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中国新闻改革
一、25年的三次跨越
(一)第一次跨越:高扬新闻规律的旗帜
时间:1979-1982
内容:否定“阶级斗争工具”论,重新恢复报纸作为“新闻纸”的本来面目。
变化:
1、摒弃“报纸是阶级斗争工具”的性质说,重新肯定新闻事业是以刊登时事为主,面向社会大众的传播机构;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
2、摒弃“假大空”,提倡“短快新”,重新确定新闻真实性的权威。
3、经济报道逐步成为媒体的主体。
4、肯定了“读者需要论”、“社会需要论”是合理性的命题,确认新闻价值是新闻选择必不可少的标准。
(二)第二次跨越:引进信息概念
时间:从1983年开始
内容:信息概念引入,导致新闻媒介功能的重新定位,从而引发新闻媒介的巨大变化。
变化:
1、媒介结构变化,大批以经济信息为主的报纸、电台、电视台纷纷创办,建立了三级新闻媒体网。
2、媒介内容构成发生变化,纯信息新闻占据重要地位。
3、报道式样更丰富多彩,把有巨大新闻价值的新闻放在突出的版面上,各种报道题材涌现。
(三)第三次跨越:重新认定新闻事业性质
时间:从1992起
内容:是对新闻事业只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的跨越。
变化:
从全国而言,报纸、电台、电视台三足鼎立。从报纸而言,综合性日报、晚报、专业报形成三足鼎立。从电台而言,综合台、经济台、专业台形成三足鼎立。从电视台而言,无线台、有线台、教育台形成三足鼎立。
1、受众地位得到认同。
2、调整内部结构,搞活媒介机制。
3、组建报业集团、广电集团。
4、扩充硬件,扩大容量。
二、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
(一)新一轮改革的背景
1、解决了20年改革中积累的问题,包括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问题。
2、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社会转型,特别是加入WTO后,传媒业生态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社会信息需求和媒体信息供应之间的矛盾凸现。及时、公平、平等地获取决策参考信息特别是硬性时政信息、经济信息的需求急剧上升,伴随着社会结构多元化,社会分工深化,新的社会阶层产生,受众信息需求多元化和分化。
3、国家开放力度加大和新技术的发展使信息传通渠道大为丰富,国外传媒进逼,竞争加剧,中国媒体现有实力不足以应对全球性的竞争。
(二)新一轮改革的目标
1、以制度创新为手段,以效率和规范为目的,形成合理的媒介战略格局和中国传媒有效的发展模式,做到布局合理,中心突出,规模适中,运营高效,管理规范。
2、在媒介内容上,改革将集中体现在媒介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开、公正、公平”原则,维护公民的知情权,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新闻产品。
在“三公”原则指导下,在“速度、深度、广度”三个层面上展开,体现在以下方面:
1、速度提升
2、题材拓宽,要求突破以往题材禁区,特别是重大的时政、经济、社会信息等。
3、理念更新,让受众更真实、更及时、更深刻地了解社会最新变动,又要满足不同群体、层次受众的信息需求,在方式上符合其信息接受习惯和理解力。
4、模式转换,突出解释、分析的意义模式将占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三、中国新闻媒介的走势
(一)制度构架——从人治走向法治
1、建立新闻法:新闻事业发展的内在需要
2、提升大众社会权利:新闻事业发展的社会责任,从重义务轻权利向权利义务并重转变。
3、建立理想制度:大众传播真正从人治走向法治
(二)竞争格局——从相对自由竞争走向垄断竞争
1、出现跨行业的联合
2、行业联合开始
3、联合为跨地区兼并奠定了基础
(三)媒体运作——从传者为中心走向受众为中心
1、传者角色转化:发号施令向服务转化
2、受者角色转化:受众是新闻信息的消费者
3、媒介风格转化:多元化
(四)受众兴趣——从雅俗共赏走向雅俗分赏
1、受众的分化:小众化倾向
2、媒介的分化:党报与大众化报纸并存
(五)新闻理念——从新闻学走向大众传播学
1、新闻学与传播学各自的规定性
2、社会深层原因
媒介结构从单一的党报走向多元化的报纸结构,媒介功能从唯一的宣传功能走向多元化功能,媒介经营方式越来越多。
3、转化的途径
作业布置:
1、简述世界新闻媒介的三大运行体制。
2、组建报业集团需要什么条件?
3、媒介经营的主要范围有哪些?
4、试述中国改革开放后三次新闻改革的时间、内容和产生的变化。
5、谈谈21世纪后中国媒介的发展趋势。
6、新闻媒介集团化在经营方面有好处?
责编:刘卓
上一篇: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媒介集团化
下一篇: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大众传媒与社会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