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解放军文职 > 解放军文职专业 > 新闻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新闻学重点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7-06-01 22:26:05
 一,名词解释
1 新闻本源:产生新闻的根源。在新闻与客观事实的关系中,事实是构成新闻的根本因素。有了事实的发生、变动,才有新闻。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事实在先,新闻在后。
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
2 意见领袖:指接触媒体较多,热衷选举,关心政治问题的人能够在人际交流中对周围选民的态度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的,这些人被称作意见领袖。
意见领袖是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他们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的作用,由他们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
3 社会责任理论:现代资本主义世界最为流行的新闻传播理论,它来源于自由主义报刊理论,但又超出发展了自由主义理论,故有人称这为新自由主义理论。它强调自由须以责任为前提,新闻媒介在享有自由权利时,要克尽对于社会,公众的义务和责任。政府不仅要允许自由,而且还要促进自由。这条观点,实际是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新闻传播的理论基础。
4 新闻的真实性: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即表现在新闻报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和经过都经得起核对。真实全面深刻精彩的反映事实真相,这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对新闻报道真实性的基本要求。
5 把关:分为业务把关和政治把关。在群体传播过程式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    对众多新闻素材进行取舍选择和加工的过程。分为业务把关和政治把关。在群体传播过程式中,通过把关将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进行传播。
6 大众传播:是一种信息传播方式,是特定社会集团利用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影、电视等大众媒介向社会大多数成员传送消息、知识的过程。这一定义仅指传播的单向过程,没有包括反馈。随着大众媒介的发展,大众传播将成为双向过程。大众传播有传者、信息、大众传播工具和受众4个要素。它与其他传播现象的根本区别在于:在传者与大量的受传者之间插入了一种或多种联系两者的传播工具。因此,大众传播也被称为通过传播工具的传播。
7 硬新闻: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包括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制定和改变,政局变化,市场行情,股市涨落,疾病流行,天气变化,重大灾难事故等。这类新闻为人们的政治、经济、工作和日常生活的决策提供依据。它有极严格的时间要求,报道必须迅速,尽可能地准确,信息尽可能量化。 
8 魔弹论:新闻媒介的宣传就是魔弹,而受众只是应声而倒的靶子,这就是所谓的魔弹论。
新闻媒介的宣传就是魔弹,而受众只是应声而倒的靶子,这一理论受心理学中机械的“刺激——反映”论的影响,认为新闻媒介发送的信息一经“命中目标”,就必须产生传播者所预期的效果。受众消极被动地等待和接受媒介所灌输的各种思想、感情、知识,大众传媒有着不可抗拒的巨大力量,受众对大众传媒提供的信息产生大致相同的反应,受众的性格差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讯息,讯息直接改变态度,而态度的变化即等于行为的变化。
9 二级传播:由大众传媒---舆论领袖----受众,构成的传播过程被称为二级传播,二级传播理论的关键是舆论领袖。他们上通媒介,下连公众,其传播更具针对性、灵活性,更易为受众接受。二级传播理论就是指意见从媒介到舆论领袖到受众再从受众到媒介的过程。又叫两级传播理论。
10 新闻诽谤:无确凿证据而散布对他人不真实的事实并损害他人的名誉。一看报道是否真实,二看是否有借机诽谤诋毁的内容
11 信息:(一般)指与人的认识过程和传播活动相关的知识积累。只强调对象与人的作用与联系。  (广义)指所有对象在相互联系过程中呈现出的各自的属性。具有和物质、能量等量齐观的地位。 (狭义)是指能够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即排除其他可能性,只采取其中一个的可能性。(在新闻学里主要指狭义这一定义)
12 新闻选择:是新闻媒介对新近发生的事实加以鉴别,选择新闻媒介值得传播的事实。是指记者根据新闻价值、自身媒体的定位或版面(时段)需要对已发现的新闻进行取舍和安排。
13 客观性报道:一,要求记者在事实选择中不带偏见。二,记者应超然于报道的事情外。三,记者不应对事实发表评论,把意见和事实分开。
14 新闻指导性:通过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来宣传一定观点,影响受众思想,把受众引导到既定目标上去。
15 新闻的党性原则:新闻的党性原则:坚持政治家办报的原则。党的机关报必须捍卫科学理论、维护党的形象、宣传党的纲领和策略。新闻舆论宣传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从政治上总揽全局,紧密结合政治形势,始终抱着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思想,宣传内容上要坚持政治观点,即服从和服务大局的大局观念、全局观念。
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是:党的任何新闻媒介必须无条件的服从党中央和上级党委的领导,无条件的执行党中央和上级党委的决议、决定。
16、新闻价值:就是指凝聚在新闻事实中的社会需求,就是新闻本身之所以存在的客观理由,在我们比较固定的认识中,它包括时效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以及趣味性等几个基本属性。
共同兴趣指新闻要反映公众关心的事实,不是个别人关心的事实。新闻价值就是事实本身包含的引起公众共同兴趣的素质。这些素质包括: ①时新性 ②重要性 ③新奇性 ④接近性 ⑤趣味性 ,一个事件只要具备了时新性再加其他任意一性,就有成为新闻的可能;一个事实具备的素质越多,新闻价值就越高。
17、舆论:在特定时空里,公众对特定社会公共事物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态度。舆论作为公众意见是社会评价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映,它以公众利益为基础,以公共事务为指向。舆论具有公开性、公共性、紧迫性、广泛性和评价性等特性。

二,简答
1、如何确保新闻的真实性 ?
处理好几个关系:1、新闻真实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2、单个真实和整体真实3、新闻真实和本质真实4、 “合理想象”不合新闻真实性之理
    新闻真实性的具体要求: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要准确无误;新闻反映的事实的环境条件、过程和细节,任务的语言甚至动作都必须真实;新闻中引用的各种材料,如数字、史料、背景材料等,都必须准确,新闻中涉及到任务的思想认识和心理活动等,都必须是当事人所述。
注意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地辩证结合:整体不是个体的简单相加,宏观也并非微观的简单放大。微观科学固然是客观科学的前提,但宏观科学更是微观科学的指导和保证。在很多情况下,单就某一事实而言是绝对真实的,但是,把它放到全局、大背景下进行考察,就失去了原来意义上的真实性。以点代面、用一个侧面否定另一个侧面、片面性、绝对化等都会造成新闻的“总体失实”。
加强作风建设,消除“客里空”影响:“客里空”是苏联剧作家考涅楚克的剧作《前线》中一个惯于捕风捉影、弄虚作假的前线记者的名字。后来成未记者浮夸作风的代名词。1947年《晋绥日报》开展了长达四个月的“反‘客里空’运动”,新中国成立后,新闻界也曾多次以“客里空”为戒,端正作风。但“客里空”的影响至今仍然存在,具体表现在:为了追求生动感人,“合理想象”(Reasonable Imagination)增加许多不真实的细节;“合理预言”,加大提前量;夸大其词,胡编乱造;见风使舵,强扭角度。
提高记者素质,增强辨别能力:有时记者本意并不想造假,但由于素质上的欠缺,或粗枝大叶,或真假不辨也会造成失实。
2、信息与新闻的区别和联系?
信息和新闻一样,都是客观世界的情况、特征及其运动状况的表征。但信息并不一定是新闻,新闻信息只是信息的一个类别。
新闻与信息的关系:(1)事实是新闻的来源,即信息是新闻的来源。(2)报道新鲜事实即传播新的信息。(3)信息不等于新闻,新闻是对信息有选择的报道。
联系 :新闻是新的信息,是信息的一种。信息包括新闻,但信息不一定都是新闻。区别:新闻以新为前题。新的,人们关注的信息,能成为新闻。其他信息,不能当新闻。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信息资料。但有的信息虽是新的,可是人们并不关注,也不能成为新闻。
(1)相同之处 · 信息和新闻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表述。 · 信息和新闻都是接受者预先未知的事理。· 信息和新闻都讲求新鲜、真实和准确。· 信息和新闻都是可传递的。 (2)不同之处 · 信息的包涵量比新闻大。   新闻是具有新闻价值的那部分信息。  · 信息的时效性要求不及新闻强。  · 信息的传播形式比新闻多。  · 信息提供的服务效果更直接。
3、为什么说新闻传播者是新闻传播行为的主体?
他将事实转变为新闻,制成符号,通过媒介传递给受传者,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起着积极能动的“桥梁”和“纽带”的中介作用。是新闻信息的推动力、传播活动的守门人。
第一,新闻传播者是“信息流通的主动力”。
第二,新闻传播者是社会信息传播的主体“选择者”和“把关人”
第三,新闻传播者是“意识交流的桥梁”。
第四,新闻传播者是“社会民众的教师”。
4、新闻价值的含义
新闻价值就是事实本身包含的引起社会各种人共同兴趣的素质。
发掘:新闻选择的基本立足点,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掘某些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确定好报道的内容、思路和角度,从而使对这一类事实的报道能够取是最佳的新闻传播效果。
标准:(1)时新性。 (2)重要性。(3)接近性。(4)显著性。(5)趣味性。
揭示:新闻选择除了要根椐事实本身的新闻价值的特定要素构成来确定选题,还必须在具体的报道当中将这些要素特征十分充分地揭示和展现出来。
区分:新闻选择还要依据各个新闻事实或新闻题材在新闻价值上的大小和高低的区别,区分出新闻选题的级别、种类和档次,如有的可以作为重大选题,有的只能算作一般选题,有的可以列为思想教育选题,而有的又只能属于休闲娱乐性选题,等等。
5、新闻传播者素质构成的三个方面:
新闻传播者的整体素质=业务专长+知识修养+精神境界
五项业务素质:(1)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2)调查研究的基本功;(3)特出的新闻敏感;(4)出色的文字表达能力;(5)驾驶现代采编工具的能力。具体表现为:快捷、准确、灵活。
6、新闻与宣传的区别和联系:
  第一、新闻与宣传的基本区别:新闻传播信息,宣传传播观念。
第二、具体区别:1)出发点不同:宣传的出发点是处于宣传者自身的生存、发展需要去追逐受众;新闻的出发点是受众出于自身的需要去追逐信息。宣传追逐受众,受众追逐信息。 
     2)归宿点不同:宣传者传播观念的目的是要受众理解它、接受它、支持它,宣传者在宣传之前有自己的主观意图,通过宣传,力图影响人们的思想,让受众按宣传者的意图去行动; 新闻发布者除了以新闻谋利以外,对新闻本身无自己的主观意图,任凭受众自己去分析判断,作出决策。 
     3)传播的方式不同:新闻(信息)的传播是一次性的,第二次、第三次就不能再称为新闻(信息)。宣传却需要经常重复,以加深人们的印象,利于人们的了解和理解,并往往用一种或多种不同的形式反复宣传同一种观念。 
     4)传播的要求不同:信息沟通要求定量的准确(真实、全面、客观、公正、及时、准确) 宣传要求定性的准确,即观点和材料的统一,观点要求正确鲜明,材料要真实典型。 
     第三、二者的复杂联系:尽管二者从动议、特点、只能上均有原则性的区别,但又出现一定的特殊复合现象。媒介的所有者(私人、集团、政党、阶级)或新闻工作者自身处于某种目的,自觉不自觉地利用新闻报道宣传一定的思想、观念,表达自己对新闻事实的理解和评价。 
7、新闻的基本特点:
新闻信息的特性:
新闻信息区别于非新闻信息的基本特征是:真实性、新鲜性、及时性、公开性同时具备。
真实性指新闻信息以客观事实基础,如实反映客观事物本来面目。新鲜性指新闻信息反映具有新意的新鲜事实。及时性指新闻信息以最快速度反映事物发生发展的最新动态。公开性指新闻信息面向社会公开发布。
8、信息对新闻工作的要求:
信息对新闻工作的要求
 (1)◇新闻工作者在观念上必须明确:①提供信息是新闻媒介的首要功能。媒介以向社会提供广泛而及时的信息作为其生存的前提,一切宣传都必须建立在提供信息的基础上。②新闻必须致力于消除读者的不确定性。
 (2)◇在新闻工作业务上也体现出新的要求和特色:
①变一次性的终端报道为分阶段的连续报道。信息的强烈的时间效应要求我们变一次性的终端报道为"事前有预测报道,发生时有动态追踪报道,事后有总结反馈报道。
    ②加强深度报道。即根据信息扩缩性特点,对信息展开深加工。
    ③加强新闻综合评述。这是信息的组合性特点在新闻报道中的具体运用。
④加强全方位报道。这是运用信息使用的多角度特点,对新闻做多角度、多侧面 "全息"报道。
9、媒介经营的基本理念是什么,有什么好处?
媒介经营的基本理念是规模经营,好处是降低成本、增加利润。规模经济是指企业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以实现最佳的投入产出效应。新闻媒介采用规模经营,可以减少成本,获得更大的利润。这对中国新闻媒介更具现实意义。
新闻媒介集团化经营的好处: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经营成本;人员可以合理流动,增加从业者积极性;资金可以合理调度;新闻、信息资源共享。
 
10、为什么说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真实、全面、深刻、精彩地反映事实的真相,这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对新闻报道真实性的基本要求。
1、坚持真实,才有助于党和人民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
2 、只有坚持真实,才能坚持真理,我们的宣传报道才会有力量,人民才会跟着共产党走。
3、只有坚持其实,才能切实加强党和人民的联系,才能使人民和党心连心。
4、只有坚持真实,才能使我们的新闻事业取信于民,赢得人民的尊敬和信任。
11、新闻真实性原则的一般要求是什么?
(1)新闻真实性就是以事实为基础和依据来报道新闻,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
(2)坚持新闻的真实性,首先要做到具体事实真实准确,这是新闻最起码的要求,它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准确无误;新闻所引用的材料必须准确可靠;新闻中使用的背景材料必须完全真实,而且要做到全面、客观、实事求是。
(3)新闻真实性原则的更高要求是做到本质真实,尽可能全面、深刻地反映事物的内在品质和规律,在事物的整体上、宏观上和本质上把握报道的真实性。
12、简述新闻媒介受众的特点:
受众的特点
1、 广泛性。指受众成员组合和地域分布上的广泛性。新闻媒介的高度开放决定了受众的广泛性。
    2、 混杂性。因为新闻媒介的受众广泛地分布在全社会的各个角落,就相应造成了受众成员的混杂性特征。
    3、 隐蔽性。受众对媒介是一种笼统的、隐蔽的存在。
 受众新特点
1、 在急剧的社会变动和开放的社会联系面前,受众表现为旺盛的信息需求。求新、求变之心表现尤为强烈。(受众对信息的需求比以往更旺盛)
    2、 市场经济条件下决策主体增加,带来受众对硬性的决策参考性信息的需求增加。(受众对决策参考性信息需求增加)
    3、受众群体分化趋势明显,新增群体涌现,造成受众需求的多元与分化。(受众呈现出多元与分化)

三,论述
2、试分析新闻失实的原因。
造成当前新闻失实的主要原因 :根据新闻传播主体在假新闻形成过程中的行为性质,我们可以将新闻失实的原因总体上归结为体制性失实和其他原因造成的失实等几类
1.体制性失实 所谓体制性失实,是指基于一定价值观或指导思想而扭曲事实造成的新闻失实,这种失实是一种“主观化的或价值化的失实”。在体制性失实的情况下,记者意识不到失实行为或者意识到了但无力改变。
 2.利益驱动造成的失实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传媒也有了自身经济利益的诉求.
3.文学杜撰和想象造成新闻失实 一些记者分不清文学与新闻,在新闻报道中以想象代替调查研究,造成新闻失实。
4.违反采写编的工作流程造成新闻失实 很多假新闻的出笼与记者作风欠佳有关,这一点体现在获取新闻线索、采访、写作、编辑整个新闻传播业务流程之中。
4、联系当前新闻失实的具体现象,试分析新闻失实的原因及防止新闻失实的办法。
  新闻报道中的事实与客观实际不相符合的现象。如:凭空捏造,无中生有;添枝加叶,层层拔高;隐瞒事实,制造假象;偷梁换柱,移花接木;牵强附会,因果不符。   
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作者没有深入调查,把情况搞错或者偏听偏信而引起的;也有一些单位的风气不正,利用新闻来虚报成绩,为个人或单位骗取荣誉或掩盖劣迹。此外,编辑的疏于检查和核对不严出现的技术性差错等,也是一个原因。   
新闻失实可分为宏观失实与微观失实。宏观失实是指虽然报道中的某一事实或全部事实符合客观实际,但放在整个传媒大背景下,则可能存在某些思想性或导向性错误,引起受众对某一类事件的“同一”看法,甚至是偏见,从而对某一类事物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微观失实是指报道中的某一事实失实或新闻六要素中的某一要素失实。
防治方法:①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发扬深人实际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②坚持唯物辩证法,保持冷静的头脑,防止片面性;③健全法规,依法治本;④严守规章制度,堵塞失实漏洞;⑤提高队伍素养,弘扬职业道德;⑤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及时纠正失误。
还有1、推动新闻法制化进程。2、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纠正新闻工作者中存在的以新闻谋私利的思想。3、加强新闻职业培训,树立新闻工作者主人翁意识。4、提高新闻工作者的理论素养和知识水平,使新闻工作者能真正成为“杂家”和某一领域的专家。5、建立健全审读制度,把好编辑关 。
5、试论述如何坚持和实现正确的舆论导向?
坚持党性原则  宣传主旋律  以马列毛邓三为指导  要有大局观
新闻职业道德规范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正确的舆论导向,注重效果。从这一点上来说,新闻媒介在社会主义的新闻事业上,其舆论宣传的职责从未改变。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新闻媒介对社会责任的一种体现,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它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安定团结,社会的民心稳定。
从新闻媒介自身来说,做到如下几点有利于实现舆论导向的积极效果。
第一:新闻媒介工作者要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水平,始终注重严把导向,牢固树立全局意识、大局意识、政治意识。简单的说,就是坚持“政治家办报的原则”在策划活动和重大新闻事件宣传上,政治上要做到与党和国家保持高度的一致。充当政府的耳目喉舌。以正面宣传为主,努力加强社会经济文化等的发展。坚决防止在新闻传播中出现内容低俗,格调低下,不利于社会风气的,有害人民团结,不利于身心发展的东西。坚持真善美的舆论,抵制假恶丑的舆论!
第二:在有正确的导向意识的前提下,新闻媒介还应该做到掌握一定的舆论艺术和水平。在市场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如何在党,政府与群众受众之间游刃有余,在夹缝中获得生存,拥有自己的舆论导向力?新闻媒介必须掌握一定得舆论艺术和能力。
首先,在对重大事件的发生的时候,要及时精准的确立宣传性议程设置,以便达到最佳的舆论宣传效果。以汶川地震为例,在对地震的报道上,大部分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在对新闻宣传议程上发挥了很大的力量。在此当中形成了全方位的媒体联动,各媒体快速反应,信息发布快、全方位的信息公开化和透明化、典型事件报道,鼓舞了民心士气。通过各媒体对新闻传播的议程设置,我国的抗震救灾工作取得了空前的胜利。震后的修建工作也是在正确的舆论宣传下,有条有理的进行着。这就是一次典型的舆论导向的成功。而这得益于宣传议程设置上的成功。         
另一方面,在媒体的报道上,我们也应该注重深入的报道,深入的挖掘,这要求新闻工作者在报道中,多观察,多问,多思考。这样才能挖掘出精品新闻。
最后,新闻工作者要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政治家思想素质,要创作出有影响里的作品。牢牢把握时代脉搏,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深入反映现实生活,是新时期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新的要求,把握这一原则,我们就能引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创做出更多的精品,以满足广大受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建立起强有力的舆论阵地。
总而言之,新闻媒介应该更加加强自身的道德和职业素质,以便更好的引导舆论,宣传积极的舆论效果,这不仅有利于媒体自身公信力的提高,更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在全球竞争的同时,更有利于中国声音的传播!
大众传媒引导调控舆论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是议程设置,即传媒根据需要,有选择的连续不断的报告某一方面的新闻,议论某一方面的话题,营造出特定的舆论环境把公众注意力引导到设定的方向上来。例如:伊拉克战争,无声的议程设置。
6、联系实际论述新闻批评与正面宣传的关系。
(1)正面宣传和新闻批评都是新闻事业运用新闻手段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
(2)正面宣传,指的是对社会主流与光明面所进行的肯定性和赞扬性的报道与评价;新闻批评,是指运用新闻手段对社会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及落后反动势力所作的揭露和批评。
(3)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不要大量集中展示消极面。社会生活中需要进行批评和揭露的事情,不能都搬到报纸、广播和电视上来,批评性报道的内容要有所选择,不能搞“有闻必录”。一个时期内,批评性报道不能过于集中,以免引起负作用。
一、关于新闻媒介与舆论
1、新闻媒介与舆论导向之间的关系
现代社会中,新闻媒介与舆论建立起一种天然的密切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反映并代表舆论。①公开表达对于舆论既是必要条件又是最后形成的标志,而公开表达又必须借助一定的媒介,所以舆论的形成始终少不了新闻媒介这条最公开的渠道。    ②新闻媒介最初也是最经常的承载作用,使得新闻媒体从最单纯的表达渠道"晋升"到公众代言人的位置,即"拟态公众"。    ③新闻媒介在舆论领域同时扮演了公众论坛和公众代言人的角色。它既是舆论的载体,又常是舆论主体(公众)的影子。
2、引发舆论。①舆论形成的前提是必须要有意见指向——特定公共事务,即公众必须首先了解、认识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事务的信息,才有可能发表意见。而人们对这一事务重要信息的了解主要来自于媒体。公众对于外界信息重要程度的判断也主要依据新闻媒介判定的顺序。    ②新闻媒介设置的议题常常衍生为舆论的源头,即公众关注的公共问题(事务)。这是媒体长期潜在地影响、作用舆论的一个重要手段之一。
3、引导舆论:①通过持续不断的信息流,构筑现代信息环境(媒介拟态环境),作用于人们的认识,引导舆论。②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意见表达引导公众意见。(沉默的螺旋理论)
总之,新闻媒介与舆论密切相关。它反映舆论、代表舆论、引发舆论,必要时主动引导舆论的方向。因此我们要在认识舆论强大的社会时更要明确新闻媒介在其间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导向作用。所以要善于利用这种作用,为营造良好、健康的舆论环境,充分发挥公众舆论积极正面的作用奠定基础。
2、运用新闻媒介开展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原因):
新闻的舆论监督能够产生强大的威慑力;
新闻的舆论监督能够把党和政府的各项工作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
新闻的舆论监督有利于加强党和人民的关系,密切干群关系;
新闻的舆论监督是衡量新闻事业党性的一个尺度。
3、我国新闻媒介开展舆论监督的性质和特点
出发点:保证中央政令畅通,维护国家、人民的利益。重点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
特点:权威性 典型性 紧迫性 重视社会效果
4、开展舆论监督的基本原则
1) 从有利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坚持正确的揭露批评
2) 实事求是是保证揭露批评报道成功的基础
3) 适时、适量、适宜是批评报道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一环;
4) 保护批评者的合法权利,保留被批评者的申诉权利。
5) 独立负责同时,又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争取各级党组织的支持和帮助。
5、新闻舆论监督的主要特点是:
(1)具有公开性。(2)具有广泛性。(3)具有及时性。(4)具有强大威力。
6、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原则
(1)新闻舆论监督要在党的领导下进行,要服从全党和全国工作的大局
(2)新闻舆论监督要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业
(3)新闻舆论监督要讲求实事求是
(4)新闻舆论监督要依法进行
7、正确的舆论引导的要求
(1)提供真实、充分的信息,避免造成舆论误区和社会心理震荡。
(2)注意对新闻信息的过滤、综合和解析工作,为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平衡,寻找共同支点。
(3)要有明确的是非观念,弘扬正气,协助树立正确的主流价值观。
(4)注意贴近群众,发现并协助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沟通情况。

二、关于新闻真实性与新闻失实
1、新闻真实性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即新闻报道中的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事情(what),原因(why)和经过(how)都经得起核对。新闻报道的真与假的判断标准只有一个:是否符合客观存在。坚持新闻真实性是新闻工作的起码要求,也是最高要求,是新闻工作的第一信条。
2、坚持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性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必须真实,这是新闻工作的第一信条。
3、我国新闻事业之所以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是出于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崇高责任感。具体来说有四方面:
(1)、坚持真实,才有助于党和人民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
(2)、只有坚持真实,才能坚持真理,我们的宣传报道才会有力量,人民才会跟着共产党走。
(3)、只有坚持真实,才能切实加强党和人民的联系,才能使人民和党心连心。
(4)、只有坚持真实,才能使我们的新闻事业才能取信于民,赢得人民的尊敬和信任。
(5)、只有坚持真实,才能“让中国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营造有利于中国发展的良好国际氛围。
4、新闻失实
新闻失实表现的五个方面:①无中生有,凭空捏造——当前新闻失实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凭空捏造;②添枝加叶,层层拔高——这类失实大量表现在追忆杰出人物、先进典型的报道里;③要件残缺,隐瞒事实;④偷梁换柱,移花接木;⑤因果不符。
新闻失实原因的分析:①非故意性失实:含义:在采、写、编新闻过程中、作者并没有察觉到自己报道的事实与实际情况不符。——这种失实多半是由于记者在采访中获得的原始材料失实造成的。有的采访不深入,以讹传讹,造成失实。②故意性失实:含义:明明知道自己所写的新闻与实际情况不符,却明知故犯,造成新闻失实——原因比较复杂,有新闻队伍内部的问题,也有社会原因:1)、有些地方,有些部门党风严重不正,个别领导人想利用新闻来自我吹嘘,骗取荣誉;或掩盖劣迹,欺上瞒下;2)、记者,编辑队伍中的作风问题是造成新闻失实的突出原因。有些记者心浮气躁,急于成名,不惜弄虚作假博取知名度;有些记者怕苦怕累,不深入实际,靠电话、道听途说、想象编造故事;3)、面对日趋严重的作假,无论是党政主管部门还是新闻单位对此处理的轻描淡写,也助长了这股歪风;4)、这和传媒业竞争逐年激烈有关。为了吸引更多的眼球,许多媒体不辨真假,以“新奇”新闻刺激读者。同时,网络新闻的崛起也为新闻失实推波助澜。
5、防止和克服新闻失实
<1>从新闻工作角度看维护真实性原则要做到: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客观实际是新闻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不以人们一直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和具体情况,是新闻工作的本源,我们必须要尊重客观实际,按照其本来面貌进行报道;
②客观、全面、深刻地反映事实真相。首先,要做到微观真实和宏观真实的统一,不仅要做到每篇新闻真实可信,“尤其要注意和善于从总体上、本质上以及发展趋势上去把握事物的真实性”(江泽民语);其次,从全局出发,深刻地反映现实,透过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
③正确把握新闻宣传的度。在新闻工作中,要注意宏观报道的广度、深度、密度、力度;报道时机的时间适度;新闻写作的尺度、详略度以及宣传效果的可接受程度。因此,一切宣传报道要服从大局,以国家大局为重,有针对性地宣传党的方针、路线和政策;
<2>从新闻工作者的角度来看:
①坚持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思想,坚持无产阶级新闻思想。坚持两点论,防止片面性和绝对化。在坚持两点论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才能将新闻的真实性充分地展示出来;
②注意培养新闻理论的学习和业务素质的提高。扎实的调查研究基本功是确保新闻真实的前提条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毛泽东语)应成为新闻工作者的信条;
③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大公无私的敬业精神。要用为人民服务的要求,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更要用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坚持正义,扬善揭恶,才能从行动上杜绝新闻失实的报道。
<3>在我们今天的新闻实践中,马克思关于新闻真实的论断给了我们至少三方面的启示:
①变“结论式”报道为连续式报道
密切关注事物的发展变化,采取连续报道的形式,力求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揭示出来;
②变“封闭式”报道为“公开式”报道
特别是对于一些重大的、引人注目的事件,新闻媒介公开地、全面地报道出来,满足了人们对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动向渴望尽早了解的要求,堵塞了流言蜚语的散布渠道,使党和国家政府的政策能及时传达到群众中去。
③变“间播式”报道为“直播式”报道
广播电视的优势是直播,运用“直播”方式,既能增强观众的参与感,又能保证新闻的真实性,从而赢得受众的信任,增进传播效果。

三:关于报纸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产物
第一、在封建社会的资本主义过度时期,产生出最早的新闻事业。
第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使社会规模、社会变动、社会生产分工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此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量激增,需要信息的人也在激增。而古代社会狭小的新闻活动不能适应新变化和新要求。
    第三、资本注意商品经济不但使新闻事业的产生有了社会必要,而且为新闻事业的产生准备了物质手段。
    1)大工业生产的发展客观上需要各类知识人才,并促进了各类学校的兴办,为报纸创造了读者群。
    2)资产阶级创造了大量巨大城市,便利了新闻采集和报刊发行发行。报纸是城市的产物。
    3)交通通讯的迅速发展保证了新闻采集、发布的迅速及时。
    4)印刷纸张等工业的日趋发展,保证了报刊的物质需求。
    5)资本原始积累增加了资本集中速度,使资本家有可能合办和独办报纸,并刊登大量广告,使报纸成为有利可图企业。
第四、报纸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尽管它发轫于封建社会末期并受到封建统治阶级的扼杀或控制,但最终伴随着资本主义上平经济的发展,报纸最终成长发展起来。

四:关于新闻批评与正面宣传
新闻批评的含义——新闻批评是指运用新闻手段对社会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及落后反动势力所作的揭露和批评。
正面宣传指的是对社会主流与光明面所进行的肯定性和赞扬性的报道与评价。我们可以把一切反映社会主流,反映社会生活的光明面,具有积极社会效果,能给社会与公众以激励、鼓掌和推动的报道和评论视为正面宣传。
新闻批评与正面宣传的关系:
新闻批评与正面宣传是一种辩证关系,它们之间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
1. 正面宣传是从正面颂扬和肯定一切值得褒奖的好人、好事、好现象、好气象。批评报道是从总结反面教训中找出新的前进的道路,两者都是为把工作搞得更好,让事业发展得更快。
2. 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告诉我们,不破不立。我们首先要正确认识新闻批评的意义,要敢于开展新闻批评,同时要认识到,批评的目的在于鼓励。
3. 对于每个新闻机构来说,都应当始终把握住让正面报道占主导地位,批评报道只能占次要地位。新闻宣传应把主要篇幅用于报道新人、新事、新成就上,始终给群众以信心和力量。
 

责编:刘卓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