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涵化理论在某种程度上与社会学习理论类似,它也是关注传媒对公众的累积效应的理论。这个理论是建立在乔治·格伯纳长时间的关于电视对于成长和生活的影响上的基础上的。他们的研究认为,电视会对不同的人群产生同化作用。这种影响是通过长时间不断地接触各类电视节目而实现的,不仅仅是接触某类节目或某类题材。在涵化理论中,作者探讨了电视现实与生活现实的差异,解释这些差异如何导致入们对现实世界的看法、态度、情感、价值产生影响。总的来说,在观看电视与察觉现实之间存在这样一种关系:电视看得越多就越有可能将电视世界等同于现实世界。他们指出,电视文化产生了一种主流的影响,同时不同文化社会和政治特征的差异在电视中弱化。例如,与真实世界相比,电视节目中的老年人为数不多,因此很多受众往往相应地低估了现实的老人的数量。电视对暴力和犯罪的描述比现实中要多,这也对看电视多的人产生了影响。看电视多的人比看电视少的人认为很多人都是不可信的,而且也认为很多人只是很自私地考虑自己。[1]
在对现实的估算方而,研究者让入们估算社会的犯罪率、离婚率、一生中可能遇到的天灾入祸的概率以及可能遭到别人的袭击的概率等等这些常常被电视表现和夸大的方面。研究的结果表明,观众看电视的程度与估算的程度成正比。在对现实的察觉方面,研究者主要想知道由于电视的大肆渲染,观众是不是将现实世界看成是一个电视中常表现的那样阴暗的世界(mean world),回答是肯定的。在对社会问题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方面,研究者调查了观众对警察采用暴力手段的态度、对流产的态度、对种族问题的态度等等。这些方面也验证了涵化理论的假设。[2]
上述内容简要地梳理了传媒内容对受众影响的理论脉络。由于文中综述时所划分的逻辑是按照传媒对受众影响的“强—弱—强”这一逻辑进行划分的,事实上在这一逻辑之外仍然存在其他的研究观点,但是限于逻辑本身,这些理论未能纳入其中进行阐述,如依附理论、沉默螺旋理论等,另外还有一些专门针对媒介的影响内容的研究专题如广告、暴力、色情、对妇女和少数民族的类型化以及媒体的正面教育的功能等等,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1] Gerbner, Geoge, Larry Gross, Michael Morgan, and Nancy Signorielli, Growing Up With Television: The Cultivation Perspective. In Jennings Bryant and Dolf Zillmann, eds, Media Effects, :Advances in Theory and Research , pp. 17-41.
[2] [美]奥格尔斯:《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关世杰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8-19页
责编:刘卓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