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新媒体的特点
o 1.即时
o 2.海量
o 3.互动
o 4.个人化
o 5.融合
海量——丰富的信息资源
互联网上庞大的数据库使信息储存几乎没有容量限制,因此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从科研领域的最新文献、数据图表,到生活中的天气、交通、旅游,从新闻时事、金融股市,到体育赛事、娱乐休闲,从计算机程序到游戏软件等无所不包。而且这些信息分类科学,检索方便,缩短了信息交流的周期,对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互动性和个性化
互联网将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超文本技术融为一体,因而同时具有发布和交流的功能。它可以支持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各种交流模式,而且可以用来交替地“说”和“听”,实现传受双方的互动。
电脑和网络代表了我们时代科技文明发展的前沿,同时也是崇尚创新和个性的“圣地”。对于创新和个性的崇尚经过社会网络的渗透,已经成为现代公众的一种价值取向,并不断得到张扬。技术的发达使复制和模仿变得轻而易举,同时也突兀出创新的价值。互联网上最有价值的信息和最有特色的服务,肯定是充满鲜明个性特性的。
2003年至2005年,我们学会了许多新词:博客、播客、RSS、维基;2006年至2009年,新词中又增加了SNS和Twitter,这些网络新技术的出现,都表明了一种个人化趋向。
这个时代正呈现出一个趋势——大规模业余化。互联网上,个人可以以极低的成本建立一个博客或微博客,社会上将会出现大批“业余专家”或“专业的业余人士”。专业与业余的界限正在模糊。无论是写作、音乐、电影还是计算机编程,我们都可以观察到这个现象。
专业人士的出现曾是20世纪的一件大事。现在,我们亲身体会到另外一个转折:那些努力使自己的业余活动达到专业水准的人们,正在改变社会和经济。以新闻业为例,新闻现在可以不借助传统媒体而闯入公众视线。互联网上由用户自我出版的内容不断增长,这些信息的可信赖程度要低于历史悠久的专业化媒体。然而,自我出版的轻易程度,使这些信息出口数量变得如此巨大,同一个想法发布在几十个甚至几百个地方,会产生一种放大效应,甚至可能压过专业化媒体。
这个变化的背后,是新闻生产的模式发生了改变:它从一种机构行为转变为一个信息传播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各种正式的组织、非正式的集体和众多个人都杂处在这个生态系统当中。对于传统媒体来说,这无疑是巨大的挑战。
案例:
v 科学松鼠会是一个2008年4月28日创办的中文群体博客,也是一个科学写作团体。截至2009年2月,定期访问科学松鼠会网站的读者有几十万人,总访问量超过200万人次。
v “我们是一群科学松鼠,要打开科学坚硬的外壳,剥出营养的果仁,送到公众面前。让科学像电影和音乐一样,流行起来。” ——姬十三
v 《南方周末》评价说:“松鼠会的文字作品兼具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已经成为本土科普作品的重要来源。”
融合——高度的开放性
互联网最突出的特点是没有人“拥有”它。这个超级网络实际上是一个由众多网络组成的“网中网”(这正是Internet名称的由来),任何组织和机构都不能对它进行集中式管理和统一规划。与传统传媒网络———如广播网和电视网———的不同之处在于,互联网是用户驱动型网络。用户是互联网的使用者和服务对象,也是它的开发者和服务提供者,因此互联网的生存和发展主要依靠用户对它的支持,用户是它的财富和活力的源泉。“受众是上帝”成为互联网的生存法则。
o 网络新闻发展的三个阶段:
o 拷贝阶段、加工整合阶段、独家原创阶段
o 优势:
o 快捷和时间上自由性、全球传播空间无限、多样性和沟通交互性
制约网络新闻发展的因素:
1)权威性和可信度
从媒体发展的轨迹看,通常是老媒体高于新媒体,一般认为报纸的权威性最高,因为来源于传统媒体的新闻一般会在精确性和公开性上受到详细审查,而在互联网上不受限制的信息流动容易引起人们对其可信度的怀疑。因此,在权威性方面网络新闻常常让人感觉总体上不如其他媒体的新闻,国外学者的一项调查表明,大多数调查者认为网上的新闻只是“有点可信”。同时,就单个网络媒体而言,权威性的高低有无又与其所依托的背景或母体相关,而现实情况是,许多正在发布新闻的网站在严格意义上并无发布新闻的资格。
2)数量与质量
网络媒体的快捷报道、海量信息,自然不可能要求它像传统媒体,比如报纸那样字斟句酌,严谨有加。但目前网络新闻比较普遍的现象是失之草率,重数量不重质量。在人们的印象中,网上发布的新闻以及观点、评论,通常具有广泛性但缺乏深刻性,缺乏令人深深为之折服的力度。多数网络媒体满足于扮演新闻发布平台的角色,类似于《纽约时报》、CNN那样的有深度、有力度的报道,在目前的网络新闻中还很少见。部分原因恐见。部分原因恐怕是由于尚未形成一支训练有素的网络新闻采编队伍。同时,由于网络新闻太芜杂、网络言论太散漫,即便有一些具力度、具深刻性的文章也易被湮没。另外,或许一些严肃的评论家还未有在网上发表见解的习惯,甚至根本就不想在网上发表,以免与浅薄者为伍而自降身价,一如电视诞生之后美国那些老派评论家固守报端一样。
3)原创性和采访权
现在,接近60%的网民是18至30岁的年轻人。对这样一个网络新闻的消费群体,个性是决不可少的。在越来越激烈的网络新闻竞争中,一个新闻网站仅仅复制加工并不能占据网络新闻的制高点,必须有区别于过去和他人的网络新闻特色。在这种趋势下,一家新闻网站必须日益鲜明地形成自己的风格,并由此带出一支专属于这种风格的网络记者队伍来。
责编:刘卓
上一篇: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互联网与新媒体
下一篇: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新媒体的产生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