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绪论
1、什么叫应激性和兴奋性?通常把非兴奋细胞接受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应激性;把可兴奋细胞接受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兴奋性。3
2、以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为例,一次刺激后,兴奋性要经历四个阶段的变化,然后又恢复到正常水平,这四个阶段依次为: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4
3、静电息位?细胞在安静时,即未受到刺激时,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称为静电息位。5
4、动作电位?可兴奋组织或细胞接受刺激而发生兴奋时,细胞膜原来的极化状态立即消失,并在膜的内外两侧发生一系列电位变化,这种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动作电位包括三个基本过程:去极化、反极化、复极化。5
5、机体功能调节?机体各部分功能统一的整体活动,主要通过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三种调节机制来实现,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主导作用的神经调节。7
1.人体机能活动的调节方式有哪些?它们各有何特点?
答:人体的机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有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三种。其中神经调节是人体最主要的调节方式,
2.兴奋性和兴奋有何区别?
机体或细胞对有效刺激发生的反应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兴奋性。兴奋则是指由相对静止变化为活动动状态或活动由弱变强。兴奋性是活组织具有的生理特性,而兴奋是有兴奋性的组织对刺激发生的一种反应的形式变化。
3.什么是内环境稳态?它有什么生理意义?
答:内环境稳态是指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和理化特性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它包含两方面的含义
①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总是在一定水平上恒定,不随外环境的变动而变化;
②它是一个动态平衡、是在微小的波动中保持的相对恒定。
在正常生物体内,可在神经-体液调节下,维持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恒定。
内环境既为细胞提供营养物质,又接受来自细胞的代谢尾产物。内环境的理化因素(温度、pH值、渗透压、各种物质浓度等)相对恒定是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所必需的。一旦内环境稳态被破坏,机体新陈代谢将出现障碍。
生物电现象产生的机理
1、神经调节:是机体功能的主要调节方式。调节特点:反应速度快、作用持续时间短、作用部位准确。
2、体液调节特点:作用缓慢、持续时间长、作用部位广泛。
3、自身调节特点简单,幅度小
第二章 血液
血液成分
红细胞的功能: (1)运输氧和二氧化碳;(2)缓冲体内产生的酸碱物质。这两种功能均由血红蛋白完成,其中的铁离子必须处于亚铁状态(Fe2+)
3.简述生理性止血的过程。
答:小血管损伤后,血液将从血管流出,数分钟后即可自行停止,称为生理性止血。生理止血过程:
①小血管受伤后立即收缩,若破损不大可使血管快速封闭;
②血小板粘附于受损处内膜下组织并聚集成团,形成一个松软的止血栓以填塞伤口;
③由于血管内膜损伤和组织暴露可以激活血浆中凝血因子,使局部迅速出现血凝块。由于凝血系统的活动构成牢固的止血栓,有效地制止了出血;
④止血后,在血小板的作用修复血管内皮,使之平滑完整。
血浆
血清的概念
1、血液对内环境稳定的意义?在组织与各内脏器官之间运输各种物质,从而维持内环境稳定。血液对内环境某些理化因素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血液可以反映内环境理化性质的微小变化,为维持内环境稳定的调节系统提供必要的反馈信息。10
红细胞比容
2、红细胞的渗透脆性?红细胞对低渗溶液有一不定期的抵抗力,当周围液体的渗透压降低不大时,细胞虽有胀大但并不破裂溶血,对低渗的这种抵抗力称之为红细胞渗透脆性。16
3、悬浮稳定性的大小可能细胞沉降率表示,通常以1H内红细胞下沉的距离表示红细胞的沉降率,简称血沉。16
红细胞生理功能
4、白细胞的主要功能?白细胞通过其游走、趋化性和吞噬作用等特性,抵抗外来微生物对机体的损害,实现对机体的保护功能,各类白细胞的功能主要是:嗜中性粒细胞:具有很强的变形运动和吞噬作用;嗜酸性粒细胞:缓解过敏反应和限制炎症过程;嗜碱性粒细胞:对局部炎症区域的小血管有舒张作用,能加大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有利于其他白细胞的游走和吞噬作用;单核细胞:也具有运动和吞噬能力,并能激活淋巴细胞的特异性免疫功能;淋巴细胞:主要参与体内免疫反应。19
血浆蛋白的分类及其主要生理功能
晶体渗透压
胶体渗透压
5、血小板的生理功能有哪些?生理性止血、参与凝血、保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21
6、血液凝固的外源性途径和内源性途径的差别主要在于哪些方面?23--24
7、抗凝和促凝的措施?抗凝:去除血液中的钙离子、低温延缓血凝、将血液置于特别光滑的容器或预先涂有石蜡的器皿中、使用肝素、使用双香豆素、搅拌、水蛭素。
促凝:血液升温、加入维生素K。25
第三章 循环
1、 心动周期?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心脏的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
32
2、心音:心动周期中,由于心肌收缩和舒张、瓣膜启闭,血冲击心室壁和大动脉壁及形成湍流等因素引起的振动,通过周围组织传播到胸壁,如将耳紧贴在胸壁的适当部位上或用听诊器在胸壁一定部位,听到“通、塔”的2个声音称为心音。第一心音发生于心缩期之初,标志着心室收缩的开始。第二心音发生于心舒期之初,标志着心舒期的开始。34
3、心输出量及影响因素?心输出量心率X每搏输出量;影响因素:静脉回流量、心室肌的收缩力、心率。35-36
4、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有:心肌细胞的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收缩性。38
5、心电图?应用心电图机将这种电位变化放大并记录下来的曲线图,称为心电图。42
6、形成血流阻力的血管有:弹性储器血管---大动脉、分配血管---动脉、阻力血管---小动脉和微动脉、交换血管---真毛细血管、容量血管---静脉。43--44
7、血流阻力主要来源于血液内部和血液与血管壁之间的摩擦力。44
8、血压?血压是指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血管壁的侧压力。45
9、影响血压的因素有:每搏输出量、外周阻力、动脉管壁弹性及循环血量等。48
10、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微循环境的血液可通过动静脉短路、直捷通路、营养通路三条途径由微动脉流向微静脉。52
11、影响组织液生成和回流的因素有哪些?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淋巴回流。54
第四章 呼吸
1、呼吸运动的形式有哪些?腹式呼吸、胸式呼吸、胸腹式呼吸。66
2、胸内负压的形成原理及生理意义?生理意义:首先负压对肺的牵张作用,使肺泡保持充盈气体的膨隆状态,保证肺泡与血液持续进行气体交换,有利于肺通气,其次,胸内负压对胸腔内其他器官有明显影响。67
3、肺换气?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之间的交换,称肺换气。影响肺换气的因素有:呼吸膜厚度、呼吸膜面积、肺血流量。70
4、呼吸的反射性调节主要有:肺牵张反射、呼吸肌本体感受受性反射、防御性呼吸反射,其中最主要的是肺牵张反射。74
第五章 消化与吸收
1、 动物的消化方式主要有:机械性消化、化学性消化、和生物学消化80
2、消化道平滑肌除具有肌肉组织所共有的兴奋性、收缩性等生理特征外,又有它自己的特性:兴奋性较低,收缩缓慢,富有伸展性、紧张性、自动节律性运动、对化学、温度和机械牵张刺激较为敏感。81
3、唾液的生理作用?浸润饲料、溶解饲料中的可溶物质,帮助清除一些饲料残渣,清洁口腔,唾液为碱性反应,可维持该部中性或碱性环境,利于微生物和酶对饲料的发酵作用,唾液中含溶菌酶,具有抗菌作用,水牛等动物汗腺不发达,可借唾液中水分的蒸发来调节体温,猪等动物唾液中有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为糊精和麦芽糖,反刍动物唾液中含有相当量的尿素,可被瘤胃内细菌利用,合成菌体蛋白。87
4、反刍动物的瘤胃可看作一只活体发酸罐,其中微生物有厌气性纤毛虫、细菌及真菌,主要为细菌。90
5、蛋白质的消化?92
6、反刍动物对含氮饲料的利用过程?94
第六章 尿的生成与排出
1、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有哪些?滤过膜通透性和有效滤过面积的改变,有效滤过压的改变,肾血流量。
2、远端小管和集合管中的物质转运的叙述。116
3、影响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和分泌的因素有哪些?小管液中溶质的的浓度;肾小球的滤过率;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机能状态;激素的作用。117
第七章 体温
1、变温动物:又称冷血动物,系指在一个狭小的温度范围内,体温随环境温度的改变而改变的一类动物。123
2、机体的散热方式主要有哪些?辐射、传导、对流、蒸发。当环境温度等于或高于皮肤温度时,机体已不能用辐射、传导、和对流等方式进行散热,蒸发散热就成了唯一有效的散热方式。127
3、机体主要通过神经和内分泌系统调节产热和散热过程,使两者在外界环境和机体代谢水平经常变化的情况下保持动态平衡,实现体温的相对稳定。128
第八章 神经生理
1、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一般特征是:完整性、绝缘性、双向传导性、不衰减性、相对不疲劳性。
2、一般认为受体与配体的结合具有以下三个特性:特异性、饱和性、可逆性。141
3、大脑皮层是中枢神经系统控制和调节躯体运动的最高级中枢,它是通过锥体系统和锥体外系统下传来实现的。151
4、植物神经系统从中枢神经的发出部位和功能特征,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类。152
5、条件反射是通过后天接触环境、训练等而建立起来的反射。
6、条件反射的生物学意义是:动物在后天生活过程中建立了大量的条件反射,可大大扩充机体的反射活动范围,增强动物活动的预见性和灵活性,从而更加提高机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条件反射数量无限,并具有可塑性,既可强化又可消退,便于科学饲养管理和合理使用,以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
第九章 内分泌
1、激素是指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传递调节信息的生物活性物质。158
2、激素的一般特性有:激素的信息传递作用,激素作用的特异性、激素的高效能生物广大作用,激素间的相互作用,激素作用的时效。159
3、激素的传递信息的方式包括:内分泌、旁分泌、自分泌、神经分泌。160
4、神经垂体有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催产素有促进乳汁排出和刺激子宫收缩的作用。165
第十章 生殖和泌乳
1、动物排卵方式主要有:自发性排卵和诱发性排卵。180
2、蛋的形成过程?188
名词解释
1.每分通气量:每分钟呼出或吸入的气量。
2.氧饱和度:氧含量与氧容量的百分比。
3.氧解离曲线:以氧分压作横坐标,氧饱和度为纵坐标,绘制出的氧分压对血红蛋白结合氧量的函数曲线。
7.原尿:入球小动脉的血液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的滤过液。
8.终尿:原尿经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及分泌作用,最终形成的尿液。
11.排泄:动物有机体将代谢终产物和其它不需要的物质经过血液循环由体内排出的过程。
12.肾糖阈: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的浓度限度。
13.能量代谢:体内伴随物质代谢所发生的能量释放、转化和利用的过程。
14.基础代谢:动物在维持基本生命活动条件下的能量代谢水平。
17.蒸发:机体的热量靠体表呼吸道水份
18.辐射:体热以红外线形式向温度较低的外界散发。
19.物理消化:经过咀嚼和胃肠运动,使饲料磨碎并与消化液混合成食糜,向消化道后段推送的过程。
20.胃的排空:随着胃的运动,食糜分批地由胃移送入
23.化学消化:利用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中的各种酶对饲料进行消化。
24.微生物消化:利用畜禽消化道内栖居的大量微生物对饲料进行消化。
25.肾单位:肾单位是肾脏的基本功能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
27.继发转运:指通过耦联转运系统由离子梯度驱动的转运
35.强直收缩:对肌肉刺激频率不断加大,肌肉不断进行收缩总和,直至处于持续的缩短状态称强直收缩
40.化学性突触:依靠突触前神经元末稍释放特殊的化学物质作为传递信息的媒介,对突触后神经元产生影响的突触。
41.神经递质: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并在末梢处释放,经突触间隙扩散,特异性作用于突触后膜神经元或效应器上的受体,引起信息从突触前传递到突触后的化学物质称为神经递质。
42.突触延搁:信息经突触传递时存在一定的时间延误称突触延搁。
43.受体:指细胞膜或细胞内的某些大分子蛋白质,它能识别特定的化学物质并与之特异性结合,并诱发生物学效应。
46.去大脑僵直:将中脑前后丘切断后,动物出现四肢僵直,头后仰,尾巴翘起,躯体呈角弓反张状态,这一现象称去大脑僵直。
47.锥体系统:指由大脑皮质发出并经延髓锥体而后行至脊髓的传导束。
48.条件反射:指动物机体在出生后为适应个体所处的环境而逐渐建立的反射。
49.牵张反射:骨胳肌被牵拉时,肌肉内肌梭受到刺激,产生的感觉冲动传入脊髓,引起被牵拉肌肉发生反射性收缩,称牵张反射。
51.内分泌:由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把胞浆中生物活性物质排到周围血浆或组织液的过程。
53.旁分泌:激素不经血液运输,仅由组织液扩散而作用于邻近细胞,称旁分泌
54.激素:由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能传递信息的活性物质
57.应激反应:有害刺激引起的机体一系列非特异性反应称应激反应
58.性成熟:动物生长发育到一定时期,生殖器官基本发育完全并具备繁殖能力,叫性成熟
精子获能:精子进入雌性生殖道后经历一系列变化而获得使卵子受精的能力,称为精子获能
62.顶体反应:精子与卵子接触时,精子顶体中的酶系释放出来以溶解卵子外围的的放射冠及透明带,这一过程称为顶体反应。
64.生殖:生物体生长发育成熟后,能够产生与自己相似的子代个体,这种功能称为生殖
70.心动周期: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所构成的活动周期
71.每搏输出量:心脏收缩时一侧心室射入动脉的血量
73.期前收缩:在心肌有效不应期之后受到额外刺激,可引起心肌正常收缩之前的收缩
74.代偿间歇:在一次期前收缩之后,有一段较长的心脏舒张期,称代偿间歇
77.每分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入动脉的血量
78.脉搏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
79.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在原有静息电位基础上膜两侧电位发生快速而可逆的倒转和复原,并可向周围扩布的电位波动
80.静息电位:静息状态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
81.主动运输:指细胞通过某种耗能过程,将物质由膜的低浓度侧向高浓度侧转运的过程
82.易化扩散:非脂溶性或脂溶性很小的物质借助膜上特殊蛋白质的帮助由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扩散
83.内吞:指细胞外物质团块进入胞内的过程
84.胞吐作用:指某些大分子物质或物质果位从细胞内排出胞外的过程
87.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机体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
88.血压:血管内血流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
89.吸收:营养成份经消化道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
91.肺活量:用力吸气后再用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
92.血型:指细胞膜上特异抗原的类型
93.稳态:机体内环境的变化在一定范围内维持动态平衡相对稳定的状态
97.红细胞脆性:红细胞对低渗溶液的抵抗能力
100.血液凝固:血液由流动的溶胶状态变为凝胶状态的过程
103.突触:神经元相接触的部位
104.兴奋收缩耦联:骨骼肌接受神经冲动引起收缩时,以膜的电位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纤维机械变化为基础的收缩过程之间,存在着某种中介过程把二者联系起来,这一过程叫兴奋收缩耦联。
105.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动作电位传至轴突末稍时,使突触前膜兴奋,并释放兴奋性递质,递质与后膜的受体结合,主要打开了后膜上的Na+离子通道, Na+内流,使后膜出现局部去极化,称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106.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当抑制性神经元兴奋性时,其末梢释放抑制性化学递质,递质与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使后膜对K+、Cl-尤其是Cl-的通透性升高,导致K+外流和Cl-内流,使后膜超极化,称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107.突触前抑制:兴奋性突触的突触前神经元轴突末梢受到另一神经元轴突末梢的影响,导致前者兴奋性递质的释放减少,从而使突触后神经元不易或不能兴奋而呈现的抑制
108.突触后抑制:由抑制性递质在突触后膜引起抑制性突触后电位而发生的抑制效应
118.氧容量:100毫升血液中血红蛋白所能结合的最大氧量
119.氧含量:血红蛋白实际结合的氧量
120.消化:食物中的各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可吸收和利用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称为消化。
124.能量代谢:物质代谢过程中伴随眘的能量释放、转移和利用,称能量代谢
126.第二信使:激素与细胞膜上受体结合后,将激素所携带的信息由胞外传递到胞内的物质,包括cAMP、cGMP、Ca2+、IP3、DG等
128.单纯扩散:脂溶性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的净移动
138.感受器:体表及组织内部专门感受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构或装置,由特化的传入神经末梢及其附属装置构成。
39.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的规律性应答。
142.兴奋性: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称为兴奋性。
143.自身调节:指组织、细胞在不依赖于外来的神经或体液调节情况下,自身对刺激发生的适应性反应。
151.后放:当刺激停止后,传出神经仍可在一定时间内连续发放冲动使反射延续一段时间,这种现象称为后放
六、简答题
1.呼吸过程中胸内压有何变化?
答:胸内压等于肺内压减去肺回缩力,是一个负压。吸气时,肺扩张,回缩力增大,胸内负压更负;呼气时,肺缩小,肺的回缩力减小,胸内负压也相应减少。
2.胸腔内负压有何生理意义?
答:(1)对肺有牵拉作用,使肺泡保持充盈气体的膨隆状态,不致于在呼气之末肺泡塌闭;
(2)对胸腔内各组织器官有影响,可促进静脉血和淋巴液的回流;
(3)作用于全身,有利于呕吐反射。
3.肺表面活性物质有何生理功能?
答: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可降低肺泡的表面张力。
(1)能动态地对肺泡容量起稳定作用。吸气时,可避免因吸气而使肺容量过分增大;呼气时,可防止因呼气而使肺泡容量过小。
(2)防止肺泡积液,保持肺泡内相对“干燥”的环境。
4.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1)滤过膜的通透性。滤过膜通透性的改变可明显影响生成原尿的量和成分。
(2)滤过压。构成有效滤过压的三种(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球囊内压)力量中,任一力量的改变都将影响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5.大量饮清水后尿量为什么增加?
答:大量饮清水后,血液被稀释,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释放量减少,肾脏重吸收水分减弱,使多余水分以稀释尿形式排出,尿量增多。
6.简述肾脏有哪些生理功能。
答:(1)肾脏是机体最重要的排泄器官,通过生成尿液,将机体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
(2)对机体的渗透压、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起重要作用。
(3)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
7.机体如何维持正常体温?
答:畜禽正常体温的维持有赖于体内产热和散热两者保持平衡。体内一切组织细胞活动时,都产生热,同时机体随时都在不断地向外界散热,以保持产热与散热之间的平衡。
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受神经和内分泌系统调节,使两者在外界环境和机体代谢经常变化的情况下保持动态平衡,实现体温的相对稳定。
8.什么叫基础代谢?应在什么条件下测定动物的基础代谢?
答:基础代谢是指动物在维持基本生命活动条件下的能量代谢水平。测定动物的基础代谢的条件是:(1)清醒;(2)肌肉处于安静状态:(3)适宜的外界环境温度;(4)消化道内食物空虚。
9.微生物为什么能在瘤胃内生存?
答:瘤胃内具有微生物生存并繁殖的良好条件:
(1)食物和水分相对稳定地进入瘤胃,供给微生物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
(2)节律性的瘤胃运动将内容物搅和,并后送。
(3)瘤胃内容物的渗透压接近于血液渗透压。
(4)瘤胃内温度高达39~41度。
(5)PH值变动于5,5~7.5
(6)内容物高度缺氧。
10.胃液中的盐酸有什么生理作用?
答:(1)提供激活胃蛋白酶所需的酸性环境;
(2)使蛋白质变性,便于受胃蛋白酶消化;
(3)有一定杀菌作用;
(4)进入小肠后,可促进胰液、胆汁分泌和胆囊收缩。
11.简述胆汁的消化作用。
答:(1)胆酸盐是胰脂肪酶的辅酶,能增强脂肪酶的活性;
(2)胆酸盐有利于脂肪酶的消化作用;
(3)促进脂肪酸的吸收;
(4)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5)中和进入肠中的酸性食糜,维持肠内适宜PH;
(6)刺激小肠的运动。
12.简述唾液分泌的调节。
答:唾液分泌受神经反射性调节。摄食时唾液分泌是通过条件反射及非条件反射引起。食物对口腔的机械、化学、温度等刺激引起口腔粘膜及舌部的感受器兴奋所发生的反射性分泌;采食时食物的形状、颜色、气味以及采食的环境等各种信号,可建立条件反射而引起唾液分泌。
13.肾脏血液循环的特点。
答:(1)血液分布不匀;(2)压力高低不同;(3)流量大;(4)在80-180mmHg范围内,通过自身调节保持稳定;(5)髓旁肾单位的“U”形直小管。
14.肾小管的选择性重吸收。
答:重吸收是指小管上皮细胞将原尿中某些成分重新摄回血液的过程。其分被动和主动两种:
主动重吸收是指肾小管和集合管管壁上皮细胞,逆着电位梯度或浓度梯度,将小管液中的物质转运到小管外血液中去的过程。该动力来源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在代谢活动中所释放的能量,主要通过细胞膜上的离子泵、载体和吞饮作用等来完成。
被动重吸收是指肾小管和集合管管壁上皮细胞,将小管液中的溶质顺电化学梯度以单纯扩散或易化扩散的方式转运到小管外血液中去的过程。小管液中的水靠渗透压差被重吸收。被动重吸收不需要上皮细胞的代谢活动提供能量。
15.尿的浓缩与稀释的生理意义
答:当尿渗压大于血渗压为高渗压,即尿浓缩;当尿渗压小于血渗压为低渗压,即尿稀释。肾髓质高渗梯度的存在是尿被浓缩的条件。尿被浓缩和稀释的程度,在正常情况下,则是按照机体内水盐代谢的情况,由抗利尿素对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通盘性的调控而决定。所以,肾脏中尿的浓缩和稀释活动,对机体内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16.兴奋-收缩耦联。
答:(1)肌膜电兴奋的传导:指肌膜产生AP后,AP由横管系统迅速传向肌细胞深处,到达三联管和肌节附近。
(2)三联管处的信息传递。
(3)肌闪网中Ca2+的释放:指终池膜上的钙通道开放,终池内的Ca2+顺浓度梯度进入肌闪,触发肌丝滑行,肌细胞收缩。
17.强直收缩的形成过程。
答:随着刺激频率的加大,肌肉收缩不断地进行总和,直至肌肉处于持续的缩短状态,为强直收缩。强直收缩是各次单收缩的机械叠加现象,所以,强直收缩的收缩幅度和收缩力比单收缩大。
18.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答:突触前轴突末梢的AP,Ca2+内流:降低轴闪粘度和消除突触前膜内的负电位,突触小泡中兴奋性递质释放,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突触后膜离子通道开放,Na+(主)K+通透性上升,Na+内流、K+外流,形成EPSP。
19.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答:突触前轴突末梢的AP,Ca2+内流:降低轴浆粘度和消除突触前膜内的负电位,突触小泡中抑制性递质释放,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突触后受苦离子通道开放,Cl-(主)K+通透性上升,Cl-内流、K+外流,形成IPSP。
20.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答:由丘脑弥散地投射到皮层广泛区域的N纤维。使大脑皮层处于醒觉状态,调节皮层感觉区的兴奋性。
21.浅感觉传导通路
答:痛感觉和触感觉先在一级由感受器传到脊神经节,到脊髓背角进入二级神经元,到交叉上行,到丘脑,进入第三级神经元投射到大脑皮层。
22.感受器的换能作用
答:(1)感受器的能量转换过程指感受器接受到适宜刺激后,通过跨膜信号转换过程,感受器细胞发生膜电位的变化。所以将感受器在看作“生物换能器”。适宜刺激→感受器→跨膜信号转换→感受器电位→传入神经→神经冲动。(2)感受器电位:感受器在适宜刺激作用下所产生的电位,是一种局部性电位。(3)感受器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不同:电位幅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刺激强度成正比;不具有“全或无”的牲;可总和;能以电紧张的形式作近距离的扩布。
23.突触前抑制
答:通过改变突触前膜电位使突触后N元兴奋降低的抑制称为突触前抑制。机制:先刺激轴2,轴2兴奋释放递质,轴1部分去极化,在此基础上再刺激轴1,轴1产生AP幅度下降,轴1Ca2+内流量下降,轴1释放递质量下降,胞3EPSP幅度下降,胞3不易总和达到阈电位而兴奋=胞3抑制。减少或排除干扰信息的传入,使感觉功能更为精细。
24.锥体系
答:锥体系统是指由大脑皮质发出并经延髓锥体而后行至脊髓的传导束。包括皮质脊髓束和皮质脑干束。是大脑皮质后行控制躯体运动的直接通路。主要功能是兴奋α运动神经元,使肌肉发生随意运动,并可通过γ环路兴奋α运动神经元,来来调整肌梭的敏感性以配合运动。通过两者的协同活动来控制肌肉的收缩,完成精细的动作。
25.特异性投射系统
答:由丘脑沿特定的途径点对点的投射至皮层特定感觉代表区的N纤维。作用是产生特定的感觉。
26.简述小脑的生理功能
答:古小脑=前庭小脑,参与维持身体平衡,协调肌群活动。与前庭器官密切相关。
旧小脑=脊髓小脑,调节抗重力肌群的活动,提供站立和运动时维持平衡的肌张力强度。
新小脑=皮层小脑,与感觉皮层、运动层、联络区之间的联合活动和运动计划的形成及运动程序的编制有关。
故小脑有调节肌紧张,协调运动,平衡作用的功能。
27.简述肾上腺素的生理作用。
答:肾上腺素有拟交感神经的作用,它的释放经常与交感神经系统密切联系,它与去甲肾上腺素合称为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主要作用是增强凡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活动,促进糖和脂肪的分解代谢,提高骨骼肌血流量以及紧急动员体内的能量储备,用于加强肌肉活动。构成机体的应急或警戒系统,以保证自身的生存。
28.简述激素的特点。
答:(1)激素的信息传递作用:激素只是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调节其固有的生理生化反应,所以将激素称为“第一信使”;
(2)激素作用的想对特异性:激素与组织细胞是广泛接触特异作用,关键取决于靶细胞的特异受体;
(3)激素的高效能生物放大作用:激素在血液中的浓度很低,一般都在ng/100ml甚至pg/100ml数量级。当与受体结合后,在细胞内发生一系列酶促放大作用;
(4)激素间的相互作用:A。协同作用:生长素和糖皮质激素使[血糖]上升;B。颉颃作用:胰岛素降血糖,而胰高血糖素升血糖;C。允许作用某激素(本身不发挥此作用)为另外激素发挥作用提供了必需的条件的现象称为允许作用。是协同作用的另一种表现形式;D。竞争作用化学结构类似的激素能竞争同一受体的结合位点;
(5)激素的分泌具有周期性变化,称为生物节律,是由生物钟决定的,有日节律、月节律、季节律、年节律;
(6)激素作用的时间因素,半衰期:血浆中激素原有的活性降到一半所需的时间。
29.精子获能的概念与机理。
答:精子获能是精子在母畜生殖道内停留一段时间,发生某些形态和生理生化变化之后而获得使卵子受精的能力。
在附睾和精清中存在一种叫“去获能因子”的物质,它使精子的受精能力受到抑制,当精子进入雌性生殖道后,“去获能因子”被解除,从而获得受精能力。
30.简述精子生成的过程。
答:从性成熟开始,曲细精管内的精原细胞经多次分裂生成精子,具体过程如下:1个精原细胞→16个初级精母细胞→32个次级精母细胞→64个精细胞→64个精子。整个精子生成过程是在一定时间内有规律地进行的,各级精母细胞在生成精子的过程中,由管的基膜逐渐移向管腔。
31.简述卵子的发育过程。
32.简述妊娠是如何建立的 ?
33.初乳的生理作用。
答:初乳中干物质含量较高,可超出常乳数倍之多。初乳内含有丰富的球蛋白质和白蛋白。初生幼畜吸吮后,蛋白质能透过肠壁而被吸收,有利于增加幼畜血浆蛋白质的浓度。初乳中还含有大量的免疫抗体、酶、维生素及溶菌素等,新生幼畜主要依赖初乳中的抗体或免疫球蛋白形成体内的被动免疫,以增加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初乳中含有较多的无机盐,其中特别富含镁盐,镁盐有轻泻作用,能促进肠道排出胎便。所以,初乳几乎是初生幼畜不可代替的食物,给初生动物喂初乳,对保证初生幼畜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34.简述血小板的生理功能。
答:(1)凝血和止血作用:当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暴露出胶原纤维,血小板粘着在胶原纤维上,吸附凝血因子,形成促凝血酶原激活物,彼此粘连聚集成聚合体,释放血小板因子,形成促纤维蛋白,网络血细胞,扩大血栓,在Ca+作用下其内含蛋白收缩,血凝块回缩,形成坚实血栓。
(2)纤溶作用:血小板解体释放出的纤溶酶以及纤溶酶激活物,可以激活纤溶系统,有利于血凝块的液化,保持血管中血的畅通。
35.简述血液的生理功能。
答:(1)运输功能:运输营养物质、代谢产物、激素等。血细胞能运行到全身各部分而实现其功能也是有赖于血液的流动。
(2)缓冲功能:血浆中的NaHCO3/H2CO3、白蛋白和它的钠盐等缓冲物质,能缓冲血浆中时时发生的酸碱变化,以维持内环境pH值的相对恒定。
(3)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存在是保证血浆中的水分不会大量向血管外转移的重要条件,从而可维持血量的相对恒定。
(4)组织生长与损伤组织修复方面的功能:这是由白蛋白转变为组织蛋白而实现的。
(5)免疫功能:血浆蛋白,尤其是球蛋白具有免疫功能。
(6)参与生理止血和凝血功能:血浆中的绝大多数凝血因子以及生理抗凝物质、纤溶物质,都是血闪蛋白质。
36.血液中的缓冲对及其生理作用。
答:血浆中的缓冲对有NaHCO3/H2CO3,蛋白质钠盐/蛋白质,Na2HPO4/NaH2PO4等;红细胞中的缓冲对有KHb/HHb,KhbO2/HhbO2等,还有KHCO3/H2CO3,K2HPO4/KHPO4等。
当组织中的酸性代谢产物大量进入进入地NaHCO3即与之起作用,生成酸性较弱的碳酸和中性乳酸盐,于是酸度降低。当过多的碱性物质进入血液时,碳酸即与之起作用于,生成弱酸盐,于是碱度降低。这样通过缓冲物质的缓冲艇,使pH值不会发生太大变化,始终保持相对恒定。
37.叙述静息电位产生的机理。
答:因为在静息状态下①细胞膜内外离子分布不均②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具有选择性:K+>Cl->Na+>A-,所以[K+]I顺浓度差向膜外扩散,[A-]i不能向膜外扩散,[K+]i↓、[A-]i↑,膜内电位下降[K+]o上升,膜内电位上升,形成膜外为正、膜内为负的极化状态,当扩散动力与阻力达到动态平衡时=RP,故RP的产生主要是K+向膜外扩散的结果,所以RP=K+的平衡电位。
38.叙述动作电位沿细胞膜传播的机理。
答:局部电流学说:静息部位膜内为负电位,膜外为正电位,兴奋部位膜内为正电位,膜外为负电位,这样在兴奋部位和静息部位之间存在着电位差,膜外的正电荷由静息部位向兴奋部位移动,膜内的负电荷由兴奋部位向静息部位移动,形成局部电流,膜内兴奋部位相邻的静息部位的电位上升,膜外兴奋部位相邻的静息部位的电位下降,去极化达到阈电位,触发邻近静息部位膜爆发新的AP。
39.刺激强度与刺激时间的关系(6分)
答:在一定范围内,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与该刺激的作用时间呈反变关系,即,把能够引起兴奋的不同刺激强度和与它们相对应的作用时间描绘在坐标纸上,是一条双曲线,称为强度-时间曲线。
40.减断双侧迷走神经对呼吸运动有什么影响?为什么?
答:会使呼吸变深变慢。
因为肺扩张反射的传入纤维在迷走神经干内,如果切断迷走神经,当肺扩张时,牵张感受器兴奋,兴奋冲动不能沿迷走神经传入纤维而传至延髓,故不能引起吸气切断机机制兴奋,使用权吸气入时转入呼气,便使吸气过深过慢。
41.血浆中的主要蛋白及其作用。
答:血浆白蛋白:是组织修补和组织生长的材料,是机体内蛋白质的主要贮存库,可转化为组织蛋白,供组织生长和损伤组织的修复;二是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对血管内外的水平衡有极大影响;三是能与游离脂肪酸、胆色素和类固醇激素结合,作为它们在血液中的运输载体。
血浆球蛋白:是免疫抗体,还能与多种脂类、脂溶性维生素、甲状腺激素等结合,作为它们的运输载体。
纤维蛋白原:是血液凝固的重要物质,在凝血酶的催化下转变为纤维蛋白,形成血凝块,起止血和凝血作用。
补体系统:参与免疫过程。
42.心肌细胞为什么不会产生强直收缩?
答:心肌兴奋性周期变化的特点是有效不应期特别长,相当于整 收缩期加舒张早期。在此期间,任何强度的刺激都不能引起心肌收缩。所以,每次收缩后必有舒张,使心脏始终保持收缩与舒张相互交替的节律性活动,不会产生类似于骨骼肌的强直收缩。
43.简述影响心肌传导性的因素。
答:(1)细胞的直径:直径粗大,胞内电阻小,传导速度快;直径细小,胞内电阻大,传导速度慢。但在同一心肌细胞,兴奋传导快慢主要受局部电流形成和邻近部位膜兴奋性的影响。
(2)0期去极化的速度和幅度:0期去极速度快、幅度高,则邻近静息部位爆发兴奋所需的时间就短,兴奋传导就快;反之,兴奋传导就慢。
44.简述心电图的波形及其意义。
答:心电图是瘵引导电极置于身体一定部位,记录整个心动周期中心电变化(各细胞的综合心电向量)的波形图。
P波反映的是左右心房支极化过程,其波形往往小而圆钝。P波的上升部分表示右心房开始兴奋,其下降部分表示兴奋从右心房传播到左心房。P波的持续时间相当于兴奋在两个心房传导的时间。
典型的QRS波群往往包括了3个相连的波:第一个是向下的Q波,第二个是高而尖峭的向上的R波,第三个是一个向下的S波。它所反映的是左右心室兴奋传播过程的电们变化,其中Q波表示室间隔去极,R波表示左右心室壁去极,S波表示心室全部去极完毕。QRS复合波所占的时间代表心室肌兴奋传播所需的时间。
T波是继QRS波群之后的一个波幅较低而持续时间较长的波,它反映心室兴奋后的复极化过程。
P-Q间期是指P波起点到QRS波群起点的时间间隔,代表心房开始兴奋到心室开始兴奋的间隔时间,即兴奋通过心房、房室交界和房室束的时间。若P-Q间期显著延长,表明房室结或房室束传导阻滞,这在临床上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Q-T间期是指QRS波群起点到T波终点的时间,代表心室开始去极兴奋到全部心室完成复极化所需的时间。其长短与心率有密切关系,心率越快,此间期越短。
S-T段是指QRS波群终点到T波起点的时间,代表心室各部分均处于去极化状态,无电位差,因此,这它应位于等电位线上。若某一部位的心室肌因缺血、缺氧或出现病理变化时,该部位的电位与正常部位的电位之间会出现电位差,使S-T段偏离等电位线,如心肌炎时,S-T段往往下移。
U波是要T之后有时出现一个小波。其产生原因还不太清楚。有人认为是心肌舒张时各部先后产生的负后电位形成的,也有人认为是浦肯野氏纤维复极化时形成的。
45.简述心血管反射中压力感受性反射过程。
答:(1)当血压上升,血管扩张使位于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的压力感受器的兴奋增强,向中枢发放冲动的频率增加。(2)冲动传到延髓减压区使减压区兴奋增强,并通过交互抑制作用使升压区兴奋减弱。(3)增强兴奋的减压区使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控制增强而使心脏功能减轻,心输出量减少;减弱兴奋的加压区使交感神经对血管的控制减弱而使血管舒张,外周阻力减小。升高了的血压回落。
46.简述肾上腺素在心血管调节中的作用。
答:肾上腺素可与α和β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使心脏活动明显加强加快,心输出量增加。有些地方使血管收缩,有些舒张。能强心,舒血管,使BP上升,平滑肌舒张,升积压糖,升血脂,耗氧量上升,产热上升。
47.简述二氧化碳的运输方式。
答:以物理溶解占5%和化学结合形式。化学形式分:碳酸氢盐和氨基甲酸血红蛋白。
碳酸氢盐:要红细胞内的碳酸酐酶的作用下,H2O和CO2迅速生成H2CO3,又声速分解成为H+和HCO3-,生成H2CO3的同时,红细胞内的氧合血红蛋白钾盐放出O2,生成脱氧血红蛋白钾盐,KHb酸性较弱,它所结合的钾容易被子HCO3中的H+所置换,生成HHb和KHCO3。
氨基甲酸血红蛋白:CO2与Hb的确结合,形成氨基甲酸血红蛋白。
48.胃消化酶的种类及其作用。
答:(1)胃蛋白酶原,在胃酸作用下变成胃蛋白酶,能水解蛋白。
(2)胃凝乳酶,使乳在胃中能停留较长时间。
(3)胃脂肪酶,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49.影响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因素。
答:(1)滤过膜的通透性:机械屏障决定了溶质分子的半径不同,通透性不同;静电屏障决定了溶质分子所带电荷的不同,通透性不同。
(2)有效滤过压: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50.躯体感觉区的特点。
答:(1)具有左右交叉的特点,但头面部的感觉投影是双侧性的。
(2)前后倒置,即后肢投影在脑皮顶部,且转向大脑半球内侧,而头部投影在底部。
(3)投影区的大小决定于感觉的灵敏度、机能重要程度和动物特有的生活方式。
七、论述题
1.吸入气中CO2增加对呼吸有何影响?通过什么途径起作用?
答:PCO2是维持呼吸和呼吸中枢兴奋性的重要生理性体液因素。当吸入气中CO2增加,呼吸加深加快,促进CO2排出,使动脉血维持正常水平的PCO2。
对呼吸的刺激作用通过两条途径:主要是通过中枢化学感受器兴奋呼吸中枢,这一途径极为敏感,动脉血PCO2仅升高0.26kPa,即可引起肺通气增强效应。其次是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但这一途径较迟钝,只是当动脉血PCO2突然升高或中枢化学感受器受抑制时,这一途径才起重要作用。
2.氧解离曲线有何特点?这些特点有何生理意义?
答:(1)氧解离曲线上段,相当于PO2在8.0~13.3kPa范围内变动,曲线较为平坦,表明在这段范围内PO2的变化对氧饱和度影响不大。生理意义在于:当吸入气或肺泡的PO2有所下降时,只要不低于8kPa,氧饱和度仍保持在90%以上,不致于发生缺氧。
(2)氧解离曲线中段,相当于PO2在5.3~8.0kPa范围内变动,曲线走势较陡。此时,每100ml血液流过组织时可释放5mlO2,能满足安静状态下组织的氧需量。
(3)氧解离曲线下段,相当于PO2在2.0~5.3kPa范围内变动,曲线走势最为陡峭。生理
意义在于:当组织代谢增强时,有足够的氧供应。组织活动加强时,耗氧量剧增,PO2明显下降,血液流经这样的组织时,氧饱和度可降到20%以下,即每100ml血液释氧量可达15ml之多。
3.试论有机体对尿生成的三个调节环节。
答:(1)肾脏血流量的调节
肾血流的自身调节:在肾动脉血压变动于10.7~24 kPa范围内时,肾血流量总是在某一水平上,并不随血压的变动而波动。
肾血流量的神经—体液调节:交感神经兴奋,可引起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缩血管反应。肾上腺素、加压素等均能引起肾血管收缩,肾行之有效流量减少。
(2)肾小球滤过因素: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改变、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球囊内压的改变都将影响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影响生成原尿的量和成分。
(3)神经—体液对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分泌的调节
血浆晶体渗透压的改变、循环血量的改变。均可影响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抗利尿激素的作用主要是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从而影响这些部位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平多或减少。抗利尿激素是决定尿量多少,调节体内水平衡的重要激素。
循环血量下降时,可通过心—血管反谢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使醛固酮分泌增加;血K+增高或血Na+下降时,可直接作用于肾上腺皮质球状带,促进醛固酮分泌增加。醛固酮的作用是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Na+和排K+,从而保持细胞外液量。
4.试叙影响醛固酮分泌的各种因素及作用机理。
答:影响醛固酮分泌的因素主要有循环血量、血K+含量和血Na+含量。
循环血量下降时,可通过心—血管反谢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使醛固酮分泌增加。机理为:当全身血压下降或循环血量减少时,一方面。肾小球入球小动脉压力降低,管壁牵张减弱,引起肾素分泌增加;另一方面,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滤液中Na+量减少,激活致密斑感受器,肾素分泌增加。肾素催化血浆中血管紧张素原生成血管紧张素Ⅰ,再进一步降解为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Ⅱ能刺激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合成并分泌醛固酮,并对血管有强的收缩作用。
血K+增高或血Na+下降时,可直接作用于肾上腺皮质球状带,促进醛固酮分泌增加。
5.饲料在瘤胃内可发生哪些消化过程?
答:在瘤胃微生物的作用下,饲料在瘤胃内发生一系列复杂的消化过程。
(1)糖类的分解和利用。饲料中的纤维素主要靠瘤胃微生物的纤维素分解酶作用,通过分解,产生挥发性脂肪酸(乙酸、丙酸、丁酸)和少量较高级的脂肪酸。
(2)蛋白质的分解和合成。进入瘤胃的饲料蛋白质,被微生物蛋白酶分解为肽、氨基酸。氨基酸在脱氨基酶作用下,脱氨生成氨、二氧化碳和有机酸。瘤胃微生物利用氨基酸和非蛋白氮,构成微生物蛋白质供机体利用。
(3)维生素合成。瘤胃微生物能合成某些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K。
(4)前胃的吸收。前胃消化和代谢过程中的产物,如葡萄糖、有机酸、氨、无机盐及大量水分,通过前胃壁吸收入血供畜体利用,并借以维持瘤胃内容物成分的相对稳定。
6.试述胃液分泌的调节机制。
答:胃液分泌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分为头期、胃期和肠期三个阶段。
(1)头期。头期胃液的分泌通常由采食时看到、嗅到和尝到食物所引起,完全是迷走神经的作用,迷走神经直接刺激壁细胞分泌HCL,此外还可引起幽门粘膜G细胞释放促胃泌素。
(2)胃期。食物进入胃后,继续刺激胃泌分泌,主要途径是:食物的硬度和容积刺激胃底、胃体部感受器,通过局部和壁内神经丛反射引起胃液分泌;扩张刺激胃幽门部,通过壁内神经丛作用于G细胞,引起促胃泌素释放;食物的化学成分直接刺激G细胞,引起促胃泌素释放。
(3)肠期。胃内酸性食糜进入小肠后通过十二指肠的促胃液素促进胃液分泌。
3.试比较神经纤维和普通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曲线。
4.血压的形成及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答:血压是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血压的形成:(1)血液对管的充盈是形成的基础,取决于血管容积和循环血量的相关关系;
(2)心脏的收缩供能是形成血压的能量来源;
(3)血管的外周阻力是形成血压的条件,管道阻力最大时,液流对管壁的侧压力也为零,当管道阻塞,管道阻力最大时,液流对管壁的侧压力也最大。
5.血液凝固的过程。
答:凝血过程基本上是一系列蛋白质有限水解的过程,凝血过程一旦开始,各个凝血因子便一个激活另一个,形成一个“瀑布”样的反应链直至血液凝固。凝血过程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步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第二步凝血酶原激活为凝血酶;第三步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纤维蛋白。
6.试述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在调节血压中的作用。
答:当动物失血时,血压和血容量都下降,刺激牵张感受器、致密斑感受器和交感神经,促进近球细胞分泌肾素量上升,肾素与来自肝的血管紧张素原形成血管紧张素I,血管紧张素I能促进肾上腺髓质释放肾上腺素,而使心输出量下降;还能与肺内的转换酶形成血管紧张素II,II能促使血管收缩,结果I与II使血压上升。II还能在氨基肽酶的作用下生成血管紧张素III,它与II都能促使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醛固酮,保Na+、水,血容量上升。
7.抗利尿素是如何调节尿生成的?
答:抗利尿素由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元所分泌,经下丘脑-垂体束被运输到神经垂体,它的主要生理作用是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的重吸收。还能增强髓部集合管对尿素的通透性,有利于尿液浓缩。
8.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在调节尿生成过程中的作用。
答:(1)肾素分泌的刺激因素;(2)最小浓度刺激近曲小管重吸收NaCl;中等浓度进一步刺激肾上腺皮质合成与释放醛固酮;较高浓度进一步收缩血管、升高血压;另外:刺激肾上腺髓质和交感N分泌释放NE、E;刺激ADH、ACTH释放。(3)醛固酮对尿生成的调节:醛固酮单纯扩散进小管上皮细胞内,在胞浆内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细胞核内调节特异mRNA转录,醛固酮诱导蛋白,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和管腔膜通道数量上升,管周膜上Na+-K+泵活动上升,排2K+、保3Na+、保H2O。
9.试述尿液浓缩和稀释的机理。
答:由于肾髓质存在高渗梯度,小管液在流经集合管的过程中,一方面由于抗利尿激素的作用,使管壁对水的通透性增大,另一方面在髓质高渗梯度的作用下小管液中的水被大量重吸收,形成高渗的浓缩液,反之,如果ADH分泌减少,或髓质部渗透压降低,则小管液中水的重吸收减少,排出的尿成为低渗。
10.试述神经-肌肉的兴奋传递过程。
答:(1)当神经冲动传到轴突末膜Ca2+通道开放,膜外Ca2+向膜内流动接头前膜内囊泡移动、融合、囊泡中的Ach释放,Ach与终板膜上的N2受体结合,受体蛋白分子构型改变终板膜对Na+、K+通透性上升。
(2)终板膜去极化,终板电位EPP电紧张性扩布至肌膜去极化达到阈电位爆发肌细胞膜动作电位。
11.试用滑行学说解释肌肉收缩的机理。
答:滑行理论:肌肉收缩时肌肉缩短,不是肌丝的缩短而是肌小节的缩短。肌肉收缩时,从z线伸出的细肌丝在某种力量的作用下向暗带中央滑行而使肌小节缩短。过程:终池膜上的钙通道开放,终池内的钙离子进入肌浆,钙离子与肌钙蛋白结合,肌钙蛋白的构型,原肌球蛋白位移,暴露细肌丝上的结合位点横桥与结合位点结合,分解ATP释放能量横桥摆动肌节缩短=肌细胞收缩。
12.试述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和机理
答:条件反身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的。如每次喂猪时伴以铃声,当仅给铃声时,唾液分泌,此时,无关刺激则变成条件刺激。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多次结合的过程称条件反射的强化。条件反射建立后,若反复只给条件刺激而不给非条件刺激进行强化,条件反射消退。两种刺激多次激起的两个皮层兴奋点之间形成了暂时性的通路。
13.试述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的特征
答:交感神经起自脊髓胸腰段侧角,神经节位置离效应器远,节前N纤维长度小于节后,支配的效应器较广泛,节前纤维释放ACh,少部分节前纤维为ACh。副交感神经起自Ⅲ、Ⅶ、Ⅸ、Ⅹ对脑神经,脊髓骶段侧角,神经节位置离效应器近或在效应器壁内,节前N纤维长度大于节后,支配的效应器较局限,节前节后纤维皆为ACh,大部分节前纤维为NE。
14.试述大脑皮层运动区调节骨骼肌的特点。
答:(1)一侧皮质支配对侧身体的骨骼肌,呈交叉支配的关系。但对头部肌肉的支配大部分是双侧性的。(2)具有精细的功能定位,即刺激一定部位皮质会引起一定肌肉的收缩。(3)支配不同部位肌肉的运动区,可占有大小不同的定位区。
15.机体缺碘为何会引起大脖子病。
16.以“下丘脑-垂体-睾丸轴”为例说明下丘脑,垂体和外周内分泌腺之间的相互调节关系。
17.试述述含氮类激素的作用机制。
答:可分为:(1)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cAMP第二信使和模式神经递质、激素等结合G蛋白偶联受体,激活G蛋白,形成兴奋性G蛋白,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其催化ATP变为cAMP,cAMP激活c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细胞内生物效应。
(2)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第二信使模式激素结合G蛋白偶联受体,激活G蛋白,成为兴奋性G蛋白,而激活磷脂酶,使由磷脂酰肌醇二次磷酸化生成的PIP2分解生成IP3和DG,使内质网释放Ca2+,激活蛋白激酶C,细胞内生物效应。
18.试述类固醇激素的作用机制。
答:此机制为基因表达学说,激素进入细胞膜与胞浆受体结合,形成H-R复合物,H-R复合物进入核内,与核内受体结合,此复合物结合实际在染色质的非蛋白质的特异位点上,调控DNA转录过程,引起细胞内生物效应。
19.试述受精过程。
答:受精是指两性配子在输卵管壶腹部相遇结合而形成一个新细胞——合子的复杂生理过程。其包括:
(1)精子和卵子的运行:精子的高速度运行主要是靠精子本身的运动和雌性生殖道的(子宫和输卵管)节律性收缩而实现的,一般在15min左右就能达输卵管;卵子的运行是靠输卵管伞端对排出的卵子的汲取,另外靠输卵管平滑肌及上皮细胞的纤毛运动,从而转运到输卵管壶腹部;
(2)精子的获能:精子在母畜生殖道内停留一段时间,发生某些形态和生理生化变化之后面获得使卵子受精的能力;
(3)精子和卵子的相遇及其顶体反应:精子和卵子在输卵管壶腹部相遇,在即将相轴的一瞬间,精子顶体中的酶释放出来以溶解卵子周围的放射冠及透明带;
(4)精子进入卵子及合子的形成:先穿过放射冠,再穿过透明带,到达卵黄膜,进入卵细胞,原核的形成,配子形成。
20.试述分娩机制。
21.试述动作电位的形成机理。
答:当细胞受到刺激,细胞膜上少量Na+通道激活而开放,Na+顺浓度差少量内流,膜内外电位差下降,产生局部电位;当膜内电位变化到阈电位时,Na+通道大量开放,Na+顺化学差和膜内负电位的吸引,形成再生式内流,膜内负电位减小到零并变为下电位(AP上升支)Na+通道关,Na+内流停,同时K+通道激活而开放,K+顺浓度差和膜内正电位的吸引,K+迅速外流,膜 内电位迅速下降,恢复到RP水平(AP下降支),因为[Na+]i↑、[K+]o↑而激活Na+-K+泵,Na+泵出、K+泵回,所以离子恢复到兴奋前水平——后电位。
22.试述交感神经兴奋对心脏活动的影响及其机理。
答:影响:(1)正性变时作用;(2)正性变传导作用;(3)正性变力作用。总之,使心跳加快加强。
节前神经元位于1~5节胸段脊髓灰质外侧柱内,其轴突在星状神经节与节后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轴突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与节后神经元膜上N型胆碱受体结合,引起节后神经元兴奋后,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与心肌细胞膜上的β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通过Campr 作用,使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发生改变。
23.试述迷走神经兴奋对心脏活动的影响及其机理。
答:影响:(1)负性变时作用;(2)负性变传导作用;(3)负性变力作用。
节前神经元位于迁髓的疑核和背核区域,其轴突在心内神经节与节后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节前纤维轴突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与节后神经元膜上的N型胆碱受体结合,引起节后神经元兴奋后,其节后纤维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与心肌细胞膜上的M型胆碱受体结合,通过cGMP作用,使用权心肌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升高,促进K+外流。
24.试述胰腺在消化中的作用。
答:胰腺的外分泌物为胰液。胰液为无色透明的碱性液体,pH7.8~8.4,渗透压≈血浆。所含物中:
(1)水和碳酸氢盐:由小导管管壁细胞分泌,主要作用为中和胃酸,保护肠粘膜不受胃酸的侵蚀;为小肠内多种消化酶活动的提供最适pH环境。
(2)碳水化合物水解酶:胰淀粉酶水解淀粉为麦芽糖和葡萄糖,对生熟淀粉都能水解,效率高、速度快。
(3)脂类水解酶:胰脂肪酶是消化脂肪的主要消化酶,必须在胰腺分泌的的辅脂酶的协同作用下才能发挥作用,胆盐抑制其活性。
(4)蛋白质水解酶:主要有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腺细胞分泌,刚分泌出来是无活性的酶原。
(5)其他酶类:羧基肽酶原(胰蛋白酶激活)——水解多肽为氨基酸,核糖核酸酶——水核糖核酸为单核苷酸,脱氧核糖核酸酶——水解脱氧核糖核酸为单核苷酸。
25.试述血型在兽医临床中的作用。
答:(1)利用血型去判断异性双胞胎中母犊的生育能力;
(2)母子血型不全引起的初生仔畜溶血病;
(3)利用受体和供体淋巴细胞的相容性去判断机体对异体器官或组织排斥反应的程度;
(4)家畜的交叉配血试验。
动物生理学作业
一名词解释
1.稳态:生理学家把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控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2.神经调节是人体三大调节方式(神经、体液、自身调节)之一,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生物体各组织、器官、系统所进行的调节。方式是反射,反射结构基础为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3.体液调节是指体内的一些细胞能生成并分泌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如激素、代谢产物等),经体液(血液、组织液等)运输。达到全身的组织细胞或某些特殊的组织细胞,通过作用于细胞上相应的受体。对这些细胞的活动进行调节。
4.被动转运是指物质或离子顺着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通过细胞膜的扩散过程,其特点是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 被动转运是细胞膜的物质转运作用其中的一种。 包括简单扩散、滤过和易化扩散三种。
5.某些物质(如钾离子、钠离子)以细胞膜特异载体蛋白携带下,通过细胞膜本身的某种耗能过程,逆浓度差或逆电位差的跨膜转运称为主动转运。主动转运的特点是:必须借助于载体、逆浓度差或电位差转运并需要能量。
6.促进扩散又称易化扩散、协助扩散,或帮助扩散。是指非脂溶性物质或亲水性物质, 如氨基酸、糖和金属离子等借助细胞膜上的膜蛋白的帮助顺浓度梯度或顺电化学浓度梯度, 不消耗ATP进入膜内的一种运输方式。
7.跨膜信号转导:不同形式的外界信号作用于细胞膜表面,外界信号通过引起膜结构中某种特殊蛋白质分子的变构作用,以新的信号传到膜内,再引发被作用的细胞相应的功能改变。这个过程就叫跨膜信号转导。包括细胞出现电反应或其他功能改变的过程。
8.阈刺激一般将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具有足够的、恒定的持续时间和强度-时间比率)称为阈强度或强度阈值,阈下刺激和阈刺激或阈上刺激一样均可以引起细胞膜去极化,但阈下刺激不会引发动作电位。
9.兴奋(excitation) 是生物体(器官、组织或细胞)受足够强的刺激后所产生的生理功能加强的反应;如神经冲动的发放、肌肉的收缩、腺体的分泌甚至动物的狂叫等。
10.兴奋剂在英语中称"Dope",原义为"供赛马使用的一种鸦片麻醉混合剂"。由于运动员为提高成绩而最早服用的药物大多属于兴奋剂药物--刺激剂类,所以尽管后来被禁用的其他类型药物并不都具有兴奋性(如利尿剂),甚至有的还具有抑制性(如b-阻断剂),国际上对禁用药物仍习惯沿用兴奋剂的称谓。因此,如今通常所说的兴奋剂不再是单指那些起兴奋作用的药物,而实际上是对禁用药物的统称。
11.当膜电位去极化达到某一临界值时,就出现膜上的Na﹢大量开放,Na﹢大量内流而产生动作电位,膜电位的这个临界值称为阈电位。
12. 绝对不应期(absolute refractory period):在组织兴奋后的一段时期,不论再受到多大的刺激,都不能再引起兴奋,兴奋性降低到0.时间相当于动作电位的峰电位时期。这时由于Na通道全部开放,或者全部失活,不能产生Na内流而产生动作电位。绝对不应期相当于峰电位的持续期(例如在哺乳类运动神经A纤维中为0.5毫秒左右)。
13.终板电位 end-plate potential 略称为epp,是神经肌肉传递时在终板部位所看到的局部电位变化。
14.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略称EPSP。是指由兴奋性突触的活动,在突触后神经元中所产生的去极化性质的膜电位变化。这种去极化超过阈值时,就产生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亦即产生动作电位
15.神经递质:神经末梢分泌的化学组分。如乙酰胆碱等,可使神经脉冲越过突触而传导
16.能与细胞外专一信号分子(配体)结合引起细胞反应的蛋白质。分为细胞表面受体和细胞内受体。受体与配体结合即发生分子构象变化,从而引起细胞反应,如介导细胞间信号转导、细胞间黏合、细胞胞吞等细胞过程。
17.感受器电位(receptor potential)是指感受器由感觉刺激引起的渐变的非传导性的电位变化
18.换能作用将各种形式的刺激转为传入神经纤维上的动作电位
19.脑电图是通过脑电图描记仪将脑自身微弱的生物电放大记录成为一种曲线图,以帮助诊断疾病的一种现代辅助检查方法.它对被检查者没有任何创伤。
20.诱发电位也称诱发反应(Evoked Response),是指给予神经系统(从感受器到大脑皮层)特定的刺激,或使大脑对刺激(正性或负性)的信息进行加工,在该系统和脑的相应部位产生的可以检出的、与刺激有相对固定时间间隔(锁时关系)和特定位相的生物电反应。
21.肌紧张是缓慢持续牵拉肌肉时,所引起的牵张反射。 是低位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
22.姿势反射:中枢神经系统调节骨骼肌的肌紧张或产生相应的运动,以保持或改正身体空间的姿势,这种反射活动总称为姿势反射
23.记忆是人类心智活动的一种,属于心理学或脑部科学的范畴。记忆代表着一个人对过去活动、感受、经验的印象累积,有相当多种分类,主要因环境、时间和知觉来分。
24.条件发射:原来不能引起某一反应的刺激,通过一个学习过程,就是把这个刺激与另一个能引起反映的刺激同时给予,使他们彼此建立起联系,从而在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反应之间建立起的联系叫做条件反射。
25.近点near point 当眼高度调节时即用最大的调节力所能看清的最近一点,称为近点
26.简化眼又称简约眼或模型眼,是一种简化眼的折光系统而成像的模型眼。为李斯丁(Listing)首先提出
27.行波理论是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代表人物为冯.贝克西(Von Bekesy) 基底膜的振动是以行波方式进行的:内淋巴的振动首先在靠近卵圆窗孔处引起基底膜的振动,此波动再以行波的沿基底膜向耳蜗的顶部方向传播。不同频率的声音引起的行波都从基底膜的底部即靠近卵圆窗处开始。频率越低,传播越远,最大行波振幅出现的部位越靠近基底膜顶部,且最大振幅出现后,行波很快消失;高频率的声音引起的基底膜振动只局限于卵圆窗附近。
28.血液从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胶冻状凝块的过程即为血液凝固(blood coagulation)。这是由凝血因子参与的一系列蛋白质有限水解的过程
29.心动周期(cardiac cycle) 心脏舒张时内压降低,腔静脉血液回流入心,心脏收缩时内压升高,将血液泵到动脉。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心动周期。
30.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是指每分钟左心室或右心室射入主动脉或肺动脉的血量。左、右心室的输出量基本相等。
31.心力储备:又称心脏泵血功能的贮备。指心脏在神经和体液因素调节下,适应机体代谢的需要而增加心输出量的能力。心力贮备可用最大心输出量与安静时的心输出量之差值表示
32.自律性是指自律性细胞从最大舒张电位通过自动除极,达到阈电位后激发的节律性动作电位称为自律性
33.时间肺活量是指最大深吸气后用力作最快速度呼气,在一定时间内所能呼出的空气量。测验时,要求被检者在深吸气后,以最短时间将全部肺活量气体呼尽。
34.肺泡通气量是指静息状态下单位时间内进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
35.蠕动是消化道平滑肌一种基本运动形式,是一种由神经介导的,可使消化道内容物向前推进的反射活动。
36.肾糖阈: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最低血糖浓度,称为 肾糖阈
37.肾小球滤过率(GFR,glomeruar filtration rate)是指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滤液的量,正常成人为125ml/min左右。
38.垂体的血液供应系统。垂体血液供应来自垂体上动脉和垂体下动脉。上动脉来自基底动脉环,下动脉来自颈内动脉。上动脉进入垂体后,在垂体内形成一个特殊的门脉,即垂体门脉系统。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