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解放军文职 > 解放军文职专业 > 新闻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7-06-01 22:27:27
 《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木铎:中国古代传播活动中一种特殊的媒介,在夏商周时期,有一种被称为遒人的政府官员,摇动木铎,巡行于各地,既宣传政令又进行必要的采风。
唐代官方的新闻传媒:朝报、进奏院状、诏书、露布(中国古代特别是三国个魏晋南北朝时代的主要传播工具,主要用帛,也有用木版的,因此也称为露板,主要用于军事方面,
“开元杂报”:开元年间(公元713-741 年),朝廷每日分条发布有关皇帝与百官动态的朝政简报。这种找政简报被抄寄外地以使朝廷动态在封建阶级内部更广泛地传播。唐人孙樵《经维集。读开元杂报》提到他在襄樊得到数十幅的简明朝政公报的抄件,并称之为“开元杂报”,也是我国最早的封建官报。简明朝政公报,到了后唐,人们便把这类官文书成为“朝报”,又称“进奏院状”是进奏官呈递和承转文书、查询有关地方政务外,还向他们所在道的军政长官提供京都信息,其中有朝报的内容,也有他们自行采访的特别是与本地有关的新闻,甚至还有朝廷的绝密消息。(“敦煌进奏院状”: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出土的两张“进奏院状”的残纸,是唐僖宗时期由驻地在沙洲的归意义军节度使派驻朝廷的进奏官发回沙洲的,因为沙洲在今敦煌地区,所以被新闻史学者定名为“敦煌进奏院状”)。进奏院是地方行政机构的驻京办事处,汉朝初建时称邸。
宋代的邸报改革:(1 )加强了中央集权。宋太宗把诸道进奏院合并成一个总的都进奏院,后来直接称为进奏院。中央政府直接控制了进奏院和官方新闻的发布权,所有公开发布的政府文告都要经过进奏院。变成了中央报纸。(2 )内容上:抄报内容只是朝政简报,明发上谕和大臣奏章,而没有进奏官自行采写的消息。这种官文书的手抄件便是邸报,又称进奏院状或进奏院报状。中央发布更具有权威性,传播速度也快。(3 )管理上:在宋代还形成了一套相当完整的邸报审稿制度。“定本”制度,是我国最早的新闻检查制度,也是为中央集权服务的。(定本制度:根据进奏官采集来的各种发报材料,经本院监官编好,送请枢密院或当权的宰相审查通过后产生的邸报样本,进奏官们必须根据这一样本进行发报
小报:是中国新闻史上最先出现的民间报纸。小报产生于北宋,流行于南宋。人们暗中把小报称做新闻,这是将报纸和新闻联系起来的最早记录。小报的发行人是使臣和在政府机关中工作的中下级官员及书店主人。小报报道内容主要是皇帝的诏令,臣僚的议疏章奏等,但由于小饱触犯了统治者的议论朝廷之禁和新闻泄露之禁,所有就受到了统治者的查禁。到了南宋,人们开始把这类非法新闻称为“小报”。关于小报的最早的记载,以及《朝野类要》的中说法。
民间报房:明代中叶以后,首都北京等地的民间新闻传播活动日趋活跃,开始出现了民间的报房,主要工作是传抄和发行邸报,此外还从事报录。印卖缙绅录,鼎甲单,出版临时编印的时事小本等活动。
明代邸报:在形式上有了重大发展,开始采用活字印刷(公元1638年宋祯十一年开始)《万历邸钞》:是一种明代万历朝邸报按
《天变邸抄》:是明代一份专门报道发生在北京的特大灾异事件的报纸,非官方发布,而是抄报人自己编写的。
《急选报》:保存至今的唯一一份明代报纸的原件,由雕版印刷。它的发现说明中国至晚在万历8年就已经有了民办的雕版印刷的报纸了。
揭帖:近似于近代的小字报或传单,有手写的也有印刷的,在明末起义农民反抗官军围剿的斗争中运用得很多。
旗报:渊源于古代的露布。通常由专人扛着,骑在马上,在敌前敌后奔驰传送,供沿途的军民阅览。
牌报:是一种写在木牌上的新闻传播工具,形状大小和书写形式没有统一的规定。
报房京报:随着士大夫和市民们新闻需求的增加,明末就出现了无官报之名而有官报之实的报房京报。民间报房出的京报的内容基本上是宫门抄、上谕和章奏等。最终随着清王朝的灭亡而完全被淘汰。特点:①没有官报之名的官报;②是邸报的翻版;③没有自己采写的新闻和言论,没有标点和标题。辕门抄:清朝一种以报道地方官场消息为住的非官方的报纸,出版于各省省会和一些重要的府域,由熟悉当地官场情况的抄报人和报房采写编印发行。唐代成为新闻诞生的原因?①唐朝的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并有国际交往。②百官要了解朝政,对外也需作宣传介绍,这种形势必然促进政治、经济信息的公开传播。③传播工具如:笔、墨、帛、纸等都已具备,唐代驿运发达。于是,新兴的传播媒介即最早的手写新闻——封建官报便应运而生了。中国古代报纸产生于唐代的根据有哪些?答:1.根据是:A.唐人孙樵的《经纬集》中有“读形杂报”的记载。B.英国伦敦图书收有我国唐代手抄报《归义军进奏院状》的实物。2.唐代具务了产生报纸的客观条件:A.唐代的藩镇割据局面使各个地方势力迫切需要了解朝廷的动态,(唐代已经具备了发行报纸的物质条件。B.由于实行科举制度,知识分子关心仕途信息。中国古代报纸产生前的传播手段和传播载体。古代的传播手段是口头传播,还有作为辅助手段的结绳,图画,雕刻,标识,烽烟,旗鼓等。此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媒介,木铎。最早的带文字的传播载体是甲骨、金属铸件和岩石。(2)汉代以后邮驿制度有了进一步发展,传播载体早期以竹、木制造的简和绢帛为主,造纸术发明后,逐渐发展到写在纸上。(3)三国和魏晋南北朝的主要传播媒介是布告和露布,烽燧也被继续沿用。社会上传播手段普遍采用的是童谣和谣言,传播载体既有木简、竹简,木椟在内的简椟,也有帛和纸。中国古代报纸发展情况中国古代官报的产生和情况。
 

       《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二章 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发展
为了强占中国广阔的商品市场,在尚不能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的情况下,英国采取了鸦片和宗教同时渗透的对华政策。
马礼逊:最早来中国的传教士,1807年由伦敦布道会派出。他先在广州、澳门学习中文,翻译《圣经》和编纂《英华辞典》,同时出版《新约》和许多宣传基督教义的小册子。但中国政府严禁外国人传教、印书,1813年伦敦布道会又派传教士米怜来华协助。两人总结了传教经验:中国方言多,故口头宣传在中国困难很大,米怜建议把传教与出版基地设在马六甲。马礼逊接受了米怜的意见,于是米怜带上刻字工人梁发来到马六甲,开始印刷所的建立和宗教宣传,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开始出现。
《察世俗每月统计传》:是世界上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它是1815年8 月5 日在马六甲由米怜主编的免费赠送的宗教月刊。该刊以传教为宗旨,绝大部分内容是阐述基督教教义,其次是宣讲伦理道德,再次是介绍天文学等科学知识,后期增辟专栏,介绍世界各国概况,涉及时政,语言风格生动平易,通俗易懂。创造了“孔孟加耶稣”的对华宣传模式。
《察世俗》中的中文近代报刊上的新闻之最:①最早的预告性新闻《月食》;②最早的广告《告贴》;③最早的新闻图画《事逗娘娘悬人环运图》。1815年,标志着中国近代报刊开始。
米怜:1813年伦敦布传教士米怜来华协助传教工作。米怜带上刻字工人梁发来到马六甲,开始印刷所的建立和宗教宣传,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开始出现。任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主编。他是位出色的宣称家,主张文章要通俗简短,1822年病逝。《特选撮要每月统计传》,麦都思创办、主编。
《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郭立士创办、主编,是我国本土上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内容由宗教,伦理道德和科学文化三部分组成,显示了与《察》的继承关系,在业务上初具近代报刊的基本特征。但宗教以不再是最最重要部分,大量篇幅用于宣讲伦理道德及宣扬西方科学文化(亦不再仅限于天文,而是扩展到机械、医学、地理等实用知识)。该刊1835年由“在华实用知识传播会”续办,1838年停刊。郭立士曾说:“这个月刊是为了维护广州和澳门的外国公众的利益而开办的。它的出版意图,就是要使中国人认识我们的工艺、科学和道义,从而清楚他们那种高傲与排外的观念。”
中文近代报刊上第一篇新闻学论文:《新闻纸略论》。鸦片战争前,外国人办的中文报刊共6 种,外国人办的外文报刊共17种。鸦片战争前:《蜜蜂华报》(葡萄牙文周刊),1822年9 月12日,澳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外文报刊。《广州纪录报》,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家英文报刊。《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于1833年8月1日在广州创刊,是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也是出版33期,以新闻为主,对太平天国报道详实,大量刊登介绍西方文明的文章,赠送副刊《布告篇》,刊登广告并开始收费,这是在我国出现的中文报刊首次出现的收费广告。《香港船头货价纸》:香港孖剌报馆创办的一种商业周刊,后改名为《香港中外新报》,之后脱离《孖剌报》常年岗位中国人自己办的报纸。
《北华捷报》:上海第一家报刊。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英国政府的观点,被视为“英国官报”,后定为《字林西报》,重视新闻,在中国许多边远地区也聘有通讯员,曾一度获得独享路透社电讯的特权;1951年3 月31日停刊,出版
它希望中国的社会改革沿着西方列强所期望的道路即向殖民化的道路发展;维新变法运动走向高潮的时候,《万国公报》发表了林乐知的《印度隶英十二益说》,实质上是说中国如果变成英国殖民地将得到比印度更大的好处。
林乐知:美国传教士,在中国生活40多年,最早外国人在华的“中国通”之一。后回到美国受到了总统接见,美国人称他为“在华传播种子的人”。外国人在上海办的最早的中文商业报刊:《上海新报》,伍德主编。
《申报》的创办和它早期新闻业务的特点是什么?答:《申报》是中国现代报纸开端的标志。1872年英商美查创办,以赢利为主要目的的商业报纸。在外国人办的报刊中,由中国人主执笔政的,《申报》是第一家。《申报》对新闻业务进行的改革:一是发表政论文章。报纸的言论要“有系乎国计民生”,要 “上关皇朝经济,下知小民稼穑之苦”。二是改革新闻报道。重视新闻的真实性,日本侵略台湾,美查为了了解事实真相,派人去台湾采访,这是上海中文报纸中军事通讯的开端,也是《申报》重视新闻真实性的反映。其次是注重反映社会实际生活,连续三年报道“杨乃武冤案”,这是当时中文报刊中最早最长的连续报道,最后披露了冤案的真相。三是重视发表副刊性文字。四是经营副业。①创办文艺杂志;②出版白话新闻报。1876年《申报》创办了通俗易懂的白话小说《民报》。这是我国最早的白话报刊。;③编印画报。1877年《申报》出版了《瀛寰画报》。;④印书,开办点石斋书局,翻印出版图书。并由此在1889年组成“美查有限公司”,总资产达白银30万两,超过创刊基金180 多倍,实现了美查的“赢利”的目的。1893年丹福士,张叔和创办了《新闻报》。1882年《字林沪报》一个报业新时代的开始。,19世纪90年代上海报坛已形成“申、新、沪”三报鼎立的格局。《京津泰晤士报》:1894年在天津创刊的英文报,由英商天津印刷公司创办是一份反映天津英租界公布局观点的报纸,在旅华是外侨中有“外国人在华北的圣经”之称。
《中西见闻录》:在北京的英美等国的传教士发起成立“在华实用知识传播会”以帮助华人“增广见闻,扩充智虑”并于1872年,在北京创办机关刊物《中西见闻录》,是北京乃至华北地区最早的近代化报纸,突破了外人后从事在华办报活动的最后一个。
简述并评价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外人在华办报活动。简述鸦片战争前外人在华办报的特点。简述鸦片战争后外人办的中文刊物的业务情况。
简述鸦片战争后上海外报发展情况。简述鸦片战争后香港报纸发展情况。简述鸦片战争前后广州报纸发展情况。怎样评价外国人在华的办报活动?(1 )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前,外人在中国创办了约180 种中外文报刊,这一时期的外报在宣称办报目的时,大多谈其为公众通信息,广见闻的宗旨。史实证明,外人在华的办报活动,本身就是列强侵华活动的一部分,外人在华的报刊,总体上是为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服务的,是列强侵略中国的舆论工具,其表现为:①为武力侵华,政治说辞,提供了情报;②为英国倾销鸦片政策辩护,报业本身的经营也是一种凭借特权的经济侵略活动;③宣传西方文明,进行西化,为列强对中国的文化征服服务。(2 )其本身是近代文明的一种表征和近代文化的载体,它们在充当列强侵略工具的同时,客观上对我们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有不少积极的作用:1 ,传播西方民主自由、进步成果、科学技术,推动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它们所刊载的商业经济信息,为新生的中国资产阶级所利用,它们所介绍的文化科学知识被中国一部分知识分子所吸收,进而开始了与殖民主义者意愿相反的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斗争;2 ,外报的出现也刺激了国人办报活动和中国人自己近代报刊的产生。此外,在印刷设备与技术上,外报也为中国人自办报刊准备了物质基础
 
 
 
 
 
 
 
 
 
 

《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三章 国人办报活动的兴起与在维新运动中报业的大发展
A篇:名词解释
一、
报刊与文章:
1.《循环日报》:我国近代第一份宣传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公开鼓吹变法的报纸,也是早期国人自办报刊中最出色的一份。1874年2月4日在香港创刊,王韬是该报创办人和第一任主笔。《循环日报》是第一份以政论为灵魂的报纸,对我国近代报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2.《万国公报》:资产阶级改良派出版的第一份报刊,创刊于1895年8月17日,后成为强学会的机关报,所刊内容以讲论洋务为主,1895年12月16日《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除论说外,增加了外电、外报选译和国内各报摘录等内容以及上谕等。
3.《强学报》:1896年1月12日,上海第一份维新派报刊《强学报》创刊,是上海强学会机关报,其政治色彩浓郁,以“广人才,保疆土,助变法,增学问,除舞弊,达民隐”为办报宗旨,旗帜鲜明的倡导变法维新。
4.《时务报》:1896年8月9日在上海创刊,由黄遵宪带头筹备创办,梁启超任总撰述。最高发行量创当时的最高记录,达到17000份,成为维新派最重要、发行量最大的机关报。
5.《变法通议》: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的最为著名也最有影响的政论长文,自创刊号起连载43期,涉及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明了维新派的变法主张。
6.《论报馆有益于国事》:梁启超在《时务报》创刊号上发表的文章,大力鼓吹多办报纸,主张报刊应“广译五洲近事”、“详录各省新政”、“博搜交涉要案”、“旁载政治学术要书”,指出报纸的功能是“去塞求通”,包括通上下和通中外,主张办报以启民智,以开风气,以助变法,表达了维新派要求迅速改变国家落后面貌的爱国热情,反映了中国新兴资产阶级急于冲破封建束缚,发展民族经济的迫切愿望。
7.《国闻报》:维新派创办的第一份日报,1897年10月26日创刊于天津,主要创办人是我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报刊活动家和翻译家严复,该报成为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在华北的重要的舆论阵地。
8.《湘学新报》:1897年4月22日创刊于长沙,是一份以讲求实学、新学为主的旬刊,以倡新学、开民智、育人才、图富强为宗旨,成为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在华中地区的重要舆论阵地。
9.《湘报》:1898年3月7日创刊于长沙,由湖南南学会创办,唐才常任主编,以“专以开风气、拓见闻为主旨”,发行对象主要是南学会各州县分会和新式学堂,“按日送报,不取报资”。该报刊登了大量政论,对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对民权、平等学说进行热烈鼓吹,明确提出了变法维新的一系列主张。
10.《请定中国报律折》:戊戌变法时期,鉴于封建顽固派极为敌视报业的事实,康有为在1898年8月9日上光绪帝《恭谢天恩条陈办报事宜折》的同时上了一个附片《请定中国报律折》,在中国首次提出了报律的制定问题。
11.《金山日新录》:第一份以华人华侨为读者对象的华文周刊,1854年4月22日创刊于加利福尼亚旧金山,由美国基督教会主办。
12.《沙架免度新录》:在美国出版的第一份由旅美华侨自己创办的华文报纸,创办人司徒源,1856年12月在加利福尼亚首府萨克拉门托创刊,是第一份中国人在海外创办的华文报纸。
二、
人物、事件与观点:
1.王韬:我国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循环日报》的创办人和第一任主笔,主持该报笔政达10年之久,王韬在《循环日报》上发表数以百计的政论文章,评论时事政治,鼓吹变法自强,是我国第一位报刊政论家,也是维新派早期的代表人物。他的政论紧密联系现实,言之有物,文字清新,这种重思想内容而不拘于形式的政论文写作风格,对时务文体的形成起到了推动作用。王韬的政论文章,后汇编为《园文录外编》,被称为我国最早的一部报刊政论文集。
2.梁启超:清末影响较大的资产阶级报刊宣传家之一,师从康有为并参加了“公车上书”,曾主编《万国公报》、《中外纪闻》,后主持《时务报》笔政,戊戌政变后流亡海外,在日本创办《清议报》。梁启超一生亲自创办和积极支持过的报刊有17家,撰写各类文字1400万言,创“时务文体”、“新民文体”,他的办报实践对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贡献,其新闻思想对当时的报界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3.严复:近代思想家、翻译家、报刊政论家,1897年创办《国闻报》,发表论说主张维新,发表《天演论》等译作,第一次向国人介绍进化论,认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适用于人类社会,为维新变法提供思想理论依据,宣传办报的目的“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他大力鼓吹变法维新,却不赞成维新派倡民权、开议院的主张,属于维新派中的右翼。晚年思想渐趋保守,成为时代的落伍者。
4.谭嗣同:维新运动时期重要的政治活动家和报刊政论家,“戊戌六君子”之一,所著《仁学》一书为中国近代反对封建伦理纲常的名著,他是南学会的主要组织者,是《湘报》的核心领导人和主要撰稿人,在《湘报》发表25篇政论文章,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等各个方面。
5. “报章文体”:出现于报刊之上、不同于桐城派古文的一种比较通俗浅近的文体,这一文体首先是王韬在《循环日报》上运用,但没有形成气候。
6.“时务文体”:甲午战后,中国社会酝酿着巨大变革,旧文体已无法表达维新派要求变革的激情,同时西方新思想、新名词、新知识大量涌进,于是一种新的报章文体应运而生,它的特点是:半文半白,平易畅达,笔锋常带感情,有时还夹以口语和外来语。这种文体以梁启超在《时务报》上运用的最好,故被人们称为“时务文体”。后来梁在《新民丛报》上运用的更为成熟,又被称为“新民文体”。
B篇:考点详解
1.太平天国后期将领洪仁轩的主要新闻观点是什么?
a)报纸是维系中央政权、加强集中统一领导的有力工具;
b)办报是实现民主政治的手段,可以通过报纸沟通太平天国领导集团与民众之间的公议;
c)报纸具有教育民众、移风易俗的作用;
d)报纸具有监督政府的作用。
2.王韬的新闻观点认为报纸的功能与作用有哪些?
a)“民隐得以上达”;b)“君惠得以下逮”;c)“达内事于外”;d)“通外情于内”;
3.王韬认为报纸的编辑人员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他认为报纸的编辑人员应该是知识广博的“通材”,“不可不慎加遴选”,报纸的主笔“非绝伦超群者不得预其列”,他们应该品德高尚,持论公平,不得“挟私人,自快其忿”。
4.郑观应的新闻观点有哪些?
a)日报是“通民隐,达民情”的有力工具;b)创办日报是中国变法自强的重要手段;c)应该维护民族尊严,允许国人办报;d)制定报律来规范报业;
5.王韬创办的《循环日报》对我国近代报业发展的贡献有哪些?
a)《循环日报》是我国近代第一份宣传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公开鼓吹变法的报纸;
b)在业务上,它对我国近代报业发展的最大贡献就是首创一种以政论为灵魂的报纸,这种报纸以“立言”为目的,利用报纸纵论中外形势,指陈时弊,褒贬得失,提出建议,使人耳目一新;
c)《循环日报》还大胆改革文体,建设报刊政论文体,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报章文体,对当时的文坛和以后的维新派报人有很大影响。
6.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时期,维新派的办报方式有哪些特点?
维新派从“开民智”、“育民情”的总体思想出发,把办报同办学会、办学堂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三位一体”的组织形式;
在这种“三位一体”的组织里,报刊的编辑同时是学会的骨干和学堂的教师,学会或书局为报刊的出版和学堂的开办提供各种条件,学堂为报刊、学会培养和输送人才。
7.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支持报业发展的举措有哪些?
光绪帝多次发布具有法律效力的上谕,正式承认官报、民报均具有合法地位,“报禁”、“言禁”的藩篱被冲倒,民众获得了办报的自由权利;
公开宣告开放“报禁”,开办中央政府机关报,将上海《时务报》改为官报,公开承认各地报馆的合法地位,并准许报刊“据实昌言”,对书籍报刊实行免税,加快中国民族报业发展的步子。
8.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办报活动在中国近代史上发挥了哪些进步作用?
a)向读者进行了资产阶级思想启蒙的教育;
b)向读者进行了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教育;
c)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成了变法的实现。
9.维新派的办报活动对我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
a)冲破了封建统治者的言禁;
b)开政治家办报的先河,提高了报人、报业的社会地位;
c)创造了报章新文体,影响了一代文风。
C篇:综合题
1.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创办了哪些主要的报刊,其报刊宣传活动起到了哪些进步作用?
2.梁启超曾说《时务报》上的论说,“举国趋之,如饮狂泉”,试论述其原因及今天的借鉴意义。
3.王韬对我国近代报业的贡献有哪些?
4.报章新文体产生的历史背景、特点及进步意义。
《中国新闻传播史》第四章 辛亥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
A篇:名词解释
一、报刊与文章:
《中国日报》:兴中会创办的第一份机关报,也是中国最早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报纸,1900年1月5日,由孙中山在香港传办。改报创刊后,着力于揭露清政府的昏暗腐败,宣传反清革命思想和资产阶级民权思想,并与保皇派积极论战。《中国日报》于1905年10月同盟会香港分会成立后转为该会机关报,1906年秋同盟会南方支部成立后又成为该支部机关报。《中国日报》不仅是同盟会的言论机关,而且还是革命党人策划起义、筹集经费、储运军火、联络同志的场所,被誉为“革命军之总枢纽”。
《鼓吹录》:中国报纸最早的文艺副刊之一,前身为《中国旬刊》的“杂俎”专栏,《中国旬刊》的“杂俎”专栏利用广东民间喜闻乐见的粤讴、南音、班本等文艺体裁,讽刺昏庸腐朽的清朝官吏,《中国旬刊》停刊后,“杂俎”专栏移入《中国日报》,改名为《鼓吹录》。
《开智录》:1900年11月1日,留日学生团体开智会创办的机关刊物《开智录》,成为中国留日学生创办的第一份刊物,由郑贯公主编。郑贯公、冯樊龙、冯斯栾三位创办人分别用“自立”、“自由”、“自强”的笔名,在《开智录》上发表宣传西方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的文章,人称“三自”。郑贯公等人在《开智录》上倡言“排满革命”,企图使华侨脱离保皇派的影响,后因郑贯公被保皇派解职,《开智录》随之停刊。
《正仇满论》:章太炎在《国民报》月刊第四期上发表的一篇言论文章,驳斥了梁启超“保皇扶满”的言论,是革命派从正面驳斥保皇派的第一篇文章,标志着革命派已经同保皇派划清了界限。
《有所谓报》:1905年6月4日,郑贯公在香港创办的《唯一趣报有所谓》,简称《有所谓报》,郑贯公任发行人兼总编辑。该报取名“有所谓”,是因为郑贯公等人看到国家危难,决定要“抒救时之策,鸣警世之钟”,再不能“无所谓”了。该报创刊之时,正值反对美国华工禁约运动的高潮,该报全力投入这一斗争,无情揭露美国残害华工的暴行,大力宣传抵制美货,销量跃居香港报纸的首位。
《民报》:1905年11月26日创刊于日本东京的一份大型时事性政论月刊,设有论说、时评、谈丛、纪事、译丛等栏目。该报以宣传“三民主义”政治纲领为办刊宗旨,宣传以排满为中心的民族主义,宣传以建立共和政体为中心的民权主义,对世界各国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以及西方的新文化和新思潮,作了大量的报道与介绍。
《清议报》:戊戌政变后,保皇会在海外创办的第一个机关报,1898年12月23日在日本横滨创刊,旬刊。主编为梁启超。办报宗旨是“主持清议、开发民智”。一方面猛烈抨击清政府顽固势力,支持拥护光绪皇帝复位,另一方面大量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文化科学知识。
《新民丛报》:1902年2月8日,由梁启超在横滨创办的一份保皇派报刊,该报是梁启超仿效西方大型综合性杂志创办的一份半月刊,由梁自任主编。该报用大量篇幅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的经济、政治、军事、法律、宗教、教育、文化等各方面的学说,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学说。后期因其言论的革命性下降,在读者威信随之下降,在于《民报》的论战中惨败,导致最终停刊。
《大清报律》:1908年3月14日,《大清报律》奉旨颁行。该报律共45条,除将先前制定与颁行的报刊禁载规定全部收入外,还新增了不少限制性条款。1911年1月29日,《大清报律》改称《钦定报律》经清廷批准后颁行。该报律以限制新闻及言论自由为主,并没有规定新闻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虽具有一定的近代资产阶级法制的色彩,但实质上仍然含有大量封建文化专制主义的内容。
《苏报》:1896年6月26日由胡璋在上海创办,后成为上海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言论机关。1903年章士钊担任《苏报》主笔后,明确提出了“第一排满,第二排康”的办报方针,后因宣传邹容的《革命军》及章太炎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引发苏报案,遭反对当局查封而停刊。
《大公报》:1902年在天津法租界创刊,目前在香港继续出版,是中国新闻事业史上出版
《时报》:戊戌政变后,改良派在国内创办的第一份报纸,1904年创刊于上海。因其在报纸的评论、编辑、出版等方面敢于大胆革新,为我国报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敬告我同业诸君》: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提出了报纸的“两大天职”说,一是报刊对于政府是监督者,二是报刊对于国民是向导者。
二、人物、事件与观点:
郑贯公:广东香山人,1900年留
章太炎:近代革命家、思想家、报刊评论家和国学大师,名炳麟。1900年在唐才常等人发起成立的中国国会上当众剪掉鞭子,以示与清廷决裂,立志革命。1902年在日本发起召开“支那亡国二百四十二周年纪念会”,轰动一时。1903年在“苏报案”中名扬四海。1906年出狱后到日本东京任同盟会机关报《民报》主编达八年之久。他早期写的政论笔锋犀利,逻辑严密,善于抓住论敌的要害而置之于死地,被鲁迅誉为“所向披靡,令人神往”。
“苏报案”:1903年,章士钊担任《苏报》主笔后,大力介绍宣传邹容的《革命军》和章太炎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痛斥康有为,称光绪和慈禧都是“汉族公仇”,因《苏报》公开宣扬革命,为清政府所不容,6月30日,清政府与上海领事团决定对章太炎、邹容等7人实行拘捕,当日章太炎被捕,次日邹容闻讯后自动投案。7月6日,章太炎入狱后继续在《苏报》上发表文章《狱中答新闻报记者书》,慷慨激昂地表达反满革命的决心,次日《苏报》被上海租界工部局查封。7月15日,上海租界会审公廨开始会审“苏报案”,清政府为原告,章、邹等人为被告,清政府要求判处章、邹死刑,遭拒绝。1903年12月中旬,租界会审公廨判处章、邹永远监禁,其余人开释,引起国内外舆论的强烈反对,租界当局又于1904年5月21日重新开庭做出判决:章太炎监禁三年,邹容监禁两年,《苏报》永远停刊。这就是中国近代史和中国新闻史上著名的“苏报案”。
“沈荩案”:沈荩是一位多次参与反清活动的进步人士,1903年正在北京担任新闻记者,他探得中俄密约草稿后将其发表在天津英文报纸上,引发全国各阶层和留日学生反对密约的斗争。7月19日,沈荩被捕,后被判斩立决,因慈禧万寿庆典不宜公开杀人而改判“立毙杖下”,31日,沈荩被狱吏杖打二百余下,“血肉飞裂,犹未致死”,最后用绳“勒之而死”,成为轰动一时的“沈荩案”。
于右任:中国同盟会会员,1907年在上海创办《神州日报》,成为革命派在国内创办的第一家大型日报。于1909年创办《民呼日报》,大量篇幅揭露贪官污吏的罪行,因此遭官员诬陷而被逐出公共租界,后在法租界创办《民吁日报》,因赞扬刺杀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的英勇行为遭查禁,1910年,于右任创办《民立报》,痛斥政府官员的贪污腐败,大胆揭露日、美、俄对中国侵略的野心,因该报言辞激烈深受读者欢迎,日销两万多份,是当时发行量最大的一份日报,后成为同盟会中部总会的机关报和联络机关。于右任先后创办的《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史称“竖三民”报。
“竖三民”报:资产阶级革命派报人于右任自1909年起,先后创办了《民呼日报》、《民吁日报》和《民立报》,因三份报纸都用“民”字开头,传办
《大江报》案:湖北武汉的《大江报》于1911年7月17日发表了时评《亡中国者和平也》,7月26日发表评论《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两篇短文,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社会的病入膏肓和革命必要性,引起湖广总督的震怒,8月1日《大江报》馆被军警查封,主编及时评作者被捕,慑于民愤,清政府当局未敢重判,只得从轻发落。
中兴通讯社:1904年1月17日,广东老报人骆侠挺在广州创办的中兴通讯社,主要向广州和香港的报纸发新闻稿,成为中国人办的第一家通讯社。
“两大天职”说:梁启超流亡海外后提出的办报新观点,1902年梁在《新民丛报》上发表文章《敬告我同业诸君》中提出,报刊的两大天职“一曰对于政府而为其监督者,二曰对于国民而为其向导者”,即监督政府,引导人民。
B篇:考点详解
《中国日报》的创刊有何意义?
《中国日报》的创刊使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派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宣传武器,它不仅是革命党人的宣传舆论阵地,也是他们重要的活动据点,多次武装起义的策划、组织、联络工作,都是在《中国日报》报馆内进行的,被誉为“革命军之总枢纽”。
《中国日报》早期的宣传内容有哪些,它的宣传特点是什么?
主要宣传内容,一是揭露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卖国罪行,宣传反清革命和资产阶级民权思想;二是与保皇派报刊展开论战。
《中国日报》馆除出版日报外,还出版《中国旬报》,主要刊登译稿和长篇论说,同时发表许多讴歌革命的文艺作品。《中国旬报》设有“杂俎”专栏,利用广东民间喜爱的文艺体裁,讽刺昏庸腐朽的清朝官吏,“杂俎”专栏后移入日报,改名为《鼓吹录》,成为中国报纸最早的文艺副刊之一。
《民报》的办刊宗旨是什么?它的宣传内容主要有哪些?
《民报》的办刊宗旨是宣传“三民主义”政治纲领,孙中山在《民报》的创刊号上亲自撰写该报的《发刊辞》,第一次将其革命主张概括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后被简称为“三民主义”;
根据三民主义的政治纲领,《民报》的宣传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宣传以排满为中心的民族主义;二是宣传以建立共和政体为中心的民权主义;此外还报道世界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并对西方的新文化和新思潮,包括社会主义思潮和无政府主义思潮,作了大量的报道与介绍。
简述《清议报》的办刊宗旨和宣传内容。
《清议报》的办刊宗旨是“主持清议、开发民智”。主持清议,就是猛烈抨击慈禧、荣禄等“逆后贼臣”及其把持的朝政,拥护光绪皇帝复位;开发民智,就是大量介绍西方资产阶级大社会政治学说和文化科学知识。
简述《新民丛报》的宣传内容。
《新民丛报》用大量的篇幅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宗教、教育、文化等各方面的学说,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学说。前期的《新民丛报》曾一度发表了许多高谈革命的文章,引起了保皇派的不满,后期的《新民丛报》言论日渐缓和,倒向保皇派,因而在读者心中的威信江河日下。
论述《民报》与《新民丛报》的论战的内容、结果与影响。
《民报》与《新民丛报》的大论战,主要围绕以下四个问题展开:第一,要不要进行民族革命、推翻“满清”统治;第二,要不要进行民权革命、建立共和政体;第三,要不要实行土地国有、平均地权;第四,革命会不会引起帝国主义干涉,导致中国分裂。论战持续一年半的《民报》与《新民丛报》的大论战,以及随即展开的两派报刊在各地的思想论战,不仅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了广泛传播,使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逐渐深入民心,而且为辛亥革命作了组织上的准备,许多原来支持改良派的人转变了立场,纷纷退出保皇会而加入同盟会,另外,论战也促进了革命派报刊的发展。
简述清政府制定的新闻法规。
1906年至1911年的五年
清末新闻法律制度的特点有哪些?
一、资本主义的形式,封建主义的内容;
二、无法取信于民,在实践上缺乏全面实施的社会基础;
三、无权制裁在华外报,染有半殖民地的色彩;
清末新闻法规的内容有哪些?
一、言论出版及新闻从业人员的自由权利;
二、报刊创办的管理制度;
三、报刊出版的管理制度;
四、报刊禁载事项;
简述“苏报案”的起因、经过、结果和影响。
章士钊担任《苏报》主笔后,大力介绍和鼓吹邹容所写的《革命军》以及章太炎所写的抨击清政府、宣扬革命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及《康有为与觉罗君之关系》等言论,痛斥了立宪派的主张,引起了清政府的不满。1903年6月30日,清政府与上海领事团多次密谋,对章太炎、邹容等七人实行拘捕,当日章太炎被捕,次日邹容投案,7月7日,上海租界工部局将《苏报》查封。上海租界公审公廨对“苏报案”进行会审,清政府为原告,章、邹等人为被告,经多次会审和国内外舆论的压力,租界当局修改原判,判决章太炎监禁3年,邹容监禁2年,《苏报》停刊。
“苏报案”的结果是革命派的胜利,清政府的失败,清政府在自己的领土上同自己的臣民打官司,却要租界当局来审判,在国际上颜面尽失。
“苏报案”的发生,并未挫伤资产阶级革命派在上海的办报宣传活动,反而激发了革命派的革命斗志,也使得此后的革命派报刊更加注意斗争策略,在宣传上尽量不作“爆炸性一击”。
简述《大公报》的发展历程。
《大公报》于1902年6月17日在天津法租界创刊,至今仍在香港出版,是我国新闻事业史伤出版
第一阶段,1902年创刊至1916年,由英华主持,1902年前基本上是一张宣传君主立宪的报纸,1902年后在政治上拥护共和;
第二阶段,1916年至1926年,由王郅隆接办,变成一张亲日报纸;
第三阶段,1926年至1949年,由新记公司接办,发展成为有全国影响的大报;
第四阶段,1949年至今,成为一张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报纸;
简述《时报》对我国报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的贡献。
《时报》是戊戌变法后改良派在国内创办的第一份报纸,它在政治上并没有造成多大的影响,但在报纸的评论、编辑、出版等方面敢于大胆革新,为我国报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第一,《时报》首先将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创造的“时评”这种新的报章文体移植于日报,开辟了《时评一》、《时评二》、《时评三》三个栏目,分别评论国内大事、外埠新闻和本埠新闻;
第二,《时报》首创报纸周刊,每周固定的日子设立教育、实业、妇女、儿童等7各专版;
第三,首先采用1至6号铅字排版,新闻标题和评论中的主眼,分别圈点出来以求醒目;
第四,最先将报纸分为一、二、三、四版,两面印刷,彻底摆脱了书册式报纸的痕迹;
简述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的特点。
第一、办报的主角已由资产阶级改良派变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派;
第二、各派报刊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发展壮大,报刊的战斗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第三、办报地区有所扩大;
第四、读者面大为扩大;
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提出了哪些办报新主张?
梁启超在流亡海外后提出的新观点有:
一、“两大天职”说;
1902年梁启超在《敬告我同业诸君》一文中提出,报纸的两大天职一是监督政府二是引导国民;
二、衡量报纸好坏的四条标准,即办好报纸的四条原则;
梁启超在《清议报》100期《祝辞》中提出的四条标准:宗旨定而高,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报事确而速。
三、健全舆论的主张;
梁认为:舆论是天地间最大的社会制裁之力,报馆是体现舆论最有力的机关,报馆要造成健全舆论必须具备“五本”,即持论者必须要有广博的知识;要以维护国家利益为目的;要有不畏强暴的精神;要出自公心,不能怀挟党派思想和以个人的好恶来判断是非;要导之以真理,不能拔之以感情,故作偏至之论。
四、报刊宣传的两种方法;
两种方法是浸润的方法和煽动的方法;
简述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新闻思想。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新闻思想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明确提出为革命办报的主张;
第二,公开承认报纸的党派性,明确宣布自己报纸是“党报”和“机关报”,必须大力宣传党的纲领和主张;
第三,把报纸视为政治斗争的有力武器;
第四,认为报纸应该反映民意、影响舆论和指导舆论;
辛亥革命时期,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兴起后,新闻业务有哪些新发展?
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兴起后,新闻业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新发展:
在内容上,报纸一般已具备了新闻、评论、副刊、广告四大要素,新闻报道成为主角,新闻报道的面开始扩大,已具有了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社会新闻、国际新闻等不同门类,在固定的版面上刊载,新闻报道的体裁日益增多,开始发行“号外”,开始广泛运用新闻摄影图片。评论工作进一步改进,有了“时评”、“社评”、“代论”、“社论”和“编者按”等多种形式。有些报纸分为庄、谐两部,促进了报纸文艺副刊的发展。广告在报纸上也占据了重要地位。
在形式上,大多数报纸已由近代形态发展成为现代形态,结束了“报”、“刊”不分的时代,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期间,报纸已完全摆脱了书册式和杂志式的痕迹,成为对开或四开的单张报纸。
论述资产阶级改良派与资产阶级革命派新闻思想的异同。
 
 
 
 
 
 
 
 
 
 

《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五章 民国初年的新闻事业
A篇:名词解释
“横三民”报
黄远生
“四能”说
邵漂萍
B篇:考点详解
中华民国成立之初,采取了哪些措施促进新闻事业的发展?
将言论出版自由的原则载入国家的根本大法之中,《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
颁布有利于新闻事业发展的法律、法令,促进了新闻事业的繁荣;
废止亡清限制言论出版自由的旧法规,颁布促进新闻事业发展的新法令;
民国初年报业出现短暂繁荣的表现和原因是什么?
武昌起义后的半年被称为“报界的黄金时代”,在这半年里,全国报纸由100多家猛增至500多家,总销数达到了4200万份,有的报纸为了抢
民国初年报业繁荣的原因是自由新闻体制的确立,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通过立法手段,建立起与西方先进国家接轨的自由新闻体制,保障了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并通过相关新闻法律的制定颁行与废除亡清旧法,孙中山本人也十分重视新闻事业,坚定的恪守言论出版自由原则,这些都极大的促进了报业的发展。
民国初年“同盟会-国民党”与“共和党-进步党”两大政党系统的报刊争论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实行中央集权制还是地方分权;实行“超然内阁”制、“人才内阁”制还是实行“责任内阁”制;国务院对总统负责还是向国会负责;要不要向外国借款;建都于南京还是建都于北京;实行公元纪年还是实行民国纪年;要不要遣散军民;
癸丑报灾发生的原因及结果是什么?
辛亥革命之后,中华民国民主共和思想和言论出版自由理念深入人心,袁世凯妄图复辟帝制,必然遭到新闻界舆论的强烈反对,于是袁对自由新闻体制进行了大肆扭曲,通过手中的武力对那些反对自己的报刊、报馆、报人进行严酷的压制,扶持自己的御用报刊,企图控制新闻界,从舆论上支持自己的称帝企图。1913年孙中山领导的“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更是对国民党系统的报刊以及其他异己报刊大肆摧残,凡是国民党系统的报纸均遭查封,1913年底全国继续出版的报纸只剩139家,较之民国初年的500家锐减300多家,报刊减少三分之一,报人大批被捕被害,灾中国新闻史上对“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对新闻界的大扫荡称为“癸丑报灾”。
简述民国初年新闻法律制度的特点
一是在形式上采用自由新闻体制,形式上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同,袁世凯及其继任者只是对这一体制进行扭曲和破坏,以适于其反动统治的需要;
二是带有浓重的半封建半殖民地色彩,沿用前清法律中与民国国体无抵触的内容,使新法制带有旧时代的痕迹,而帝国主义在中国建立的租界制度未被废止,“治外法权”原则未被废止,都使得当时的法律染上了半殖民地的色彩;
三是滥用军法,惟军阀意志是从;
民国初年的新闻事业有了哪些发展?
一、新闻报道工作得到加强,新闻通讯事业有了一定的发展;
二、出现了黄远生、邵飘萍、张季鸾等一批名记者;
三、报纸企业化,商业性大报地位上升;
民国初年新闻业务有了哪些进步?
报纸上的消息的比重加大,电讯增多,一些重要的电讯还用大号字排出,并在字旁加圈点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夹叙夹议的新闻通讯作为一种新的报道体裁开始走向成熟;各报花重金聘请有才干有经验的记者常驻北京,以专电的形式独家报道中央的政治新闻,个别大报还派出驻国外的记者,加强了国际新闻的报道,有的报纸特别是商业报纸,还加强了经济新闻的报道。新闻摄影照片在报纸上越来越多的运用,一些报纸还刊出时事性插画或定期出版图画附张。
民国初年,《申报》在企业化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一是大力开展广告业务,设立广告推广科,派出外勤四处招揽广告,改进广告设计,代客户绘制广告图样,撰写文字说明,直至客户满意为止,受到了工商界的欢迎;
二是加强报纸发行,设立报纸推广科,除大力在本市推广外,还努力向外埠发展;
三是加强基础建设,不断更新技术设备;
简述黄远生对我国新闻事业作出的贡献。
简述邵漂萍对我国新闻事业作出的贡献。
《中国新闻传播史》第六章 “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
A篇:名词解释
《新青年》:陈独秀于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办的月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前期的宣传主要是抨击封建主义思想伦理道德,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后期加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日益倾向社会主义,逐渐转变为社会主义刊物,与资产阶级改良派进行了“问题与主义”论战,1917年初迁到北京出版,1920年9月改组,鸡鸡宣传马克思主义,与实用主义,伪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论战,1922年停刊。
《劳动节纪念号》:陈独秀在筹建中共上海发起组的过程中,把《新青年》第7卷第6号编成《劳动节纪念号》,成为《新青年》宣传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一个里程碑,也是新文化运动发展的“新的集合点”。这期专号篇幅长达360多页,比平时扩大了一倍以上,它发表了陈独秀的《劳动者的觉悟》、李大钊的《MAY DAY运动史》,以及大量全国各地工人运动、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和材料,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下广大劳动工人牛马不如的生活,表明《新青年》同人中的激进民主主义者逐渐转向了无产阶级的立场,促使《新青年》的社会主义因素不断增长,为《新青年》后期转变为社会主义刊物打下了基础。
《每周评论》:1918年12月22日在北京创刊,是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为适应新的形势而创办的一份小型政治时事评论报纸,《每周评论》以“输入新思想”、“提倡新文学”为己任,“重在批评事实”,把思想文化斗争和政治斗争紧密结合起来,陈独秀在发刊词中提出以“主张公理、反对强权”为宗旨,《每周评论》作为一张机关报,思想内容丰富,议论精辟。自第26期起由胡适接编,改变了革命的政治方向,挑起“问题与主义”的论战,成为宣传实用主义的刊物,出至37期后,被北洋军阀政府查禁。
《湘江评论》:1919年7月14日创刊于长沙,毛泽东任主编,是湖南学生联合会机关报,新闻、评论全部用白话文写作,以评述为主。毛泽东在《创刊宣言》中指出“《湘江评论》出版的任务就是研究、传播新思潮”,该报自创刊起即广受读者好评,李大钊评价它是全国最有分量、见解最深的刊物,1919年8上旬即遭湖南军阀的武力查封。
《天津学生联合会报》:1919年7月21日创刊,天津学生联合会机关报,周恩来任主编,对开大张日报,后改为三日刊。以评述为重点,周恩来以笔名“飞飞”撰写了许多评论,议论精辟,富有战斗性。该报阐明了革命者既要改造社会、又要在这一斗争中自觉改造自己思想的正确主张,以大量篇幅报道学生运动、工人罢工斗争等,被广大读者赞为天津的“新曙光”,被评价为“全国的学生会报冠”,最高日销量达万份以上,在与反动当局的反复斗争中坚持至1920年停刊。
《共产党》:中共上海发起组于1920年11月7日创办了理论机关报《共产党》月刊,李达任主编,秘密出版,不标明编辑、印刷、发行的地点,也不署真名。该刊主要进行了三个方面的宣传,宣传有关共产党建设的知识,介绍第三国际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情况,论述中国革命的道路和党的纲领策略,向工农兵宣传马克思主义,报道国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共产党》月刊不仅是早期共产主义学习党的基本知识的必读教材,而且是各地共产主义小组交流思想、沟通情况、酝酿建党的一条重要纽带。
《劳动界》:中共上海发起组于1920年8月15日创办的32开本周刊,1921年1月23日停刊,共出版24期,主编李汉俊。该刊的宗旨是“改良劳动阶级的境遇”。它用浅显的语言,生动的事例,向工人介绍劳动创造价值和资本家剥削剩余价值等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鼓动工人联合起来,为改变受压迫的地位团结斗争。《劳动界》等刊物,被工人们看做自己的“喉舌”,工人解放的“明星”,把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工人运动初步结合起来,促进了我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展。
中俄通讯社:1920年7月在上海创立,简称中俄社。1921年5月5日起,改称华俄通讯社,简称华俄社,社长杨明斋,这是我国第一家无产阶级通讯社。它的主要任务是沟通中俄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向中国人民介绍列宁的革命理论、俄国革命的成果和经验,同是向俄国人民介绍中国革命开展的情况。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俄社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主管,以华俄社名义发稿,到1925年8月1日停止工作。
徐宝璜: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晨报》编辑,1920年起在北京多所大学讲授新闻课程,在担任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专任导师期间,徐宝璜为研究班讲授新闻学概论,并指导编辑新闻的练习,后将其讲义整理改写成的《新闻学》一书,是我国第一本新闻学著作,为我国新闻教育事业作出了开拓性贡献。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1918年10月4日成立的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是中国将新闻学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研究的开端。该研究会以“研究新闻学理,增长新闻经验,以谋新闻事业之发展”为宗旨,由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兼任会长,北京大学文科教授徐宝璜任副会长,徐宝璜和《京报》社长邵漂萍是专任导师。该研究会出版的《新闻周刊》是我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刊物。该学会的创建不仅是中国新闻学研究发展到一个更高阶段的标志,也是我国新闻教育事业起步的标志。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为当时的新闻界输送许多优秀人才。徐、邵二人根据在该研究会授课的讲义改写成的《新闻学》、《实际应用新闻学》两部著作,更成为中国新闻教育的奠基之作,为我国新闻教育事业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B篇:考点详解
简述《新青年》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陈独秀主撰阶段,1915年9月至1917年12月;
第二阶段:编辑部同人轮流主编阶段,1918年1月至1920年5月;
第三阶段: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机关刊物阶段,1920年9月至1922年7月;
简述《新青年》宣传的主要内容。
《新青年》一创刊就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发动了一场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并在这场新文化运动中始终成为主要阵地。
它的宣传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
提倡自由民主,反对封建礼教,开展批孔运动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发起文学革命运动
简述《新青年》在新文化运动中的重要作用。
《新青年》发起新文化运动,并作为其主要阵地,开展了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启蒙宣传,旗帜鲜明的反对封建主义,批判孔孟之道,提倡新文学和白话文,惊醒了一代青年,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新青年》前期的民主与科学的宣传,虽然没有超出旧民主主义思想的范畴,但它唤醒了青年一代冲破封建思想牢笼,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
简述《每周评论》在五四运动中的作用。
在五四运动期间,《每周评论》发挥了积极的舆论先导作用,五四运动前夕,陈独秀即撰文痛斥巴黎和会是“分赃会议”,五四运动爆发后,《每周评论》对运动作了连续系统报道,及时评论,给予支持与引导。该刊用大量的版面篇幅,详细报道了五四运动的经过和前因后果,发表评论,引导群众斗争。《每周评论》把这场伟大的群众爱国运动第一次称为“五四运动”,赞扬它是中国学生和中国人民的一个“创举”。
《共产党》月刊宣传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共产党》月刊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宣传:
一、宣传有关共产党建设的知识,介绍第三国际和国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实际情况、文献资料,特别是俄国共产党的经验和列宁的著作;
二、论述中国革命的道路和党的纲领策略,论证只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主张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建立俄国布尔什维克式的中国共产党,用革命手段夺取政权;
三、向工农兵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报道国内工人运动的发展;
简述五四时期新闻工作的重大改革。
在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新闻工作在多方面作出了重大改革。
第一、开创自由讨论的风气;
五四时期出现了一个百家争鸣的局面,报刊成为争鸣的主要园地,各方发表的观点在报刊上都可以发表,有的报刊还把各种观点的材料汇集起来,供读者分析;
第二、政论传统的恢复与发展;
《新青年》发起新文化运动后,广泛采用社论、专论、代论、来论、外论等多种形式,使政论重新受到重视并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第三、新文风的出现;
《新青年》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使我国报刊的文风焕然一新,另外,《新青年》还提倡使用新式标点符号;
第四、副刊的革新;
新文化运动的冲击,使副刊受到更大的重视,报纸副刊革新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有的报纸的副刊实际成为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一个阵地。五四时期副刊的改革,为办好报纸副刊提供了有益经验,具有深远的意义;
第五、报纸版面编排和新闻采写业务的改进;
国内外重大新闻占据了头版头条,报纸专栏增多,标题的制作努力做到醒目,有的报纸聘特派记者开辟国内外新闻来源,重视直接采访报道。
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是什么历史条件下产生?
五四运动后,一批先进的民主主义者迅速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向往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开始兴起。在筹建中国共产党的过程中,迫切需要有自己的新闻舆论工具来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的知识,发动和组织工人运动,于是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应运而生。
简述中国首批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特点与意义。
特点:
以向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者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基本任务;
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宣传鼓动和新闻报道工作;
新闻宣传工作与建党的组织工作紧密结合,相辅而行;
意义: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新型的无产阶级报刊与通讯社的出现,既是新文化运动以来宣传新思潮、开展百家争鸣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筹建无产阶级政党的直接需要。我国首批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在筹建中国共产党的进程中发挥了宣传、鼓动和组织作用,为以后党的新闻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开端,在中国新闻史上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七章 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
A篇:名词解释
《向导》:中共中央第一个政治机关报,1922年9月创刊于上海,1927年7月出至第201期被迫停刊。它以报道评论国内外政治时事为主要内容,在中国民主革命运动中引导了当时的社会舆论,被国内外读者誉为“黑暗中国社会的一盏明灯”。
《前锋》:1923年7月1日场刊于上海,瞿秋白任主编,1924年停刊。它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对中国与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分析,宣传中国共产党的纲领和主张。它重视调查研究材料,采用了许多统计数字,具有鲜明的理论色彩。
《先驱》:四川成都团组织于1921年1月15日创办的半月刊,后转为中央团刊,1923年8月15日出版25期后停刊,是首批团刊中出版
《中国青年》:1923年10月20日在上海创刊,32开本周刊,团中央机关刊物,最多时发行两万份,1927年10停刊。恽代英、萧楚女、李求实先后担任主编。它的基本内容有,帮助青年正确对待工作生活学习,引导青年走上革命的道路,评述时事政治,帮助青年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提高觉悟,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同各种反动的错误的思想做斗争。文风上,既洋溢着革命热情,又有理论分析,深入浅出,亲切感人。
《中国工人》:1924年创刊于上海,中共中央主办的指导职工运动的刊物,1925年5月成为中华全国总工会的机关报。主要撰稿人邓中夏、刘少奇、瞿秋白、李立三等人。该刊以指导工人运动的复兴为自己的首要任务,通过总结我国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介绍国际工人斗争经验,帮助工人学习罢工的战略战术,充分作好战斗准备。
《热血日报》:1925年6月4日创刊,6月27日出版24后被迫停刊,是迄今为止能看到的中共中央第一家日报。该报发表了大量的新闻和评论,报道上海工商界群众的斗争,评述运动在全国开展的形势,揭露帝国主义的暴行,传播国际进步势力支持中国人民的信息,弥补了《向导》周报在时效性上的不足,对反帝爱国运动起了指导作用。
国闻通讯社:1921年9月在上海成立,胡政之任社长,先后在汉口、北京、天津设立分社。总社设有广告部,北京分社设有英文部,向外国报纸提供英文稿。1926年新记公司成立后,国闻通讯社成为《大公报》的附属机构,1936年停办。
B篇:考点详解
简述中国共产党初期创办报刊的主要特点。
第一、把党的报刊作为党的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彻党性原则,在党中央和各级党委领导下开展新闻宣传工作;
第二、继承与发扬“五四”时期报刊的革命精神,以宣传马列主义和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指导革命斗争为基本任务;
第三、在文风上,党的报刊坚持了“五四”时期倡导白话文的正确方向;
第四、以广大工人为读者对象的同时,要面向民众,面向社会,扩大影响范围;
简述《大公报》的“四不”办报方针。
1926年新记公司接办《大公报》后,提出“不党、不私、不卖、不盲”的办报方针,并长期以此为标榜,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不党是指平等看待各党阀派系,纯以公民的地位发表意见;不私是指报人没有私图,报纸没有私用,向全国公众开放,作公众的喉舌;不卖是指不以言论作交易;不盲是指不盲从、不盲信、不盲动、不盲争;
简述《向导》的作用与影响。
《向导》作为中共中央第一个政治机关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初期重要的理论宣传武器,它对当时形势的分析以及作出的评述,深刻地影响了广大群众,在同帝国主义的宣传工具的舆论斗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驳斥了各种错误思想与主张,被国内读者誉为“黑暗中国的一盏明灯”。
国共合作后,革命报刊有哪些重要发展?
第一、统一战线报刊的发展。
在共产党员的主持和帮助下,国民党的宣传工作出现了活跃的局面,一些由共产党员主持、以国民党名义出版的报刊,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第二、共产党报刊、共青团报刊初步形成网络。
党的地方报刊在国共合作后革命形势迅速发展的有利条件下陆续创办起来,同时,团的报刊网络也形成了;
第三、工农群众运动报刊的发展。
国共合作后,工农群众运动在全国蓬勃开展,工人农民妇女报刊也随之迅速发展起来;
第四、军队报刊的出现。
《中国新闻传播史》第八章 十年内战时期的新闻事业
A篇:名词解释
中央社:即中央通讯社,1924年成立于广州,1927年迁至南京,由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主管,国民党中央任命萧同兹为社长,“中央社”实行“工作专业化”、“业务社会化”、“经营企业化”的方针,在各大城市和省会城市设立分社或通讯员办事处,基本上建立了覆盖全国的通讯网,垄断了国内新闻来源,它收回了外国通讯社在华的直接发稿权,同部分外国通讯社签订了交换新闻合同,从而垄断了国际新闻
中国新闻研究会:1931年10月21日在上海成立,以宣扬社会主义的科学的新闻理论为宗旨,该会发表的《檄全国新闻记者》一文,号召全国新闻界从研究到行动都要对社会负起所应负的任务。在中国新闻研究会的基础上,1932年中国左翼新闻记者联盟(“左翼记联”)在上海成立。
中国左翼记者联盟:1932年3月20日在中国新闻研究会的基础上,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左翼记者联盟,简称“左翼记联”,联盟向国内及海外南洋等地发展盟员,并在上海法国租界内创办国际新闻社、远东通讯社,发布有关中国共产党抗日主张和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的消息。1935年创办中华新闻社,公开发稿。1936年5月,“左翼记联”为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而宣告结束。
《时事简报》:1929年12月,毛泽东在为“古田会议”写的决议中分析了红军宣传工作的现状,要求在此后的宣传工作中,各军及纵队必须办一壁报,名称均为《时事简报》,内容是国际国内政治消息、有机地区群众斗争情形、红军工作情形。要求每周至少出一次,用大纸书写。《时事简报》后来成为根据地和红军初创阶段的主要新闻宣传阵地。
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中社”,是临时中央政府机关通讯社,1931年11月7日在瑞金成立,每日发稿一两千字,主要为临时中央政府文告、宣言、红军战报和根据地建设消息,还曾利用红军电台抄收国民党“中央社”电讯和外国通讯社英文稿,汇编成“参考消息”供中央机关参阅。西安事变后,为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红色中华通讯社从1937年1月改名为新华通讯社,简称新华社。
《红色中华》:1931年12月11日在瑞金创刊,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也是我国在人民政权下创办的第一份中央日报,1934年10月3日出版第240期后,随红军长征暂告停刊,史称《红色中华》瑞金版。1935年11月25日在瓦窑堡复刊,史称陕北版。1937年初,中共中央为团结抗日,将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改名为《新中华报》。
《青年实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苏区中央局机关刊物,1931年7月1日在江西永丰创刊,总编辑部设在江西于都,陆定一、魏廷群先后任主编。发刊词提出“力求文字作风的青年化大众化”,该刊最高发行量达三万多份,长征前夕停刊。
《红星报》中国工农红军军事委员会机关报,由红军总政治部支持出版,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创刊。1933年5月后,邓小平任主编,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由陆定一接任主编。发行量曾达17000份。红军长征时随军出版,每期油印七八百份发至连队,1935年8月3日停刊。
史量才:中国新闻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新闻事业家,1912年接办《申报》后,在企业化经营方面取得引人注目的成效,一度想建立英美式报业托拉斯,因国民党当局的阻挠而失败。1931年发起《申报》六十周年纪念活动,推行改革措施,将申报馆建设成为一个以报纸为中心的庞大的文化事业群体。因史量才不肯屈从国民党当局的控制,1934年11月遭国民党特务枪击遇害。
邹韬奋:中国新闻史上著名的新闻工作者,曾主编《生活》周刊,创办《大众生活》、《永生》周刊、《生活日报》、《抗战》、《全民抗战》、香港《大众生活》等七份报刊,都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因勇于揭露国民党反动当局的黑暗统治而多次被迫流亡海外,流亡海外期间,写了30多万字的国外通讯,在《生活》、《新生》上发表,后汇集成《萍踪寄语》。韬奋的一生不懈地从事新闻出版工作,既担任主编,又是主要作者,同时负责经营,积累了丰富的报刊工作经验,提出了许多卓有见地的办报主张,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报刊思想,他的报刊思想和实践经验有着鲜明的特色,被称为“韬奋精神”。
《萍踪寄语》:邹韬奋在1933年7月至1935年8月流亡海外期间,对欧洲各国、苏联、美国等国进行实地考察,研究西方的新闻事业,写了30多万字的国外通讯,在《生活》周刊、《新生》周刊上发表,后汇集成《萍踪寄语》一书。
“韬奋精神”:邹韬奋毕生从事新闻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办报经验,提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报刊思想,他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对新闻事业的热情与经验,被称为“韬奋精神”。
杜重远:实业家,《新生》周刊主编,曾因在《新生》周刊上刊登艾寒松的一篇涉及到日本天皇的杂文《闲话皇帝》,受到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和国民党政府的查处,被判入狱一年零两个月。出狱后于1939年赴新疆,任新疆学院院长,后遭软禁,于1945年6月13日被虐杀于狱中。
“新生事件”:1935年5月,《新生》周刊上发表了易水(艾寒松)的杂文《闲话皇帝》,有几处涉及到日本天皇,日本驻上海总领事借口此文“污辱天皇,妨害邦交”,要求国民党政府查处,国民党政府于6月22日查封《新生》周刊,主编杜重远被判入狱一年零两个月。
范长江:中国著名记者,1935年7月起,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的名义,追踪考察了解红军北上动向和西北社会的历史与现状,所写的旅行通讯陆续在《大公报》发表,后汇集成《中国的西北角》一书出版,该书首次客观而真实地报道了红军长征的行踪和影响。1936年8月至12月,范长江再次赴内蒙古、绥远等地采访写了多篇通讯,西安事变发生后,范长江冒险从绥远前线取道宁夏、甘肃,最后来到延安,与毛泽东进行了长谈,后发表了《动荡中之西北大局》、《西北近影》、《陕北之行》等多篇通讯,,汇集出版了《塞上行》一书。范长江富于政治敏感,勇于探索,他的作品以其特有的风格和深远的影响,为我国新闻通讯写作提供了新经验与新样本,在我国新闻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中国的西北角》:我国著名记者范长江,在对西北诸省的风土民情和抗战前夕状况的旅行采访中所写的旅行通讯,发表于《大公报》上,1936年8月,他将这些旅行所写的通讯汇集成《中国的西北角》一书出版,首次客观而真实地报道了红军长征的行踪和影响。
斯诺:美国新闻记者、作家,1928年来到中国,1936年在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的联系与协助下,进入陕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广泛的采访,并会见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后来发表了许多关于陕北的报道和照片,并由此写成了《红星照耀中国》一书,较早地公开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斗争及其领导人的情况,成为影响巨大的名著。建国后,斯诺曾三次访问中国,并发表文章介绍中国的建设成就和崭新面貌,为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作出了重要贡献。
《西行漫记》(《红星照耀中国》):斯诺于1936年7月至10月间访问了陕北革命根据地,并会见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重要领导人,同时斯诺在陕北进行了广泛的采访,拍摄了许多照片,采访结束后,斯诺发表了长篇通讯《与共产党领袖毛泽东的会见》及毛泽东的照片,美国《生活》杂志发表了他拍摄的70余幅照片,后来在这些报道的基础上,斯诺写成了《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文译名为《西行漫记》,该书较早的公开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斗争及其领导人的情况,出版后广泛流传,成为传诵一时的名著。
中国新闻学研究会:1931年成立于上海,是我国第一个研究无产阶级新闻学的学术团体,初期会员40余人,主要来自上海《申报》、《新闻报》、《时报》等报社的进步记者、上海民治新闻学院和复旦大学新闻系师生,核心是《文艺新闻》的工作人员。
戈公振:我国著名新闻工作者、新闻教育家、新闻学专家,曾任《时报》总编辑、《申报》总经理助理、《申报》总管理设计处副主任等职,1933年以中央通讯社特派记者身份赴莫斯科采访,写成《从东北到庶联》一书,1935年回国参与筹办《生活日报》,同年病逝。著有《中国报学史》、《新闻学》等书,《中国报学史》一书被誉为“中国新闻史研究开山之作”,戈公振为我国新闻史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中国报学史》:中国当代著名报人戈公振所著,为中国新闻史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该书于1927年11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全书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阐述报学史的定名、报纸的定义等,后五章分别就官报独占时期、外报创始时期、民报勃兴时期、民国成立以后、报界现状等阶段,全面、系统地评介报纸发展的历史,有明确的历史分期和报刊分类,为中国报刊史研究提供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框架,也提供了丰富的史料,该书被誉为“中国新闻史研究开山之作”。
B篇:考点详解
《红旗日报》在党报建设的具体工作中,积累了哪些有益的经验?
第一、建立党报委员会,全面负责党对报刊的领导;
第二、发展通讯员,加强同群众的联系;
第三、建立发行网,扩大党报影响;
中央苏区初步建立的人民政权下的新闻事业系统主要有哪些机构?
红色中华通讯社、《红色中华》报、《青年实话》、《红星报》
论述革命根据地新闻事业的特点。
一、适应实际工作需要,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新闻宣传;
一切为了前线,成为所有新闻传媒的报道与宣传中心,各种报刊都着眼于指导当前的实际工作;
二、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办报;
依靠群众办报办社,成为根据地新闻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大力发展通讯员,广泛听取读者意见,采纳读者建议,吸收优秀通讯员参加报纸工作;
三、开展批评与表扬;
四、文字通俗,形式活泼;
根据地所有的新闻宣传都是用白话文写作,力求工农兵读者能看懂,不识字的能听懂;
论述革命根据地新闻事业的意义。
一、根据地新闻事业是在人民政权下创建的,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领导新闻事业的开端;
中国共产党主办和管理新闻事业,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到建国时已经有了执政党办新闻事业的经历;
二、开创一条革命新闻事业发展的新道路,即城市-农村-城市的道路;
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在农村中宣传革命思想、传播文化科学知识、沟通当代社会信息,使农村迅速发生深刻变化,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三、继承和发扬了列宁的党报思想;
根据地的党和政府都重视通过报刊动员、组织人民群众投入革命斗争和作好各项工作。根据地报刊注重用具体事例进行宣传鼓动,大力开展批评与表扬,都体现了列宁的党报思想;
简述《申报》六十周年的革新活动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新闻,改进本埠新闻报道,在29个城市设分馆,增加各地通讯;
二、改革副刊《自由谈》,把它办成具有时代性的思想文化园地,产生了深刻影响,特别是推动了杂文的发展;
三、改进副刊和增刊,以适应各种类型的读者的需要;
四、出版书刊,有《申报月刊》、《申报年鉴》、《中华民国新地图》等;
五、兴办社会文化事业,有流通图书馆、新闻函授学校、申报服务部等;
简述邹韬奋的新闻工作经历。
1925年创办《生活》周刊,后担任该刊主编,开辟《小言论》专栏,将《生活》周刊由一份内部刊物发展为发行量最高达155000份有重要影响力的刊物,后因引起国民党当局不满被查封;
邹韬奋流亡海外期间,考察了欧洲各国和美国,写了30多万字的国外通讯,发表在《生活》周刊及《新生》周刊上,后汇集成《萍踪寄语》;
1935年11月16日,邹韬奋在上海创办《大众生活》周刊,支持学生运动,主张追求民族解放,发行量再创全国期刊发行的最高纪录,达20万份,1936年2月29日,《大众生活》周刊遭国民党政府查封;
1936年6月7日,邹韬奋在香港主办《生活日报》,这是他一生中主编的唯一一张日报,该报以促进民族解放、积极推广大众文化为目的,不久后自动停刊;
1936年8月23日,创办《生活星期刊》,邹韬奋任主编兼发行人;
“七君子”事件后,先后又创办《抗战》、《全民抗战》、香港《大众生活》等报刊;
简述邹韬奋的报刊思想和办报经验。
第一、报刊是人民的耳目喉舌,应该成为实现民族解放大众解放大目标的工具;
第二、报刊要成为读者的好朋友,真诚地为读者服务;
第三、办报刊要有创造精神,造成报刊的个性或特色;
第四、文风要“明显畅快”;
第五、重视经营管理和社会信用,处理好商业性新闻与广告的关系;
第六、新闻工作者应有“视事业如生命”的精神、高尚的人格和真才实学;
邹韬奋认为理想的编辑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一是大公无私;
二是敏锐的观察和卓越的识见;
三是文字畅达;
四是至少精通一种外语;
论述“韬奋精神”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韬奋精神就是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邹韬奋自身正是这种精神的真实写照;
他把报刊看做人民的耳目喉舌,办报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民族和大众的解放,他把读者当作自己的朋友,真诚地为读者服务,他强调报纸的文风要明显畅快,办报要有个性和特色,新闻工作者要有奉献精神和高尚的人格,同时还要有真才实学,他重视报社的经营管理和社会信用,懂得处理好新闻与广告的关系,所有这些与我们当前新闻事业中的观点是高度一致的。
在这些办报经验中,一个高度集中的核心思想就是为人民服务,作人民的耳目喉舌,作人民的朋友,是为人民服务的一个方面,重视报社的经营管理、重视报纸的社会效益而不仅仅是经济效益、重视新闻工作者的能力与品格,是为人民服务的目标更深层次的体现。只有做到这些方面的要求,我们所办的报刊才能受读者的欢迎,才能真正为人民谋福利,才能成为人民的好朋友,所有这些也正是我们当前开展新闻工作,发展新闻事业所必须重视与遵循的原则,对我们当前的新闻工作有着极其重要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简述《中国报学史》的内容及其影响。
全书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阐述报学史的定名、报纸的定义等,后五章分别就官报独占时期、外报创始时期、民报勃兴时期、民国成立以后、报界现状等阶段,全面、系统地评介报纸发展的历史,有明确的历史分期和报刊分类,为中国报刊史研究提供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框架,也提供了丰富的史料。《中国报学史》一书从主要观点与论断到文字表述的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爱国、民主、进步思想和敬业乐业精神,为新闻学研究树立了治学与道德风范,因此被誉为“中国新闻史研究开山之作”。
简述范长江西北采访的成果与意义。
范长江自1935年7月14日从成都出发,至1936年6月结束,西至敦煌,北抵包头,实地考察了四川、陕西、青海、甘肃、内蒙古的许多地方,了解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族关系等多方面情况和民情风俗,沿途撰写的旅行通讯陆续在《大公报》上发表,于1936年8月汇集成《中国的西北角》一书出版,该书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危机,揭露了国民党统治的腐败、黑暗与各族人民的痛苦生活,更为可贵的是,该书首次客观而真实地报道了红军长征的行踪和影响。
1937年2月,范长江来到西安,不久至延安见到了毛泽东,回上海后发表了时事述评专文《动荡中之西北大局》,介绍了西安事变的真相和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在国统区引起巨大震动,随后,范长江写了《西北近影》、《陕北之行》等多篇通讯。这些作品以其特有的风格和深远的影响,为我国新闻通讯写作提供了新经验与新样本,在我国新闻史上有重要地位。
简要评述斯诺在中国的新闻活动。
1936年7月起,斯诺进入陕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广泛的采访,会见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又至红军前线采访了彭德怀等军队领导人,11月斯诺在上海《密勒氏评论报》发表了长篇通讯《与共产党领袖毛泽东的会见》和毛泽东的照片,1937年初,北平和上海的两家英文报社先后发表了斯诺的陕北报道,美国《生活》杂志发表了他拍摄的70余幅照片,在这些报道的基础上,斯诺写成了《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文译名为《西行漫记》,该书较早地公开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斗争及其领导人的情况,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新中国成立后,斯诺先后三次访问中国,并发表文章和著作,热情介绍中国的建设成就和新面貌,为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九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A篇:名词解释
《共产党人》:1939年10月20日创刊,是中共中央出版的以党的建设为中心的党内刊物,由洛甫主编,李维汉负责出版工作,毛泽东为它写了《<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系统而深刻地总结了中国共产党过去18年中的宝贵经验,即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并指出: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共产党人》出至1941年8月停刊,共出19期。
《救亡日报》:1937年8月24日创刊于上海,是上海市文化界救亡协会的机关报,该报虽然实际上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但在名义上为国、共两党合作创办的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抗日报纸。郭沫若担任社长,夏衍、樊仲云任总编辑,上海沦陷后,《救亡日报》先后迁至广州、桂林出版,直至1942年2月28日被国民党当局勒令停刊。
重庆各报联合版:1939年,重庆遭受日寇飞机的狂轰滥炸,各报馆损失惨重,1939年5月6日至8月12
《解放日报》:1941年5月16日在延安创刊,日出对开半张两个版,后扩大为日出对开一大张4个版,该报第一任社长是博古。该报是在革命根据地出版的第一个大型的、每日出版的中共中央机关报,也是抗日战争时期及解放战争初期,革命根据地影响最大的报纸。中共中央对该报的创办极为重视,该报也为党的宣传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建成并开播于1940年底,成为我国无产阶级广播事业的开端。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首次开播,电台呼号为XNCR,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座无线电广播电台,因而该台首播的日子后被定为中国人民广播创建纪念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播出的内容主要有中共中央的重要文件,各大报刊的重要社论及各类文章,国内外新闻等,该台在当时是新华社的一个组成部分。1943年因仪器故障,该台被迫暂停播音,直至1945年9月才恢复。
《为改造党报的通知》:1942年3月16日,中共中央根据党的整风精神,发出《为改造党报的通知》一文,要求各地根据整风精神来检查和改造报纸,这是党报改革的纲领性文件。《通知》阐明了一系列极其重要的党报理论,其中包括“全党办报”,党报的内容、版面及主要任务,大力加强党报编辑部的工作,党报的战斗性、通俗化等,从解放日报社到各新闻单位、从延安到各抗日根据地,掀起了整风和检查的热潮。
《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1943年陆定一在《解放日报》上发表的文章,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述了无产阶级新闻学的有关基本问题,也批判了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新闻学观点。文章论述了“新闻的本源”问题,对“新闻”的定义作出了界定: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文章还论述了新闻真实的问题,指出新闻不仅要具备“五要素”还必须把尊重事实和革命立场结合起来,密切联系群众、联系实际。
《群众》周刊:1937年12月创刊于汉口,由中共中央长江局领导,编辑兼发行人为潘梓年,实际主持者为许涤新,该刊以宣传中共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及中共全面抗战路线为宗旨,同时经常刊载介绍马列主义的译著和论文,1938年12月被迫迁至重庆。
《新华日报》:1938年1月11日创刊于汉口,中共中央长江局领导的机关报,中共中央长江局书记王明兼任董事长,1938年10月26日迁至重庆继续出版。《新华日报》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发行的唯一一份大型机关报,汉口时期的《新华日报》在九个多月的
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由范长江、夏衍等人发起,1937年11月8日成立于上海的中国青年记者学会西迁武汉后,于1938年3月15日在汉口改名为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简称“青记”,3月30日青记在汉口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告成立。该学会的成立是党的统战工作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界统一战线组织,党通过该组织内的中共党员,努力团结国统区广大的进步新闻工作者,积极争取民主、争取新闻自由和开展抗战宣传。
国际新闻社:1938年9月,在周恩来的指导下,范长江以青记骨干为基础,在汉口筹办合作社性质的通讯社-国际新闻社(简称“国新社”)同年10月20日,国际新闻社在长沙正式建社并对外发稿,刘尊棋任社长,范长江任副社长。后迁至桂林与香港分社合并,开始正式对国内外发稿,成为全国性的通讯社,范长江任社长,黄药眠任总编辑,国新社由桂林八路军办事处主任李克农直接领导,发稿对象主要是当时大后方的报纸、刊物和海外华侨报纸。“皖南事变”后桂林重庆两社均在国民党迫害下关闭。
《保卫中国同盟新闻通讯》:1938年6月,宋庆龄领导的“保卫中国同盟”在香港成立,并出版该同盟的中英文会刊《保卫中国同盟新闻通讯》,该刊的英文版由爱泼斯坦和贝特兰负责编辑,中文版由邹韬奋、金仲华负责编辑,任务是宣传团结国际进步人士和海外华侨援助中国抗战,刊登了宋庆龄写的不少文章和致国际友人的信,还大量介绍八路军、新四军、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和国民党统治区的抗日活动情况,成为世界人民了解中国抗战的一个重要窗口。
弘报三法:1941年8月,伪“满洲国”颁布了《通讯社法》、《新闻社法》、《记者法》,时称“弘报三法”,旨在用法律手段强化新闻事业的所谓“国家”垄断政策,使新闻社、新闻通讯社以及新闻记者的一切活动,都处于伪满当局的严格管制之下。
计划新闻制度:汪伪政府通过颁布一系列新闻宣传统制法规,建立一系列相关的新闻宣传统制机构,逐步形成了一个所谓的“代表国家的计划新闻制度”,这种制度是汪伪政府所谓的新闻法制建设的特产,本质上只是汪伪政府掩盖其法西斯新闻统制性质的一种美称,“计划”实质上就是统制,汪伪“计划新闻制度”的具体内容,一是新闻宣传事业的双重管理制度,二是直属报社及其管理制度,三是统一的报业经营制和书报发行制。
上海“孤岛”:1937年11月12日至1942年12月8日之间的上海租界地区。这一时期,中外各种政治势力,无不利用“孤岛”的特殊环境,在“孤岛”创办报刊等各类新闻媒体,开展舆论宣传活动,其中中国共产党以及其他爱国政治力量与爱国人士主办的抗日报刊,始终是“孤岛”报业发展的主流,在特殊的环境中发挥了特殊的抗日宣传作用。
洋旗报:孤岛时期,上海租界内以外商名义出版的中文报纸时称“洋旗报”,这些报纸可以不受日伪的新闻检查,因而在1938年后出现了大办“洋旗报”的热潮,《每日译报》、《文汇报》、《申报》、《新闻报》等十几家报纸均以这样的方式复刊或创刊。“洋旗报”以及其他爱国报刊,在极其艰难、险恶的环境下出版发行,受到了日伪疯狂迫害和摧残,抗日爱国报人不屈不挠地坚持着抗日宣传,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在中国新闻史上写下了悲壮的一页。
《文汇报》:创刊于1938年1月25日,严宝礼等几位爱国人士创办,总编辑胡惠生,该报创刊后,猛烈鞭笞汉奸丑类,揭露伪上海大道市政府的罪行,积极宣传抗战,及时报道中国军民奋勇抗战的事迹,十分重视报道、宣扬八路军、新四军的战绩,热情介绍八路军、新四军以及抗日根据地延安的情况,拥护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呼吁国共合作,一致对敌,1939年5月18日被租界当局勒令停刊。
B篇:考点详解
简述新华通讯社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大发展。
1.业务量增大,作用日益重要,成为独立发展的新闻机构;
1939年后,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新华通讯社开始日渐成熟,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新华通讯社的前身是1931年创办建的红色中华通讯社,与《红色中华》报是同一个机构,更名为新华通讯社后与《新中华报》仍旧是同一个机构两个牌子。抗战爆发后,新华通讯社的发稿范围逐渐扩大,成为党中央传达方针、政策及有关指示和各抗日民主根据地交流信息与情况的重要桥梁,发稿量也由原来的一两千字增加到四五千字;1939年初,党中央决定将新华社与《新中华报》分开,结束了报、社一家的历史。新华社改建为独立的新闻通讯机构后,人员增至三十余人,组织上初具雏形;
2.总社不断扩大规模,各根据地建立分社组织;
新华社自1939年起开始在各抗日根据地建立分社组织,逐渐形成了一个以延安总社为中心的新华通讯社网络,先后创建了华北总分社、太行分社、晋察冀新华分社等9个总分社和40多个分社,总社人员发展至124人;
3.创办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创了我国无产阶级广播事业;
1940年底建成并开播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在当时是新华社的一个组成部分,广播稿由新华社广播科提供,同新华社的文字广播相配合,向国内外传播根据地军民斗争的实况,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各项政策和主张;
论述抗战时期延安《解放日报》整风改革的经过和意义。
1942年4月1日,延安《解放日报》在中共中央的指导下实行改版,登载了中宣部《为改造党报的通知》,同时发表社论,按照党报的党性、群众性、战斗性及组织性原则,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检讨;
在版面编排上,改变了以往重国际新闻,轻本地新闻的做法,改版后的《解放日报》以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新闻报道为主,第一版是反映解放区情况的要闻版,这样就更加密切地联系群众和工作实际;
《解放日报》集中力量报道整风运动的发展情况,发表了大量指导整风运动的文章和社论,对整风运动的顺利开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延安《解放日报》在整风改革中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新闻工作的重要文件、社论和理论文章,对党报的性质作用、全党办报的思想、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无产阶级唯物主义新闻观和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新闻观的区别以及文风等基本问题,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初步奠定了中国无产阶级新闻学理论的基础;
论述延安《解放日报》在改革中提出并解决的新闻理论问题。
延安《解放日报》在整风改革中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新闻工作的重要文件、社论和理论文章,对党报的性质和作用、全党办报的思想、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无产阶级唯物主义新闻观和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新闻观的区别以及文风等基本问题,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初步奠定了中国无产阶级新闻学理论的基础;
具体而言:
一、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研究、探讨新闻的本质与特点,重申了党报的性质、特征和任务;
二、确立了“全党办报”的思想;
三、加强新闻工作者的党性修养,确立了“人民公仆”的思想;
四、坚持“政治第一,技术第二”的原则;
五、反对党八股,树立生动活泼的马列主义文风;
六、发扬党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及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
创办《新华日报》有什么重大意义?《新华日报》为我国新闻工作积累了哪些重要经验?
《新华日报》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发行的惟一一份大型机关报,在选持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反共顽固势力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是国统区人民心中的灯塔,该报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按照“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坚决而又顽强的斗争,成为一把插在国民党心脏的尖刀;
《新华日报》面对国民党顽固派的钳制甚至迫害时,运用各种合法或非法的手段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力争报纸能够顺利出版发行;在言论和新闻报道方面,《新华日报》始终同国民党的新闻检查制度进行斗争,把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在重大原则问题上不惜冒停刊的危险,全力突破国民党的新闻检查和新闻封锁,直接向国统区人民群众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为躲避国民党当局的新闻检查,《新华日报》经常采用“拒检”、“曝检”等手段来揭露国民党新闻检查制度的罪恶;
简述延安《解放日报》在整风改版后的变化。
一、在版面安排上,改版后的《解放日报》以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新闻报道为主,密切联系群众和工作实际,第一版不再是国际新闻而是反映各解放区情况的要闻版,本地和国内新闻成为报道的重点;
二、《解放日报》改变了整风运动之前党性不强的缺陷,将整风运动作为一个宣传中心来抓,宣传形式多样,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有利地指导了整风运动的开展;
三、加大对社论的重视,不再只关注社论的数量,而是高度重视社论的质量,社论的质量由此得到提高;
四、确立了全党办报的思想,积极建立通讯员网络,形成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简述上海“孤岛”时期的抗日报刊及其宣传和斗争。
《每日译报》、《文汇报》、《申报》、《新闻报》等报纸在孤岛时期改以外商名义出版,成为“洋旗报”中的代表,它们在艰难、险恶的环境下出版发行,针对日伪的威胁与迫害,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揭露日寇暴行,宣传抗日主张,在中国新闻史上写下了悲壮的一页。
 《中国新闻传播史》第十章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1.“拒检运动”抗战胜利后,国统区新闻界掀起了一次又一次争取新闻自由的浪潮。其中以1945年八九月间发起的“拒检运动”声威最大。8 月7 日,重庆国讯书店在其他进步出版社机构的支持下,不顾国民党当局审查而自行出版了黄炎培撰写的《延安归来》一书,揭开了“拒检运动”的序幕。重庆16家杂志社拒检声明一发表,立即得到了整个文化界的支持与响应。9 月1 日记者节这天,重庆《新华日报》发表社评《为笔的解放而斗争》。此后,由重庆出版界发起的拒检运动扩展到成都,并由出版界扩展到新闻界。拒检运动的兴起与发展,使国民党当局陷入被动局面。为了缓和国内外矛盾,国民党当局被迫于宣布自10月1 日起废止战时新闻检查制度,但留了一个尾巴,即收复区在军事行动尚未完成以前除外。至此,拒检运动获得了巨大的胜利。
2.第三条道路”:鼓吹 “第三条道路”的报刊的出现,是国共两党激战之际国统区新闻界出现的一个重要现象。所谓 “第三条道路”,就是既反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又反对共产党的人民政权,试图在中国实现英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是一条代表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利益的道路。其代表人物中有不少是民主党派成员。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观察》周刊。储安平创办并任主编。
由于 “第三条道路”确实反映了当时一部分尚未摆脱个人自由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的要求与情绪,因而在一个时期内影响十分广泛。对此,中国共产党组织国统区进步报刊对这一主张进行驳斥与批判。对于鼓吹 “第三条道路”的宣传活动,濒临崩溃边缘的国民党当局则采取法西斯高压政策,大肆迫害与摧残。国民党政府下令《新民报》南京版日、晚两刊 “永久停刊”。倡导自由主义新闻理念的《观察》周刊也由于国民党反动真面目的暴露而改变政治立场,国民党当局下令查封《观察》周刊中,主编储安平愤而离沪去解放区,投身于人民新闻工作队伍。至此,美帝国主义者寄予厚望的“第三条道路”彻底破产,其宣传活动也戛然告终。
3.《人民日报》1948年6月15日,中共中央华北局机关报《人民日报》在平山创刊,由《晋察冀日报》和晋冀鲁豫《人民日报》改组而成。
4.《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1948年4月,毛泽东接见了《晋绥日报》编辑部人员,在听取报社工作汇报后作了重要谈话,即著名的《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毛泽东的讲话,对包括《晋绥日报》在内的解放区新闻工作中经历的两条战线的斗争作了全面总结。
毛泽东的讲话,精辟地阐述了无产阶级党报理论的几个基本问题:
关于无产阶级党报的作用与任务,毛泽东指出:“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于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
关于办报的路线与方针,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报纸也要先靠大家来办,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靠全党来办,而不能只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
关于无产阶级党报的风格,毛泽东指出:“我们党所办的报纸,我们党所进行的一切宣传工作,都应当是行动的,鲜明的,尖锐的,毫不吞吞吐吐的,这时我们革命无产阶级应有的战斗风格。”
关于党报工作者的学习与修养问题,毛泽东认为:“报纸工作人员为了教育群众,首先要向群众学习”。
5.《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1948年9-10月间,中共中央在其所在地河北平山县西柏坡举办由华北人民日报社、新华社华北总分社的部分记者参加的学习班。10月2日,刘少奇亲自去学习班作长篇讲话,即著名的《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刘少奇在讲话中表达了党中央对新闻工作的重视,为新闻工作者适应新的形势、完成新的任务提出了明确的努力方向。
一是深刻阐明了新闻工作的作用与任务。刘少奇指出:“我们党要通过千百条线索和群众联系起来,而你们的工作、你们的事业,就是千百条线索中很重要的一条”。
二是提出了党和人民的新闻工作者必备的四个条件:“第一要有正确的态度,第二必须独立地做相当艰苦的工作,第三要有马列主义理论修养,第四要熟悉党的路线和政策。”
 
《中国新闻传播史》第十一章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新闻事业
1.“消息总汇”:1950年11月,新华社第一次全国社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新华社改组为一个集中统一的国家通讯社的任务基本完成。1953年3月,新华社召开编委扩大会议,明确提出了新华社要成为 “消息总汇”的总任务和国内外并重的方针。所谓消息总汇,就是反映各方面的有价值的信息的、具有权威性的消息发布中心。同年12月,新华社第三次全国社务会议召开,重点讨论如何宣传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认真研究贯彻 “消息总汇”方面的重要措施。经过一个为时不长的业务建设过程,新华社集国内报道、对外报道、国际新闻报道等多种功能于一身,并主办了一系列报刊,如《参考消息》、《参考资料》等。
2.中国新闻社:于1952年9月14日在北京成立,金仲华任社长。
《中国新闻传播史》第十二章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新闻事业
1.“政治家办报”:1957年夏季以后,毛泽东多次提出 “要政治家办报”。1959年6月,毛泽东在《要政治家办报》一文中谈及1958年新闻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时又提出:“新闻工作,要看是政治家办,还是书生办。有些人是书生,最大的缺点就是多谋寡断。”他认为,应该多谋善断,“一下子看到问题所在”。全国新闻工作者认真学习、积极贯彻这个方针,《新闻战线》等报刊发表了不少交流体会与经验的文章。
2.“左叶事件”:1957年4月17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由我国领导人刘少奇陪同在北京参观全国农业展览馆,农业部部长助理左叶担任向导,维持秩序。当时现场出现拥护现象。某记者示意让他离开镜头。据说左叶发了火。鸣放开始后,《文汇报》、《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工人日报》、《新民报》、《解放日报》或发表报道,或发表评论,批评左叶,认为这是有些官员不尊重记者的一个典型案例。在一些大中城市,新闻工作者举行座谈会,要求尊重新闻记者,改善工作条件。许多报纸都发了消息和言论,“左叶事件”成为轰动一时的社会热点。对于轰动一时的“左叶事件”,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进行了调查核实,《人民日报》认定这一事件“是右派进攻全国新闻界所使用的武器之一”。次日,《文汇报》、《中国青年报》等报纸都就对左叶事件的宣传报道进行了检讨。
 

责编:刘卓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