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通过法院判决,让施害人来承担这笔费用,会让受害者精神上得到抚慰,其进行心理康复治疗的主动性也会更强
13岁的英英(化名)在离家出走的48小时内遭遇陌生六旬男子的多次侵害,男子却坚称双方的性行为是自愿发生,并称认不出对方是未成年人。11月2日,成都市成华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这样一起儿童性侵案并于近日宣判,判赔的直接经济损失项目中首次包含3000元的心理康复费用,这在此前全国的公开案例中是从未有过的(11月29日《成都商报》)。
在儿童性侵案中,法院首度判赔心理康复费,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按照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性侵被害人如果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请求物质损失赔偿,法院往往只支持已遭受的人身损害和必然发生的损失,比如医药费等直接经济损失,而被害人后续用于心理干预、康复的费用,并没有涵盖在内。因为心理康复治疗往往是一个事后的漫长过程,多数被性侵者甚至家长都没意识到心理康复的重要性,被性侵者往往不会进行心理康复治疗,法院也就不太重视心理康复费的判赔。
实际上,儿童遭受性侵既会有身体损伤,更会有心理伤害。很多时候,受害人遭受到的心理伤害远大于身体损伤,身体损伤在药物治疗下会很快恢复,而精神上的消极情绪,比如觉得自己受到最肮脏的污染而情绪低落、自卑不堪,甚至对以后的人生充满悲观等,则可能如影随形地伴随着漫长人生。有的孩子即使在成年后,也可能因这种负面情绪缠身而做出极端之举。因此,对被性侵儿童及时进行心理康复治疗必不可少,这笔治疗费用应当向被告主张,法院也应当支持当事人对心理康复费用的赔偿请求。
其实,法院判赔心理康复费并不缺少法律支撑。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在2013年10月23日联合发布的《关于依法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见》,首次将遭受性侵害未成年人的精神康复费用纳入判赔范围。也就是说,法院在审理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时,对损害的判赔可以不局限于被害人实际发生、已支出的直接费用,被害人后期用于心理康复的费用也可以包括在内。这条规定充分保障了被性侵未成年人的民事求偿权,彰显法治进步。
那么,成华区法院对被害人判赔心理康复费用为何又是首度?有媒体调查发现,由于对精神康复费用纳入判赔范围的宣传不够,加之没有配套实操细则,很多基层审判人员对此并不知晓,遭受性侵害的未成年人家庭更无从知晓,鲜有提起相关赔偿,故至今全国未有先例。此前,有被害人接受心理康复治疗且产生了费用,往往是通过公益组织或其他社会机构经费来补抵。这一局面应当改变。通过法院判决,让施害人来承担这笔费用,会让受害者精神上得到抚慰,其进行心理康复治疗的主动性也会更强。
责编:杨丽梅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