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中国绘画赏析
1、吴昌硕,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人,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石尊者等。晚清著名画家、书法家、篆刻家,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 吴昌硕与虚谷、蒲华、任伯年齐名的“清末海派四杰”。
评语:吴昌硕最擅长写意花卉,受徐渭和八大山人影响最大,由于他书法、篆刻功底深厚,他把书法、篆刻章法、体势融入绘画,形成了富有金石味的独特画风 。
吴昌硕的绘画对近百年的沪浙画坛影响深远。如潘天寿、吴茀之、诸乐三等皆受到了他的影响。齐白石曾有诗曰:青藤雪个远凡胎,老缶衰年别有才;我欲九原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把吴昌硕与徐渭、八大并提,足以见其重要性。
2、黄宾虹(1865年-1955年),现代杰出国画大师,原名懋质,名质,字朴存、朴人、亦作朴丞、劈琴,号宾虹,别署予向、虹叟等。原籍安徽歙县,出生于浙江金华。
在近现代绘画史上,有“南黄北齐”之说,“北齐”指的是北京的齐白石,而“南黄”说的就是黄宾虹。他擅长山水、花卉,并注重写生,但成名相对较晚。
评语:在中国近现代画坛上,黄宾虹是一位非常重要的画家。其黑、密、厚、重的画风、浑厚华滋的笔墨中,蕴涵着深刻的民族文化精神与自然内美的美学取向,可谓开一代山水画之先河 。黄宾虹的绘画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效应已显示出来,其艺术价值的显现,又是全方位的。除其山水画外,花鸟画也境界不凡,书法成就更不能等闲视之;他还有着自己的画学理论建构;其金石篆刻、文字学、考古学也颇有建树。
3、潘天寿(1898-1971),浙江宁海县人,现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早年名天授、字大颐、阿寿、雷婆头峰寿者等。为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绘画艺术,为培养美术人材等方面作出了可贵的贡献。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浙江分会主席,浙江美术学院院长等职。
评语:潘天寿艺术的可贵之处,主要在于他具有大胆的创造精神。学八大,笔墨却更有张力,更为霸悍。这种气势外露的画面风格,在20世纪的画家中无人能及。他常说,“荒山乱石,幽草闲花,虽无特殊平凡之同,慧心妙手者得之尽成极品。”他的书法功力也很深,早年学钟、颜,后又撷取魏、晋碑中精华以及古篆汉隶 ,还能诗、善治印。他对画史、画理也研究有素,著有《中国绘画史》、《听天阁诗存》、《治印丝谈》。并辑有《听天阁画谈随笔》等。
4、林风眠(1900—1991),广东梅县人。19岁赴法勤工俭学。他先在法国蒂戎美术学校进修西洋画,后又转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深造。是享誉世界的绘画大师,是“中西融合”最早的倡导者和最为主要的代表人,是中国美术教育的开辟者和先驱,1925年回国后出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1927年林风眠受蔡元培之邀创办中国第一个艺术高等学府——国立艺术院(中国美术学院)任校长。后隐居于上海淡泊名利,解放后,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林风眠于70年代定居香港,1979年在巴黎举办个人画展,取得极大成功。
评语:林风眠是“中西融合”这一艺术理想的倡导者、开拓者和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吸收了西方印象主义以后的现代绘画的营养,与中国传统水墨相结合,并融入了个人的人生经历,极大地丰富了20世纪中国绘画的创作面貌 。培养出李可染、吴冠中、王朝闻、艾青、赵无极、朱德群等一大批艺术名家。
5、吴茀之(1900-1977) 中国花鸟画大师,现代浙派首领人。初名士绥,改名溪,以字行,号溪子,别署广明畸士,又号逸道人。浙江省浦江县前吴村人。早岁毕业于上海美专。历任上海美专教授、杭州艺专教授兼教务主任。解放后任浙江美术学院教授兼国画系主任,美协浙江分会常务理事.
评语:吴弗之工诗、文、书、画,擅写意花鸟,间山水。对于画论及古画鉴赏,都有较深修养。画初学蒋廷锡、恽南田,后又取法青藤、八大诸家。吴茀之的写生观及其对花鸟画的理念,是以革新与个人品格为根基的,体现出关照自然、高逸灵秀的人文情怀。为中国画的发展和培养美术人才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为现代浙派中国画首领人物,是现代浙派教学体系的奠基人之一。
但吴茀之目前无论在画史上还是艺术市场上都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一位画家。
6、陆俨少(1909-1993)又名砥,字宛若,斋号“就新居”、“晚晴轩”等,上海嘉定人;1927年考入无锡美专学习国画,同年从王同愈学习诗文、书法;次年师从画家冯超然;并结识吴湖帆,遍游南北胜地; 1979年任浙江美术学院教授、浙江画院院长等职;
评语:陆俨少的山水画,传统笔墨功力深厚,形式、构图更有独到之处。尤其是他70岁左右,其山水画的创作出现了传统表现技法上少有的勾云、留白、墨块等画法。这些新的表现手法,不但是他山水画变法的标志,更是形成他独特风格的重要转折点。
他不但是一位诗、书、画俱精的文人画家,而且创造了一个诗化了的全新的一代画风,成为当代中国画坛不可多得的"穷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一代大师。
7、方增先,现代画家,1931年生。浙江兰溪人。擅国画。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留校后为研究生。曾为上海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上海中国画院一级美术师、上海大学讲席教授。作品有《粒粒皆辛苦》、《说红书》、《孔乙己》等。
评语:方增先的中国人物画基础是“线性人体结构素描”,它的形成是从法国明暗五调子素描法、苏联契斯恰可夫的分面法到美国伯里曼结构学,进而到线的结构法以及线的团块整体表现,实现了潘天寿有关中国画必须以线为主的观点在现代人物画教学中的具体落实,是在推崇以明暗为主体的西方传统素描法外的另辟蹊径之举,成功解决了当时中国人物画表达的迫切现实需要。
由于这套方法行之有效,易于掌握,很快在浙美的国画教学中普及开来,之后影响到全国各地的美术院校,成为中国画系人物画教学的基础课程。而方增先也以其对于中国人物画现代化改造产生的重大影响,当仁不让地成为浙派人物画的奠基者和领军人物。
8、李震坚(1921~1992),浙江缙云人。1936年,考入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国画科,受业于黄宾虹、潘天寿等艺术大师,学山水、花鸟,兼习人物素描、油画。毕业后留校任教。在多年的中国画人物画创作实践中,继承中国画优良传统,并吸收西洋画之所长,融会贯通,为中国画艺术教育的中坚力量,现代中国画人物画奠基人之一,名扬海内外。
评语:从50年代起,他致力于现代题材人物画的创作与教学。在对中国现代人物画的探索和实践过程中,他运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在继承中国画优良传统之余,又吸取了西洋画的长处,将传统水墨画的技巧融入到素描造型结构中,通过用笔的变化把握形象特征,达到“应物象形”、“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从而使水墨人物画具有中国传统绘画的表现性,衔接了写实人物与传统水墨语言之间的隔膜与断层。他的作品影响了现代浙派人物画群体中的一大批画家,也对整个浙派人物画风格产生了影响。
9、周昌谷(1929-1985),号老谷。浙江乐清人。自幼喜爱诗文书画,1948年考入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浙江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浙江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职。
评语:周昌谷对传统笔墨技法深有研究,尝潜心学习八大、石涛、徐青藤、方方壶、吴昌硕、黄宾虹等人作品,并赴敦煌临摹壁画。又对西方印象派、野兽派色彩亦有所汲取。善于兼容并蓄,融会贯通,将传统花鸟画用笔移植于人物画中,用色和运墨也极见匠心。其画多以少数民族生活为题,注重表现蕴藏在平常生活中的诗情画意,富有韵味,代表作《两个羊羔》荣获第五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金质奖章。其草书、篆刻也有精深造诣。周昌谷是现代浙派人物画代表人物之一。
10、吴山明,1941年11月生于浙江省浦江县前吴村。著名国画家,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博导,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副院长,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民进浙江省副主委,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九届、十届人大常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参事,中国美协理事,浙江省美协副主席,杭州美协主席,浙江省中国人物画研究会会长,西泠书画院院长。
评语:吴山明的人物画水墨氤氲,形神兼备,意境高妙。显现出特有的艺术魅力,在当代画坛上独树一帜。 无论是在绘画技法上还是在绘画语言上都是对中国当代人物画的发展有着突破性贡献。吴山明对于笔墨语言的探索上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这种风格的确立是建立在对传统尤其是浙派人物画传统的继承之上而得来的,但是对浙派人物画又有重大的突破和推进。他是当代中国画坛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