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透过“找茬窗口”,我们可以看到更开放、包容、有为的政府部门,相关部门也可以看到更积极建言、乐于监督、懂得行使权利的民众,而窗口的远方则是社会治理不断创新和加强的广袤天地。
据新华社11月25日报道,上海浦东新区行政服务中心近日新设了一个“大家来找茬”的服务专窗——不论是民众还是企业,不论在办事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有任何建议,都可以直接向窗口反映。该区线上线下“请您来找茬”意见征询通道自11月17日开通以来,已处理30多桩市民的“找茬”。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问题不复杂,不需要多部门联合,我们隔天就能解决。”
到地方政府办事机构“找茬”,对不少人来说,是不能想象也不敢去做的,哪怕不是真找茬,只是提些意见、发发牢骚。一来,有意见未必能找得到对口的部门及人员倾诉;二来,倾诉了也未必会管用,反而可能想办事更难了——可能被视为“刁民”、被故意刁难等。
近年来,转变工作作风、让市民少跑腿、为百姓办实事、提高政府工作效能,一直是中央的要求,也是各级各地相关部门的工作追求和目标。在这方面,成功的典型和经验已有不少,但这并不意味着,相关部门的工作已经近乎完美,无可挑剔,而是仍有较大的进步空间。比如,有些倾听民意的平台虽然搭建起来了,但并不十分好用,有的市长热线要么打不通、要么无人接听,有的网上意见箱长期无人回复或者所答非所问;有些办事机构服务意识欠缺,有意无意地折腾百姓,态度蛮横,吃拿卡要……
在这样的现实语境下,“找茬窗口”的设立无疑让公众眼前一亮。
“找茬窗口”是一个亮明积极态度的窗口。欢迎来“找茬”、不怕来“找茬”,公开接受公众监督,积极主动倾听群众意见,是需要底气和勇气的,是对存在问题的正视和重视,也是对解决问题的期盼和努力。
“找茬窗口”是一个服务和沟通的窗口。以往,人们对一些政府部门的工作方式、程序、效率不满意,更多地只能选择适应和服从,基本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即使有意见、有委屈也往往缺少沟通的渠道——要么不办,要办就按照人家的规矩来。“找茬窗口”的设立让百姓有了具体的反映问题的通道,公众可以建言献策、政府可以集思广益,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形成一种社会治理的良性循环。
“找茬窗口”是一个调研和反思的窗口。地方政府的各项工作、管理和服务,不能“两眼一抹黑”地做,而应注意对施行效果的考察和反馈。哪些程序可以进一步简化,哪些证明可以彻底取缔,哪些工作尚不能让群众满意……诸如此类的信息都可以通过“找茬窗口”去采集,然后有针对性地作出调整和改变,更优质高效地服务于民,不断提高公众的满意度和认可度。
“找茬窗口”更是一个应推而广之的窗口。这种推广不是说各地都要设立一模一样的窗口,而是要有这种以人民为中心、不怕被“找茬”、能够包容批评、通过集纳民智民声促进工作进步的理念和意识。同时,要有这种在社会治理方式和手段上积极创新、敢于尝试的魄力和思维。进而言之,今天的“找茬”是为了明天会更好。如果各地通过类似的通道、窗口、平台,把越来越多来自基层的声音传递给相关部门,转变的将不仅仅是工作作风的问题,更有望促进民主、科学决策,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修改。
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从这个角度上说,更便利、更高效、更优质、更真诚的政府服务,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之一。这种需求,地方政府接收到了吗?准备好了吗?
透过“找茬窗口”,我们可以看到更开放、包容、有为的政府部门,相关部门也可以看到更积极建言、乐于监督、懂得行使权利的民众,而窗口的远方则是社会治理不断创新和加强的广袤天地。
责编:杨丽梅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