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
第一部分 课程的概念和意义
一、课程概念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二、课程类型
(一)学科课程VS活动课程(从课程的组织方式来划分)
1. 概念;学科课程(又称单一课程)是指从各门科学领域选择部分内容、分门别类地组织起来的课程体系;活动课程(又称综合课程、儿童中心课程、经验课程)是为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代表人物杜威。
2. 编排方式:学科课程强调学科知识逻辑的系统性;活动课程强调各种有意义活动的多元性。
3. 教学方式:学科课程以教师为主导去认识种族经验;活动课程以学生实践为主去获取直接经验。
4. 评价方式:学科课程强调终结性评价,侧重结果;活动课程强调过程性评价,侧重过程。
(二)分科……vs综合课程
(三)必须课程VS选修课程(从对学生学习要求的角度来划分)
(四)显性……VS隐性……(从课程的呈现方式来看)
(五)国家……VS地方……、校本……
(六)基础型……vs拓展型……&研究型……。
三、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注意与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比较)
总的来说,社会、知识、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技发展水平。Ps课程内容是人类历代积累的丰富知识中精选出来的。
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与技能的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课程理论。
★四、课程理论流派
(一)活动课程理论(学生中心课程理论)
又称儿童中心课程或经验课程,具有实用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主张课程内容要适合儿童的需要和接受能力吗,要求以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没有固定的课程标准和教材。主要倡导者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
(二)要素课程论(学科中心课程理论)
又称传统主义教育或保守主义教育。代表人物:巴格莱。
主要观点:
课程的内容应该是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首先要考虑国家&民族利益;
学科课程是向学生提供经验的最佳方法;
重视系统知识的传授,以学科课程为中心。
(三)结构课程论
代表人物是该课程理论的创始人布鲁纳。其强调学科基本结构的学习要与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相一致,因此在编制学科课程时,要依据学习者的思维发展水平,采用螺旋上升的方式编制课程。在课程实施上,结构课程论倡导发现式学习法,重视培养学习者的直觉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结构课程理论与活动课程理论存在本质差别。前者是在学科课程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强调学科结构的重要性,主张课程分科设置,每门学科的课程要根据科学的联系性、连贯性进行编制。
Ps 1.“课程”一词在我国最早见于(唐宋期间)
2.美国著名的课程理论学家泰勒于1944年出版《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关于课程编制的问题。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内涵、概念:是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是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他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是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准则。
课程目标据有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可操作性等特点。
★二、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一)学习者的需要(基本依据)
(二)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
(三)学科体系
★三、三维课程目标(《基础教育课改纲要》确立的课程目标)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程教学,要求根据各学科教学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设计课程目标。三维课程目标是一个整体,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
第三部分 课程内容
目前在我国,中小学课程主要有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三部分组成。
★一、课程计划 (课程设置是课程设计的中心和首要问题)
(一)概念: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二)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计划的特征
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特征: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我国中小学教育具有:技术性、全面性、义务性的特点。
二、课程标准
概念: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
作用、意义:
1. 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标、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及有关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
2. 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教师应该将课程标准作为检查自己教学质量的依据。
三、教材
课标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教材是课标的最主要载体,是对课标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
★四、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
(二)强调内容的基础性与适用性;
(三)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方法要求的统一;
(四)理论与实践统一;
(五)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六)注意与其他学科的纵向和横向的联系;
五、课程资源
1.教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主要组成部分。
2.课程资源的分类:a.按空间分布的不同分为:校内课程资源&校外……;
b.按功能特点可分为:素材性……&条件性……
3.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途径和方法:进行社会调查、审查学生活动、开发实施条件、研究学生情况、鉴别利用校外资源、建立资源数据库。
4.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中,特别关注几种课程资源:教师、学生、教学过程。
六、课程结构:课程的横向结构、……纵向……。
简答:选择课程内容时应遵循的原则
1. 注重课程内容的基础性;
2. 课程内容应贴近生活;
3. 课程内容要与学生和学校特点相适应。
第四节 课程设计与实施
一、课程设计
(一)概念:是有目的、有计划地产生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以及教科书等的系统化的活动。 Ps课程计划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课程设置。
(二)主要模式、简答题
★1.目标模式
泰勒是美国著名的课程理论学家,他于1944年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
泰勒原理可以概括为: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即①确定课程目标;②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③根据目标组织课程内容;④根据目标评价课程。
2.斯滕豪斯的过程模式
二、课程实施
(一)概念:将已经编订好的课程付诸实践的过程他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二)有效实施课程的条件
1.课程计划本身的特点。合理性、和谐性、明确性、简约性、操作性。
2.教师的特征。教师的参与、态度、能力、交流和合作。
3.学校的特点。领导的态度、学校的支持、系统的保障和学校的环境。
4.校外环境。政府机构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第五部分 课程评价与管理
一、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以一定的方法、途径对课程的目标、实施和结果等有关问题的价值和特点作出判断的过程。包括对课程本身评价和对学生学业的评价。
(一)现代教育评价理念
提倡发展性评价,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个体差异。
(二)主要模式
目标评价模式和CIPP评价模式。
(三)课程评价对象
课程方案评价、教学过程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课程资源评价、课程与教学管理评价。
Ps:泰勒被称为课程评价之父。
(四)课程评价的类型
1.根据教学评价的作用,分为
(1)诊断性评价:
概念:是在学期开始或者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摸底考试)
功能:a.检查学生的学习准备程度;b.决定对学生的适当安置;c.辨别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
(2)形成性评价:
概念: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口头提问和书面测验)
功能:a.改进学生的学习;b.为学生的学习定步;c.强化学生的学习;d.给教师提供反馈。
(3)总结性评价
概念:亦称终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此方式注重考查学生掌握某门学科的整体程度,概括水平较高,测验内容范围较广,常在学期中或学期末进行。
功能:a.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b.证明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和能力水平以及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c.确定学生在后继教学活动中的学习起点;d.预言学生在后继教学活动中中公的可能性;e.为制定新的教学目标提供依据。
2.按照评价主体分类:内部评价、外部评价&个体差异性评价
个体内差异评价:是对被评价者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或将评价对象的不同方面进行比较。 此种评价利于自我发现差距,但由于评价对象不与他人相比较,这就难以找出自己在群体中的真正差距。
3.按照评价基准(标准)的不同可以分为
(1)相对性评价
概念:又称常模参照性评价,是运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他要依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优劣,而不考虑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此法具有甄选性强的特点,因而可以作为选拔人才、分类排队的依据。
(2)绝对性评价
概念:又称目标参照性评价,是运用目标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它主要依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编制试题来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不以评定学生之间的差异为目的。
此法可以衡量学生的实际水平,了解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适宜于升级考试、毕业考试和合格考试。不适用于甄选人才。
4.按照评价分析方法的不同分类:定量评价、定性评价。
课程评价的功能
(一) 促进发展的功能
这是当代课程评价非常强调的基本功能。具体说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导向功能、诊断……、调节……、激励……、反思……、记录……。
(二)鉴定水平的功能。
(三)选拔淘汰的功能。
★★(五)现代课程评价的基本特点
1. 淡化甄别与选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2. 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3. 强调评价标准与内容的多元化,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
4. 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5.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倡导多主体参与评价,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6. 强调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六)新课程理念下的发展性评价
1.概念:通过系统地搜集评价信息和进行分析,对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双方的教育活动进行价值判断,实现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共同商定发展目标的过程。
2.特点
(1)过程取向
a.把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全部情况都纳入评价范围,凡是具有教育价值的活动,都应受到评价者的重视;
b.强调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交流,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
c.方法论特征是量化与质性相结合,本质上受实践理性支配。
(2)主体取向
a.评价目的是要让被评价者认同,评价者与评价对象共建评价的意义;
b.以人的自由与解放作为评价的根目,强调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平等交往;
c.反对量的评价,主张质的评价;
d.强调被评价者的自我评价。
3.基本内涵
1)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发展。 淡化原有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关注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发展中的需要,突出评价的激励与控制功能,激发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 2)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适应。 体现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保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3)体现近期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 关注人的发展,强调评价的民主化、人性化的发展,重视被评价者的主体性及评价对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 4)评价内容综合化,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 以适应人才发展多样化的要求;评价标准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的独特性。 5)评价方式多样化,将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 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丰富评价与考试的方法,如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景测验、行为观察和开放性考试等,追求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6)评价主体多元化,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 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建立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社区和专家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 7)关注发展过程,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 使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而终结性的评价结果随着改进计划的确定亦成为下一次评价的起点,进入被评价者发展的进程之中。
二、课程管理
(一)课程管理的管理政策
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规定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二)三级课程管理
1.国家课程
2.地方课程
3.校本课程,即学校课程,是学校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
(三)课程管理目标:
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学习时间、进行自我管理、投入到学习中去。
★三、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作用:
1. 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2. 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尤其是科研能力的提高;
3. 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真正满足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4. 是教育民主化的必然趋势。教育民主化既要求教育管理部门适当地简政放权,也要求学校真正将教师、学生当做“主人”,充分发挥其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作用。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
1. “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
校本开发更重视学生的学习需要,尤其是重视学生个体的有差异的学习需要,同时兼顾社会的需要。
2. “决策分享”的民主理念 3. “全民参与”的合作精神
4. 个性化是校本开发的价值追求
校本课程开发至少在三个方面体现了教育追求个性化思想:
满足了各地区经济发展对教育多层次、多元化的需要;
在编制、实施和评价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教师的主体性得到体现,从而
能更好地发挥教师教学&教师作为研究者主体的作用;
③校本课程更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等的个性差异,力求使每个受教育者在全面发展的同时,个性优势得到展示与发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未来社会的的需求。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
1. 明确的教育哲学思想和办学宗旨;
2. 民主开放的学校组织结构;
3. 体现学校教育哲学和办学宗旨的教学系统;
4. 自觉自律的内部评价与改进机智。
(四)校本开发的开发程序
建立组织、现状分析、制定目标、课程编制、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与修订
(五)校本开发的途径
1. 合作开发;
2. 课题研究与实验;
3. 规范原有的选修课、活动课和兴趣小组。
(五)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
1.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专业自主意识的提升;
2.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知识结构的完善;
3.校本课程开发增强教师的参与意识&合作能力;
4.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研究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5.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反思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Ps:
1.新课改关于课程结构的要求是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2.小学以综合课为主,初中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责编:张立娟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