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歌剧的发展
——歌唱艺术及技法学习心得
以前对歌剧了解甚少,也不大感兴趣。但这次在课上老师为我们讲述了中国歌剧的发展史,并让我们欣赏了各个时期的代表作,这才让我对歌剧产生了好奇心。
歌剧,是将音乐、戏剧、文学、舞蹈、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以歌唱为主。音乐----包括声乐和器乐---是歌剧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宋元以来形成的戏曲多大300多种,他们具有歌剧性质。但我们通常所说的中国歌剧是指我国近现代出现的新的戏曲音乐类型,又被称为“新歌剧”。他既不同于传统戏剧部,又有别与西洋歌剧。
中国的歌剧分为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鲜明的特色。
第一阶段是探索阶段,从1919年至1944年。这个时期的歌剧或是受“五四”新文化的影响,或是为了适应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斗争的需要。前者,如:黎锦晖的儿童歌剧《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小小画家》等,在倡导科学、民主精神上,在艺术形式通俗化、民族化上,都做出了有益贡献。后者,如:聂耳的《扬子江暴风雨》、向隅的《农村曲》、冼星海的《军民大生产吧》等,都在反映群众革命斗争的内容上、在借鉴西洋歌剧的经验上、在艺术形式民族化的问题上作出了宝贵的尝试。
第二个阶段是奠基阶段,从1944年至1955年。是以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的新秧歌运动为起点的。那是一大批秧歌剧,如:《兄妹开荒》、《夫妻识字》为新歌剧的创作开辟了正确的道路。此后,《白毛女》、《刘胡兰》、《赤叶河》又获成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进一步探索新歌剧的创作经验。《小二黑结婚》、《王贵与李香香》、《草原之歌》等相继问世。
第三个阶段是深入探索阶段,从1956年至今。是遵循“百花齐放,百鸟争鸣”方针,进一步大胆探索新歌剧的创作经验的。这批新歌剧大致有三个创作道路。一、紧靠戏曲的创作道路,如:《红珊瑚》、《红霞》;二、基本上坚持《白毛女》的创作道路,如:《洪湖赤卫队》、《江姐》;三、音乐语言及风格都建立在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在音乐形式创作手法上又借鉴西洋歌剧经验的创作道路,如:《阿依古丽》等。
十年动乱,新歌剧停止了创作。1976年之后,新歌剧又有了新的突破,如“《伤逝》、《芳草心》《第一百个新娘》等。
新时期,由于歌剧生存环境的变化和艺术观念、歌剧趣味的发展,歌剧创作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的趋势:
一种是雅化趋势,即沿着严肃大歌剧的方向继续深入开掘,把歌剧综合美感在更高审美层次达到整合均衡作为主要的艺术探索目标。这种探索的早期成果是《护花神》(黄安伦曲)、《伤逝》(施光南曲),随后是《原野》(金湘曲)、《仰天长啸》(萧白曲)、《阿里郎》(崔三明等曲)、《归去来》(徐占海曲),到了九十年代之后,又有《马可孛罗》(王世光曲)、《安重根》(刘振球曲)、《楚霸王》(金湘曲)、《孙武》(崔新曲)、《张骞》、《苍原》(徐占海等曲)、《鹰》(刘锡金曲)、《阿美姑娘》(石夫曲)等作品。就其思想性、艺术性和歌剧综合美的高层次营杂邙论,《原野》、《苍原》、《张骞》可视为新时期严肃大歌剧创作的高峰。
另一种是俗化趋势,即把美国百老汇音乐剧作为参照系,探索在中国发展我们自己的通俗音乐剧的途径。这方面最早的成果是八十年代初的《我们现代的年轻人》(刘振球曲)、《风流年华》(商易曲)和《友谊与爱情的传说》(徐克曲),此后这类探索贯穿于整个八九十年代,公演过的新剧目不下百部,但鲜有成功者。
课上观看的歌剧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白毛女》。首先是它的剧情真挚感人、催人泪下。他深刻地反映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并且,它是诗、歌、舞三者融合的民族新歌剧。那优美的词、那悠扬又饱含深情的歌以及那婉转流畅的舞,无一不深深打动着我的心灵。其次,它是我国歌剧史上第一部里程牌式的作品,是中国民族歌剧成熟的标志和发展的奠基石。它的成功演出在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并为我国歌剧创作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阶段。它不仅对中国歌剧和其他艺术形式的创作产生过广泛影响,而且对它后来的创作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了解了中国歌剧的发展,对歌剧的不同风格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希望在以后的生活中能更多地接触歌剧、欣赏歌剧。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