的。
2、出发点的积极意义。
3、要冒一定的风险。
二、暗访的类型
A、观察式暗访
      a、定义:记者不捏造身份,也没有加入到事件当中,影响事件的进程和结果的暗访,美国教科书没有将它界定为“欺骗”
      b、特点:记者只做一个“看客”
B、体验式暗访
      a、定义:记者没有刻意捏造身份,但却加入到事件当中的暗访,美国教科书将它界定为“被动的欺骗”。
       b、特点:记者的行为有误导被采访者
C、诱导式暗访
       a、定义:记者捏造身份和目的,加入事件当中,影响事件的进程和结果的暗访,美国教科书将它定义为“主动的欺骗”
       b、特点:记者身份明确、目的明确(都是虚假的),与被采访者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引诱被采访者进入自己设置的圈套
D、偷窃式暗访
        a、记者隐瞒身份,用非正常的手段获得消息。偷窃式暗访的保护伞是重大公共利益,如战争、罢工
        b、特点:记者扮演着类似“卧底”的角色
  
第二节  隐性采访的类型和应注意的问题
一、隐性采访的类型
1、侦察型     2、体验型    3、验证型
二、隐性采访应注意的问题:
1、处理好暗访与明察的关系。
2、处理好勇于冒险与善于保护自己的关系。
3、隐性采访不可滥用。它受到两个制约,一是法律制约,二是道德制约。
第三节关于隐性采访的几个法律问题
第一,采访权是权利而不是权力,因而不具有强制性。
第二,在隐性采访的具体方式中,有的是法律所准许的,有的确有禁止性规定。
第三,社会与公众赞成、认可隐性采访。

责编:刘卓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